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

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中國女性教育問題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女性享受的教育資源越來越豐富,女性受教育權利成爲一項基本權利,下面來了解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

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1

中國女性教育問題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封建社會女性處於從屬地位,幾乎沒有主宰自己命運的機會,出現了太多的女性悲劇;近代社會到民國時期西風東漸,女性開始覺醒,追求獨立,但是能夠主宰自己命運的依然是極少數;

新中國成立以來,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女性得到了普遍解放,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更多女性成爲獨立的職業女性,開始主宰自己的命運。但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女性教育也出現了新的問題,社會發展需要更多適應社會的新女性。

1中國女性教育與發展的歷史

1.1封建社會的“三從四德”與“賢妻良母”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女性一直處於從屬地位,幾乎沒有主宰自己命運的機會。一方面是由於當時處於農業社會,體力差異導致“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這爲男主女從、男尊女卑的社會地位奠定了經濟基礎,由於“婦女的家務勞動現在同男子謀取生活資料的勞動比較起來已經失掉了意義,男子的勞力就是一切,婦女的勞動是無足輕重的附屬品”,從而使得女性地位不斷下降;另一方面是由於當時的中國文化特別是教育文化傾向於男子主宰世界,男子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卻教育女性做“賢妻良母”。

中國的教育起源很早,女性教育卻一直滯後,女性鮮有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在整個封建社會,女性能夠讀書的只佔少數,女性教育的內容多是以“三從四德”“相夫教子”爲主,目的是培養出那個時代的“賢妻良母”。“三從四德”成爲對婦女道德、行爲、能力和修養的標準。此外,女性的教育內容還有《列女傳》、《女誡》、《女訓》、《女孝經》等。這些教育的唯一目的是打造服從男性的“賢妻良母”。

這種禁錮女性的教育到五代至明清發展到極致,五代開始流行對女性“裹足”,明清提倡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則明確剝奪了女性受教育的.機會。

事實上,以“三從四德”爲代表的女性教育實質是“維持其所謂家庭之便利,使婦女瘁其身心,而美其名曰‘良母賢妻主義’之教育”。1898年在上海創辦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中國女子學堂”,1902年頒佈了系統的學校制度,仍然沒有女子教育的位置。

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

1.2民國時期的“娜拉出走”與“獨立女性”

1912年民國開始,1914年上海演出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其中女主人公“娜拉出走”對中國的女性觀衆產生巨大影響。“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人――至少我要學做一個人。”娜拉義正辭嚴的宣言喊出了女性的人格尊嚴和權益。《玩偶之家》成爲女性解放的一面旗幟,促使中國出現了一大批“娜拉”式的爲爭取獨立、解放,離家出走的“獨立女性”。

其實,1896年梁啓超就在《論女學》中指出“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是“禍天下之道”,必須提倡女學,婦女有了知識,便可以就業、自養,便可以國富民強。近現代女性爲了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謀求一定的社會職業,開始走出家門走向社會,開始追求獨立,人們逐漸意識到女性作爲“獨立女性”的社會地位。因此,此時中國女性社會角色不只侷限於“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還是一個具有一定社會責任和獨立人格的人。

但我們仔細研讀歷史就會發現,諸如秋瑾、丁玲這樣的獨立女性在這一時期畢竟是少數,很多知識女性也可能最終成爲魯迅《傷逝》裏的子君,更不要說中國廣大女性其實依然被禁錮在家庭裏,並沒有得到真正“獨立”。民國初期,實行男女同校,但那時能上學的女性還僅僅是少數有錢人家的閨秀,鳳毛麟角。

1.3建國之後的“婦女能頂半邊天”與“職業女性”

真正涉及多數女性解放是在建國後,憲法及有關女性與教育的法律規定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的權利和義務,確立了女性的法律地位,獲得法律保障。其標誌性事件是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中央電視臺至今還有“半邊天”欄目,可見其影響之大。

如果說此前“娜拉出走”的思想更多影響了中國的知識女性,那麼“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思想則影響了中國的所有女性。這一思想對中國女性的社會角色和地位起了主導作用,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逐漸成爲當代女性的角色追求,女性不僅在家庭中承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社會的各大職業領域起着重要作用,出現了各行各業的“職業女性”。

這一時期,女性教育鼓勵女性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爲國家建設獻計獻策,目的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使其成爲社會半邊天的職業女性。

改革開放以後,女性普遍接受了與男性同樣的教育,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女子上中學或大學已不再罕見,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女性也很多。女性普遍感覺到:重視程度高了,社會認可了,有更多發揮才能空間了,男女在就業上更趨於平等了……此時中國絕大部分女性成爲“職業女性”,甚至成爲行業精英。女性受教育程度影響着女性素質、女性進步與女性解放事業。

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2

伴隨女學的發展,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社會上出現了第一批“女海歸”,其中以金韻梅、許金訇(英文名翻譯,又稱何金英)、康愛德、石美玉四位女性爲代表。

