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小說閱讀方法總結

小說閱讀方法總結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說閱讀方法總結,相信很多朋友都會遇上小說閱讀,那麼大家知道有哪些小說閱讀方法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說閱讀方法總結,感興趣的朋友們就快來看一看吧,歡迎大家查閱分享。

小說閱讀方法總結
小說閱讀方法總結1

1、概念:以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爲中心,敘述具體的故事情節爲線索,描敘人物活動的典型環境爲依託,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體。

2、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

情節: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的方法、技巧。

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例:《孔乙己》開端部分敘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兩種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邦、長衫主顧)來往的情景,交代了當時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社會背景,爲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了鋪墊。

發展: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發展部分敘寫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刻畫孔乙己的肖像、神態、動作、語言等,揭示其貧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惡勞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現衝突,揭示主題。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敘寫孔乙己最後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側面反映丁舉人的橫行霸道、心橫手辣和正面描寫孔乙己的身殘氣微,表現其悲慘遭遇,從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結局: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結局部分以“大約”、“確實”這樣一組意味深長的詞句,不僅爲孔乙己的悲慘命運增添了悲劇意味,還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思考。

環境:主要理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作用。

自然環境: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發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過描寫秋天悲涼的景象,渲染了淒涼的氣氛,預示着孔乙己即將死亡的悲慘結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結局部分通過描寫兩處對比鮮明海上景象,分別襯托出人物歡快和失落、沮喪的心情。

例3:《故鄉》開頭的景物描寫,寫出了衰敗荒涼的農村景象,襯托了“我”悲涼的心情。

社會環境: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容。

例:《孔乙己》開端部分通過描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來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當時階級對立、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爲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下了鋪墊。

小說閱讀方法總結2

理解小說·散文

一、小說。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爲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

1、小說的主人公。

判斷人物是否是主人公,不是看人物是否貫穿始終和用的筆墨的多少,而是依據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看他是否體現了作者的創作意圖。

2、分析小說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其典型意義。

所謂人物的性格特徵是指在一定時代、社會、環境中人物所體現的獨有的思想、品質、行爲、習慣等方面的特徵。所謂典型意義是指人物的性格所具有的廣泛的代表性。

概括人物性格特徵應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因爲,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言語行動是統一的,什麼樣的性格決定有什麼樣的行爲,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習慣,所以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入手,不難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肖像、心理也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分析時也不能忽視。而對那些既具有獨特而鮮明的個性,又能反映社會的某些本質,具有某種共性的典型人物,還要從人物之間的關係和人物與主題的關係去分析其典型意義。

3、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

情節就是人物在一定時間內的行動過程,小說一般都有較爲完整的情節結構,即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幾個過程。劃分情節結構可以從以下幾條途徑人手:

(1)依時空的變化劃分(按時間先後,按地點的轉換)。

(2)依場景的轉換劃分。

(3)依相關材料的角度變化劃分。

(4)按描述內容的角度。

(5)按思想感情的變化。

(6)按“總—分—總”的結構特點。

分析情節還要把握情節發展的脈絡,即線索。線索有明暗之分,作正面描寫的叫“明線”,作側面描寫的叫“暗線”。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的軌跡,分析情節結構要和人物性格的分析結合起來,看它是否表現了小說的主題。

4、分析小說中的環境描寫的作用。

小說描寫環境有兩種:一是自然環境,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季節、氣候、地理風貌等,這些對錶現人物身份、地位,對渲染氣氛,抒發感情,襯托人物心境,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有積極作用。一是社會環境,即人物活動、事件發展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家庭陳設、社會風俗等,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作品反映的社會情況和人物關係,揭示人物命運的必然趨勢。分析環境描寫要注意環境對人物性格起的強化作用,對主題所起的暗示作用。

5、分析和歸納小說的主題。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通過現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達出來的中心思想。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都是爲表現主題服務的。因此,在分析小說主題時,首先要從人物、情節、環境出發,進行認真的考察。其次,還要了解小說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家創作小說的動機。

