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1

上月在公車電視上偶然得知有《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據說因了這部片子的播出,福州三坊七巷的糕點和魚丸肉燕的店鋪每天門庭若市,很多遊客都爭相購買福州的這些美食帶回家。對於愛好烹飪的我來說,這部片子同樣也吸引了我。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

《舌尖上的中國》,乍看以爲是一部專門傳播中國各地美食的紀錄片。當我打開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之後,深深吸引我的不再是被美食誘惑的初衷,而是那秀美的自然風光,純樸的民族風情。那香格里拉山林裏的松茸;浙江深山毛竹林裏的冬筍;雲南大理北部山區裏的鹽井;湖北嘉魚縣的蓮藕;吉林查幹湖的魚……這些無一不是自然對人類的饋贈。爲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披星戴月,在山上採集,撿拾,到湖裏挖掘,到冰海里捕撈。憑藉勤勞與智慧,爲我們的餐桌送上美味的食物。他們心存對自然饋贈的感恩,爲了延續這種饋贈,採松茸的村民們採完松茸,要用松針把菌坑掩蓋好,以保證菌絲不被破壞。爲了讓查幹湖年年有魚,漁民們心口相傳“獵殺不絕”的古訓。用6寸網眼的魚網,只捕5年以上的大魚,有意漏掉未成年的小魚。

《舌尖上的中國》,沒有主持人,沒有煽情的語言,只有樸素真摯的解說。畫面裏的人物,都是一些純樸的勞動人民,那一張張充滿對食物感恩,平淡滿足的微笑臉龐,給觀衆一種親切與真實的感覺。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智慧,讓人敬佩感嘆。古人爲了生存,發揮了聰明才智,把各種難以吸收或儲藏的食物,轉化成各種美味健康的食品。正如解說員所說,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着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着轉化的靈感。如爲了更好的攝取大豆中的蛋白質,把大豆研作成豆漿、豆腐,傳承至今。古人留給後人的是健康有益的食物,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留給後人又是什麼呢,希望不再是地溝油、染色饅頭、瘦肉精、蘇丹紅、增白劑、頭髮醬油等這些令人髮指,深惡痛絕的“怪物”了。

在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國》拍得太唯美,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這種至真至純的食物好像離我們很遙遠。《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更是一部發自舌尖對食品安全的呼籲。

這部紀錄片共七集,每一集內容、地點、人物雖然不同,但所要表達的思想卻是相同的。每一份食物都飽含着濃濃的親情和鄉情,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對食物要有一種敬畏之心。就像片中的結尾所說:“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擡頭看一看天”。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2

“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兒時年少無知,只知道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是鄰居家玩伴的最愛;只知道香甜綿軟的糯米飯是小妹的最愛;只知道有奶奶的味道的飯菜是爸爸的最愛。

漸漸長大,讀的書比小時候多了點,吃的東西比以前多了點,去過的地方也以前多了點。我纔在各種雜書帶給我的思考中知曉:一道令人吃後回味悠長的佳餚,常常有着它背後的故事,有着不同土地上風格迥異有令人倍感親切的氣息。也許這些微妙的元素或平凡或不俗,卻都是這道菜所包含的祕密,不得不用心品味才能明瞭它獨特的魅力。這樣的魅力就好像:爲什麼一道簡簡單單的小蔥拌豆腐就能留在不少人最深的記憶裏一樣。

今天提到的是一道福建的名菜:“佛跳牆”其菜名有“菜餚太好吃了,連僧人都忍不住要跳牆過來吃的寓意”福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據說,唐朝的高僧玄荃,只往福建少林寺途中,傳經路過“閩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壁貴官家以“滿壇香”宴奉賓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頓棄佛門多年修行,跳牆而入一享“滿壇香”。

這些是從一位福州東南面小鎮的一位老大爺口中得知,那時旅途中正好趕往下一個目的地,途徑小鎮,夜宿一夜。有幸嚐到這道美味。老大爺做的雖沒有大飯店裏的華美,不過卻有了一種更真實的感覺,用當地話說就是“特實誠”。我們一羣摩拳擦掌的半大孩子們,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個偶爾冒一兩縷熱氣的酒罈,等一掀開,一陣熱滾滾的香氣就迎面撲來,然後一雙雙筷子就似雨點一樣密密地打在一起。

