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食 > 戶外美食有哪些

戶外美食有哪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戶外美食有哪些,戶外是解壓方式的很好選擇,現在很多人選擇戶外露營來尋找自己的一個健康生活,戶外避免不了的是食材的準備,以下分享戶外美食有哪些。

戶外美食有哪些1

今日秋分,這就意味着秋天已經過去一半,秋老虎也隨之不見了。眼下的這個天氣,不熱不冷,特別的舒服。

春天適合外出野餐,秋季的天氣也特別的舒服,太陽照在身上也不會覺得很熱,微微的秋分給人一種更舒適放鬆的感覺,這個時候也是特別適合出去野餐的。

這不,眼下就快到國慶了,又是一個小長假,以往每到小長假,旅遊景點到處人山人海,可由於疫情原因,出門去很遠的地方遊玩比較不放心,就近遊玩就好了。

國慶的時候約上家人或者朋友,找一處風景好的地方,擺放上一張墊子,或者搭個小帳篷,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有吃的,聊聊人生,聊聊家常,聊聊孩子或者夢想,這畫面想想都特別的美好。

一、三明治

戶外美食有哪些

所需食材:牛排,番茄,雞蛋,生菜,黑椒醬,油。

菜譜做法:

1、牛排和雞蛋分別放入鍋內煎熟。

2、番茄切片,生菜鋪平,放入切好的番茄片,加上煎好的雞蛋和牛肉,擠上一點自己喜歡吃的醬汁。

3、用生菜包起來,最後再裹上一層保鮮膜固定。

這個蔬菜三明治是前段時間被關曉彤種草的,我覺得很好吃,有葷有素,做好後用保鮮膜包裹起來,吃的時候再打開,攜帶也是很方便的,我個人會覺得比吐司的好吃,但是您喜歡吃吐司的'話,也可以加上吐司。

二、滷三雞

所需食材:雞翅,雞蛋,雞腿,蔥薑蒜,生抽,老抽,酒,冰糖,滷料包,雞精,油,水。

菜譜做法:

1、雞蛋煮熟,去殼。雞腿和雞翅打上花刀冷水下鍋,加一點酒煮制一下,煮出血沫,煮好後撈出。

2、鍋內倒入一點油,放入冰糖炒制,炒到冰糖融化,呈現褐色泡泡倒入適量的水,放入滷料包、蔥薑蒜、鹽、生抽、老抽、少許雞精調味。

3、把煮好的雞翅、雞腿和雞蛋放入鍋內一同煮制,小火滷上半小時,滷好後就可以關火出鍋了。

外出野餐的時候,很多朋友喜歡直接買現成的滷味小吃,比如鴨貨。如果有小朋友的話,我這個滷三雞更適合小孩吃,吃起來不會辣,味道非常香,出門用保鮮盒裝起來就好了。

三、壽司

戶外美食有哪些 第2張

所需食材:熟米飯,壽司醋,雞蛋,胡蘿蔔,火腿腸,肉鬆,黃瓜,沙拉醬,海苔。

菜譜做法:

1、熟米飯需要熱的,拌入壽司醋,用飯勺給它打散拌勻。

2、胡蘿蔔焯下水,也可以直接生的。雞蛋打散,攤成蛋皮切成絲。

3、海苔鋪在壽司席上,抹上一層米飯,加上胡蘿蔔條、火腿腸和雞蛋絲、肉鬆,擠上一點沙拉醬,用壽司席捲起來,卷好以後握緊一些,切小段。記住:切的刀一定要鋒利,米飯要卷得緊一些,這樣切的時候纔不容易散。

壽司也是比較適合出去玩的時候帶着吃,大人小孩都可以吃,裏面加的食材也是比較隨意的,自己喜歡吃什麼就加什麼,不用考慮怎麼加熱,特別的方便。

四、麻辣牛肉串

戶外美食有哪些 第3張

所需食材:牛肉,醬油,蠔油,辣椒油,辣椒麪,花椒油,白糖,雞汁,鹽、白胡椒碎,料酒。

菜譜做法:

1、牛肉用刀背敲一敲,敲鬆散一些,切成小塊。

2、把牛肉加一點小蘇打或者蘇打水泡一下,這樣牛肉比較嫩,然後加入醬油、蠔油、辣椒油、辣椒麪、花椒油、白糖、雞汁、鹽、白胡椒碎、料酒醃製一下。

3、醃製好的牛肉串在竹籤上,入烤箱或者烤爐上,烤熟就可以了。

戶外美食有哪些 第4張

出門很多朋友喜歡帶上燒烤架,不過很多地方是不允許生火的,所以出門攜帶我們這個麻辣牛肉還是很方便的,外頭那層錫箔紙吃的時候再撕掉,也很衛生。

以上四種特別適合出門野餐的時候帶着,再配上一些切好的水果和飲料,太棒了,記住玩好以後收好自己的垃圾,最後祝願大家國慶快樂!

戶外美食有哪些2

山屋的火雞蔬菜飯。

山屋像便利店供應的熟食。撕開包裝袋口,注入兩杯沸水,攪拌,封緊封條,悶一刻鐘。再度打開,異域香料的氣味溢散出來。意式牛排飯口味的。明顯可見豪放的蔬菜與肉粒,料滿,量多。

西式料理擅長的酸甜,意大利燉飯特有的濃郁感一下子就出來了。米粒顆顆分明,彩椒飽富水分,沒有過重的味精調味。每一勺都能舀到配料,頗有咀嚼感的肉塊滿足了肉食動物的需求,恰似食了一整塊牛排的分量。

▲打開包裝可見大塊的“硬菜”。

然而便利店是什麼?就是有點期待,又沒那麼期待。

但即便是凍幹食品,對許多戶外愛好者來說,一包134克的山屋可供兩人或分兩次食用,總攝入熱量超過1000卡。輕便易攜之餘,能量上實現了最大化。另外,保質期長達30年,不必擔心變質問題。

▲喜歡西式口味或想偶爾嚐鮮的話,山屋提供了諸多選擇。

作爲逾45年之久的美國戶外食品品牌,從早晨的培根煎蛋、雞排土豆泥,到下午茶的芝士蛋糕、冰激凌等系列甜點,從美式、歐陸口味,再到線上出售一空的日式照燒味……山屋大有承包五湖四海腸胃之勢。

金廚銀廚不如本地廚 | 山之廚

戶外美食有哪些 第5張

▲山之廚的真空壓縮包裝。

相較山屋,這位“本土大廚” 價格上僅前者的一半。口味迎合國人需求,肉末茄子、麻辣雞肉、蝦仁什錦……海陸空一網打盡。

一致好評的是咖喱牛肉飯,咖喱粉融在米飯裏,土豆和胡蘿蔔丁軟糯。牛肉粒雖小顆,但能咀嚼到一絲筋性。

只是米飯呈半泡飯狀,整體口感過鹹,讓人心裏冒出個冷笑話,咸陽產的嘛,真鹹!

▲米飯裏菜的搭配比例不高。

不過長時間涉足戶外,酣暢流汗後,確需補足流失的鹽分,另外,倘若酷暑天氣,重口味可喚醒麻木的味蕾。

口味需謹慎購買。比如番茄炒蛋飯,索性可以喚之“爛番茄攪蛋”。有些食物吃到最後,回過頭不知道自己吃了些什麼,這個就是。

無論是番茄的甜和酸,都不在這袋飯裏。唯一加分的是青椒碎,補充了一些微乎其微的辛辣感。

戶外美食有哪些 第6張

▲咖喱牛肉飯的咖喱味乍一嘗還挺上頭。

即使不能與現出爐的中餐相提並論,但到了幾千米海拔以上,也可將就。畢竟提供了國人熟悉的口味,且能做到幾天正餐均不重樣。每袋125克的分量標註一人食,包裝呈真空壓縮狀,有助於節省揹包內空間。

保質期僅5年,在同類凍幹食品中不算長,是因爲如包裝上所顯示“不添加防腐劑”,還是凍幹技術並不過硬?