二、散文的特點。

1、內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經驗,通過狀物、記人、寫景等方式表達出來。所謂自我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質的發現、認識。

2、形式上:

(1)以個人抒情爲主,把抒情、敘述、議論熔爲一爐;

(2)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

(3)從側面暗示,發揮讀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結構靈活。

綜合以上兩點:“形散神不散”。閱讀散文時,要透過“形”抓住“神”,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結構和線索(文脈),要注意欣賞優美的語言。

“形散神不散”,是人們用來概括散文特徵的常見說法。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即選用了怎樣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樣組織的,採用了怎樣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等。

散文的“神”就是散文的主旨,即蘊含於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所謂“形散神不散”,是指散文選材自由、靈活,材料是“散”的,但一經佈局謀篇,其“神”始終不散。如何分析散文的“形”?首先要弄清作者佈局謀篇的特點和表現手法上的特點;其次要理清散文的線索,如抒情散文一般都是以某種感情爲線索來組織、安排材料,採用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寫法,應抓住所託之“物”、所借之“景”進行分析。怎樣迅速準確地抓住散文的“神”呢?可以從抓中心句、關鍵句人手,它們是理解散文主旨的鑰匙。這樣的句子往往由作者直接點明,常常在文章的開頭、結尾和關聯過渡的地方,形式上多爲議論抒情句。它是作者對所描述內容的直接評價,是散文的“文眼”。

三、散文分類。

散文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散文,是指詩詞以外的散體文章;狹義散文,則專指同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

根據表達方式側重點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記敘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散文三類。

1、記敘散文:以記人、敘事、狀物、寫景爲主的散文。在這類散文中,有的着重是記寫、刻畫人物,以人物爲全篇的中心。如魯迅的《藤野先生》。它雖然也是以寫人物爲主,但與小說的區別是明顯的。它們不像小說那樣多方面地、細緻地刻畫人物,也不講求故事情節的完整和曲折。這類散文,還有的側重是記寫一定的風物、場景。作者對它們不是純客觀的描述,而是將外物與內情融合起來,以表達一定的思想、抒發一定的感情。

2、抒情散文:以抒發感情爲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願。抒情散文抒發的是怎樣的感情,如何抒發,都與文章揭示的思想意義是否深廣有極大的關係。例如茅盾的《白楊禮讚》中熾熱的情感,就是當時生活、戰鬥在國m黨統治區廣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達了對堅持抗戰的中國共產黨、抗日軍民的熱烈擁護和熱情讚頌;又表達了作者對國m黨頑固、倒退派的強烈憎恨。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虛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據的.。即是說,總有一定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作爲文章抒寫的對象,通過對它們的記敘或描寫,達到託物言志、寓情於物的目的。《白楊禮讚》的思想意義和作者的感情,就是通過對白楊樹的描繪與讚美,或隱或露、或曲折或直白地表現出來的。這類散文對具體的“物”的描述而表達一定的思想意義,抒發一定的感情的。

3、議論散文:以議論爲主的散文。它說理,往往藉助於事例的簡述,形象的描繪和感情的抒發來進行,文學色彩很濃。它同一般議論文一樣,要求觀點鮮明、概念準確、說理充分、層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邏輯推理,嚴密論證。常見的文學性很強的隨筆、雜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屬此類;作者常常藉助於對古今故事、花鳥草蟲等具體事物的描敘來說理,顯得妙趣橫生並富於感情。

四、考點分析。

1、把握文章內容,概括文章主題。

散文選材廣泛,行文自由,表達的細想感情豐富多彩,所以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也是散文的考點之一。把握散文主題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鍵詞語,從中概括文章主題;

(2)從所選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爲文章中心服務的,我們可以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觀點、態度、感情,從中找到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考題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題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題要點:

(1)能利用原文詞語,儘可能使用;

(2)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時,要注意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性,要做到言簡意賅又不漏掉答題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順序。

