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

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現在人們隨着社會發展,生活條件提高,也開始注重養生了,尤其是在二十四節氣的時候,下面分享一篇關於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什麼的相關信息。一起看看吧!

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1

寒露到,不露腿,三保暖,順天意;

七點後,不進食,喝足水,防腦梗。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也是第一個帶 “寒” 字的節氣,寒露時節,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

這天以後,兩件事不做,比吃什麼、練什麼都保健!它們是:不露腿、不進食(晚 7 點後)。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些狂妄,但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

地球圍繞太陽轉的軌道的位置,是萬年不變的天道,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只是按照客觀規律去運行,人必須順應自然,這就是爲什麼我們重視節氣、按照節氣去保養養生的原因。

寒露到,不露腿,三保暖,順天意

七點後,不進食,喝足水,防腦梗

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

寒露到,不露腿,

三保暖,順天意。

寒露,標誌着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人體的陽氣逐漸收斂。因此,寒露過後要避免受涼,少辛增酸,預防疾病。

頸腰腳,三保暖

寒露之後不宜再 “秋凍”,尤其要注意肩頸、腰背、腳部的保暖。

暖頸:脖子是寒氣入侵的主要部位,會導致咳嗽、感冒、嗓子發炎。

戴條圍巾可有效保暖頸部。宜經常模仿 “烏龜伸脖” 的動作,前後伸縮脖子,再左右轉動。

暖腰:老年人陽氣漸衰,腰肌勞損等症狀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早晚出門時不妨穿個馬甲。

另外,廣播體操裏的腹背運動和蹲起運動都能很好地溫暖腰背,時常用搓熱的雙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溫熱作用。

暖腳: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襪子、棉拖鞋,還可以利用看電視的時間,站立踮起腳尖再放下,重複做至額頭微微冒汗。做完運動再用熱水泡腳,可舒筋活血,溫暖全身。

雖然,在進食方面不需額外進補,不過應多吃一些偏溫的食物,以預防和治療涼燥犯肺。向大家推薦的好食材是鯽魚、黑木耳及百合。

7 點後,不進食, 喝足水,防腦梗。

其實,一年分四季,一天也是一年的濃縮,也有四季,也有小節令,只是知道的人不多:

24 小時也是 24 節氣

3 點立春,4 點雨水,5 點驚蟄,6 點春分,7 點清明,8 點穀雨;

9 點立夏,10 點小滿,11 點芒種,12 點夏至,13 點小暑,14 點大暑;

15 點立秋,16 點處暑,17 點白露,18 點秋分,19 點寒露(晚上 7 點),20 點霜降;

21 點立冬,22 點小雪,23 點大雪,24 點冬至,1 點小寒,2 點大寒。

晚上 19 點是一日小節令中的寒露,這個點之後,大家要做到三個字:不進食。

七點後,不進食,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寒露養生重在收,對應到一天之中的寒露小時令就是吃飯。

研究人員追蹤調查了 721 名平均年齡 53 歲的高血壓患者,發現晚上 7 點後進食、或就寢前兩小時內的進食者,夜間血壓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進食者的 2.8 倍。

所以,寒露這一天過後,切記晚上 7 點之後不要再進食了,另外,高血壓患者本來就是心臟病高危人羣,夜間血壓再不降的話,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會高得多。

喝足水,防腦梗

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有腦血栓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間適量飲水,可以稀釋血液,防止栓塞。

另外要提醒的.是,高血壓患者夜間不要因爲起夜怕涼而憋尿,否則會使血壓升高,引起腦出血或心肌梗死,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2

寒露養生指南一:添衣保暖防感冒

10月8日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專家表示,寒露時節氣溫持續下降,氣候逐漸轉冷,公衆要注意保暖,當心着涼,加強鍛鍊,預防感冒。

天文學家介紹說,每年陽曆的10月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即爲寒露節氣,古籍《通緯·孝經援神契》上說:“秋分後十五日,鬥指辛,爲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也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可見,寒露的意思就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養生專家表示,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此時大雁南飛,菊花漸黃,相比一個月之前的“白露”,此時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南方也是秋意漸濃,蟬噤荷殘。

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 第2張

寒露養生指南二:飲食以滋陰潤肺爲宜

自古秋爲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乾、鼻燥、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肺)爲宜。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寒露養生指南三:寒露過後謹防呼吸道疾病

