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有關執行力的案例

有關執行力的案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關執行力的案例,執行力,就是貫徹意圖,去完成目標的操作能力,一個企業、組織和團隊沒有執行力或者執行力不夠強,是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以下了解有關執行力的案例。

有關執行力的案例1

一、細節對執行力的影響

案例1:給貓掛鈴鐺

有一羣老鼠開會,討論怎樣應對貓的襲擊。一隻被認爲聰明的老鼠提出,給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貓行走的時候,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時跑掉了嗎?大家都公認這是一個好主意。可是,由誰去給貓掛鈴鐺呢?怎樣才能掛得上呢?這些細節問題卻無從解決。於是,“給貓掛鈴鐺”就成了鼠輩空話,人類笑談。

點評:在做任何一個戰略決策和執行方案之前,首先都要想到細節,重視細節。瞭解其會影響落實的因素,僅僅一個小細節的忽視,都可能導致決策失誤,就會釀成大錯。

案例2:地毯上的紙團

有家招聘高級管理人才的公司,對一羣應聘者進行復試。儘管應聘者都很有自信地回答了考官們的簡單提問,可結果卻都未被錄用,只得怏怏而去。這時,有一位應聘者,走進房門後,看到了地毯上的一個紙團。地毯很乾淨,那個紙團顯得很不協調。這位應聘者彎腰撿起了紙團,準備把它扔進紙簍裏。這時考官發話了:“您好,朋友,請看看您撿起這個紙團吧!”這位應聘者遲疑的打開紙團,只見上邊寫着:“熱忱歡迎您到我公司任職。”幾年以後,這位撿紙團的應聘者成爲了這家著名公司的大總裁。

點評: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小小的細節反而透露了一個人是否具有心思細膩的品格以及認真做事的態度。

案例3:膽大心細

有位醫學院的教授,在上課的第一天對他的學生說:“當醫生,最要緊的就是膽大心細!”說完,便將一隻手指伸進桌子上一隻盛滿尿液的杯子裏,接着再把手指放進自己的嘴中。隨後教授將那隻杯子遞給學生,讓這些學生學者他的樣子做。看着每個學生都把手指探入杯中,然後再塞進嘴裏,忍着嘔吐的狼狽樣,他微微笑了笑說:“不錯,不錯,你們每個人都夠膽大的。”緊接着教授又難過起來:“只可惜你們看的不夠心細,沒有注意到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而放進嘴裏的卻是中指啊!”

點評:不注意細節,執行力越強,錯誤越大。

二、溝通對執行力的影響

案例4:秀才買材

有一個秀才去買材,他對賣材的人說:“荷薪者過來!”賣材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擔材的人)三個字,但是聽得懂“過來”兩個字,於是把材擔到秀才面前。秀才問他:“其價如何?”賣材的人聽不太懂這句話,但是聽得懂“價”這個字,於是就告訴秀才價錢。秀才接着說:“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你的木材外表是乾的,裏頭卻是溼的,燃燒起來,會濃煙多而火焰小,請減些價錢吧。)賣材的人因爲聽不懂秀才的話,於是擔着材就走了。管理者最好用簡單的語言、易懂的言詞來傳達信息,而且對於說話的對象、時機要有所掌握,有時過分的修飾反而達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

有關執行力的案例

點評:對溝通對象要有一個基礎的瞭解,根據不同的對象,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反而會事半功倍。

案例5:買複印紙的困境

一老闆叫一員工去買下複印紙。員工就去了,買了三張複印紙回來。老闆大叫,三張複印紙,怎麼夠,我至少要三摞。員工第二天就去買了三摞複印紙回來。老闆一看,又叫,你怎麼買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員工過了幾天,買了三摞A4的複印紙回來,老闆罵道:怎麼買了一個星期,纔買好?員工回:你又沒有說什麼時候要。就買下複印紙,員工跑了三趟,老闆氣了三次。老闆會搖頭嘆道,員工執行力太差了!員工心裏會說,老闆能力欠缺,連個任務都交待不清楚,只會支使下屬白忙活!

點評:有效地溝通,要做到雙向溝通,這是管理機制中最爲重要的一部分。

三、個體對執行力的影響

案例6:木桶效應

一個儲滿水的木桶,只要抽掉一塊木條,木桶裏就沒水了;假如木桶的頂端參差不齊,那麼水只能在頂端的最低部分。用這種效應來看企業也是如此。現在的企業不是靠一個人、一種資源、一個廣告就能“長治久安”的,而是這個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要“精”。因爲人是一種替代品,假如每個人的能力、素質都相當強,其整體的替代性就小,核心的人力資本在相對量上將取得優勢!因此,一些競爭激烈或高科技的企業必須把人力資源作爲頭等大事,作整體性的規劃,要塑“專家型”的羣體或組織,把人的強勢變爲一種勝勢。

