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發展的規律,採取能夠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所進行的保健活動,下面分享一下中醫是怎麼養生的。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1

中醫養生

1、食物養生:

老中醫的順口溜, 可做參照與踐行。

生梨潤肺化痰好, 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獼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 蓮藕除煩解酒妙。

橘子理氣好化痰, 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蔔消食除脹氣, 芹菜能治血壓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腫有利尿, 綠豆解毒療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藥益腎浮腫消。

海帶含碘散淤結, 蘑菇抑制癌細胞。

胡椒驅寒兼除溼, 蔥辣薑湯治感冒。

魚蝦豬蹄補乳汁, 豬肝羊肝明目好。

益腎強腰吃核桃, 健腎補脾吃紅棗。

2、中醫養生源遠流長養生境界是“治未病”

中醫學從《黃帝內經》開始就把養生防病作爲主導思想,講“上醫治未病”。“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
  

3、中醫養生講究四時陰陽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應該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比如,春天的時候,要有一種生髮之氣,被髮緩形,夜臥早起。

冬天不能太張揚、太發散,萬物處於祕藏。中醫養生主張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包括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慾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一系列養生原則,而協調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4、房中養生

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道不可廢者。成年之男女,若長期沒有性生活,對身體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個極端,這就是縱慾。《黃庭經》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爲死作令神泣?」這方面歷代養生家論述極多,毋用贅言。

至於有的人淫樂成性,嗜慾無度,說什麼「寧可花下死,作鬼也風流」,那是咎由自取。漢代枚乘《七發》雲「明眸皓齒,命曰伐性之斧,如戲猛獸之爪牙」。呂純陽詩云:「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代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裏教君髓骨枯。」這些決非聳人聽聞之語,而應永爲警戒的。

5、氣功養生

學會吐納法: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裏提出:“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呬,皆出氣也。”吐氣的時候,不能把嘴張得太大,要無聲,長氣,吐完爲止。吐氣的時候,根據每個字發音的不同,口型有輕微的變化,吐氣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氣出到最長。

練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達到胎吸。胎兒在母親身體裏,雖然沒有呼吸,但也有生命,這就是胎吸。練氣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來,去除一切雜念,進入狀態。按照方法做完氣之後,會發現滿口生津,古書稱“上池之水”,然後把津液嚥下去。津液是一種重要的生命物質,不能隨便吐掉,應做到“津常咽”。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2

中醫在我們東方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醫學,相當的有歷史價值,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雖然現在中醫隨着西方的其他醫藥的入侵,不再像以前那麼受寵了,但是它在我們心裏還是有它該有的價值。中醫養生也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中醫養生在甜品方面的養生知識。中國的甜品不只是糕點而已,它還包括湯類,它們都是非常養生的食物。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紅棗,它是比較養生的一種補藥。大多數的女性朋友都知道紅棗的作用,它不僅有美容養顏的功效,而且還有補氣養血的作用。紅棗是補血的上等佳品,我們在食療藥膳中都會加上紅棗,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我們可以把紅棗和其他的補品混合在一起熬成湯來食用,比如銀耳。我們每天堅持喝上一碗,對我們的身體肯定有好處。

我們還可以把紅棗做成紅棗糕,它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甜品。它的做法也是很簡單的,我們在家裏就可以自己做,只要我們把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準備好就可以了。紅棗糕是很有營養價值的,紅棗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量,鈣等成分,平時我們可以多吃一些。如果把紅棗做成紅棗糕,它就更有食用價值了。它還是很有養生價值的一種甜品,值得大家食用。

我們還知道比較養生的甜品有紅豆椰漿糕。從古至今五穀雜糧是非常有營養價值的,紅豆就是其中一種。紅豆的'功效也是很多的,它可以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紅豆要是再和椰漿混合在一起做成紅豆椰漿糕就更具養生作用,它非常適合有心腦血管的人食用,對心腦血管的病人來說就是絕品。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 第2張
  

我們都知道湯是很有營養的,那麼我們的中藥養生湯就更不在話下了。中藥在我們中國算得上是國寶級別的了,它的歷史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直到現在還在受人推崇。我們可以把中藥放在肉裏燉,這樣會更能熬製出它的成分。要是有需要喝中藥養生湯的人,可以自己燉。它燉起來也不麻煩,只要把需要的東西放在裏面,再用小火慢慢熬就可以了。

