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想知道清明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嗎?節日都有它特有的來歷,很多節日也有這個節日特有的民俗習慣,就是一般在什麼節日裏要做什麼事,那麼清明節有什麼習俗呢?一起來看看清明節的傳統習俗吧。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1

一、祭祖掃墓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四大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在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人們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帶上水果食品、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將供品擺放在墓地前面,將紙錢焚化,爲墳墓添一些新土,然後再在墓前磕頭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二、折柳贈別

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風中搖曳的楊柳,總能給人一種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感覺。自漢朝以來,人們就逐漸形成了折柳贈別的習俗,藉此互祝平安,因“柳”與“留”諧音,所以也取戀戀不捨、盡情挽留之意。同時希望離別的親友,到了他鄉也如離枝的柳條,能夠很快地生根發芽,隨處存活,這些都寄託着對親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三、盪鞦韆

清明節盪鞦韆的習俗由來已久,歷史相對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後來爲了避免某些方面的忌諱,才改爲鞦韆。最早的鞦韆一般都是以樹枝爲架,然後再拴上彩帶。後來逐漸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做成的鞦韆。盪鞦韆的習俗傳承至今,深受人們喜愛,不僅能鍛鍊身體,也可以藉此鍛鍊自己的勇氣。

四、拔河

拔河的運動起源於春秋後期,開始是在軍隊中盛行,當時叫“牽鉤”、“鉤強”,後來流傳到民間,到唐朝時期開始稱爲“拔河”。拔河就是人數相等的雙方對拉一根比較粗的繩子,將對方拉出河界,就算獲勝。唐玄宗時期曾經在清明節時期舉行大型的拔河比賽,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清明節的民間習俗了。

五、蹴鞠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動,起源於戰國時代,蹴鞠就是指一種古老的皮球,球面是用皮革做成,裏面用羽毛填充。蹴鞠運動是古代清明節時期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遊戲,到了漢代,蹴鞠就已經成爲一項非常專業化的運動。到了唐宋,蹴鞠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成爲一種大型活動,在宮廷內,經常有數百人蔘加。《水滸傳》裏的高俅,就是一位蹴鞠高手,正因爲他球技高超,才深得宋徽宗賞識,一路平步青雲。

六、踏青

踏青也稱作春遊,古時也叫探春、尋春等等。清明時節,春回大地,陽光明媚,萬物復甦,人間處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踏青的大好時光。踏青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風最爲盛行,一直相傳至今。

七、吃雞蛋

清明節吃雞蛋的習俗,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古人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後塗上各種顏色,稱爲“五彩蛋”,他們把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裏,順水衝下,等在下游的人們就爭先搶撈,認爲吃了以後,就可以孕育生子。

後來人們在清明節時期吃雞蛋,象徵一家團圓,也有民間傳說清明節吃了雞蛋,一整年身體都會好,就如同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都是一種節日食品。

八、吃發糕

清明時節人們喜歡蒸發糕吃,發糕由黏米碾成米漿蒸熟做成,發糕重要的不少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夠不夠“發”、夠不夠“高”,用來寄託“發財”、“高升”的美好願望。

九、吃青團

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是清明節最有節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將一種清明節前後纔有的艾草,打出汁拌進糯米粉裏,然後做成糰子,因爲做出的糰子呈碧綠色,所以取名青團。

十、兒女親家互送麻餈

在浙江部分地區,至今還保留着兒女親家互送麻餈的習俗。在古代,男女聯姻後,往往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纔會正式嫁娶,也是爲了便於雙方互相考察,畢竟結婚是人生的大事。兒女親家互送麻餈,就是在嫁娶前的一種禮儀,男方一般在清明節前給女方送去麻餈,意思就是下一個清明節前就要來迎娶新媳婦過門了。等女兒出嫁後,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節前給男方家送去麻餈,意思是祝福小兩口日子過得糯滋滋、甜絲絲,幸福美滿。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2

一、清明掃墓,往往都是家人親戚結伴而行,一定要和和睦睦。

這樣有兩點好處,一是現在親緣之間由於居住的距離,和工作原因一年之內難得見上幾次面,正好利用這個時間段聚會一下,增進感情,拉近距離。二是我們長眠在地下的已故親人,看到自己的親人後輩熱熱鬧鬧、和和睦睦來掃墓,也會非常的欣慰。這樣更有利於家族的興旺發達,也更有利於我們家族中人的運氣。

