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負荊請罪的故事(集合15篇)

負荊請罪的故事(集合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負荊請罪的故事1

戰國時期,七雄並立,秦國十分強大,秦昭公假稱願以十五座城池換取趙國的一塊絕世美玉——和氏璧,趙國派大將藺相如前往秦國,機智應對,保住了和氏璧。

負荊請罪的故事(集合15篇)

秦昭公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總想着要對趙國施以顏色。他想先戲謔一下趙惠文王,就約他到澠池會盟言和,澠池也就在今天的河南省澠池縣西。

趙惠文王怕被秦國扣留,遲遲不敢成行。

趙國的大將廉頗和藺相如商量此事,覺得趙惠文王應該去,如果不去,反被秦國瞧不起。於是,他們約定,藺相如陪同趙王赴澠池,廉頗留下來輔助太子,一旦有什麼變故,廉頗立即擁立太子爲王。

到了會盟的這一天,秦昭公與趙惠文王在澠池相會,他們擺下酒席,開懷暢飲。

秦昭公飲了幾杯酒之後,略帶醉意地對趙惠文王說:“我聽說趙王愛好音樂,彈得一手好瑟,能否演奏一曲,讓大家欣賞一下。”

趙惠文王不好推辭,就勉強彈了一曲。

彈奏完畢,秦國的史官當場就把此事記錄下來,並大聲念,某年某月某天,秦王與趙王在澠池相會,趙王爲秦王彈瑟一曲。

趙惠文王當時就氣得手腳發抖。

這時,藺相如走上前去,舉起手上拿的一個瓦盆,對秦昭公說:“我們大王聽說秦王您會演奏秦地的樂器,我這裏有一個瓦盆,請大王敲個曲子吧!我們一起娛樂娛樂。”

秦昭公聞言色變,轉過臉去,沒有理睬藺相如。

藺相如手捧瓦盆,又向前幾步,下跪請求,可秦昭公依然沒有答應。藺相如眼冒怒火,嚴厲地說:“既然這樣 ,我只有一個要求了,讓我在這五步之內,把我的鮮血濺到大王的身上吧。”

秦昭公見藺相如這般剛烈,只好在瓦盆上隨便地敲了一下。

藺相如站起身,大聲呼喊趙國的史官說,某年某月某日,趙王與秦王在澠池相會,秦王爲趙王敲瓦盆。

秦國的大臣和侍從們見藺相如竟敢傷秦王的體面,很不服氣,大聲喊:“請趙國獻城十五座爲秦王祝壽。”

藺相如馬上回敬道:“請秦國用咸陽城爲趙王獻禮!”

秦昭公事先探明趙國的軍隊就在附近,怕如此僵持下去對自己不利,就草草地結束了澠池之會。

藺相如兩次出使,保全了趙國的尊嚴,功勞無量,趙惠文王拜他爲上卿,地位在大將廉頗之上。

廉頗是趙國傑出的將領,曾率領趙軍屢敗秦軍,他還率領韓、燕、魏、趙的軍隊一起大敗齊國,使趙國名震一時。現在,他見藺相如僅憑兩次出使,官爵就比自己高出許多,心裏當然不服氣。

他對門客說:“我爲趙國立下過汗馬功勞,他幹過什麼呢?等着瞧吧,我一定要教訓他一下。”

藺相如知道廉頗的不滿之後,就處處躲避他,避免與他正面衝突。

有一天,藺相如帶着門客出行,遠遠地看見了廉頗的馬車迎面而來,立刻叫車伕把自己的馬車趕到小巷子裏去,讓廉頗的車先過去。

門客們非常生氣。

藺相如問他們:“你們說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呀?”

門客們說:“當然是秦王了。”

藺相如笑了,說:“我敢當面斥責秦王,羞辱他的侍從,我爲什麼會怕廉將軍呢?這裏邊有一個道理:秦國之所以不敢來犯趙國,就是因爲咱們上上下下同心協力,一起抵禦外敵。要是秦國知道趙國的相國和將軍不和,就一定會來攻打趙國了。爲了趙國的安定,我寧願讓着老將軍一些。”

有人把藺相如的話說給廉頗聽,廉頗羞愧萬分,他讓門客把自己綁上,揹着荊條,來向藺相如請罪。

廉頗說:“我是一個粗人,見識少,氣量窄,根本無法與您的胸懷相比,今天特來請罪,請您用荊條責打我吧!”