米麪,是誰的不治之症 | 脫水製品

▲中國人習慣的白米飯和掛麪。

一天吃不到米,就像這天什麼也沒吃。

不止一個人發過此類牢騷。行走戶外,用餐上一時難以脫離平日慣性,於是,除上述兩種專業級戶外食品外,有些戶外人士擅長私人定製。

在缺少電飯煲的情況下,煮米便是一項技術活,而倘若高海拔地域,高壓鍋便必不可少。爲避免多餘負重,資深徒步愛好者孤月早期徒步時,會常備千石谷牌免蒸米飯。

▲戶外熱騰騰的煮食。

這種方便米飯加水後,10分鐘即可泡熟食用。缺點是沒有口感,他總能吃出一種合成米的漿糊感,並伴隨着一股子塑料味。

往後,他會在出行前蒸一些米,再加以烘乾,做成自制的免蒸米飯,密封后帶上路。講究起來,則會帶上些東北大米,以解長線徒步中的米飯之思。

▲讓胃舒適的湯食。

麪食是國人的另一種牽腸掛肚。喜好露營的何通,晨起後拉開帳篷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煮一碗熱乎乎的湯麪。

湯底是一款蘇伯牌脫水蔬菜速食湯,在裏面下一把細幼易熟的掛麪,連湯帶面哧溜吸入腹中,野外清冷的早晨便漸漸暖和了起來。

路餐儲備計劃 | 能量棒

▲Clif Bar的辣薄荷口味。

戶外常以路餐代替正餐,節省時間、氣罐等能源消耗。能量棒是路餐首選。

一位登山者攀登高海拔雪山時,往往一天需補充7~8次路餐,吃掉10多根能量棒,平均一個小時消耗一根。

從早到晚約10個鐘頭的攀爬或徒步,身體持續消耗脂肪和糖原儲備,一旦能量得不到及時補充,則很可能完不成當天任務,或在對抗困境時敗下陣來。

▲歐美超市貨架上玲琅滿目的能量棒。

歐美國家市售的各品牌能量棒往往佔據超市一整排貨架,口味充分細化。不僅是戶外補給,日常用作節食代餐的也大有人在。巧克力、燕麥、堅果、葵花籽等都是常見的能量棒原料。

例如1992年誕生於加州的能量棒品牌Clif Bar,外包裝上標誌性的攀巖畫面,使產品很快鎖定戶外愛好者羣體。一塊68克的Clif Bar,具有260卡能量,其中含9%的脂肪,7%的鈉,17%的纖維……蛋白質達20%。營養成分全面。另外,時常推出新品,如海鹽味,或薄荷巧克力味等。