作者爲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會精心組織、選取材料;在表達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別注意詞語在表達上的順序、層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順序,一般包括:選取的材料順序;段落順序;句子順序;詞語順序等。

(1)線索

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的準繩,線索是將文章材料貫穿起來使之成爲整體的脈絡。我們形象稱之爲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脈絡或描寫、記敘的脈絡。

①以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徵(或品質)爲線索。

②以人物活動爲線索。

③以物(或物的特徵)爲線索。

④以人物的感情(或感情變化)爲線索。

一篇記敘文一般只有一條線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兩條線索,有的以某一事物爲線索,有的以行蹤爲線索,有的以時間爲線索,還有的以感情爲線索等。

考題形式:直接問文章的線索是什麼或說說作者選擇材料的依據等

答題要點:找到線索,根據提問靈活回答。關鍵是能判斷準線索。

(2)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①順敘是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先後的順序來寫。

②倒敘是根據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斷提在前邊敘述,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原來的發展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

③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爲了幫助開展情節或描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事件相關的內容的敘述方法。

考題形式:(1)連續的材料或幾個段落或詞語能否調整順序?爲什麼?

(2)從原文中抽出一句話或幾個詞語,讓你放回文中可以選擇的幾個地方。

答題思路:形式(1),要注意審題,有的題是不能顛倒順序的,有的是可以顛倒順序的。出題人在出題時會有暗示;同時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詞語之間的關係。不管能還是不能,都要談爲什麼。思路是要看材料或段落、詞語之間的邏輯關係。

考題形式(2),從原文中抽出的語句,往往是總結性的或承上啓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語感修養;二是對語句進行理性分析。詞語順序也要憑藉語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語言環境和詞語搭配的問題。這樣的題,往往是有選擇答案,即使沒有選擇答案,也不要回答爲什麼,但思維過程要考慮道詞語的邏輯順序和詞語搭配的習慣。

(3)前後照應。

前提是理解題目中提供的詞或句的真正含義,然後才能根據題目要求來尋找它所照應的詞或句子。同時還需要大體把握該詞或句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然後尋找與之相關的詞句。一般情況下,題目中會提示你在固定位置尋找。常見的照應方式:題目與段落之間的照應、開頭與結尾之間的照應、前設懸念,後有照應。

3、散文在行文上不僅就事論事,就人寫人,就物寫物,就景寫景,它常常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物及人,因景寫情。這種從某一事物想到與之有一定聯繫的別的事物的方法就是聯想。充分地層開聯想,是散文做到情景交融的重要的思維方法和表現手段。分析聯想的原由,抓住聯想的“聯繫點”——形與神的共同點,能更好體味散文的感情。尤其是託物言志的散文,聯想常常貫穿全篇,起重大作用。作者的寫作目的不在物而在人或精神。

4、品味語言。

在散文閱讀中,這是一個大的考點,可以包含很多小項,分析如下:

(1)字詞含義。

原文給一個詞語的拼音,讓你根據語境和拼音寫出詞語並結合語境解釋詞語的含義。這個考點是今年的必考題。填寫詞語要靠平時的積累,解釋詞語要根據該詞語所在的語境來推斷。

答題思路:①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答詞語的含義;②根據該詞語前後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注意:如果知道該詞語的原始意義解釋,一定不要忽略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2)詞語妙用。

考題形式:品評加點詞語作用(妙用)或加點詞語能否刪除。

答題思路:

①解釋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②表達作用,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要答該詞語對錶達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題思想的作用,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體現詞語的準確性或生動性。

(3)句子的賞析。

這類題目所考查的句子多數是指中心句、統領句、轉承句、結論句和一些意蘊比較豐富的句子。理解這些句子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從內容上看思想感情、從結構上看作用、從藝術效果上看(理解句勢的整散長短對於抒情議論的作用,要理解修辭手法的效果,理解文章技法上產生的效果)。“作用或意義”類題型主要考查對句子的理解。