藺相如趕緊把他扶起說:“將軍與我同殿爲臣,將軍能體諒我,我已經感激萬分了,怎敢責打您呢?”

從此,二人結爲刎頸之交,生死與共,保衛趙國。秦國因爲他們的存在,始終不敢輕舉妄動。

這就是傳爲千古美談的“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的故事2

負荊請罪的典故: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秦、齊、楚、燕、韓、趙、魏,歷史上稱爲“戰國七雄”。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着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麼能幹,就封他爲“上卿”(相當於後來的宰相)。

趙王這麼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爲趙國拼命打仗,建功立業,功勞和資歷難道還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怎麼地位倒比我還高!廉頗越想越不服氣,就對別人怒氣衝衝地說:“我要是碰着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顏色看看,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裏,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着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着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而且藺相如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的車駕從前面來了,他就叫車伕把車子趕到小巷子裏,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麼讓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着他,讓着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裏啦!這麼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爲趙國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而我和廉頗兩人就好比是趙國的兩隻老虎,我們兩隻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隻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着他們。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隻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着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着荊條向藺相如道歉,請藺相如鞭打自己。

藺相如上前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還給廉頗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請他坐下。他對廉頗說:“我從來沒有怪罪過將軍,心裏知道將軍是忠心爲趙國的武將,我們文武一心,才能讓趙國更加強大。”廉頗見識到了藺相如的氣度,心裏十分的佩服。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爲國家辦事,秦國更不敢欺侮趙國了。

負荊請罪的漢語詞典解釋:

意思是揹着荊條向別人主動承認錯誤,並且爲了表示誠意而自請嚴厲責罰。

●宋朱熹《答葉味道書》之二:「子靜終不謂然,而其後子壽遂服,以書來謝,至有負荊請罪之語。」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十四:「不過,有言在先,我老雷可不是來負荊請罪的!」亦作「負荊謝罪」。

●金馬鈺《滿庭芳·謝咸陽王法師》詞:「追悔無由,不免放效廉頗。專專負荊謝罪,望吾師、痛撻則個。」亦省作「負荊」。

●唐李復言《續玄怪錄·李嶽州》:「春官曰:‘誠知獲罪,負荊不足以謝。’」

●清孔尚任《桃花扇和戰》:「勸將軍自思,禍來難救,負荊早向轅門叩。」

負荊請罪的近義詞/反義詞如下:

近義詞:面縛輿櫬、引咎自責、肉袒面縛、登門謝罪、知錯即改、肉袒負荊

反義詞:興師問罪

用負荊請罪造句:

1 只怪我們用錯了人,應當負荊請罪。

2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譜寫了將相和的美談。

3 昨天言語多有冒犯,今天特來負荊請罪,請您多包涵。

4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造。

5 當年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是有感於藺相如的寬容大度。

6 追究起來,這事錯在你,趕緊負荊請罪去吧!

7 考試沒考好,又故意隱瞞,事發,我只好負荊請罪。

8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以求對方諒解。

9 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家喻戶曉。

10 對於他負荊請罪,勇於悔改的作法,我深感欽佩。

負荊請罪的故事3

成語名稱:負荊請罪

成語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賠禮道歉的場合。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連動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負:揹着;荊:荊條。表示向人認錯賠罪,請求責罰。

成語來源: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成語造句: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不過,有言在先,我老雷可不是來負荊請罪的!”

