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家庭保健,找個醫生做朋友

家庭保健,找個醫生做朋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媽咪都有這樣的體驗,寶寶感冒還沒好,婆婆頭暈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都是看了幾遍也不見好。出入各種各樣的醫院,面對表情各異的醫生,經常是焦頭爛額,不知路在何方,這時候如果你的朋友圈中有醫生,向他諮詢一下,或許就能找到最便捷的途徑,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家庭保健,找個醫生做朋友

正因爲如此,現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白領中出現了一種保健新風尚——找位醫生做朋友,爲全家人的健康出謀劃策,保駕護航。

案例1

王雲幾年前體檢時認識了醫生黃瑩,黃瑩專業、耐心、善解人意,王雲非常信任這位醫生,此後每年她都到黃醫生所在的醫院體檢,到後來兩人幾乎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黃醫生也就變成了王雲的“家庭健康顧問”。不只是王雲自己,家裏人身體不舒服,她都會打電話向黃瑩請教。如果是黃瑩能解決的,就告訴她怎麼辦;如果是黃瑩解決不了的,她會告訴王雲去哪家醫院找哪位醫生看比較好。

案例2

去年陸可懷孕了,姐姐介紹她認識了婦產科張醫生。張醫生是姐姐的好朋友,她給了陸可很多非常好的建議,可以說陸可的寶貝就是在張醫生的關注下到來的。孕期的過程中也發生過一些狀況,比如妊娠糖尿病、貧血等,但陸可從未因此驚慌失措過,因爲有張醫生做後盾。每遇到問題,張醫生都會鼓勵她,告訴她不要怕,現在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她怎樣配合。現在陸可已經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貝,張醫生還在爲寶貝費心,經常打電話提醒陸可該給寶貝接種疫苗了,這兩天降溫小心寶貝感冒……陸可覺得有了這樣一位醫生做朋友,心裏真的踏實多了。

醫生朋友的7大“保健作用”

1.防患於未然的“晴雨表”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健康觀念變了,不再只滿足於有病看病,哪兒疼醫哪兒,而是有了很多“防病勝於治病”的意識和理念。但是醫學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養生保健也需要花一些時間去研究,我們的知識儲備經常捉襟見肘。這時候如果有一位醫生好友,他就能夠設身處地爲你着想,適時提醒你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比如提醒你該給寶貝接種疫苗了;天冷讓老媽老爸少出門;心腦血管的病人在天氣變化時要注意什麼等。這樣的建議經常能夠防患於未然。

2.某一健康領域直接的“操刀者”

醫生的分科非常細緻,我們的醫生朋友只能是一個領域的專家,他對這個領域有很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儲備。如果你和家人在他的“領地”裏有問題,就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醫生朋友可以憑藉自己在這方面的專業素質直接爲你答疑解惑,甚至親自爲你“操刀”。這當然心裏就踏實多了。

3.最瞭解你的健康顧問

因爲你和自己的醫生朋友交往多年,他對你的病史和身體情況瞭如指掌,所以如果你的身體有不適,他能夠很快及時做出反應,做出比較客觀的判斷。

4.健康路上的“領航者”

我們的醫生朋友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和在醫學界的各種資源,他們掌握的信息比我們更全面,可以及時爲我們提供明確而科學的思路,從而讓我們做出更理性的選擇和治療。在一些病情緊急的關鍵時刻,可能一個小小的提醒就能夠讓我們事半功倍,很快回到健康的“康莊大道”上。

5.全家人的導醫

現在醫院的職能越來越專業化,分科越來越細緻,醫院有不同的級別,擅長的科目也不一樣,即使在一個科室裏,每位醫生的專長也不一樣。有些不舒服的症狀不是很典型,看病都不知道掛哪個科的號。這時如果有一位醫生朋友,他們會根據不同的病情推薦不同的醫院和醫生,使你或家人能夠以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6.最耐心的答疑解惑的良師

面對病痛,我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胎動少了正常嗎?寶貝咳嗽兩聲要緊嗎?上網查資料倒很多,但難辨真僞。如果去醫院掛個號,本來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小問題得排一上午的隊,可是不問問心裏又特別不踏實。這時如果有位醫生朋友,就可以趁他不忙的時候打個電話諮詢一下,這樣很簡單就能得到答案,也不會“貽誤戰機”。

7、醫生朋友的話語是心靈的“安定劑”

在生病的時候,人的心理比較脆弱,如果這個時候醫生朋友說幾句鼓勵安慰的話,往往會撥開你眼前的重重迷霧,使你樹立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能夠平靜下來應對各種挑戰。

變醫生爲朋友5部曲

1.選擇適合自己的醫生

我們的醫生朋友一定是正規醫院的專業醫生,最好有十年以上的臨牀經驗,這樣才能爲我們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另外,最好選擇和自己生活休慼相關的科室,比如陸可想要懷孕,她就可以選擇一位婦產科醫生做朋友;如果寶貝體弱多病,就可以找一位兒科醫生做朋友,這樣平時的交往和溝通就會多一些,這樣的醫生朋友才能夠發揮重要作用。必要的時候可以在網上查一下這位醫生的資料,爲自己鎖定醫生朋友的目標提供參考。

2看病多掛選定醫生的號

選好醫生了,以後如果有這方面的問題,就固定掛這位醫生的號。這表示你對他的充分信任,醫生對於病人的信任是非常看重的,他們認爲只有彼此信任才能最終戰勝病痛;而且這也讓醫生更瞭解你的身體情況,對你的身體情況有一個動態的掌控。

3.與醫生加強溝通與交流

對於信任自己的病人,醫生是比較願意交流的。我們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告訴醫生,請教他治療方面的問題,訴說自己對這種治療的各種反應。如果醫生比較忙不能多說,可以留意他什麼時間空閒一些,這樣就可以多一點時間溝通,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會慢慢拉近,漸漸就有成爲朋友的可能。

4.把醫生看作是合作伙伴

一直以來,醫生都充當着“天使”和“拯救者”的角色,在某種意義上說確實是這樣。但如果和醫生成爲朋友,就要把醫生看作是合作者。醫生在實施他的治療方案,你在配合治療,這本身就是一種合作,只有是合作者之間的心態纔是完全平等的,才能夠更多地交流和溝通。

5、朋友介紹是捷徑

如果本來認識的朋友當中就有符合第1條標準的醫生,一定不要浪費資源,要經常請教諮詢他們,發揮專業的力量。另外,朋友之間還可以互相介紹,朋友一般對他們所介紹的醫生都比較瞭解,也知道這位醫生的專業素質,結交起來也比較容易。

貼心提醒:

1.任何一位醫生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全科醫生,不能希望他們解決所有的問題。在他們自己的專業領域可以直接給你建議和治療,但其他的領域一般只能提供諮詢和參考,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相應領域的醫生。

2.我們所選擇的醫生朋友一定是專業的正規醫院的從業醫生,最好有十年以上的臨牀經驗和豐富的醫學常識。

3.現在社會上有一些私人醫生中介機構,雖然他們在服務方面很有優勢,但還遠沒有形成規模,從業資質和醫生的素質還有待考證,所以一定要謹慎選擇。

4.個體行醫的“江湖醫生”不可以作爲醫生朋友的選擇對象。他們所掌握的醫學知識的專業程度和對現代醫療技術的瞭解都很難考察,聽信他們的建議往往會南轅北轍。

5.不要怕麻煩,“磨刀不誤砍柴功”。費點兒力氣找到一位好的醫生做朋友,就如同找到了健康路上的馬車伕。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多結交幾位不同專業的醫生朋友,我們得到的健康建議也就更全面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