點評:執行的.結果取決於執行力最差的員工,因此必須要不斷增強整個團隊員工的素質。

四、領導對執行力的影響

案例7:曹操割發代首

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出征張繡途中,下了一道命令,各位將士經過麥田時,不得踐踏莊稼,否則一率斬首。一日曹操正在騎馬行軍途中,忽然一隻班鳩受驚從田中飛出,曹操坐騎因此受驚躥入麥田,踏壞一大片麥子。曹操立即叫來行軍主簿,要求軍法處置,主簿十分爲難,曹操卻說:“我自己下達的禁令,現在自己違反了,如果不處罰,怎能服衆呢?”當即抽出隨身所佩之劍要自刎,左右隨從急忙解救,這時謀士郭嘉急引《春秋》“法不加於尊”爲其開脫。此時曹操便順水推舟,說一句“既《春秋》有‘法不加於尊’之義,吾姑免死”,但還是拿起劍割下自己一束頭髮,擲在地上對部下說:“割發權代首”,叫手下將頭髮傳示三軍,將士們看後,更加敬畏自己統帥,沒有出現不遵守命令的現象。這就是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

點評:這個故事強調領導表率的作用。

五、計劃對執行力的影響

案例8:執行首先要有計劃

有一個農夫一早起來,告訴妻子說要去耕田,當他走到40號田地時,卻發現耕耘機沒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裏的三四隻豬還沒有喂,於是轉回家去;經過倉庫時,望見旁邊有幾條馬鈴薯,他想起馬鈴薯可能正在發芽,於是又走到馬鈴薯田去;路途中經過木材堆,又記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當要去取柴的時候,看見了一隻生病的雞躺在地上……這樣來來回回跑了幾趟,這個農夫從早上一直到太陽落山,油也沒加,豬也沒喂,田也沒耕……很顯然,最後他什麼事也沒有做好。

點評:計劃是執行的前提,沒有好的計劃就不可能有好的執行力。

有關執行力的案例2

清代文學家彭端淑在他著名的散文《爲學一首示子侄》中寫了這麼一個故事。在四川的某座寺廟中有兩個和尚,一個窮,另一個富。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這裏的南海指的是佛教聖地普陀山)。富和尚有些一屑不顧地說道:“就憑你,你打算怎麼去?”

窮和尚答道:“就憑我手中的一個水壺和一個鉢盂就行了。”

“哈哈,”富和尚仰天長笑,“此去南海數千裏之遙,數年來,我都打算買條小舟沿長江而下再取道南海,可我想這一路上必定千險萬阻,只能作罷。而你就這徒步而行,那是萬萬不能。”

有關執行力的案例 第2張

窮和尚沒有理會富和尚的言論,獨自一人踏上了征途。一年之後,窮和尚自南海歸來,告訴了富和尚。富和尚滿臉羞愧,無言以對。

彭端淑寫這個故事的用意是鼓勵自己的侄子們立志求學,積極上進,克服困難,能學有所成。

如果把這個故事用到企業管理之中,那就意味着企業一旦確定了戰略,制訂了計劃,就應該去千方百計的去執行,去落實,不能因爲有困難就趑趄不前,找各種各樣的藉口拒絕行動,比如什麼時機不成熟啊啊,條件不夠啊,缺少資源啊……如果這樣,再好的戰略,再詳密的計劃,都會淪爲空談!

有關執行力的案例3

執行力對於企業、組織、團隊意味着什麼呢?

一個企業、組織和團隊沒有執行力或者執行力不夠強,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執行力只是一種操作能力,完成預定目標的能力。如果執行力不強,意味着企業擬定的規劃無法落地開花,結果和收穫就更不用說了,想要改善員工的執行力,必須找出執行力爲什麼差的原因,在管理過程中做到目標明確,監督到位,流程還要合理。

有關執行力的案例 第3張

員工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溝通、服從。比如我們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要問目標是什麼,目標只是個方向,如何達到目標,纔是最關鍵的。可能理解的能力不一樣,在做事的時候也會有偏差,所以要規劃好計劃、步驟,這樣按照計劃開展工作。領導層也要注意溝通,口頭傳達並無法使下達的任務落實,每個目標只有詳細的計劃,這樣纔可以落實到位。

對於執行力這三個字來說,每個人的理解理念不一樣,有人認爲執行力強弱取決於責任心,想提高執行力就要激發起責任感。還有人認爲是個人綜合能力的表現,包括了溝通、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加強這些能力才能提高執行力。

比如領導安排了一個重要的工作,你比較在乎這份工作和領導對你的看法,你就會竭盡全力想方設法的去完成。

這兩種執行力就對比出來了,以目標爲核心,去完成它。你的身邊可能就有一種人,學習、工作、玩耍都很高效,不管什麼事情今日事、今日畢,所有的問題,只要出現,立馬解決,毫不拖泥帶水。還有一種呢總是在拖,領導吩咐下去的事情一直沒有進展,更別談去做了沒,或者做到什麼地步了等等等等,這兩者一對比,領導很喜歡前者,後者只有等着被淘汰了。

執行力爲什麼會差,因爲缺乏耐心,執行力是一種習慣,培養一個習慣也是需要耐心的,但大多數人他們希望自己的付出會立馬得到回報,要不然,他會相信自己的未來沒有了,這就是爲什麼執行力難以形成,‘’拖拖拉拉‘’的習慣養成的更加容易。只有一個人覺得這樣的習慣不好,纔會想辦法去改變,如果連這點都沒有意識到,或者任務這樣不好,那樣也不好,那是不會有改變的,自己改變不了,別人更加改變不了你,正應了那句名言: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