負荊請罪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廉頗是趙國有名的良將,他戰功赫赫,被拜爲上卿,藺相如“完璧歸”有功,被封爲上大夫不久,又在澠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的時候,維護了趙王的尊嚴,因此也被提升爲上卿,且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對此不服,揚言說:“我要是見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藺相如知道後,就有意不與廉頗會面。別人以爲藺相如害怕廉頗,廉頗爲此很得意。可是商相如卻說:“我哪裏會怕廉將軍?不過,現在秦國倒是有點怕我們趙國,這主要是因爲有廉將軍和我兩個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擊,那隻能對秦國有益。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是以國事爲重,把私人的恩怨丟一邊兒了!”這話傳到了廉頗耳朵裏,廉頗十分感動,便光着上身,揹負荊杖,來到藺相如家請罪。他羞愧地對商相如說:“我真是一個糊塗人,想不到你能這樣地寬宏大量!”兩個人終於結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負字開頭的成語

負暄之獻 負荊請罪 負重致遠 負隅頑抗

包含有負字的成語

忍辱負重 負隅頑抗 負重致遠 如釋重負 負荊請罪 皇天不負 負暄之獻

負荊請罪的故事4

時間 戰國時代。(現代)

地點 藺相如的府邸。(教室)

人物 藺相如:趙國的上卿。(由李胤基飾)

廉頗:趙國的大將軍。(由徐夢琛飾)

韓勃:藺相如的門客。(由方夏捷飾)

旁白:陳麒龍飾

道具準備:孫瑞佳、湯佳儀

第一幕

[幕啓。藺相如(李胤基)正在聚精會神地讀書,旁邊站着的韓勃(方夏捷)氣呼呼的,好像受了許多委屈。(陳麒龍說)

韓 勃(方夏捷)(氣憤地)大人,別怪我多事,廉將軍一再擋我們的道,太欺負人了,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藺相如(李胤基)(笑笑)韓勃,幹嗎這麼生氣?

韓 勃(方夏捷)(打抱不平)大人,您可是趙國的上卿,職位比廉將軍高,爲什麼還那麼怕他呢?

藺相如(依然笑笑)我並不是怕他。

韓 勃(方夏捷)(滿臉疑惑) 剛纔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讓廉將軍的車子嗎?要是我呀,纔不讓他呢!

藺相如 還是以和爲貴嘛。

韓 勃 (方夏捷)(不滿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爲什麼變得這樣怕事。想當年,秦王那麼厲害,您毫不懼怕,針鋒相對地跟他鬥,脣槍舌劍,寸步不讓,多解氣!

藺相如(李胤基)(反問道) 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廉將軍嗎?

韓 勃(方夏捷)(不解地)那大人爲什麼好幾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見到廉將軍嘛!

藺相如(李胤基)(嚴肅) 韓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爲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要是我跟廉將軍鬧翻了,後果將會怎麼樣?這一點你想過沒有?

韓 勃(方夏捷)(若有所悟地)唔,原來是這樣!對,對,大人您做得對!

[幕落。

第二幕

[幕啓。幾天以後。藺相如在客廳踱步。一會兒,韓勃匆匆走上。(陳麒龍)

韓 勃(方夏捷) (緊張地)大人!大人!

藺相如(轉身一看) 何事如此驚慌?

韓 勃(着急的) 廉將軍來了!

藺相如(李胤基) (奇怪地)什麼,廉將軍來找我?

韓 勃(方夏捷)廉將軍他沒穿上衣,還揹着一根荊條呢。

藺相如(李胤基) 快請廉將軍進來!

韓 勃(方夏捷) 是!

[韓勃下,一會兒工夫領廉頗上。(陳麒龍)

藺相如(李胤基) (迎上去)廉將軍!

[廉頗(徐夢琛)趕忙跪下來。

藺相如(李胤基)(吃驚地)哎呀,廉將軍,您這是——

廉 頗(徐夢琛)(滿懷歉意) 藺大人,請您用這根荊條狠狠地抽我一頓吧。

藺相如(李胤基) (連忙取下荊條扔在一邊,伸手去扶廉頗)廉將軍,別這樣,快請起,快請起。

廉 頗 (徐夢琛)(不肯起來)藺大人,我實在對不住您。

藺相如(李胤基)(雙手扶起廉頗)請起來,廉將軍,請起來吧。

廉 頗(徐夢琛)(這才站起來)藺大人,請您寬恕我這個老邁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別人面前侮辱您。現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過錯。

藺相如(李胤基) 過去的事就別提了。

廉 頗(徐夢琛)(感慨萬分)藺大人,最初我還以爲您怕我哩,後來經人提醒,才明白您這樣做完全是爲我們趙國着想。您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藺相如(李胤基)(興奮不已)哈哈哈,廉將軍,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實在太高興了!韓勃,快叫人準備筵席,我要跟廉將軍痛痛快快地飲幾杯!