香嫩的豬肚,混着濃郁的湯汁,筋道的蹄筋、鬆軟的羊肉、滑膩的鴿子蛋……浸在甘醇鮮美的湯汁你,狼吞虎嚥地嘗上兩口,都是暖人心肺啊!特別是在那樣一個飄着小雪的日子,呼吸的都是濃烈的香氣,真是讓我們欲罷不能。

那一屋子笑得甚是歡愉,從來沒有的溫暖。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3

寒假,我在網上看了一遍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看到“舌尖”,想必必定是展示各地美食,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吧。想來所料不差,便嘗試着欣賞了這個饒有趣味的節目。

本片介紹了華夏各地“南米北面”的飲食差異以及烤松茸油、燜春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臘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等不同地區的風味小食。與其它那些花哨的飲食類的節目不同,這個節目的真誠、樸實帶給我們更多的是超越美食的思考。從中我瞭解到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食物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在更深一步的思考時,對處在“舌尖上”的中國又有了更深的瞭解——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感謝的那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我認爲這個節目最重要的不是味覺上的享受,在視覺上比這個紀錄片的色澤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樸的人,人生觀和自然觀。

我覺得《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是我們每個吃貨必看的一部,不看真的是會後悔的。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4

幾乎是悄無聲息間,《舌尖上的中國》就火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夏天讓全國數以億計的觀衆迴歸電視的,不是宮鬥劇也不是醫患劇,而是一部名爲《舌尖上的中國》(下稱《舌尖》)的紀錄片。

《舌尖》背後的故事

沒有人能夠否認:想要用非味蕾的形式去簡要概括中國美食,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無論這種形式是一本書還是一部7集的紀錄片。

難得的是,如今在《舌尖》贏得的諸多讚譽中,分集的結構是其中的重要一點。片子的結構既沒有按照傳統的時間或者歷史脈絡展開,也沒有按照食物的地域說起,“說不出來是什麼結構,但你就是覺得有其合理性,並且很科學。”有網友這樣評論。

作爲《舌尖》的顧問之一,美食家沈宏非參與了最初的分集策劃,在他所提出的原始版本中,《舌尖》被按照“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結構進行分集。

但在杭州開了兩天長會之後,主創團隊在這個思路上遭遇了死結,“把腦子想破了也沒想出所以然”。

當時還不是執行總導演的任長箴心裏已經有了對分集的概念。她的靈感來自一本叫《慢食運動》的書,書中,意大利美食專欄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卡羅·佩特里尼對美食有12個層面的定義,他認爲美食不僅和生態、物種、自然因素相關,同時和人以及人手的溫度相關,更和深山裏採蘑菇的小姑娘、西班牙爺爺的情懷乃至感情相關,並且最終和人的健康相關。

“看完這本書,我就想,食物既然和物種、生態、氣候、溼度相關,那麼可以有《自然的饋贈》,就是講原生態、野生,那些人類無法掌控的饋贈;如果和化學變化有關係,那我可以有一集叫《轉化的力量》,講中國人對食物的加工;如果有物理變化,那就是醃漬,用鹽的大分子置換食物的水分子,風味就變化了,就是《時間的味道》;食物的根本是吃飽,尤其是對中國人,那必須有一集《主食的故事》;食材備好後就進廚房了,從香格里拉尼西土陶到村宴流水席再到高端廚房,都是廚房,這是《廚房的祕密》;接下來就是食物的最高階段,那就是《五味的`調和》,這纔是《舌尖》中唯一一集講美食的;第七集則重新回到大地,回到田野,回到人類依靠勞動耕種改變的地貌和收穫的糧食,就是《我們的田野》。”任長箴說。

重新立題和分集後,就開始了前期調研。

調研沒有那麼順利。20xx年8月,任長箴在雲南香格里拉調研拍攝採集松茸的“卓瑪”。她用了兩天時間,早晨6點就起來在市場中挑選拍攝人物。“你得挑眼睛有光、有神,一看就有戲的。”任長箴說。她在距離香格裏拉縣城一小時車程的建塘鎮吉迪村選中了一位有過在城裏打工經驗的“單珍卓瑪”進行拍攝。在海拔4000多米的雲貴高原上,任長箴和劇組成員拍攝了一週的時間,給了卓瑪一家1000多塊錢的“誤工費”。

事實上,如片中所說,卓瑪一個小時只能採集一顆松茸,或是更少。按照這個速度,完成拍攝可能需要半個月時間。於是,劇組就把挖好的松茸掩埋在土裏,進行“擺拍”。如果是真挖出來了松茸,而鏡頭對焦沒對好,“就把松茸埋回去再拍一遍”。

