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哪些情況不宜餵母乳

哪些情況不宜餵母乳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哪些情況不宜餵母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偏向於用母乳餵養我們的小孩,母乳對孩子的發育更加有益,但有的時候也是不宜用母乳餵養的。小編已經爲大家蒐集和整理好了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哪些情況不宜餵母乳
哪些情況不宜餵母乳1

寶寶患有母乳性黃疸。

寶寶如患有母乳性黃疸,需要暫停48小時母乳餵養,然後即可恢復。如果恢復母乳之後,黃疸再次加重,可以再次停喂1-2天。絕大多數的寶寶經過2-3次這樣的過程,母乳性黃疸的症狀都能消除,這時就可以繼續餵母乳了。

寶寶患有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是一種氨基酸代謝異常引起的疾病,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這種病症是由於苯丙氨酸代謝途徑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轉變成爲酪氨酸,從而導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積並從尿中大量排出。患有此症的患兒,會在出生後表現爲一定程度的智能障礙

寶寶患有乳糖不耐受綜合症。

患有乳糖不耐受綜合症的寶寶,由於體內乳糖酶的缺乏,導致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因此吃了母乳或牛乳後容易出現腹瀉。長期腹瀉不僅會影響寶寶正常的生長髮育,還會使寶寶的免疫力下降,進而容易引發感染和其他疾病。患有此症的寶寶不宜餵母乳,應以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大豆配方奶代之。

寶寶氨基酸代謝異常。

氨基酸代謝異常主要影響神經系統發育,是寶寶智力發育落後的.重要原因。氨基酸代謝異常所引起的疾病有70多種,其中苯丙酮尿症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

媽媽患慢性病需長期用藥。

如癲癇需用藥物控制者,甲狀腺功能亢進尚在用藥物治療者,腫瘤患者正在抗癌治療期間,這些藥物均可進入乳汁中,對寶寶不利。

哪些情況不宜餵母乳2

媽媽處於細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

媽媽的乳汁裏如果含有致病的細菌或病毒,可通過乳汁傳給寶寶。而感染期的媽媽常需應用藥物,因大多數藥物都可從乳汁中排出,如紅黴素、鏈黴素等,均對寶寶有不良後果,故應暫時中斷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定時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媽媽病癒停藥後可繼續哺乳。

媽媽正在進行放射性碘治療。

由於碘能進入乳汁,有損寶寶甲狀腺的功能,應該暫時停止哺乳,待療程結束後,檢驗乳汁中放射性物質的水平,達到正常後可以繼續餵奶。

媽媽患嚴重心臟病和心功能衰竭。

哺乳會令媽媽的心功能進一步惡化,重時可危及生命,故應停止餵哺母乳。

媽媽患有傳染病或在恢復期。

如媽媽患開放性結核病,各型肝炎的傳染期,此時哺乳對寶寶感染的機會將增加。

媽媽患有其他不宜給寶寶餵乳的疾病。

如患嚴重腎臟疾病、腎功能不全,餵乳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患嚴重精神病及產後抑鬱症,會對寶寶的安全構成威脅;服用過哺乳期禁忌藥物、產後嚴重併發症、紅斑狼瘡、惡性腫瘤等以及經常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或農藥者,都不宜用母乳餵養寶寶。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