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總打斷別人的話原來是愛表現

總打斷別人的話原來是愛表現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總打斷別人的話原來是愛表現,嫉妒心理會隨之出現,影響團結,使人變得善惡難辨,愛表現心理是一種消極的情感,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下面分享總打斷別人的話是愛表現。

總打斷別人的話原來是愛表現1

愛打斷別人的話是一種愛表現心理。

具體地講,主要有以下幾點危害:

一是嫉妒心理會隨之出現。看不得別人超過自己,看到別人好就生氣,情緒失去控制,不知道尊重別人,更不會理解別人,甚至會惡意詆譭他人。

二是影響團結。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養成了自高自大、自以爲是的`個性。由於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不能客觀地評價同事與領導的作用,逐漸會形成“獨”的個性心理,偏離集體與社會,會出現嚴重的自私自利行爲。

總打斷別人的話原來是愛表現
  

三是嚴重影響身心健康。人如果有了愛表現心理,內心會始終處於高度的應激狀態,大腦總是得不到休息,睡眠就會出現障礙,消化系統的功能也會降低,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甚至引發精神疾病。

四是會使人變得善惡難辨。在錯誤中繼續犯錯誤,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拔,引發極端的行爲發生。

五是造成家庭關係僵化。夫妻不和諧,引起經常性的吵架、爭辯,甚至引發家庭暴力,導致婚姻破裂。

溫馨提醒:與人相處,要客觀地看待別人,正確地看待自己,不可鋒芒太露。要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懂得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甚至可以走向極端。

總打斷別人的話原來是愛表現2

職場感悟:不要輕易打斷別人說話

與人相處,學會傾聽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經歷了一個從青春期的自我中心階段到成人期的人際-自我互動階段。在自我中心階段,青少年感覺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人都在觀察自己的表演,自己的感受永遠是第一位的,最值得關注。他們過分關注自我內心的感受而誤以爲周圍的人都不大理解自己,所以也就不大能去照顧別人的真實感受,並且他們往往會曲解別人,以爲大家都在對自己指手畫腳、品頭論足,所以,自我中心化的說話方式成了他們的一種自我防禦與保護機制。

那些愛打斷他人的人,很可能是沒有完成從青春期自我向成人期過渡的階段,他們的自我同一性在發展中受挫,所謂的自我同一性混亂就是:沒有在社會中找準自我的角色,自我認同不良的心理焦慮導致他們不斷在與他人交談中打斷別人,不斷重複青春期的那種自我防禦的談話機制。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得不斷地調整在社會中的'自我認同機制,達到一種良性的認同;同時,當要打斷別人時,提醒自己多給別人一些表達的機會,並從中找到自我發展的資源,獲得人際雙贏。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這類人,你可以起初多給他們一些自我表達的機會,傾聽他們把自己的觀點談具體。然後用語言暗示他,現在我可以說了嗎?你也可以善意提醒他,希望我說的時候,你先不要插話,好嗎?這種方式會提醒他調整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達到與他人更順暢地交流。

總打斷別人的話原來是愛表現 第2張
  

聆聽別人講話,必須做到耳到、眼到、心到。

1、注視說話者,保持目光接觸,不要東張西望。

2、單獨聽對方講話,身子稍稍前傾。

3、面部保持自然的微笑,表情隨對方談話內容有相應的變化,恰如其分地頻頻點頭。

4、不要中途打斷對方,讓他把話說完。

5、適時而恰當地提出問題,配合對方的語氣表述自己的意見。

總結:建議大家不論是做什麼工作,要想得到他人的認可,具備良好的人緣,那麼就應該學會不去打斷他人,時刻管住自己的嘴巴。如果你真的想要插嘴,那麼也應該得到他人的允許或者是暗示,在最好的時機把自己想要說的表達出來。

總打斷別人的話原來是愛表現3

老打斷別人說話其實是焦慮的表現

這種人,從表面上看是愛表現。但這種行爲的背後,卻有許多深層次的心理原因。北京回龍觀醫院臨牀心理科醫生吳雅學告訴記者,不管是愛插嘴,還是一說話就剎不住車,其本質都是過於以自我爲中心。這類人可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缺乏社交技能。現在的許多孩子從小會吹拉彈唱、滿腹經綸,卻沒有人教他們怎麼恰當措辭、即興發揮、控制眼神、把握接話時機等人際交往技術。

總打斷別人的話原來是愛表現 第3張
  

二是有焦慮型人格或表演型人格。這種搶話是長期存在的,自己能察覺到,但無法自控。有些焦慮型或強迫型人格的人,腦子裏一旦閃現出一個念頭,不說出來就非常焦躁不安。三是有躁狂症、焦慮症或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焦慮症和躁狂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會出現言語活動增多的症狀,而且是典型的不吐不快。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社交技能低下,缺乏自我察覺,所以也掌握不好什麼時候接話。

那麼,該如何應對愛插嘴的.行爲呢?如果搶話是因爲社交技能的缺乏,通過一些專業的短期培訓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如果周圍存在插嘴者,要互敬互愛,尊重和理解彼此溝通方式的差異性。如果與其關係較好,對方也很虛心,可以私下向他指出問題所在,比如對社會經驗不足的初入職場者,可以拉拉衣服、使個眼色暗示一下。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