拍職業挖藕人時,沒有擺拍的必要,但也有不少曲折。光300人一起下湖的鏡頭,攝影師就拍了3天。因爲野外光照太強,拍攝的時間只能集中在上午9點之前和下午4點半之後。

在淤泥中作業,對於挖藕人來說已經不算什麼,工作早已把他們的腿部鍛煉出發達的肌肉,可從淤泥中脫身,也還要用雙手撐地才能出來。而對於手裏拿着攝像機的攝影師來說,在淤泥裏拍攝完成工人挖藕的整個過程後,先要把攝像機遞給攝影助理,然後兩個挖藕人把攝影師腿邊的爛泥鏟掉,再合力把攝影師拉出來,“一個上午能拍三五個鏡頭,就非常了不起了”。

小人物的真實人生

剛出鍋的黃饃饃熱氣騰騰,巨大的乳扇像風鈴一樣被懸掛風乾,稻米釀出的黃酒滋味綿長、色如琥珀,白吉饃切一刀聲音酥脆,臘汁肉填進去,香氣瀰漫……《舌尖》的鏡頭對準的,幾乎全是平常人的平常食物。

東北,朝鮮族姑娘金順姬回家跟媽媽學做泡菜,再回京時,家裏冰箱裏裝滿了媽媽臨走時準備的家鄉土特產;在北京,攝影師白波和家裏人一起包餃子,他一臉幸福地說,誰家的面都沒有他媽媽做的燜面好吃;在香港大澳,歷經4代人的百年老店鄭祥興蝦鋪裏,76歲的老人郭少芬看着老伴的遺照,回憶過去50多年裏和老伴一起做蝦醬的日子,夕陽在已經廢棄不用的蝦膏木桶上一寸寸滑過……很多人被這些鏡頭勾出了眼淚,開始想自己有多久沒回家了。

在任長箴看來,《舌尖》要表現的不是美食,“美食只是我們順帶說了一下的事情,真正想表達的,還是普通人的情感、命運和他們樸素的人生觀”。

那個在別人都往前衝的時候焦慮的卓瑪,那個站在冬天的淤泥裏聊着關節炎、吃着能量不太夠的飯、記着老婆囑託的葉茂榮,還有因爲酸筍醃得火候不夠而被取消一大筆訂單的阿亮……《舌尖》裏的這些主人公都是行走在廣袤大地上、謀求生計的小人物。任長箴所有對小人物的認知都來自他們不斷碰壁的生活,“我能問出那些問題,是因爲我自己就曾經或者正在面對同樣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5

作爲一個正宗吃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幾乎讓我所有的饞蟲都被瞬間激活了。那些看起來質樸,但是美味的食物讓我對於中國各個地區的美食都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第二季開播之前我就看過了預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樸實的勞動者帶給我們的感動。

和第一季對比起來,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氣了,展現了更加淳樸的勞動者們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勞動者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生活中的一切,給我們帶來那麼多的感動。第一集中主要講的是腳步,從追逐花期的養蜂夫妻,漸漸消失在這個時代的麥客們,頂着海風出海捕魚的漁民,跋山涉水採集香菇的老漢,捕捉十幾米開外僅五釐米長跳跳魚的爸爸……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美食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個叫做“家”的東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纔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瑪佔堆這個人讓我對於那些質樸的美食多了幾分感動。爲了給家裏帶去一份蜂蜜,他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爬到樹上40米……那樣一份簡單美味的蜂蜜是白瑪家裏對於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時代在變化,我們吃的東西也在不斷變化,一切都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但願這些淳樸和美食永遠都不會消失,永遠都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更多更美好的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6

“五一”佳節,一桌精美的菜餚,洗消了多日的勞累,聚餐成了每個“吃貨”對過節最原始的期待。那一桌氛圍,那一份回味,節日,也勾起了每個遊子對家的最純真的惦記……

帶着對佳餚的回味,懷着對故鄉的念想,無意間闖進了“舌尖上的中國”。記憶中遠去了的“腳步”、內心裏銘刻過的“心傳”,伴着家鄉的味道,合着行者的旅途,應着音樂的旋律,在記憶中盪漾,在夢想裏翻騰。

壹、我是一隻小小鳥——人生如“面”。

跟隨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們,品嚐辛勞與汗水中的苦辣酸甜。對於大千世界,茫茫自然,每個人無疑都是一隻再小不過的小小鳥,但我們卻也試圖煽動翅膀,尋求屬於我們的輝煌。養蜂人的風餐露宿,捕魚人的日夜煎熬,麥客們的執着與堅持,長輩們的慈祥與大愛。每個旅途中奔波的人,都在風風雨雨中經歷着像“面”一樣的人生,在青春中飽滿,被歲月磨碾,用淚和汗攪拌,成就百味生活。

