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美食是中國人過年的重頭戲,中國人對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是非常重視的,長大了才發現,還是小時候過年最有年味,以下分享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1

柿餅。每逢過年,老人都會曬上一些柿餅來給我們吃,甜甜糯糯幾口就是一個,在沒有現在這些複雜多樣的甜品時這種純純的柿餅非常好吃,現在也是依舊忘不了,以前在農村小編常會去柿子樹上摘一些回來給家裏的老人,想來這次過年小編回去還能吃到~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臘八豆,這種美食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是湖南省地方傳統小吃之一,也是臘八節的習俗。由於通常在立冬後開始醃製臘八豆,在臘月八日當天纔可以吃,所以稱之爲“臘八豆”。由於臘八豆的製作過程有受到季節的限制,所以不能一年四季都去品嚐。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2張

花生米,炸一盤,招待客人,或是自己家吃,都是不錯的美味。那個年代,花生米可算是過年的美食了。尤其對於喝酒來說,真是很好的下酒菜。如今,春節的餐桌上,花生米不多見了,但是,在各個飯店,尤其是燒烤店,花生米還是必不可少的。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3張

春捲。春捲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捲和芝麻湯圓。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春捲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4張

年糕,軟糯又有韌勁的年糕是南方春節時必備的食品,有“年高”的`含義,吃法有煮、炒、炸、片炒、湯煮等,且鹹甜皆宜。打年糕的習俗在浙江地區由來已久,每到農曆年底,每家每戶都會用糯米磨成粉打成年糕,並作爲新年中走親串戶送親戚的傳統禮物。打年糕很費力氣,往往需要全家老小齊上陣,在如今更像一種家庭鄰里間的節日活動,非常熱鬧。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5張

炸的各種藕合、蘿蔔丸子、白菜丸子、炸肉。每到快過年的時候,奶奶就要帶着兒媳婦們一起做炸貨,家裏所有的能放炸貨的容器統統放在院子裏,趁着大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拿出來的炸丸子最好吃,哈哈。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6張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2

雲片糕。吃過了零食,上了飯桌除了主菜也有一大推備受推崇的零食在等待着我們,家裏來了親戚,長輩們常會弄一些雲片糕來吃,看着大人們喝着茶吃着清涼不膩的雲片糕有樣學樣,吃多了雖然口乾但到了現在還是念念不忘,那是一種說不出的味道,現在也都留存在了記憶裏。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7張

火鍋。春節天冷,吃火鍋特別暖和,而且人多比較有有氣氛,在有些地方,除夕夜“圍爐”吃火鍋,應該也算傳統吧!這個春節你吃火鍋了嗎?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8張

年糕(餈粑)。純手工打的年糕,特別彈牙,這是我們這裏每年過春節必備的食物,只有過年才能吃到。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9張

臘八面,也就是臘八節的傳統麪食,這種傳統的習俗廣泛流傳在渭北地區,他們一般不喝粥的,而是在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麪條擀好,在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碗臘八面。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0張

餃子。說春節美食就不能不提餃子,沒有哪一種食物像餃子一樣在中國人的食譜中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大年三十晚上,一定要吃餃子。在衆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隻帶有硬幣的(或用糖塊兒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1張

紅燒排骨。媽媽做的紅燒排骨總是色香味俱全,每次孩子都能吃一大盤,僅僅用老抽和冰糖調味,健康又美味。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2張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3

北京

作爲首都,北京的節日氣氛來得更爲熱烈,烤鴨、紅燒魚……都是餐桌上的“熟客”。其實,與這些“大菜”相比,一些點心反而更是人們的心頭好。老北京人家裏要打“豆兒醬”——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做成的涼菜,此外還有“芥末墩兒”,也是一種涼菜,用來佐酒和開胃。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3張

上海

“鰻影高懸,鯗味四溢”,是上海人春節最有味道的寫真,清蒸鰻魚卷逐漸成爲上海人過年餐桌上根深蒂固的一道美食。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4張