[韓勃(方夏捷)應聲下。藺相如(李胤基)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頗(徐夢琛)披上,兩人緊緊地拉着手,坐下來親密地交談着。

[幕落

負荊請罪的故事5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秦、齊、楚、燕、韓、趙、魏,歷史上稱爲“戰國七雄”。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着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麼能幹。就封他爲“上卿”(相當於後來的宰相)。

趙王這麼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爲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衝衝地說:“我要是碰着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裏。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着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着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伕把車子趕到小巷子裏,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麼讓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着他,讓着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裏啦!這麼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知道,秦國現在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爲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隻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讓着他們。

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隻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着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着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請他坐下。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爲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負荊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負荊請罪的故事6

獲得了在「澠池會」上的外交勝利之後,趙王佔了很大便宜,很有面子、很風光的回到趙國,還帶了一個人質回來,所以他覺得藺相如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於是就命令藺相如爲上卿,就是一國最高的爵位,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所以廉頗就很不高興。

廉頗說我這樣一個將軍,有攻城野戰之大功,出去打仗的時候風餐露宿,冒那麼大的危險九死一生爲趙國開疆拓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之勞,而位居吾上。藺相如就這麼說說話就爬到我的上面去了。他說將來如果有天見到藺相如的話,我一定要侮辱他一下,藺相如聽到這話之後就不上朝,爲了避免跟廉頗相見。

有次藺相如出去的時候,遠遠看見廉頗的車駛過來,藺相如馬上命令自己趕車的人把車趕到旁邊衚衕裏邊去,等到廉頗的車子過去以後他纔出來,所以廉頗在外邊更加趾高氣昂,藺相如不敢惹我是吧!他覺得自己牛得不得了,那麼藺相如手下的那些門客們就面子上掛不住了,他們跑到藺相如面前跟藺相如說,說我們拋棄自己的家庭,拋棄自己的土地,來跟你是爲什麼呢?是因爲你是一個大丈夫啊!那你怎麼現在這麼窩囊?你的爵位比廉頗高,你不但不敢跟廉頗爭,哪怕是在大街上見到他都跟耗子見了貓一樣,我們實在是太沒面子了,如果你這樣懦弱的話,我們就不跟着你了,我們都走了。

藺相如說你們先別走,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廉將軍和秦王誰更厲害?還用說嗎?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啊,他說以秦王如此的威勢,我藺相如都可以在朝堂上喝斥他,而且辱其羣臣,像我這麼一個人雖然說不怎麼爭氣,但是我難道會怕廉將軍嗎?我只是想這麼一個問題,這在《史記》裏邊是很有名的一句話,他說「顧吾念之」,我就想這麼一件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強秦之所以不敢打我們,「徒以吾二人在也」就是因爲害怕我和廉頗,我之所以不跟他爭「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我是把國家大事放在前面,把我個人的恩怨放在後面。

底下門客聽完之後很感動,後來這件事情就傳出去了,傳到了廉頗那裏,廉頗聽到之後慚愧得不得了,於是他就把自己的上衣都脫了,光了脊樑在身上綁了一個藤條,然後到藺相如的家門口,跪在門口,這就是「負荊請罪」,荊就是藤條,意思就是我犯了罪,打我一頓吧。藺相如一看廉頗負荊請罪,藺相如也很感動,出了門把廉頗扶起來。廉頗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像我這樣一個見識淺陋的人,沒有想到你是如此的大度!於是兩人握着手就相持泣下,結爲「刎頸之交」。「刎頸之交」和「負荊請罪」這兩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這裏要說一下,其實藺相如不是僅僅是有口舌之勞,他也是領軍打過仗的,按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記載,他曾經派兵攻打過齊國,一直打到齊國一個叫平邑的地方。其實如果沒有藺相如「將相和」這段故事的話,藺相如他只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他去騙秦王把和氏璧騙回來,完璧歸趙,非常勇敢。但是有了他「將相和」故事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到他是一個非常寬容大度的人。

