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食 >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原文】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出處】 出自《論語·子張》。《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下面來看看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1

仁在其中矣:仁指仁德,仁德就在其中,即待人寬厚而好施恩德。

出自論語十二章

論語十二章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譯文對照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欲,不逾矩。”——《爲政》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爲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爲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2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廣博學習並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多思考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註釋:

篤:忠實,堅守

志:志向

仁:仁德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 第2張
  

切:懇切

近思:聯繫自己當前的情況思考

子夏說:“博覽羣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題解:博,廣也。篤,厚也。志,識也。言廣學而厚識之,使不忘。切問者,親切問於己所學未悟之事,不氾濫問之也。近思者,思己歷未能及之事,不遠思也。若泛問所未學,遠思所未達,則於所習者不精,所思者不解。仁者之性純篤,今學者既能篤志近思,故曰仁在其中矣。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3

一,“仁者愛人”。這種愛,有不同的層次。首先,這種愛是從“親親”(愛親人)開始的,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其次,是廣泛地愛他人,即“泛愛衆,而親仁”。對他人的愛,主要表現爲“忠恕”。“忠恕”的意思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總之,孔子的“仁愛”是一種有差等的、推近及遠的愛。

二,“克己復禮爲仁”。“克己”是一種修養功夫,既包括剋制私慾,又包括提高理性思維能力。孔子認爲,“爲仁由己”,也就是說“爲仁”主要是靠自己的修養功夫而實現的。而“禮”則是社會的規範。孔子認爲,“克己”的修養功夫和對禮制的恢復可以使“天下歸仁”。

三,“仁”是德性的統稱。孔子說,“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爲仁矣。”此外,作爲人的最高道德原則的“仁”,可以統攝作爲社會篇道德規範的、與義、禮、智、信並列的“仁”。

四,“仁”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一方面,任何人都有可能達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另一方面,他又認爲做到仁是不容易的——“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他認爲自己最得意的門生顏回,也只能做到“三月不違仁”。

仁在不同時期,不同人心中有着不同的文化解讀,在幾千年的文化當中,中國人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絕對的神祇。“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第七》)就明顯地表明瞭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對鬼神的'態度——知之不詳,不如敬而遠之。

再如“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第十一》),孔子不談鬼神,因爲鬼神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鬼神具有不可知性、無法掌握性。即使是現在,也需要有極大的自信心和人格定力才能做到,何況孔子是看重祭祀的人、敬天的人。只求做能做的事,做眼前的事,做現世的事,做好人生,即“事人”。死與鬼神一樣,是未知的,“未知生,焉知死?”回答得十分精巧,他不說自己不瞭解死,也沒研究過死,而是反問難道不應該先活好當下嗎?相反,西方哲學中有“向死而生”的說法,經常思考死亡,就可以切身思考時空、永恆這樣的宏大主題,可以嚴肅地思考如何設置自己的人生。對比看來,我更傾向於“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第四》)。從字面意思看,早上“得道”,晚上“死”也值得了,然而,我認爲這是一種誤讀。《說文解字》中“死”爲“澌也”,澌,盡也。也就是說,“聞道”應該是一種朝夕不懈,始終如一直到窮盡的狀態。

孔子整個思想的核心觀念和終極價值全都落實於“仁”,即《論語》中的道。有些人認爲,孔子的仁愛是一種謊言,他提倡的一系列道德都是遊移不定的,不像《摩西十誡》中那些不可動搖的律例。我認爲在這個問題上,大可不必厚此薄彼,把類似於摩西、耶穌的宗教性的理論拿來與孔子的學說作對比。在人類生活的遠古時代,人類的一切精神就已經誕生卻迥然不同。柏拉圖從古希臘神話中永恆的神那裏找到了人類本身的善,《聖經》在開篇就寫到“最初,世界是一片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其中。”可以看出“靈”就是智慧,是善。在東方,老子和莊子認爲道先天地而存在,今天看來,是“道”催化了宇宙大爆炸。孔子說,虎不食子,“仁”存在與萬物的本性裏,更何況是人?這種仁義究竟是什麼呢?

仁在其中矣的仁的意思 第3張
  

“仁”是一種來自內心、產生於情感的自覺要求,是不是“仁”、什麼樣的行爲符合“仁”,都未形成統一的評判標準。顯然,這些與《論語》中的“仁”的內在屬性與獨特的個性體驗有着密切聯繫,也決定了達到“仁”並不容易。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對“仁”有較深的理解,而且將“仁”貫穿於自己的行動與言論當中,所以孔子讚揚他“三月不違仁”,而別的學生“則日月至焉而已”。(《論語·雍也第六》)孔子這樣的評價十分耐人尋味,“仁”實際上是一種很難企及的德行境界,是一種神祕卻不同於西方宗教的體驗,連顏回這樣的賢人要長時間遵守也不容易,最多隻能保持三個月,其他人更短,有的保持一兩個月,有的只能保持一兩天。當然,這裏的“三個月”、“一兩個月”、“一兩天”都是虛數,在實際情況下,真正的達到“仁”應該是前文提到的“朝聞夕死”所體現的狀態,那麼幾個月和幾天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這樣的“仁”已經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也上升到更高境界。但閱讀歷史可以發現,真正懂得“仁”、達到“仁”的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不僅一人之仁難以達到,“萬物皆仁”也顯得有些渺茫,孔子回答樊遲說:“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論語·雍也第六》),這點恐怕很多人都能做到,不論是投了汨羅的屈原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這也反映出“仁”成爲了儒家大力倡導與追求的理想世界,成爲了幾千年來激勵中國的知識分子不斷進取的精神動力。

總之,“仁”邏輯的起點是宗法等級中的血緣情愛,邏輯的展開是“愛人”,邏輯的準則是禮,邏輯的最終結果是對自我人格的體知語修煉,以達到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境地。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