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

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中國人在春節拜年的時候都是很講究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拜年禮儀,下面是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

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1

bù qiú jiàn miàn wéi tōng yè , míng zhǐ zhāo lái mǎn bì lú 。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wǒ yì suí rén tóu shù zhǐ , shì qíng xián jiǎn bù xián xū 。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

譯文

友人拜年都是遞上名片不求見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滿了名貴拜貼。

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貼,世人認爲這樣更簡易,但不會認爲這是空虛的禮節。

註釋

謁:名帖。

敝:用於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賞析

明朝,沿用宋朝的方式,以“投謁”代替拜年。紙張大規模使用,他們在精美賀紙上寫上“新年快樂”等祝福語。

文徵明這首《拜年》講述的就是明代的拜年方式“投謁”。

這樣的拜年方式,已經淪落到文徵明筆下的“虛空”的形式主義上來。

首句,直接指出當下拜年偷懶、不用心的方式:不需要見面,只需要寄張賀卡就好了。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就站在你面前,哪怕不說話,也會覺得很美好;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雪夜訪戴;尋隱者不遇等故事,都是要抵達現場,站在你的面前,才能留下動人的佳句與故事。若是,只是隔空喊話,多少人情再深,想必也會淡了。

文徵明是討厭這種“投謁”方式的,他在第二句講清楚了討厭的原因。

第二天早晨,起來一看,僕人已將“投謁”的名貴帖子,堆滿了屋子。一看這麼多的帖子要回復,拜年的好心情還會有麼,你不回就是不尊重人家,你回吧真會累死人。特別是文徵明這樣的著名書法家,希望得到他字的.人應該更多了。

文徵明的拜年,恐怕就要在板凳上度過了。

第三句,是說他的無奈。我不得不拿起筆,給那堆積如山的拜年貼回帖。想想現在人,以爲通過羣發祝福,分分鐘搞定,又顯得多麼假大空。

最後一句,點出了文徵明的埋怨。人們怎麼就不嫌這樣的拜年方式太過虛空呢,還是執着於這樣簡化的方式。難道這樣的拜年方式,不能換的更簡單一些麼。事實上,拜年,也沒有什麼萬能的公式,雖然社會進步了,拜年更加簡化了,但拜年的情感,卻是亙古不變的。當一定的形式發展到一定階段,走不下去的時候,必然有人會呼喚另一種拜年方式。

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2

1、在拜年的時間上選擇要妥當:

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報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準備吃飯,最佳時間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之間。過早,可能人家還未起牀,節日都要休息的習慣;太遲,正適人家吃飯,不方便。下午應以三時至五時之間爲宜。向長輩拜年,最好安排在節日內以示敬重。

2、春節拜年要注意衣着整潔:

乾乾淨淨過節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潔、大方,適當穿上一些好衣服,給人一種節日的美感。 要講究稱呼的規範化:到別人家拜年,尤其到親戚家拜年,要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瞭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

3、“吉利話”要說得適宜:

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鬆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

4、拜年時接物要有禮貌:

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並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後自己取少量受用。

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 第2張

5、拜年時歡鬧要有節制:

掌握適度。不宜大聲喧鬧,不宜通宵達旦,以免影響鄰舍,妨礙別人休息。 拜年結束時,要表示謝意,邀請人家回訪。對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讚美幾句。臨分手時,可發出邀請,表示回報的意思。

拜年的禮儀常識:

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 “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一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裏長輩。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發短信、寄賀卡、禮儀電話和電報,都是一種新的拜年形式。寄賀卡時,也會同時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爲“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爲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爲時尚。”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某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鑽。拜年鑽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爲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爲“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爲“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

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3

叩拜

即跪拜磕頭,現在在一些農村地區,晚輩給長輩,尤其是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還行這種禮儀。

躬身作揖

作揖的姿勢是先雙手抱拳前舉。這抱拳可不能亂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這稱作“吉拜”,相反則是“兇拜”。大過年的,來上一個右手握左手,就是觸人黴頭了。行禮時,不分尊卑,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後鞠躬。這種禮儀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或下級向上級拜年時所用

過年拜年禮儀帶拼音 第3張

抱拳拱手

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鬆緊適度,拱手,自然於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這種禮儀多見於平輩間的拜年。

萬福

古代婦女禮儀的一種,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於右側腰肋間,上下微晃數下,雙膝微微下蹲,有時,邊行禮邊口稱萬福。當代已經鮮有襲用。

鞠躬

現代通用禮儀,用於拜年,多在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亦可用於平輩間,男女皆行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