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1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殲8之父”顧誦芬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

顧誦芬(資料圖:來源 中國工程院官網)

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介紹,顧誦芬出生於1930年2月生,江蘇省蘇州人,飛機空氣動力學專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5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歷任中國航空研究院飛機設計所副總師、副所長、所長兼總設計師,瀋陽飛機制造公司總設計師,航空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航空工業科技委副主任等職務。組織、領導和參與了低、中、高三代飛機中的多種飛機氣動佈局和全機的設計。對殲8系列飛機貢獻重大,被譽爲“殲8之父”。

顧誦芬院士是新中國著名飛機設計大師、飛機氣動力設計奠基人、航空科技事業引領者,我國航空界唯一的兩院院士。

20世紀50年代航空工業建立之初,國家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飛機設計能力。顧誦芬院士在一窮二白、國外嚴密封鎖的條件下,創建亞、超音速飛機氣動設計、計算、試驗和試飛方法,建立了我國飛機空氣動力學設計體系,爲我國後續戰機的研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新完成我國第一型噴氣式飛機(殲教1)、第一型初級教練機(初教6)和第一型超音速殲擊機(殲8)等多型飛機的氣動佈局設計,實現了我國飛機氣動力設計從基礎理論到工程實踐的重大跨越。

20世紀60、70年代,顧誦芬院士主持設計出殲8飛機,攻克跨音速抖振等技術難題。殲8飛機的成功研製,解決了我軍對高空高速、大作戰半徑的殲擊機急需,結束了我國殲擊機完全依賴引進的歷史;初步建立了殲擊機設計體系,開創了我國自行研製殲擊機的先河;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顧誦芬院士排名第一。

20世紀80年代,爲應對周邊空中裝備換代帶來的威脅,空、海軍迫切需要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的先進戰機。顧誦芬院士主持研製出殲8Ⅱ飛機。殲8Ⅱ飛機是我國第一型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的殲擊機,是我國當時作戰性能最好、唯一能和周邊主流戰機相匹敵的先進戰機,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顧誦芬院士排名第一。殲8系列飛機衍生出16種機型和驗證機,是我軍長期的主戰裝備,在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進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殲8系列飛機的研製,建立了我國完整的殲擊機設計體系,帶動了航空工業以及電子、冶金等相關行業的'整體進步。

新世紀以來,顧誦芬院士面向國家重大安全需求,提出大飛機專項、航空應急救援體系等10餘項戰略建議,獲國家採納,先後擔任國家大飛機重大專項論證組副組長和大飛機方案論證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編撰70餘冊航空科技書籍,爲我國國防 建設和航空武器裝備體系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顧誦芬院士德高望重、甘爲人梯,十分重視人才培養和學術傳承,培養出以1位科學院院士、3位工程院院士爲代表的一大批航空科技領軍人物和支撐我國第二、三、四代戰鬥機發展的技術隊伍。顧誦芬院士矢志報國、擔當奉獻,爲解決技術難題,48歲三次乘殲擊教練機升空近距觀察殲8飛機後機身流場,這是世界現代飛機研製史上罕見的壯舉。

核反應堆工程與安全專家王大中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 第2張

王大中 資料圖 來源:清華新聞網

據清華大學官網介紹,王大中出生於1935年,河北昌黎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核反應堆工程與安全專家,1994-2003年擔任清華大學校長。

195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反應堆專業。1982年在聯邦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獲自然科學博士。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院長、國家863高科技計劃能源領域首屆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核安全局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全國政協 常委、中國核學會副理事長。

20世紀60年代參與創建清華大學核能研究基地及屏蔽實驗反應堆的研究與建設。80年代,主持領導建成世界首座一體化殼式核供熱堆-5兆瓦低溫核供熱堆,在我國開創了核能供熱新領域。近20年來,積極倡導並主持領導高溫氣冷堆的研究與發展,於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塊式球牀高溫氣冷堆-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

王大中院士曾獲德國、美國、日本等國發明專利。曾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發明二等獎、國家發明專利金獎、香港何樑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王大中院士還榮獲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和法國巴黎中央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2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經網絡評審組、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評審,科技部審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137項。有8位外國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給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 第3張

顧誦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蘇蘇州人,195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現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中國航空研究院名譽院長。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誦芬是我國著名飛機設計大師、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航空戰略科學家。他建立了新中國飛機空氣動力學設計體系,開創了我國自主研製殲擊機的先河,持續開展航空戰略研究,爲我國航空科技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大中,男,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曾任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校長。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顧誦芬王大中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具體情況 第4張

王大中是國際核能領域的著名學者、戰略科學家,致力於發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進核能系統。他帶領產學研聯合團隊實現了我國高溫氣冷堆技術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整體發展過程,爲我國在先進核能領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