▲穀物是能量棒的常見配料。

國內戶外人士熟知品牌是康比特。外觀類似紫米糕,吃起來像糙米與沙琪瑪的結合。麥芽釋放出的甜度不會喧賓奪主,而較之其他堅果類能量棒,口感更輕盈。

包裝設計有望改進。如果Clif Bar能使人產生對某座攀巖峽谷、某個攀巖社羣的嚮往,那麼康比特最多讓人聯想到家門左轉200米不到的一家社區健身房。

不死甜不要錢 | 士力架

▲士力架一直延續着經典包裝。

在巧克力品種花樣繁多的當下,一再從戶外人這裏聽到士力架這個名字倒出人意料。畢竟它的口味如此傳統而復古。

在這個甜味越發廉價,人們對糖分的渴求不斷減退的時代,一款產品十年如一日“甜到發齁”,無疑跳脫了普通巧克力的範疇,而更被視爲一款功能性食品。

▲粘牙的夾心糖漿。

士力架自誕生已有近百年曆史,在國外一些地區的市場便直接定位爲能量棒來售賣(早期在英國和愛爾蘭曾用“馬拉松”這個名字,可見關聯)。

小小的一塊花生夾心巧克力,含有白砂糖、乳糖、可可脂、花生仁、葡萄糖漿、食用鹽等多重能量成分,甜度直衝腦門的同時,也可最快時間補充體能消耗。

▲士力架爲“超級碗”橄欖球賽推出的碧根果口味。

儘管因粘牙、吃完後易口渴等不佳體驗屢遭嫌棄,但仍會有人在出行時,當作路餐來搭配,或與同行友人分享這一老掉牙的食物。

早上土豆中午洋芋晚上馬鈴薯 | 土豆泥

▲土豆泥保留了土豆絕大部份澱粉營養。

北美地區將土豆泥作爲主食,融合了黃油香氣的土豆泥,淋上厚厚一層肉汁,飽腹又令人慾罷不能。

即食土豆泥最大化復刻了這一風味,並迅速本土化,被擺放在世界市場的貨架。國內常見的.美極就有牛肉、咖喱、雞茸等口味可選。

碳水是人類餐桌永恆不變的主題,在戶外更是。對尤其熱衷長線的戶外愛好者,土豆泥的魅力在於比米飯或麪條更輕便、且極易儲存,提供了另一種澱粉方案。

▲土豆泥是單一食材經過複雜調味後的美味。

2011年11月,孫斌和李宗利搭檔攀登幺妹峯。要登上6250米的海拔高度,每一克負重都需精密計算。

進山前,他們將一盒盒粉狀土豆泥拆開,散裝在密封袋裏,納入每人約20公斤的行李中。可見國內極限攀登者對這一舶來食品,在便攜和熱量補給上的認可。

▲《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在火星種土豆求生。

其實,由硬科幻影片《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在火星培育土豆就能看出—無論多麼極端嚴酷的環境,沒有土豆不能解決的生存難題。

穿越半個多世紀的風靡 | 方便麪

▲油炸處理大大延長了麪條的賞味期限。

吃泡麪需要點想象力。當你選擇將某款方便麪裝入行囊,開啓一場戶外旅程時,你帶的便不僅僅是一包包油炸速食,而是它包裝上的湯頭、名字裏的風味。

中午吃什麼?紅燒牛肉還是香菇燉雞?這是個歷久彌新的問題。

自1958年日清食品公司銷售的第一款方便麪問世,這種集便利、保質期長、經濟實惠、美味於一身的速食已經發展了半個多世紀,還沒有其他任何一款速食能取代它在口味上的多元。

▲元祖雞湯麪已成爲日清的經典口味。

泡麪吃多了,能吃出閱歷來。有些戶外達人深諳此道。如熱衷登山攀巖的小付,這些年揹包裏的泡麪已經從日本口味換到韓國口味,如今常帶的一款是泰國的冬陰功口味。

途中有條件時,還不忘來個升級—泡着吃不如煮着吃,煮着吃不如加些新鮮蔬菜煮着吃。帶一包娃娃菜上路,是提升戶外幸福指數的又一配方。

▲攀爬印尼林賈尼火山途中,當地嚮導做的印尼炒麪。

另一位徒步愛好者石頭,徒步大橫斷時,包上則外掛了許多袋乾脆面。無需泡水,加了調料包,當作膨化食品,在行路中既果了腹又解了饞。

可鹽可甜 | 堅果

▲豐富的堅果種類。

很少有人拒絕得了堅果。在戶外,這樣食物如此零碎而討喜。口感冗雜,層次分明,飽含能量。理想的路餐,是儘可能送到嘴邊更多花樣,在這一點上,堅果完勝。

一小袋25克的每日堅果就搭配了6種食材,除扁桃仁、核桃、腰果、榛子,巧妙混入藍莓乾和蔓越莓幹,鹹味和甜味輪番交替,味覺不再寂寥。除去包裝袋可能涉及的環保問題,對懶人們而言,這已是不錯的調劑品。