(1)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性詞語。

(2)聯繫上下文來理解。有些句子的含義與上下文有着密切的關係,只有顧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義。

(3)聯繫實際,通過聯想來理解。

(4)從聯繫時代背景來理解。有的文章要與當時的情況聯繫起來才能理解。

(5)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藝術效果,常見的有:

(6)哲理性語句的深層含義。這樣的題,往往結合發展性考題來考。有時,也會單純考哲理性語句的含義,這樣的考題,關鍵要抓住中心詞,要體會詞語的深層含義和雙關意義。

(7)句子對文章技法上產生的效果。如有的設置懸念(引發讀者思考,埋下伏筆、作鋪墊等),有的對比映襯,有的烘托渲染,有的欲揚先抑,有的情景交融,有的小中見大,有的昇華深化,有的象徵寓意等。

有的題型就是考查對句子的藝術效果的理解,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各種藝術效果的表達方式,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

5、表達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個文段,一般會以一種表達方式爲主,爲了表達主題需要,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有時會考(或變相)其它表達方式的作用,有時會把修辭融合在這裏考。

(1)記敘(或敘述)的作用。

可使讀者對人物活動和事件發展全貌有個清晰的瞭解。

(2)描寫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寫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寫等。景物描寫,主要考意境描寫的作用,答題時,重點是景物描寫對錶達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嚴格區分小說景物描寫與散文景物描寫的不同(小說景物描寫是渲染氣氛或交代時令(季節),襯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寫是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題的);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有關細節描寫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寫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描寫可使人、事、景再現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3)議論的作用。

散文中的議論,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題或和抒情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點一般不單獨出題。

可以點明和加深所寫事物的意義,起到統領全文,畫龍點睛的作用。

(4)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傾向,一般不單獨出題,往往和詞語表達考點結合起來考。抒情可使文章具有感人力。

恰當的穿插抒情、議論往往使文章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作用是深化主題、感情昇華、點明中心,照應題目等。

6、表現手法。

泛指寫作上的方法,它必須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寫作的方法。常見的表現手法有:

①寫景類——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移情於景

②詠物類——託物言志

③懷古類——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詠史類——借古諷今、借題發揮

⑤送別類——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邊塞類——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是作者在生活中對某些事物有所感觸而藉助記敘、描寫、議論來抒發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手法,其特點是通過描寫某一事物的具體形象,運用象徵手法(把意義寄託在所描寫、讚揚的事物上的寫法)來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抒發作者的某種情感。抒情散文多用這種寫法。

閱讀散文時,首先要把握此類文章的結構特點,即先託物後言志物+情意託物寓意,或象徵體+象徵意義託物言志。其次要分析所託之物的外形特徵和內在品格。託物言志的文章往往把大量筆墨花在對所託物的外在的形和內在的質的描繪上,以使所託之意有依附。然而這又不是作者的寫作目的,寫作的目的還是“意”,即與“物”相應的精神、品質。分析時要從“物”的外形特徵和內在品質人手,揭示其象徵意義。第三要抓住“物”與“意”之間的類比點即相似點,看文章如何展開聯想的。

有時也見襯托、對比、側面描寫、象徵、卒章顯志、諷喻、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結合)、虛實結合(以實寫虛、寓虛於實、虛實相生)手法等。

7、修辭手法的運用。

(1)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爲生動。

②化深奧爲淺顯。

③化抽象爲具體。

④化冗長爲簡潔。

(2)誇張的作用。

①揭示本質,給人以啓示。

②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

③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3)對偶的作用。

①便於吟誦,易於記憶。

②用於詩詞、有音樂美。

③表意凝鍊,抒情酣暢。

(4)排比的作用。

①內容集中,增強氣勢。

②敘事透闢,條分縷析。

③節奏鮮明,長於抒情。

(5)反問與設問的區別。

①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反問則明確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內容。

②反問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語氣,設問的作用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啓發思考。

