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嬰兒黃疸時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黃疸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大便的顏色出現異常,當嬰兒黃疸病情加重,可能會讓皮膚黃染,對於腦部組織也有很大的損傷,以下分享生理性黃疸的症狀。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1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主要是孩子的皮膚、鞏膜出現輕度的黃染。

生理性黃疸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1、新生兒一般狀況好,沒有出現吃奶少,精神萎靡不振,反應低下這些症狀,也就是說,除了皮膚輕微的黃染之外,其他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

2、生理性黃疸的演變規律是這樣的:一般黃疸出現的時間是在孩子出生之後的第2-3天,第4-5天達到高峯,黃染會比較明顯一些,然後兩週之內消退。如果出現的時間早,程度比較重或者是消退時間延遲都是屬於病理性黃疸。

3、生理性黃疸,它的`數值要求不要超過13。13這個數值是經皮黃疸儀測定的數值,如果是抽血查肝功那血清膽紅素需要小於222umol/L。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

生理性黃疸症狀如下:

1、足月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皮膚呈淺黃色,一般侷限在顏面部,有可能波及到軀幹,白眼珠以藍爲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一般不超過兩週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

2、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出現得較早,黃疸值較高,持續的時間也較長,一般要滿月才能消退。

3、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寶寶生理性黃疸期間大多精神狀態良好,食慾、大小便、發育、睡眠等都正常,家長加強日常護理即可。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2

黃疸怎麼分生理和病理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出生後的2到3天,寶寶的皮膚會有淺黃色,鞏膜微帶黃色或尿液稍黃的現象,精神狀況是比較好的,但是病理性黃疸要比生理性黃疸長,一般會在四肢、手心或腳心等處,情況比較嚴重,患兒的狀態不佳,容易抽風。

大多數的寶寶在出生之後結紮臍帶,到出生後的28天,都被稱爲是新生兒時期,由於新生兒的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

所以也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新生兒黃疸就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病症。很多新生媽媽對黃疸病不是很瞭解,因爲分爲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下面來具體介紹一下。

生理性黃疸是在新生兒出生後到2到3天,寶寶的皮膚會呈現淺黃色,鞏膜微帶黃色,尿液稍黃,寶寶的精神狀況良好,在第四到第六天的時候,黃疸的症狀會比較明顯,病理性黃疸是在新生兒出生後的12到24小時之內,或者黃疸消退之後,又會再次的出現,明顯會長於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 第2張

生理性黃疸一般都是在面部頸部出現,皮膚看起來淺黃,或形成檸檬色,鞏膜微黃尿黃,但是尿布不會染色,如果是病理性黃疸,一般情況都會比較嚴重,會呈現金黃色,四肢,手心或腳心的皮膚都會發黃,尿布上也會有明顯的染黃顏色。

商品性黃疸消退,一般不會超過兩週,足月的新生兒在7到10天的時候黃疸消退,早產的新生兒會延長到出生後的第3到4周纔會消退

如果兩週還沒有消退或消退之後又會再次的復發,這是屬於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的寶寶精神狀態好,吃奶有力,哭聲洪亮,病理性黃疸的新生兒,精神狀態比較差,容易抽風。

以上介紹的是關於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別,一般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治療的,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黃疸,就需要儘快的採取治療的措施,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藥物或換血來治療,以免會給患兒造成嚴重的傷害。年輕的新生父母來說,對於黃疸方面的知識應該有所瞭解。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3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Go Top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症狀,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於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

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後,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爲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2—3天開始,這時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爲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足月兒在第10—14天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

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也持續較久,可延遲致3周—4周消退。雖有黃疸,但孩子沒有什麼不適,一般情況好。生理性黃疸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 第3張

2、母乳性黃疸

因吃母乳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爲母乳性黃疸,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少數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原因還不十分明瞭。

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峯後黃疸繼續加重,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後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

由於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於是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出現母乳性黃疸後,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慾不好的症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

對於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傷害。對於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後可以繼續用母乳餵養。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爲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爲O、胎兒血型爲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爲A、胎兒血型爲B或AB;母親血型爲B、胎兒血型爲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

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爲11。9%。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且逐漸加重。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症狀,只要採用光照療法即可。

生理性黃疸的症狀 第4張

4、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於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病毒感染多爲宮內感染,以鉅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

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爲少見。細菌感染以敗血症黃疸最多見。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後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後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5、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爲常見,其黃疸特點是生後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爲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此外,還有藥物性黃疸。如由維生素K3、K4、新生黴素等藥物引起者。遺傳性疾病如紅細胞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G6PD)缺陷、紅細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纖維病等也可引起黃疸。

不論是何種原因,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後較差,除了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還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應重在預防,如孕期防止弓形體、風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後防止敗血症的發生;新生兒出生時接種乙肝疫苗等。

平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一旦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跡象,應馬上及時送醫院診治。面對寶寶的黃疸不要緊張也不要着急,是生理性的自然會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緊時間治療,平時注意仔細觀察,精心護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