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家長對於孩子總是非常關注的,畢竟孩子正處於發育時期,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因此需要家長實時監護,下面小編帶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1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

和父母的溺愛有關

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當成家庭的中心,竭盡所能的滿足孩子的要求。這種做法會讓孩子目中無人,任何事都以自我爲中心。即使家長本不想答應孩子的要求,但只要孩子用一點小伎倆,比如“哭給你看”,家長立馬招架不住,就會答應要求。

想讓孩子擁有好的自控力,家長必須先自己有自控力。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請求應予以駁回,要讓孩子知道當請求不合理時,撒潑打滾是沒有效果的。

當孩子對於自己的請求過於執着時,家長可以嘗試用別的事情來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學會等待。對於孩子一些合理的要求,家長還可以進行延遲滿足的方式,讓孩子的自控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年齡特性導致孩子缺乏自控力

0到2歲的寶寶缺乏自控力,有時候是情有可原的。因爲這一時期的寶寶大腦發育不夠成熟,大腦皮質的抑制機能有所欠缺,容易興奮。所以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易衝動,衝動之下就會無視規則。

雖然這是寶寶的年齡特性,但是家長也不能聽之任之。從這一時期開始,家長對於孩子的自控力就應該有培養意識。比如讓寶寶瞭解到哪些行爲是被允許的,哪些行爲是禁止做的,在孩子犯錯後應避免斥責孩子,而是應該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耐心,這樣他們會更有安全感。

父母本身缺乏自控力

如果父母易衝動,一遇到事情就發脾氣,不會剋制自己,那麼孩子受父母感染,也可能會和父母成爲同樣類型的人。這類家庭中,父母的言行無疑是給孩子起了負面影響。而且父母脾氣火爆,家庭環境往往不那麼和諧,緊張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良好的自控能力更加難以形成。

因此,如果想讓寶寶擁有自控力,家長首先應該控制好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隨意暴露自己的情緒,遇到問題時,要和孩子一起冷靜的溝通分析解決。

還有一些家庭,父母經常吵架或是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導致親子關係疏離。這類家庭讓孩子感覺到的溫暖甚少,親子之間缺乏溝通,孩子的很多行爲因爲缺乏約束而會放任自流,長時間下來,孩子就難以擁有良好的自控力。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2

廣泛性發育障礙的兒童中“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的現象非常多見,這和這類兒童的發育現狀和他們的理解他人和環境以及言語表達水平低下有很大關係。因此他們在適應環境要求時顯得困難或格格不入。適應新環境所需要的時間也特別長。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 第2張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堅持不懈的按環境要求培養和構建規範行爲。先從基本行爲習慣開始,如練習等待、學習基本語言表達、培養午休習慣等。按照學校作息時間表安排孩子的日常作息,培養適合學校生活的作息習慣,這樣孩子逐步掌握更多的符合學校環境要求的規範化行爲習慣,那麼與學校環境的衝突減少,他在學校裏就會順利些,大家也就會比較接受他了。有關這些能力的具體培養方法您可以門診進一步當面討論。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怎麼辦

“爲什麼孩子作業總是做很晚?”

“爲什麼一頓飯孩子能吃好久?”

“爲什麼上次考試考得不錯,這次又不行了?”

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表現。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是家長頭疼的問題。對大多孩子來說,自律都是個稀缺貨。他們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麼做什麼,沒一點計劃性,而且做事往往做到一半就不做了,不能有始有終,這其實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不止孩子管不住自己,大人也是一樣:

早起時跟自己說:“再睡5分鐘,還早。5分鐘過去了,又想着要不再睡5分鐘,還來得及,5分接分,最後又遲到了。”

學習時,寫個筆記,要刷刷朋友圈,吃塊薯片,喝個汽水。

稱體重時,說好減肥。過兩天,漢堡薯條炸雞又啃上。

我們都知道:自律性所體現的自制力,是一個獲得更高成就的人要具備的'重要品質,它將決定着一個人日後的學業乃至他的一生是否成功與幸福。

據調查表明,自律性越高的人,往往能力越強,前途比別人好,腰包也比別人鼓。

爲什麼要讓孩子學會自律?

對於孩子來說,自律與專注力同樣重要,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難完成自己設下的目標。

同樣的一個場景:

媽媽告訴孩子,週末不許出去在家複習。

自制力強的孩子,就會乖乖地按照學習計劃,寫作業、複習。

而自制力薄弱的孩子,不讓他出去,就在家翻箱倒櫃找吃的、玩手機、看電視。

一個下午下來,自制力強的孩子作業完成了,複習也有所進展。而自制力弱的孩子就這麼浪費了一下午。

這就是區別。

心理學上有個特別有名的棉花糖實驗,讓4歲的孩子待在一個房間,告訴他們,棉花糖可以隨時吃,不過,如果等到實驗人員回來再吃,就可獲得更多的棉花糖。

實驗開始,有的孩子立即大口吃掉;有的堅持了一會,最後沒忍住;有的孩子不斷用唱歌、自說自話的方式轉移注意力,堅持到最後,得到了更多棉花糖。

實驗結束後對這些孩子跟蹤調查發現,能堅持的孩子明顯比其他小孩更優秀,更受人歡迎、工資更高等等。

而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人際關係較差、不善於應對壓力、注意力不夠集中……

自律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不自律的人痛苦卻大同小異。

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更不例外,早上想賴牀,看到玩具就想要,看到零食就想吃,喜歡玩不想寫作業……和他們說自律,似乎很難。

不過,這並不代表父母可以忽視孩子的自律能力。

沒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需要父母從小培養。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 第3張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1、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自律是什麼?通俗說就是一種自控力,即剋制自己想做某事的衝動。

首先培養自己的興趣,帶着興趣做事,遠比毫無目的要更能堅持。

找到一種興趣,這種興趣,它會使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意識到把時間白白浪費掉的可惜;這種興趣,也會使一個人願意制定計劃,願意堅定執行,因爲他知道,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

2、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的寶貴、管理時間

在自律的反面,有個詞叫拖延:

“作業週一交,我明天晚上再完成”

“爸媽還沒催,我再多玩會手機”

“沒事兒,再睡會,上學應該不會遲到”

“反正不急……”

成人眼裏,孩子經常有一種主觀拖延現象,總是推遲應該完成的事情,顯得拖拉磨蹭。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有效地管理時間、高效地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孩子制定時間表。

比如當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情時,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

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3、幫助孩子樹立守規則的意識

小孩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爲 第4張

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

現在的孩子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如果都滿足,他們會變得無法自控,所以平時在生活細節上就要有意識培養孩子自律的美德。

比如不允許孩子過多吃甜食,只設定某些特殊的節慶日來品嚐一些甜食;零食也幾乎不成堆的買回家,而是每週去一趟超市,每次約定好只買兩樣東西……這樣一來,孩子很小就能表現出不錯的自律性。

規則一旦建立,就不能違反,違反就要懲罰,孩子爲了避免懲罰的後果,會逐漸學着約束自己。

4、父母要以身作則

一個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一個真正自覺的孩子。在自律的這條路上,父母首先就要做好榜樣。

像那些天天打麻將的家長,怎麼能奢望孩子有多自律呢?

如果你正在打着遊戲,這時候把孩子趕去做作業,你認爲孩子會服嗎?

要記得:自律的父母,孩子都不會差。

在這條路上,彼此守望,一起成長,越來越優秀。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