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

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通常情況下,每個人從口到喉嚨的距離不太固定、因人而異,成年以後通常是在12釐米左右,這個距離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應用中,通常需要根據具體的個體情況來判斷,以下來了解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

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1

通常情況下,每個人從口到喉嚨的距離不太固定、因人而異,成年以後通常是在12釐米左右。

一、嘴巴的病變:

嘴脣常見的病變有感染性、變態反應、潰瘍、大皰類、瘢痕類等疾病,具體病種有口腔複發性脣皰疹、帶狀皰疹、球菌性脣炎、過敏性脣炎、多形滲出性紅斑、複發性口腔潰瘍、白塞氏綜合症、創傷性血皰和潰瘍、天皰瘡和類天皰瘡、白色角化病、口腔扁平苔癬、口腔盤狀紅斑狼瘡、慢性脣炎、口角炎等。有時脣部會發生脣腺囊腫、血管瘤等。

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
  

二、咽喉的`病變:

咽喉是人體比較容易受到感染,發生病變的部位,一旦發生病變後,會對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的痛苦。如果發生聲帶癌,可以選擇半喉切除術。

如果發生喉癌,最主要的手術方法是全喉切除術,同時也要注意對頸部淋巴的處理。再進行手術治療的同時,也可以配合中醫進行治療。

門齒到聲門的距離一般爲13~15 cm,門齒到氣管隆突的距離一般爲28~32 cm,鼻孔到氣管隆突的距離爲28.4~33 cm,而臨牀上經口氣管插管一般距離爲22~24 cm,經鼻氣管插管一般距離爲22~26 cm 小孩子根據年紀和發育情況而定 一般是在16-20之間

綜上所述:嘴巴到喉嚨多少釐米通常爲12釐米左右。

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2

食管的三個狹窄部位,第一個位於咽喉部,也就是食管的入口處。一般距離門齒12到15cm左右。第二個狹窄部位位於食管的中段。

也就是主動脈弓或者胸骨角的`位置,支氣管在此處跨越食管。一般距離食管入口處7cm左右。第三個狹窄部位位於食管的下端。也就是食管通過膈肌孔的位置。這三個狹窄部位屬於食管的生理性狹窄部位。一般距離門齒40cm左右。

食管爲消化道的一部分,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一般成年男性食管長度約爲21到30釐米,成人女性食管長度約爲20到27釐米。食管有四個狹窄,門齒到食管四個狹窄的距離因年齡的不同和食管長度的不同而不一。

第一個狹窄爲食道入口處,其距門齒的距離大約爲16釐米;

第二個狹窄爲主動脈弓壓迫食管處,其距門齒的距離約爲23釐米;

第三個狹窄爲支氣管壓迫食管處,其距門齒的距離約爲27釐米;

第四個狹窄爲食管通過橫膈處,此處距門齒的距離約爲40釐米。

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 第2張
  

嘴到喉嚨的距離一般在十二釐米左右。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所以具體數值無法概括。喉嚨是特別容易感染的部位,感染後,喉嚨通常會有灼痛感,吞嚥過程中症狀會明顯加重。

一般來說,需要與醫生合作使用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此外,有些人還會誘發喉癌,發病後,需要通過手術切除病竈,以便儘快切除病竈組織。

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3

概述

喉嚨即喉,是一個錐形管腔狀的器官,以軟骨爲支架,間以肌肉、韌帶、纖維組織及黏膜等構成。

喉在男性約相當於第3~6頸椎平面,高約8cm,在女性及小兒其位置稍高。

結構

喉軟骨

喉的支架由11塊軟骨構成,自上而下依次爲會厭軟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和成對的杓狀軟骨等。

會厭軟骨:位於舌骨體後方,狀如樹葉,上寬下窄,上端遊離,下端借甲狀會厭韌帶連於甲狀軟骨前角內面的上部。會厭軟骨被覆黏膜構成會厭。會厭是喉口的活瓣,人體進行吞嚥運動時,喉部隨咽部上提並向前移動,會厭封閉喉口,阻止食物入喉,並將其引入咽部。

