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清明節傳統風俗是什麼

清明節傳統風俗是什麼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想知道清明節傳統風俗是什麼嗎?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每一個節日都有其特有的由來以及風俗習慣,清明節就是其中一個傳統節日,下面小編就爲大家整理了清明節傳統風俗是什麼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傳統風俗是什麼

清明節傳統風俗是什麼1

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七、 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九、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傳統風俗是什麼2

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青團

江南地區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吃青團的飲食習俗。青團是用一種叫做漿麥草的植物用工具搗爛之後擠壓出汁液,把汁液與糯米粉揉捏成團,這樣青團那個青色的皮就做好了,中間包上紅豆沙製成的餡料,然後放在蒸籠中蒸熟,出鍋之後在表面塗抹上一層菜油,這樣青團就做好了。

2、艾粄

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節必備的傳統食物。艾粄是用艾草煮水之後,把煮過的艾草瀝乾剁成草泥,越細膩越好,然後用艾草泥,糯米粉還有之前煮艾草的水一起調和揉捏成團,然後再在中間包上芝麻,花生之類的'餡料,封口捏成方形或圓形等形狀,放入蒸鍋中蒸熟,這樣艾粄就做好了。

3、饊子

在清明節的時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饊子的習俗,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雖然南方和北方都會吃饊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卻有所不同,南方的饊子以米麪做爲主料,製作精巧細緻,而北方的饊子是以麥面做爲主料,製作大方灑脫。

4、暖菇包

泰寧一帶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飲食習俗。暖菇包是由一種當地人稱爲暖菇草製作而成,暖菇草的學名叫做鼠麴草,又叫做佛耳草。而暖菇包這種食物不同的地方做法也是不同的,南邊製作的時候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製作成的暖菇包外形像包子,圓形的,而北邊製作暖菇包的時候用的是暖菇草磨成的粉末,製作成的暖菇包外形像餃子,月牙形。

5、子推饃

在清明節的時候有吃子推饃的飲食習俗,是用來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質。子推饃的外形像古代將領的頭盔,一個有半斤到一斤重,又叫做老饃饃,子推饃的中間包着紅棗或者雞蛋,頂端的四面則貼着面花,面花也就是面做的小饃,可以捏成各種形狀。食用子推饃還有一些規定,不同形狀的子推饃不同的人食用,像圓形的子推饃是隻能男性食用,條形的梭子饃是已婚婦女食用的,而未婚女性則是食用抓髻饃,兒童則是食用不同形狀的面花。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