8、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

(1)句子在文章結構上所起的作用,做這類題目的時候只要抓住所考查句子的類型,然後再來按照固定句子固定作用來答題即可:一般情況下,統領句起總起全文的作用,結論句起歸結全文的作用,轉承句(過渡句)起承上啓下的作用,還需注意的是有的情況下,尾句還會起到揭示主題,點明中心的作用,注意根據不同情況來區分。

(2)句子在文章內容上所起的作用,這類題主要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爲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爲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寫的,所以字裏行間一定充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體現。做此類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結合文章的思想感情與中心思想來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

五、常見題型。

1、感情變化或是小說情節的發展變化:

一般要求字數相等,答題時要注意在文中定位,並尋找關鍵詞語。

2、你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要說清楚理由。(要崇尚美)

3、用一句話概況文章寫了一個什麼故事和表達的主題。語言要簡潔。(注意只要求寫故事,則不要寫自己的感想之類的話)

(1)從分析標題入手、從分析材料入手、從分析首段入手、從分析文章中議論或抒情句入手、從分析篇末入手、從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2)概括主題的常用格式: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蹟、經過、事件、景物),表現(反映、歌頌、批判、揭露、告訴人們、激勵或鼓勵人們)……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作者……的感情。

(3)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

①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②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③聯合法:有些文段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這些意思連接在一起,概括出聯合段意。

(4)文章要抒發的感情,主要有讚頌、熱愛、喜悅、憤怒、憂愁、哀傷、悲痛、憎恨、同情、感激、指責等。

4、寫景狀物的散文要能抓住其與人的共同點,特別是精神方面。讚美物的原因實際上就是因爲它具有與人相同的精神。

5、人稱。

記敘文的人稱:第一人稱(“我”),第三人稱(第三者口吻)。記敘文的人稱是如果敘述人是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當事人的身份來敘述的,就叫第一人稱;如果敘述人並非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以作品中人物的對方的身份出現,就叫第二人稱;如果敘述人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就叫第三人稱。一般地說,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經常使用。如:

文章運用了第一人稱的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案:第一,便於作者抒發真實感情,表達深深的內疚和悔恨之意。第二,增加文章的真實性。

6、注意散文會以描寫物的美,到讚美,到落實到具體行動。如:

“我也願做一隻小鳥”。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嚮往自然、嚮往自由、讚美生命等的思想感情。

7、給文章擬題目,一般就以文章的線索(關鍵性的“物”)爲題。

8、親情類。要注意常規性的詞語。如:

母親是怎麼的一個人?(勤勞、善良等)

9、原因類。如:爲什麼流淚?

(1)到原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

(2)原因如感動,或是因爲思想感情變化,由理解到不理解等。

10、發展性考題。

(1)仿寫。

此考點一般是給一個句子,讓考生仿寫一個或幾個,答題要點:

①要讀懂題旨要求,出題人讓考生做什麼,怎麼做;

②例句的關鍵詞語是什麼,要抓住關鍵詞語思考、答題;

③在沒有答題思路的情況下,要考慮和例句關鍵詞語相對、相同的詞語,例如:關鍵詞語是天空,你可以考慮大地、高山、海洋等,聯想要豐富,思維開闊。

(2)談感受。

這也是散文閱讀的熱門考題,可分爲:

(1)對描寫對象;

(2)對人物情感;

(3)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4)對文章某些內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等。此考點靈活多變,把握的關鍵是:

①能準確讀懂原文的含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②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或態度,不能模棱兩可;

③答題時,語言要流暢,不能出病句,語言要有層次性。可以引用詩文或名言回答此題。

(3)續寫。

給一段話的前半部分,讓考生續寫後半部分,啓發考生答題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4)感悟題。

是對原文內容的延伸,要在理解原文創作意圖、作者創作思路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活動。答題時,既要聯繫原文內容,更要從原文中抽取本質的東西,結合實際,發表自己的感悟和見解,體現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如:

讀完文章,結合自己的生活的理解,得到的啓示。回答時要注意向文中的人物或是作者的想法學習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