過了寒露,天氣由涼轉寒,入夜後更是寒氣襲人。常言道:“寒露腳不露。“這就是告誡人們應注意天氣變化,特別要注重保暖,及時增減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腳,以防“寒從足生”。兩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又因爲腳部的脂肪層較薄,特別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專家提醒,腳部受涼,特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導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對冷空氣刺激極爲敏感,驟然降溫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會乘虛而入。輕則引起外感咳嗽,重則可使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發作。

寒露過後,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用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痠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3

1、多食甘淡滋潤食品

寒露時節,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乾口燥等症。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核桃、銀耳、蘿蔔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還應多吃雪梨、蘋果等水果。

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爲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蔘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2、多吃山藥、蘿蔔等“根”菜

古人云: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蘿蔔、蓮藕、土豆、山藥等“根菜”,相比其他蔬菜,農藥殘留量較低,往往更安全些。寒露節氣養生保健不妨多吃些山藥、蘿蔔等“根”菜。

山藥既是中藥,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補珍品。研究證明,山藥中的B族維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數倍,礦物質中鉀含量極其豐富。此外,山藥對於糖尿病有輔助療效,除了易產生飽腹感,有利於控制食量外,甘露聚糖還有改善糖代謝,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的功用。由於山藥中澱粉含量較高,因此在食用山藥時,最好能用山藥代替一部分主食,也就是適當減少主食的量,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帶來能量過剩的問題。

3、酸味收斂第一

酸味可防止能量損失,因此酸味具有收縮和收斂的作用。在生魚片上滴些檸檬汁後,生魚片會變得有質感,就是酸味收斂作用的體現。在人體內,酸味通過收斂防止氣機發散,防止能量的損失。

酸味收斂補肺,故秋季多吃酸的水果,比如葡萄、橘子、山楂等,而要少吃甜味的西瓜、甜瓜等。

寒露時節養生的重點是 第3張

4、少食柿子,空腹吃柿子最不宜

愛吃柿子的朋友們要注意了,專家提醒,切勿貪吃柿子,多吃易得胃柿石症。柿子裏面有鞣質、果膠和樹膠等各種不消化的成分,尤其是生的柿子裏含量很多,在胃酸作用下形成鞣酸,特別容易引起胃柿石症,最後要動手術才能治療。

5、多飲枸杞菊花茶

秋季氣候乾燥,肝腎陰虛的傾向容易加重。所以,人們如果在此時滋養肝腎陰津,對於緩解黑眼圈很有好處。喝枸杞菊花茶就是不錯的選擇。枸杞選產自寧夏的爲最佳,菊花最好用杭菊。枸杞一小把,菊花5朵,用沸水沖泡,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在沖泡的同時,放入3到4粒大棗,效果會更好。

6、清淡飲食更利秋

雖然秋天天氣寒涼,人們更喜歡吃味厚油滑的食物,但是秋膘並不能老貼,一些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的食物更能幫助我們的身體收斂,並能慢慢滋養五臟六腑。多食用湯類、粥類和羹類流質飲食還能幫助我們的身體緩解秋燥。

7、到了吃母蟹的最佳季節

俗話說“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

不過,過敏體質、胃寒者及孕婦、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黃,另外,現在正是柿子熟的季節,要注意螃蟹忌與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8、喝“寒露茶”

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烏龍茶沖泡兩分鐘左右,即可從茶壺倒入茶杯飲用。溫水泡茶浸出有益化學成分不如沸水泡茶充分,但飲用時,以溫茶爲宜,不宜喝過熱的茶,否則會對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強刺激。也不宜喝冷茶和沖泡過久茶,因爲冷茶對身體有寒滯、聚痰等副作用。沖泡太長時間或是過夜的茶有效成分會大爲降低,茶水中有害微生物會增多。

9、適當飲用菊花酒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以“寒”爲名的。俗諺雲:“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意味着天氣由秋涼向秋寒轉變。此時菊花盛開,爲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古人在寒露這天還要取井水浸造丸藥或藥酒,亦是祛除秋燥、滋養心肺之方。

10、常喝蜂蜜水鹽水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乾燥。專家表示要想完全抵禦“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最好在白開水中加些鹽或蜂蜜。

蜂蜜中含有在多種人體代謝中起重要作用的酶,這些酶都怕熱,溫度一高,就會失去活性,營養價值消失。另外,蜂蜜中的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也都怕熱,因此開水衝調時,水溫最好低於43℃。水溫也不宜過低,腸胃不好的人用涼開水兌蜂蜜喝,容易腹瀉。如果是涼白開衝調,可加數滴薑汁調勻防胃寒。常時期,如何在野外求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