藺相如靠自己的謙下去贏得別人的人心,謙下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美德,藺相如可以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在敵人面前的話剛烈;在自己同僚面前他謙下。老子講過一句話:「江海之所以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就是說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爲河流匯聚的地方,是因爲他把自己擺得比所有河流都要低。那麼藺相如就是以謙下贏得同僚真正的尊敬。司馬遷對藺相如有一個評價:「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

——節錄自《笑談風雲》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九集《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的故事7

古代多文人墨客,這些滿腹經綸、飽讀詩書的古人,用他們的智慧爲中國開闢了一條文 化之路。在各國的語言中,中文無疑是最有特色的,一字多含義,別具一格。

上個學期,我們學習了《負荊請罪》這篇課文。在預習的過程中,爸爸走了過來,突然 發問:“你知道‘負荊請罪’是什麼意思嗎?”我淡淡道:“不就是揹着荊條去請罪,形容 道歉得十分誠懇。”“那你能根據這個成語,再編一個故事嗎?”我來了興趣,瞬間開始了頭 腦風暴,很快,一個嶄新的故事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古時,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他爲人 善良,總是接濟一些窮苦百姓,人們都十分敬重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可是有一個富家子弟卻 十分看不起他,他總是在衆人面前諷刺、挖苦他,讓他丟盡面子,下不了臺,但是年輕人毫 不在意,依然平淡地過着生活。有一年,朝廷開始動盪,一次次戰爭讓無辜百姓們苦不堪言, 那個富家子弟因戰亂也逃到了他鄉,一日,幾個士兵埋伏在一個小山坡旁,準備把過路百姓 殺個精光,眼看着那個富家子弟就快走到山坡前了,那個年輕人正好路過,一把拉着他躲進 了荊棘叢中,他正想破口大罵,正巧看見血腥殺戮的一面,他頓時無地自容。 戰爭平息後,那個富家子弟專程揹着一根他當年躲進荊棘叢中的一根荊棘,來到年輕人 家門口,寫過恩後,他和年輕人成了莫逆之交。”

爸爸讚許地點了點頭,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爸爸是想讓我通過“負荊請罪”開動腦筋, 編造出一個新穎的成語新說,不得不說,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正是博大精深!

負荊請罪的故事8

今晚成語:負荊請罪

成語釋義:比喻很誠懇的認錯

戰國時期

趙國的大臣藺相如立了大功,被趙王封爲上卿

將軍廉頗很不服氣

說:“我爲國家出生入死

立下那麼多汗馬功勞。

他藺相如不過是動動嘴皮子,

竟然被封爲上卿!

日後我看到他,

一定要侮辱他一番出出氣。”

藺相如知道後

每次乘馬車外出碰到廉頗時

總是避在一旁

讓他的馬車先過去

一個下屬看不過去了

說:“爲什麼總是要讓着廉頗?好像很怕他”

藺相如回答:“你覺得秦王厲害,還是他厲害?”

下屬說:“當然是秦王更厲害。”

藺相如說:“我連秦王都不怕,怎麼會怕他呢?

秦國不敢來侵犯我們,是因爲大臣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

如果這時候我和廉頗因爲私人恩怨而發生爭執

不正給了他們向我們國家進攻的機會嗎?”

後來,這話傳到了廉頗那裏

廉頗覺得很慚愧

於是光着膀子,揹着荊條

到藺相如家裏想他請罪。

負荊請罪的故事9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釋義]負:揹着;荊:荊條;古時用來抽打犯人的刑具。揹着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主動向人認錯賠罪;請求責罰。

[語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趙國大將廉頗與上卿藺相如不和;藺相如爲了國家利益處處表示退讓。“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正音]荊;不能讀作“jīn”。

[辨形]負;不能寫作“赴”;荊;不能寫作“京”。

[近義]引咎自責

[反義]興師問罪

[用法]多用來表示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對方賠禮道歉。一般用作謂語、定語。

[成語故事]:

