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咳嗽有痰20天不好

孩子咳嗽有痰20天不好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咳嗽有痰20天不好,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培養總是非常慎重,在這些方面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我們的寶寶,教育寶寶需要家長自己先有良好的素養,孩子的世界是很純淨的,下面跟大家分享孩子咳嗽有痰20天不好。

孩子咳嗽有痰20天不好

孩子咳嗽有痰20天不好1

寶寶咳嗽應先祛痰再止咳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咳嗽,久馬上就給其服用止咳藥,咳嗽雖然可被止住,但痰液卻是仍滯留在其呼吸道內,進而使患兒感染加重,甚至患上肺炎,導致咳嗽遷延不愈。因此,在寶寶咳嗽時,首先應該把着眼點放在排痰上,先設法幫孩子排痰,在藥物的選擇上,應首選具有祛痰功效的藥物,如沐舒坦、複方甘草合劑等,以使黏附在支氣管粘膜上的痰液得到稀釋,並藉助咳嗽的動作,從而達到減輕咳嗽的效果。

寶寶咳嗽千萬不可亂吃藥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感冒咳嗽時就自己去藥店買一些藥,或者用回之前剩餘的藥物,其實,這也是不科學的。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 副主任醫師郭素華表示,不同性質的咳嗽,在用藥方面是有所不同的,在選擇藥物時,應該根據寶寶痰液的性狀和顏色等,來選擇合適的藥物。

還有一些家長看到孩子一感冒,就急着開始使用抗生素,其實,抗生素主要是用來消滅細菌的,多數感冒在初期的時候都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盲目使用抗生素基本沒有什麼效果,甚至還會因濫用抗生素而影響寶寶的健康。但如果寶寶感冒持續超過一週後仍未痊癒時,往往可能是合併了細菌感染,這時痰液就會變得粘稠起來,顏色也由白變黃或黃綠色,這個時候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使用一些抗生素,同時服用一些化痰藥,幫助排除聚集在黃濃痰液中的大量細菌。

寶寶咳嗽要注意排痰

給寶寶吃止咳藥的同時,家長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將痰液排出:

1、多喝水:

尤其是在咳嗽期間,如果體內缺水,痰液也會變得黏稠而不易咳出,若能多飲水,則可使黏稠的分泌物得到稀釋,容易咳出。另外,應注意少吃甜食和冷飲,因爲甜食和冷飲從中醫上來說,比較容易生痰。

2、拍背排痰:

將寶寶豎着抱起,將一隻手握成空拳,然後在寶寶的前胸和後背(左右肺部的位置)由下到上有次序地拍打,尤其是在寶寶的背部和胸部的下方痰液更易積聚的地方。適當用力地拍打有利於促進寶寶肺和支氣管內的痰液鬆動並向大氣管內排出,從而達到排痰的目的。痰液咳出後立即擦淨口周痰液,若寶寶沒有將其咳出,而是嚥了下去,也不必太過於擔心,因爲人體的消化道內有許多消化酶和酸性液體,同樣也可以滅菌和清除異物。

孩子咳嗽有痰20天不好2

咳嗽分爲兩種情況

寶寶的咳嗽主要分爲內傷咳嗽和外感咳嗽兩種。

內傷咳嗽主要是因爲寶寶的自身體質比較弱,脾肺受損所導致的,我們一般選用清熱化痰止咳的藥來對抗寶寶咳嗽;外傷咳嗽主要是受外傷風所導致的,我們則要選擇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的藥物來對抗寶寶咳嗽。

內傷咳嗽反覆咳嗽,久咳不止。

外感咳嗽打噴嚏、流鼻涕、多伴有發熱。

掌握了這兩種咳嗽的不同變現形式,家長們就可以快速有效的針對自己寶寶的病症對症下藥了。其實,與其在治療寶寶咳嗽上花心思,不如在預防上多下一些功夫。預防寶寶咳嗽也簡單,只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加註意,還是可以效避免的。

咳嗽會不會咳成“肺炎”“支氣管炎”?

其實這是不一定的。當肺部有很多痰的情況下去做西醫的拍片診斷,就會看到肺部的陰影。這種陰影會讓很多醫生誤判爲肺炎。而實際上肺炎的判斷有更多的標準,發病的`機率並沒有那麼大。而支氣管炎從中醫角度來看,是會常常伴隨感冒的一種良性的正邪鬥爭的結果。也是自身正氣作用的一種表現。無論是肺炎還是支氣管炎,通過辨證治療,都有無數治癒,

絕對不是打針吃藥。

預防感冒注意這幾點

1、應增加室內溼度,每天午後給室內通風換氣;

2、孩子外出時最好戴口罩,增加防護,儘量少讓孩子到人流密集處;

3、爲孩子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回家後先讓孩子洗臉、洗手;

4、如果家裏有大人感冒,應及時與孩子隔離,不能隔離,大人在家最好也戴上口罩。

對付感冒三件寶

喉痛:淡鹽水。將7.5克鹽溶解在250毫升溫水中,緩慢漱口可以緩解咽喉腫痛,每隔6—8小時漱口一次。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漱口水,它們可能會加劇呼吸道乾燥。吞嚥較硬的食物,最好慢些,以免劃傷咽部。如果聲音沙啞,就避免在嘈雜的環境中說話或大聲叫喊。還可以準備一些含片或噴霧,症狀較重時使用。

咳嗽:止咳糖漿。咳嗽是身體清除外源性物質的一種手段,但劇烈的咳嗽會影響睡眠或導致胸痛。最好的辦法是,在咳嗽劇烈的時候喝點止咳糖漿。

鼻涕:熱蒸汽。擤鼻涕的時候最好使用軟紙巾,這樣可以防止鼻子被蹭破。擤鼻涕切忌太用力,程度的標準是以耳朵聽不到嗡嗡聲爲宜,以免對耳膜造成損害。如果鼻涕難以擤出,可以“聞聞”熱蒸汽或薄荷油,或使用滴鼻液。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