甲狀軟骨:是喉軟骨中最大的一塊,位於環狀軟骨和會厭軟骨之間,構成了喉前壁和側壁的大部分。它由左右對稱的四方形甲狀軟骨板組成,兩塊甲狀軟骨板的前緣在正中線上互相融合構成前角,後緣則彼此分開。

女性的前角角度則近似鈍角,而男性的前角角度卻近似直角,上端向前突出,稱爲喉結,爲成年男性的特徵。

喉結上方有呈V形的切跡,稱爲甲狀軟骨上切跡。兩側軟骨板後緣各向上下延伸形成甲狀軟骨上角及下角。上角借韌帶與舌骨大角連接。下角內側面的關節面與環狀軟骨形成環甲關節。

環狀軟骨:環狀軟骨位於甲狀軟骨下方,是呈喉部唯一呈完整環形的軟骨,是形成喉腔下部的後壁、前壁、側壁的支架。其前部細窄,名環狀軟骨弓;後部高闊爲環狀軟骨板,構成喉的後壁的大部分。環狀軟骨板的上緣兩側各有一個長圓形關節面,與杓狀軟骨構成環杓關節。

每側板弓相接處的外側各有一關節面,與甲狀軟骨下角形成環甲關節。

杓狀軟骨:杓狀軟骨位於環狀軟骨板上方中線兩側,形似三棱錐體形,是成對的喉軟骨。杓狀軟骨有一個尖、一個底、兩個突和三個面。

杓狀軟骨底與環狀軟骨杓關節面形成環杓關節,底面有向前伸出的突起稱聲帶突,是聲韌帶附着處;向外側伸出的突起稱肌突,大部分喉肌附着於此。

嘴巴到咽喉部的距離 第3張
  

小角軟骨:位於杓狀軟骨頂端和杓會厭襞後端,是一對細小的軟骨。

楔狀軟骨:位於杓會厭襞內,小角軟骨之前。

麥粒軟骨:包裹於舌骨的甲狀側韌帶內。

喉肌

喉肌是發音的動力器官,分爲附着於喉和鄰近結構的喉外肌和附着於喉軟骨間的喉內肌。喉外肌可以使喉部上升或下降,喉內肌則具有緊張或鬆弛聲帶、縮小或開大聲門裂以及縮小喉口等作用。喉內肌按其部位分內、外兩羣,按其功能分聲門開大肌和聲門括約肌。

喉腔

喉腔由喉軟骨、韌帶纖維膜、喉肌和喉黏膜等共同圍成。它上起自喉口,與咽相通,向下經氣管通支氣管和肺。

位置

喉上界是會厭上緣,下界是環狀軟骨下緣。喉的前方被皮膚、頸筋膜及舌骨下肌羣所覆蓋,後方緊鄰喉咽部及頸椎的錐體,成年男性喉位於第3~6頸椎前方,女性和小兒喉的位置要稍高些。喉的`兩側爲頸部大血管、神經和甲狀腺側葉。

功能

喉的主要功能是呼吸、發聲、保護和吞嚥。

呼吸功能

喉是空氣通往氣管、肺部的通道,喉部的聲帶可以改變聲門的大小,以此控制進入喉腔的氣流。喉部對肺泡的換氣及保持體液酸鹼的平衡也有輔助作用。此外,喉黏膜內存在化學感受器,當它受到刺激時,可以反射性地影響呼吸中樞控制呼吸功能。

發聲功能

正常人在發聲時,先吸入空氣,然後將聲帶內收、拉緊,並控制呼氣。自肺部呼出的氣流衝擊靠攏的聲帶使之振動即發出聲音。聲音的強度決定於呼氣時的聲門下壓力和聲門的阻力。聲調決定於振動時聲帶的長度、張力、質量和位置。

保護功能

喉的杓會厭襞和室帶類似瓣狀組織,具有括約肌作用,能發揮保護下呼吸道的功能。杓會厭襞收縮時會關閉喉部入口,以防止食物、嘔吐物及其他異物落入呼吸道。室帶的主要功能爲增加胸腔內壓力,可輔助完成咳嗽、噴嚏、大小便、嘔吐、分娩及舉重等動作。

吞嚥功能

當人體進行吞嚥反射動作時,喉頭上升,喉入口關閉,呼吸受抑制,咽及食管入口開放。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