戰國時,趙國有一個足智多謀的上大夫藺相如,還有一個英勇善戰的大將軍廉頗。有一年,秦王邀請趙王到澠池相會。酒宴上,秦王請趙王彈瑟。趙王彈了一曲。

作陪的藺相如心想,必須爲趙王爭回面子,於是捧起一個缸,走到秦王面前說:“大王擅長秦樂,請大王一擊,以相娛樂。”在藺相如的強逼下,秦王勉強在缸上擊了一下。秦國的大臣氣得大叫:“請趙國割讓出十五座城作爲向秦王的獻禮!”藺相如也高喊:“請秦國把首都咸陽作爲向趙王的獻禮!”秦國始終沒能佔到半點便宜。事後,趙王封藺相如爲上大夫。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人說:“我出生入死,立了許多戰功,而藺相如只憑三寸不爛之舌,就官居我之上。倘若給我遇見,我一定要當面羞辱他。”藺相如聽說以後處處忍讓,上朝的日子故意裝病在家,以免與廉頗引起爭執。

有一天,藺相如出門,遠遠看見廉頗的馬車迎面駛來,他吩咐僕人把車子調轉方向,避開廉頗。身邊的人都說他太膽小了,藺相如一笑,問大家:“你們看廉將軍與秦王哪個厲害?”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啦。”藺相如又道:“我敢在秦國當衆呵斥秦王,又怎會偏偏怕廉將軍呢?只是我想到,強秦不敢侵趙,是因爲有我們兩個人在,我們兩人要是爭鬥起來,敵人就要來鑽空子。我不能忘掉國家的安危啊!”

這些話傳到廉頗的耳朵裏,廉頗很慚愧,於是光着脊背,揹着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

[造句]:

1 、只怪我們用錯了人,應當負荊請罪。

2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以求對方諒解。

3 、廉頗深明大義,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從此將相和,國家興。

4、廉頗翻然悔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5、這件事我做的很過分,心中感到過意不去,定要如負荊請罪一樣真誠,纔可得到原諒吧!

6 、按說我是得爲自己的莽撞負荊請罪的,因爲即使是瘸着腿上臺,也不免要影響市容的。

7、上次是我做的不對,今天我負荊請罪來了,還請你能海涵。

8 、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譜寫了將相和的美談。

9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造。

10、考試沒考好,又故意隱瞞,事發,我只好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的故事10

打開語文書,除了看到一篇篇課文,一副副美麗的圖畫,還有一些藏在語文書裏的故事。現在,就請跟隨我一起去尋找它們吧。

在《負荊請罪》中,我們認識了一個顧全大局的人物--藺相如。還想知道他的故事嗎?這個故事就是《完璧歸趙》。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期,趙王得到了一塊寶玉"和氏璧",這件是讓秦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趙王心想,秦王一心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如果不答應,又怕秦王來攻城;如果答應呢,又怕上當受騙。在這時,藺相如站出來說:"大王,讓我帶着“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如果它不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的帶回來。"

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機智,又勇敢的人,便同意了。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裏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看。秦忘把玉捧在手裏左看右看,很是喜愛,但沒有提十五座城池的事。藺相如見況,馬上又對秦王說:"“和氏璧”雖好。但有一個小小的毛病。"秦王立即把玉給藺相如。藺相如後退幾步,身子靠在柱子上,說:"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跟這塊寶玉一塊兒碰碎在這根柱子上!"說着,藺相如舉起"和氏璧",對着柱子,就要摔過去。秦王沒辦法,只好讓藺相如走了。

這就是一個藏在語文書裏的故事。

負荊請罪的故事11

成語負荊請罪出處:這個成語故事出自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荊請罪這個成語故事出自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趙惠文王有兩個忠勇愛國、才能出衆的賢臣:一個是國相藺相如,一個是大將廉頗。這一文一武、一將一相,真是名聞各國,連強大的秦國也因此不得不對趙國有所顧忌o

藺相如原是趙王一個內侍長繆賢的家臣。有一次,秦國想仗勢騙取趙國的國寶“和氏璧”。趙王和大臣們苦於無法應付。經繆賢的推薦,藺相如去秦國出色地完成了這件外交工作,深得趙王讚許。後來,秦王、趙王在淹池相會時,秦王企圖當衆羞辱趙王,不料反被藺相如奚落了一場c由於藺相如連立大功,趙王拜他爲相,位居上卿,比廉頗的官階還要高一點。

廉頗心裏不服,對人說:“我這個大將,是出生人死,在戰場上拼了多少次性命得來的,不像人家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一個家臣,居然爬到我的上頭了,他要遇見我,非給他難看不可!"