在當時的中國社會,由於留學風氣尚未開放,因此無論官費還是自費,留學人數少之又少,女留學生更是難得一見。而這批最早出國留學的中國女性,既不是名門閨秀可從官派渠道出國,亦非出身富貴之家可以自費出國,而是由傳教士資助的平民女子。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她們從小接受教會啓蒙教育,受到來華傳教士的培養和訓練,在傳教士創辦的教會女學中轉之後,由傳教士帶出國門深造,四人都選擇赴美學習醫學,並在留學期間刻苦學習,成績優秀,享有讚譽,歸國後成長爲職業婦女,將畢生奉獻給中國的醫學事業,爲中國培養出了衆多的早期醫學工作者。

其中,金雅妹女士爲我國出國留學的第一名女性。比起中國第一位留學生容閎,中國第一位女留學生金雅妹的事蹟鮮有人知。四位女性在美國求學之後紛紛返回中國,均爲我國近代醫學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也成爲了溝通中外文化的先驅。

這在當時墨守成規、男女界限森嚴、國內女學尚未興起、女子深鎖閨門的`中國社會,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她們留學異域,給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傳統觀念當頭一擊,成爲推進中國近代女性教育歷程中至關重要的力量。她們回國後服務於社會,替中國婦女在職業方面開一先例,讓懷疑女子教育,特別是女子高等教育的時人,開始對中國的女子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

新中國建立之初,女子教育進入了新的階段,1949年,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正式接管了由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老一輩婦女革命家創建的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職業學校,後經全國民主婦聯第八次常委會批准,更名爲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1995年更名爲中華女子學院,2002年正式轉製爲普通高等學校(本科)。

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 第2張

作爲直屬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教育部批准備案的全國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學校,中華女子學院包含6個學院、4個系,開設21個本科專業。而作爲世界女子教育聯盟成員,中華女子學院與世界各國女子大學,例如密西西比女子大學、梨花女子大學、九州女子大學等建立合作關係,舉辦各種形式的校際交流、國際項目等。

與此同時,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女子學院、湖南女子學院於2014年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加強國內女子院校的交流與互動,共同研究、探索女性高等教育規律,整合與共享優勢辦學資源,開展校際互補性合作,共同推動女性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壯大。

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3

一、女性接受各類教育比例不斷提升,水平大幅提高

在全國各級各類教育中,性別平等都有體現,女性受教育人數比例不斷提升,兩性比例趨於平衡。黨的十八大以來,更是不斷加大義務教育投入,更加註重向農村地區傾斜,2017年小學學齡女童淨入學率爲99.9%,與男童完全相同,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基本實現了男女平等。

女性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機會也顯著增加,2017年,高中在校女生佔在校生總數的47.7%,在高等教育領域,普通本專科在校女生佔在校生總數的52.5%,女研究生佔研究生總數的48.4%。這些數據充分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女性在教育機會上已經獲得了與男性同等的入學權利,取得了巨大進步和歷史性突破。

二、既重視教育過程平等,更注重全面實現教育公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女性教育事業取得了新的成就。人民日益增長的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和更加多樣的教育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發展之間的矛盾受到廣泛關注。性別平等不只體現在教育機會公平中,也體現在教育過程與教育結果的公平中。

爲了推進教育過程的性別平等,我國在教育法規、政策和規劃的制定、修訂、執行和評估中,積極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原則。將性別平等原則納入各級各類教育內容及教學過程中,普遍開設與性別平等教育有關的課程和講座。

2012年以來,爲了更加有效拓展性別平等的推進路徑,國務院婦兒工委和全國婦聯,在中小學校探索將性別平等理念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精神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持續推進性別平等教育向縱深發展。目前,已有十五個省市開展了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進課堂的工作,這無疑拓展了性別平等的推進路徑和社會影響力。

在教育結果的性別平等方面,黨和國家歷來都很重視女性羣體平等享有教育資源,尤其關注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的女童教育。特別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扶助那些受教育的弱勢羣體,尤其是來自經濟落後地區和低收入家庭的女孩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女童,保障她們的受教育權利和受教育機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婦聯領導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並組織了“春蕾計劃”,扶助邊遠貧困地區失學輟學女童繼續學業。這一計劃在全社會的關注下,30年中已募集善款21億元,資助女童超過369萬人次,捐建春蕾學校1811所,52.7萬人次女童通過職業教育培訓獲得了工作,教育真正改變了她們的`人生軌跡,讓女童更好地投身到社會經濟發展事業的大潮中。

女性教育的歷史和當代情況 第3張

三、率先完成千年目標,獲得國際社會讚譽

馬克思曾指出,“在任何社會中,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個體解放的程度與個體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受教育程度關乎知識和技能,也直接影響到每位婦女未來的家庭生活與社會地位。

婦女平等接受教育是中國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必然要求,也是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2015-2030年)的重要內容。在中國政府的努力推動下,中國已在教育領域基本消除兩性差距,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中國政府還積極搭建平臺,向國際社會展現政府努力實現性別平等教育的決心。2015年,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婦女署共同主辦了全球婦女峯會,顯示出中國推動全球性別平等事業的不懈追求與努力,也顯示了中國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堅定步伐與決心。

2018年12月,聯合國副祕書長兼婦女署執行主任努卡女士訪華時高度讚揚了中國在教育領域的性別平等,特別強調,“中國在保障女性教育機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女性教育的成就,是新中國婦女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發展的成就。教育成就女性,女性成就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女性因教育而綻放光彩,更好地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才能與智慧。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