廣東

“發財就手”在廣東年夜飯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它實際上指的是髮菜蠔豉燉豬手,而今髮菜並不提倡吃,生菜的利用則更多一些。髮菜或生菜,粵語中都有“發財”“生財”之意。而“蠔豉”,有“好事”的諧音;“豬手”則意指“就手”,即得心應手。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5張

東北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包的年餑餑。粘豆包是東北人春節期間喜歡吃的一種粘食,用黃米麪和小豆餡自制而成。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出門打獵時的食物。這要全家人一起在年前包完,並在過年一起吃,預示着全家幸福、美滿、和諧。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6張

四 川

和臘肉一樣,是四川人團年飯上不可缺少的美食,過年前家家戶戶都要灌幾斤香腸,一眼望去,每家的窗臺陽臺上掛着一條條整整齊齊、紅白相間、泛着誘人油光的香腸。對四川人來說,沒得香腸,就沒得年味!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7張

江蘇

“廿八,把面發;廿九,蒸饅頭”,在除夕之前的這兩天,按照傳統習俗每家每戶一定要蒸上幾鍋麪食,發麪和蒸饅頭的習俗就取來年發大財、日子過得蒸蒸日上的好彩頭。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8張

湖 南

紅燒水魚和湘辣肘子是春節必點之菜,這兩道菜分別寓意“縱橫天下”、“家肥屋潤”。家家戶戶必吃的“閤家歡樂”(又叫“雜燴”、“合菜”),其實是豆腐、肉丸、豬皮、香菇、木耳等家常用料,燉出一鍋清湯,湯菜和着吃。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19張

湖 北

湖北的新年菜要求豐盛:一般是十個菜,兩道湯,共十二道菜。雞鴨魚肉中的魚要求是全魚,象徵“年年有餘”,還要有湖北特有的魚糕和蛋餃。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20張

福建

福建閩南人春節第一餐吃麪條,寓意“年年長久”,新年吃長壽麪是預祝壽長百年,有“長命富貴”、“福長祿深”的吉祥寓意。同時,還寄寓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漳州一帶吃香腸、松花蛋和生薑,寓意“日子越過越紅火”。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21張

江 西

江西鄱陽地區第一餐要吃餃子和魚,意爲“交子”和”年年有餘”,有的在餃子中放糖塊、花和銀幣,意味着“生活甜蜜”、“長生不老”、“新年發財”。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22張

河南

河南人過春節,無餃不成年。不過這裏的餃子可是規矩多多。每到年三十上午,家家戶戶砰砰咚咚地便開始剁餡,這天包的餃子要足夠四頓飯用,即年三十中午、除夕、初一五更以及中午。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23張

安 徽

八寶果飯,寓意甜甜蜜蜜,新年好福氣!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24張

江 浙

江浙一帶,過年必吃年糕和湯圓,寓意“步步高昇”以及“團團圓圓”。所以地方菜館的年夜菜單上,這兩樣甜點是必備的。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25張

廣 西

廣西人過年家家戶戶要包糉子,提前兩三個星期就要備好用料。人們更把糉子當作是一種吉祥物,年年糉年年中。

福 建

魚丸是福建著名的湯菜之一。它是用魚肉、瘦豬肉、蝦乾爲主要原料製成的。那一顆顆如核桃大小的雪白的魚丸,漂浮於熱氣騰騰的湯麪,如滿天星斗佈於空間。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26張

河 南

餃子和麪條會放在一起煮,取名“金線穿元寶”,金絲與元寶的搭配,不僅聽起來讓人滿心歡喜,吃起來更是口感豐富,讓人端在手中愛不釋手,吃的是吉祥,吃的是財富,從內到外都會有一種滿足感。

舌尖上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 第27張

山 東

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過年吃豆腐,來年更幸福。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