藺相如聽到這話,就經常留心,避開廉頗,不跟他見面。別人以爲藺相如害怕廉頗,廉頗也很得意。可是藺相如說:··秦王那樣的威勢,都嚇不倒我,我哪會怕廉將軍?不過,今天的秦國倒是有點怕我們趙國,它所怕的,就是我跟廉將軍。如果我跟他鬧意氣,互相攻擊,那正是秦國所歡迎的事。那時,它就不怕我們了。我們趙國也就要遭受侵略了C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是以國事爲重,把私人的恩怨和麪子問題一概丟開!”

這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非常感動,也非常慚愧,就袒餺着背,帶着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去謝罪,請藺相如用荊條狠狠鞭打他。廉頗說:“我真是糊塗,差點兒誤了國家大事啊!”兩人從此誓間生死,成爲至交。

負荊請罪的故事12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趙國屈服,接連侵入趙國邊境,佔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個花招,請趙惠文王到秦地澠池去會見。趙惠文王怕被秦國扣留,不敢去。大將廉頗和藺相如都認爲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國示弱。

趙惠文王決定硬着頭皮去冒一趟險。他叫藺相如隨同他一塊兒去,讓廉頗留在本國輔助太子留守。爲了防備意外,趙惠文王又派大將李牧帶兵五千人護送,相國平原君帶兵幾萬人,在邊境接應。

到了預定會見的日期,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並且舉行了宴會,高興地喝酒談天。

秦昭襄王喝了幾盅酒,帶着醉意對趙惠文王說:“聽說趙王彈得一手好瑟,請趙王彈個曲兒,給大夥兒湊個熱鬧。”說罷,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來。趙王只好勉強彈了一個曲兒。

秦國的史官當場就把這件事記了下來,並且念着說:“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秦王令趙王彈瑟。”

趙王氣得臉都發紫了。這在這時候,藺相如拿了一個缶跪到秦王跟前說:“趙王聽說親王挺會秦國的樂器,請大王賞臉敲幾下助興吧”秦昭襄王勃然變色,不去理他。

藺相如的眼睛射出憤怒的光說:“大王未免太欺負人了。秦國的兵力雖然強大,可是在這五步之內,我可以把我的血濺到大王身上!”秦王感到十分吃驚,只好拿起擊棒在缶上胡亂敲了幾下。

藺相如叫趙國的史官也把這件事記了下來:“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相會,秦王給趙王擊缶。”

秦國大臣見藺相如如此上親王的體面,很不服氣。有人站起說:“請趙王割讓十五座城給秦王上壽。”藺相如也站起來說:“請秦王把咸陽城割讓給趙國,爲趙王上壽。”

秦王見得不到什麼便宜,就喝住秦國大臣:“今天是兩國君歡會的日子,諸位不必多說。”這樣,澠池之會總算圓滿而散。

在這之後,藺相如被封了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就很不服氣,處處爲難藺相如,而藺相如卻處處忍讓廉頗。有人把這件事傳給了廉頗,廉頗便給藺相如負荊請罪,從此,兩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負荊請罪的故事13

這是一個流傳了千百年的動人故事。後人常用“將相和”比喻文武百官團結一致,共同把國家的事情辦好。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

戰國時期,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次,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親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拿十五座城來換這塊璧。趙惠文王進退兩難,帶着和氏璧來到秦國,恭恭敬敬的把璧送上去。可昭襄王和衆臣看了半天也不提換城的事。藺相如知道秦王沒有誠意,便以玉上有小毛病,要指給大王看爲由把璧拿到手,怒氣衝衝的說:“趙王誠心誠意派我把璧送來,可是看大王並無交換誠意,如今璧在我手,大王要是逼我的話,我就讓我的腦袋和璧一同砸在這柱子上!”說着做出要撞上去的樣子。秦王無奈,趕緊命令大臣把地圖拿上去,把準備交換給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藺相如看。藺相如要求五天後舉行一個接受璧的儀式。昭襄王答應了。藺相如連夜將璧送回了趙國。