隨着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很多人就患上了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在這個病發之前,它就會出現一些徵兆,所以我們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它的前兆有失眠,頭昏,耳鳴,健忘,頭痛,四肢麻木,全身無力等症狀。我們平時可以多補補身體,做好防護措施,中醫養生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它值得我們一試。

當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和生活節奏在不斷加快的時候,身體健康問題就出現了,爲了讓我們有一個好的身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養生的辦法是非常多的,我們都可以試一試再做比較,看一看哪種更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們只要每天堅持養生,吃一點甜品,喝一點甜湯,我們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3

中醫學健康觀如何養生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培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探索和研究中國傳統的頤養身心,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並用這種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保健活動的實用科學。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養生學吸取各學派之精華,提出了一系列養生原則。加形神共養,協調陰陽、順應自然、飲食調養、謹慎起居、和調臟腑、通暢經絡、節慾保精、益氣調息、動靜適宜等等,使養生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醫學理論的主要內容,從病因、病機,到診法、辨證,再到養生防治,以及髒象、經絡等各種理論,幾乎都是圍繞着中醫學對健康觀念的認識而次第展開的。瞭解中醫學的健康觀,將能夠很好地指導我們日常保健和調養。

天人合一 的健康觀

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中國古代哲學概念,是指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一切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中醫學認爲:人體有自己的生命活動規律,與自然界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不論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還是四時氣候、晝夜晨昏,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重要影響。

例如:自然界的四時氣候變化就能直接影響到人的情感、氣血、臟腑以及疾病的產生。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中醫養生學認爲人類必須掌握和了解四時氣候變化規律和不同自然環境的特點,順應自然,保持人體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才能養生防病。

中醫是怎麼養生的 第3張
  

形神合一 的健康觀

中醫學“形神合一”理論來自《黃帝內經》,這種理論始終都是建立在客觀生理結構的基礎上。首先從生命起源來看,是形俱而神生,即認爲先有生命、形體,然後纔有心理活動的產生。形神合一觀認爲:神是形的主宰,形是神的物質基礎,兩者既對立又統一。

其中,形是指軀體、身體,神是指思想、思維。中醫學提出“形神合一”乃是強調形與神的密切聯繫。只有當人的身體與精神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即形與神俱、形神合一,才能保持與促進健康。有研究表明: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病症與情緒焦躁、心態不平衡有着密切的關係,開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態是健康長壽的`根本所在,這與中醫的“形神合一”觀不謀而合。

陰平陽祕 的健康觀

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陰陽分別代表一定屬性的物質和功能,如人體內的氣爲陽,血爲陰,興奮爲陽,抑鬱爲陰。“平”是正常的意思,“祕”是固守、固密的意思。“陰平陽祕”表示陰陽既各自處於正常狀態,也具有相互協調、配合關係。

“陰平陽祕”作爲人的健康態,體現在生命活動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層次上,如酸鹼平衡、血糖平衡、代謝平衡等。此外,“陰平陽祕”還體現在人體活動的一種有序穩態上,這類似於現代科學所指的“內穩態”。

“內穩態”是指人體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狀態的傾向,如人體的體溫、血壓、血液內的酸鹼度、血糖濃度等均爲“內穩態”所調控,如果我們的身體達到這種穩態的話那就是健康的狀態。

正氣爲本 的健康觀

中醫學中的正氣是相對邪氣而言的,是指人體的機能活動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病能力及康復能力。中醫認爲疾病發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機體正氣虛衰。

正氣充足則人體陰陽協調、氣血充盈、臟腑功能正常,能抵抗外邪,免於生病。正氣不足則邪氣容易損害人體,機體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當邪氣侵襲時,若邪氣弱不足以與人體正氣相抗衡時,則邪氣被正氣驅逐、消滅或暫時潛伏在體內,均不會發病;只有當邪氣較重而能同正氣抗爭以引起較強的反應時,人體纔出現證候(症狀、體徵等),即爲發病。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