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多地提醒快遞表面包裝最後就地處理

多地提醒快遞表面包裝最後就地處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8.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地提醒快遞表麪包裝最後就地處理,目前, 國內疫情呈多點散發,眼下,正是各大電商平臺“雙十一”火爆促銷期間,收發快遞時應多注意。多地提醒快遞表面包裝最後就地處理。

多地提醒快遞表面包裝最後就地處理1

“雙十一”來臨不少人將接收一大波快遞,疫情防控期間如何收快遞才能保障防疫安全?“雙十一”收快遞、拆包裹,下面這些細節和步驟一定要多加註意。

疫情期間通過快遞來進行採購、物流是減少人員聚集的好辦法。而在收取快遞時,應做到個人防護、無觸碰配送和及時清潔消毒。

取件前

出門前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好口罩,有條件的佩戴一次性手套,建議攜帶75%酒精或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的消毒噴壺或紙巾。需要當面簽收時要自帶簽字筆。

取件時

取件期間應做到無觸碰配送並避免人員聚集。推薦通過快遞櫃收取快遞,既節約快遞人員的時間,又避免了人員面對面接觸。無論是簽收或是排隊時,都應和快遞員及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避免人員聚集。

多地提醒快遞表面包裝最後就地處理

取件後

取件後應立即對快遞包裝進行噴灑消毒。如若沒有消毒工具,最好是戴上一次性手套或者墊一層紙巾,避免直接用手接觸。快遞建議儘量就地拆封處理,拆封後做好手部消毒再取出物品,儘量不將快遞外包裝帶回家中。

回家後

只能回家拆封的快遞迴家後及時拆封,將消毒後的包裝按照生活垃圾處理要求儘快妥善處理。全部完成後用肥皂液或洗手液在流水下洗手或使用手消毒液做好手部的清潔消毒,消毒前不要用手擦汗或觸碰眼、鼻、口。

有預包裝的冷鏈食品,可使用酒精棉球(片)擦拭包裝表面後再打開。加工冷鏈食品的容器、砧板、刀等要先清洗去污,然後再進行消毒,消毒後用清水沖洗或擦拭,去除化學殘留。肉類、海鮮類食品,務必燒熟煮透後再食用。

多地提醒快遞表面包裝最後就地處理2

快遞都是怎麼消殺的?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對進口的郵件和快件會第一時間消毒,對進口冷鏈食品的郵件快件,會配合海關和防疫等部門做好檢驗檢疫、樣本採集和消毒消殺。

國家郵政局印發的《疫情防控期間郵政快遞業生產操作規範建議(第七版)》中提示,邊境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邊境快件處理場所等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要加強消毒、通風等工作,嚴防境外疫情特別是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疫情通過寄遞渠道輸入。

多地提醒快遞表面包裝最後就地處理 第2張

快遞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曾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通過短時間的接觸快遞,被感染的'機率很低。

新冠病毒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爲通過近距離直接接觸感染者呼吸道飛沫進行傳播;或者是因爲手部接觸了感染者污染的物品,由沾染了病毒的手觸摸眼鼻口而感染。此外,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裏,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的氣溶膠,也存在被氣溶膠感染的可能。

取快遞不洗手會感染嗎?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貴曾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表示,取快遞沒有戴手套、不洗手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是很小的。因爲快遞物品大多在空曠的地方,又是移動式的,即使有病毒的停留,在乾燥的環境裏病毒存活的時間比較短暫,快遞物品攜帶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不過,回家後洗手的習慣還是要保持。林明貴主任建議,接觸所有從外部帶回來的物品,有條件最好帶上手套,進家後把外包裝打開去掉,把手套脫掉後,一定要洗手,再拿裏面的東西,取完東西后要再次洗手。

多地提醒快遞表面包裝最後就地處理3

取件要做好自身防護

堅持錯峯取件,做好戴口罩、手套等個人防護措施。

首選快遞櫃收取,避免人員聚集和接觸。如果排隊簽收,保持1米以上距離。

取回後使用消毒溼巾或消毒酒精對外包裝進行擦拭消毒。如果不方便消毒,也可以把快遞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過段時間再拆。

拆開後,將外包裝分類丟到垃圾箱,摘下手套,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

如購買了可疑涉疫商品,立即對包裹全面消毒。相關接觸人員主動向所屬社區報告,配合社區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管理等措施。

多地提醒快遞表面包裝最後就地處理 第3張

快遞員必須嚴格做好自身防護

提倡無接觸投遞模式。提倡設有智能快件箱的社區、小區、單位,按相關要求,儘可能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郵件快件,如果沒有智能快件箱,應劃出特定區域,用來收取郵件和快遞。

快遞員在快件投遞服務過程中,應佩戴口罩和手套,減少直接接觸,交談時至少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在醫療機構等特殊場所收發快遞後要及時做好手衛生。

直接接觸國際郵件快件的駕乘、裝卸、消殺等人員,每2天檢測核酸一次;其他郵政快遞業從業人員每月至少檢測核酸一次。

儘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接種。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