而後,在公元前279年的澠池會上,秦王爲了侮辱趙王,便讓趙王鼓瑟助興,並讓史官當場記錄下來,隨趙王一同出使的藺相如以性命相要挾,強迫秦王擊缶,也讓史官記錄下來。秦王沒有佔到任何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只好讓趙王回去。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爲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馬威!”這話傳到藺相如耳裏,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坐車出門遇到廉頗也儘量避讓。只等廉頗認識到藺相如的苦心,纔有了“負荊請罪”的故事。

負荊請罪的故事14

故事介紹: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有功,趙王封了他一個宰相的職位。這讓老將軍廉頗非常不滿,對別人抱怨說,自己是長勝將軍,立了許多大功。藺相如的能耐不過一張嘴而已,憑什麼藺相如的官位比他廉頗要高。廉頗放出狠話,以後看見藺相如找個機會要整他一次。藺相如得知了廉頗的抱怨,乾脆請假,免得碰見廉老將軍。

一次,藺相如乘坐馬車上街,遠遠地就看見老將軍騎馬正向自己這個方向走來,連忙命令車伕往回趕。藺相如自己避讓廉頗心平氣和,可是他的手下卻不甘心了。手下對門客說,他們遠離家鄉投奔宰相是仰慕他,可是現在藺相如見了廉頗都要躲躲藏藏,失去了以前的風範,爲什麼要這麼害怕廉頗。門客們想要離開藺相如回鄉。

這時藺相如反問他們,將軍與秦王誰強大?手下回答道,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接着又說,連秦王他都不怕,他怎麼會害怕廉老將軍。現在秦國不敢進攻趙國,是因爲在軍事上有廉將軍支撐着,而藺相如自己是文臣的領袖。如果文武兩位重臣鬧不和,只會削弱趙國的力量,最後便宜了敵國。藺相如最後總結,他之所以躲着廉老將軍其實是爲了大局着想。

藺相如的門客被他的話震驚了,再沒不說要離開的話了。廉頗也聽到了他的假想敵這番話,覺得自己因爲心態的不平衡針對藺相如那樣確實不應該,差點因爲自己的小心思導致國家的滅亡。

最後的結果:廉頗脫下了衣服,背上荊條,登上了宰相的大門。宰相見將軍上門賠罪感動萬分,兩人真正成爲了好知己,一同守衛祖國。

主要人物有兩位:一位是藺相如、另外一位廉頗。

負荊請罪的故事15

古時候,趙國大臣藺相如憑藉智慧和勇敢,讓強大的秦國不敢欺負趙國。趙王非常高興,任命藺相如做了大官。

大將軍廉頗非常不服氣,他心想:“我在戰場上出生入死,難道功勞沒有藺相如高嗎?!他憑着一張嘴,官職居然比我還高。總有一天,我要給他點顏色看看!”

廉頗的話很快傳到藺相如的耳朵裏。藺相如並不生氣,他吩咐手下人說,今後一定要謙讓廉頗的家人。

這一天,藺相如乘車走在大街上,恰好看到廉頗騎着馬從對面走來。藺相如連忙拐進了小巷,讓廉頗先過去。

隨從們非常奇怪,他們問藺相如:“大人,您的官職比廉頗將軍高,爲什麼還要讓着他呢?難道您怕他麼?”

廉頗微微一笑,問大家說:“廉頗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可怕呢?”

“當然是秦王啊。”

“既然我連秦王都不怕,怎麼會怕廉頗將軍呢?秦國之所以不敢欺負我們趙國,是因爲我們大家團結一心。如果我和廉頗將軍不和,趙國就危險了!”

後來,廉頗知道了藺相如的話,心中非常羞愧。他揹着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中道歉。從此以後,兩人成了好朋友。

負荊請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誠心誠意地主動向別人道歉。

媽媽參考:

這一故事又稱爲“將相和”,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文如下: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爲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爲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爲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XX,吾羞,不忍爲之下。……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於是舍人相與諫曰:“……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羣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爲刎頸之交。

近義詞:引咎自責

反義詞:興師問罪

相關成語:完璧歸趙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