二、掃墓要穿戴肅靜點的衣服和飾品,以深色爲宜。

一個家族的人儘量要做到扶老攜幼,對年齡較大的人多點尊敬,要多給孩子講解如何孝老敬老之事,大人們儘量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實際上清明掃墓是個緬懷先人,教育後人的最佳時間,作爲我們中華民族龍的傳人,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三、不適合參加掃墓的人

一般來說,年高而行動不便的老人、身患重疾者、孕婦以及三歲以下的孩子,都是不適合去墓地祭奠的人,主要是因爲墓地往往在山上,身體不好的人不利行動,另外清明期間,往往是陽氣不足之時,孕婦與孩子比較容易受到墓地中陰邪之氣的侵襲,所以因爲這些原因,一般不建議以上人羣前往祭拜。

四、清明掃墓的一般程序

1、到了墓地,首先要先清掃清整墳墓。先把墳頭上的雜草清除乾淨,然後再加土把墳頭修整的乾乾淨淨,有墓碑的可以用清水把墓碑清洗乾淨,把周圍的野草清理一下,將墓園打掃乾淨。墓地是我們已故先人的房子,實際上就是我們後人就是給我們的先人修理一下房子,打掃一下衛生,讓我們的先人,乾乾淨淨,無憂無慮的在此安息。

2、下面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心靈相感,因爲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人和大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理念。祭奠程序:修整墓地——上香——上供品——敬酒——拜祭——放鞭炮,最後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也可以供奉些鮮花,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後人興旺。

此後可以開始家族聚會,圍坐聚餐飲酒,也可放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相關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總之要營造和諧安樂的場面,讓我們的先人也能看看後人的'喜悅和興旺。

五、清明掃墓儘量提前一些。

過去有民諺“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奠先人越早越好,可以在清明前一週兩週都可以進行,不要全趕到清明節這一天,另外最好選在上午七點至下午三點前掃墓,這是這一天陽氣生旺的時間,是我們祭奠先人的最好時間。因爲下午三點後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運氣不好的人、身體弱的人在這個時間段,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給你帶來傷害。

六、現實中很多人遠離家鄉,回家掃墓可以說是千里迢迢,花費財力不說,關鍵是時間,一去就需要好幾天,顯然有點不現實,不過告訴你,不到墓地也可以一樣的祭奠先人。

第一,在家裏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供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唸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也可以到外面的馬路的十字路口去燒香、燒紙祭奠。記住親人之間雖然陰陽相隔,但也是心有靈犀,當你心裏想念禱告他的時間,實際上他就在你身邊。這裏要說一下,現在有些人去選擇網上祭拜,甚至僱人上墳,這樣的事情勸你最好別做,不僅起不到祭奠先人的效果,反而會因心念不誠帶來副作用,白白花費了錢財。

七、清明節拜祭,別把陰邪之氣帶回家。

清明前後是靈異活動比較頻繁、強烈的時間,這些陰邪的負能量,最容易侵蝕身單力薄、陰氣較重的、情緒煩悶低落的人,因爲這個時間、這些人的磁場也是負面的,所以經常有掃墓後回來中邪氣的人出現,這些年我也處理過不少這樣的案例。這個問題只要你提前注意,一般情況不會有事的。可以佩戴一些佛像、護身符、桃木等辟邪之物,保持自己的心情樂觀。如果你的身體較弱,在掃墓過程中儘量不要離開你的家人的大部隊,不要單個行動。另外做人要厚道,尊敬先人,對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不要胡言亂語。拜祭回家前,可以進入飯店、商場等人多的地方,沐浴、淨手,吃頓飯、逛逛商場再回家,也是避免陰氣入體、入宅的好辦法。

八、多加了解當地風俗習慣。

中華民族傳承已久,各地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俗民風,因此要多向老輩人諮詢瞭解一些本地的風俗,雖然有些事情可能看起來有些怪異,但我們要知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既然存在了很久,就一定有其道理。我們可以在借鑑或遵照實施的同時,將這些風俗習慣牢記並傳承下去。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