貳、陽光總在風雨後——人生如“飯”。

踏着影片主角的足跡,回味已逝歲月的點滴。總有那麼幾個人,他們的身後有你或他的影子。藏族白馬挖靈芝採天麻,只爲圓弟弟求學夢想。父親苦練拋鉤技能數載,只爲抓女兒最愛跳跳魚。20歲小姑娘勤學苦練終受師傅器重,大學生失業男子承父業刻苦鑽研終獲認可。每個旅途中掙扎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演繹着“飯”一樣的人生,在成長中浮沉,經現實煎熬,歷水與火的考驗,造就四季佳餚。

叄、我的未來不是夢——人生如“油”。

嗅着佳餚的美味,追尋歲月的痕跡。舌尖上的中國,更是腳尖下的生活。每個人奮鬥的初衷也不過一日三餐,有時只是能力所及,順勢而爲罷了。一份份入鍋的菜品,好像在用行動告誡,“沒有痛徹心扉的煎熬,哪有引人入勝的美味”。一盤盤出鍋的菜餚,好像在用成績展示,“沒有攝人心魂的魅力,哪有讚不絕口的認可”。每個旅途中奮進的人,都在有意無意中奉獻着“油”一樣的人生。於天地間萃取,歷千錘百煉,受光與熱的歷練,烹飪世間美味。

歲月如歌,唱不盡世間酸甜苦辣;人生如夢,憶不完世間喜怒哀樂;生活如路,走不絕世間坎坷波折。喜也過,悲也過,苦也過,樂也過。旅途人生,何不唱着歲月高歌,做着人生美夢,踏着生活闊路,一日三餐,嚐盡“面、飯、油”,認認真真、平平淡淡走過,管它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坎坷波折!

舌尖上的中國隨筆7

最近這幾周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國》,共有七集,每次看完之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爲這部關於美食的紀錄片,記錄着美食以及美食身後的故事。其實,《舌尖上的中國》在記錄的都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美食,它彙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個個食物,實際上在表達的是美食背後的故事——辛勤勞作的人們。每看一次,我就會有一種垂涎三尺的感覺,放學都有一種想去吃美味的衝動,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東西來填飽肚子,都會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看來,美食對於人的誘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這些感受也並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所有觀看過這部美食紀錄片的人的感受,或許正因爲這極大的誘惑,纔會讓這部紀錄片火遍大江南北。

電視鏡頭裏的美食,那麼唯美,唯美的畫面,唯美的食材,唯美的音樂,都讓人流連忘返。不是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成爲美味,在這食材的背後,肯定會有一雙神奇的手,來做出美味。或許是遊訪的美食家,或許是餐館裏德廚師,也或許是最普通不過的平凡的百姓,他們做出的美味,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背後需要的是許許多多人的付出,這其中的付出是充滿艱辛跟危險的,美味的來之不易,就需要我們品味美食的人的感恩。美食背後付出很多勞動的人們,他們也有着一份感恩,他們感恩上天的賜予,他們有着他們自己的專屬信仰,因爲他們堅信大自然也會給予他們美味的饋贈。

《舌尖上的中國》七集,每一集都有着獨特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是有着幾個具體的故事來支撐的,每一個故事也都是以一個家庭來進行描述的,首尾呼應,將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闡釋。在這每一集中,都會有幾個令人感到的故事,在這裏,要表現的就是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從雲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筍,從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麪條,從發酵的腐乳到醃製的臘肉,不得不說,這部美食片是我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縮影,它將差異的地域和多樣的美食協調般的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不同食材在採集與加工中的獨特的魅力,也讓人們領略到了隱藏在食物身後的人文關懷。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實地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俗,表達了對平凡老百姓的關注和尊重。

在這部紀錄片中還有很多的有趣的好玩的東西,我也不能完全的記錄下來,但我相信中國的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遠遠不是這七集紀錄片能夠完美詮釋的,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去努力發現挖掘,來傳承和發揚我國的優秀的飲食文化。現在的我們,不但要嚐遍各地美食,而且還要自習發現美食背後的文化,那樣,我們在享受的不僅僅就只有美食,還有精神上的美食,我們獲得的就是一場盛宴。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