▲維生素、能量、纖維,乾果可做均衡搭配。

也有人出行前,會去幹果店自行搭配。選一些堅果,再買些帶糖分的蜜餞,甚至摻入葡萄乾和紅棗,各種顏色匯了足足一大袋,路上邊走邊吃。

戶外美食有哪些 第7張

要安全不要體面 | 壓縮餅乾

▲看起來乏味枯燥的壓縮餅乾。

壓縮餅乾被公認爲口感不佳,但又往往會放進揹包的食品。形如磚頭,味如嚼紙,乾澀到難以下嚥,卻以最小的體積提供了最大的安全感。

一小塊正方形的壓縮餅乾,便有1000~2000卡的熱量,這種超高的能量、重量比,使它成爲戶外人心裏“最熟悉的陌生人”—它就在揹包最底部,但不到關鍵時刻,堅決不拿來食用。

▲曾作爲“阿波羅11號”宇航員食物的壓縮甜餅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藏。

在戶外,這樣的應急糧是對可能遇到的危機進行防範,一旦迷路、被困、失聯等緊急情況發生,那一塊“壓箱底”的壓縮餅乾,能維繫起碼兩日的生計。

不過,倘若晚間露營時大家有分享食物的環節,就不必將那吃不掉又懶得揹回去的壓縮餅乾拿出來啦—缺乏品位,亦沒有誠意。

妙趣橫生 | 烤棉花糖

▲棉花糖經火烤後,表面迅速形成一層脆皮。

改變某一食材的分子結構,會使其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味。換句話說,就是通過或自然或人爲的干涉,將食物轉化爲另一道值得玩味的“珍饈”。如果有一樣食物在戶外能給人這種轉化的樂趣,那麼非烤棉花糖莫屬。

或許國內還不常見,將大如手心的棉花糖串在木枝尖,放在篝火上烤來食用,是北美地區露營時的一項保留節目。烤過的棉花糖,不復其綿軟彈牙的口感,瞬間成了另一樣食物—外皮略脆,內餡熔化的焦糖布蕾。

▲餅乾夾上烤制後融化的棉花糖和巧克力,就成了經典甜點Smores。

這尤其在孩童和學生族羣中廣受歡迎,通常以飯後甜點的姿態出場,學生們亦會將烤後的棉花糖夾在兩片餅乾中間,自制甜甜的夾心餅乾S’mores。創意、趣味、美妙的記憶,傳說中的露營就是這樣的。

途中的小確幸

或許,沒有人能框定戶外食物的範圍、必備的元素。每個戶外人,都享有自己獨一份的,微小而確切的味覺幸福。

攀巖者小付常常帶一盒丹麥曲奇作爲飯後甜點。濃郁的黃油味起酥帶來極大的滿足感。

他的一位戶外的友人可樂,每次必帶一瓶可樂,只會在最累最困難的時刻打開,猶如儀式一般。

▲戶外,也有杯酒人生。

何通和朋友在營地時,喜歡圍着篝火,丟一些生栗子到火堆裏,聽着火苗將栗子烤熟、炸開的噼裏啪啦聲,用樹枝撿出來食用。那是他最能感受到戶外氛圍的一個時刻。

▲篝火和烤栗子,點燃了野營氛圍。

孤月自2017年前往藏地徒步,每每徒步前,都去到位於拉薩布達拉宮附近的一家醬牛肉店鋪買牛肉,並在頭幾日的路程中儘快吃掉。今年再去,發現老闆換了,滋味已不復以往。

戶外美食有哪些 第8張

▲餃子是中式露營的一個保留菜。

輕戶外愛好者孫志勇學生時期嚐遍了苦行僧的滋味,往事不堪回首,進入社會後,便開啓了一陣“報復性腐敗”。

選個近郊野營地,帶上酒、品着茗,煮頓火鍋,炒幾樣菜,換個場景生活,把戶外過成另一個家。

▲戶外野餐是一種別樣的“社交文化“。

他不大去考慮負重、搭配,貫徹“吃是最孤高的自由”:背一個西瓜爬山,翻過山去,只待坐下來切掉西瓜的那一刻;帶上一碗一瓢,同新結識的朋友蹭些吃食,順道聊上幾句。

戶外對他來說,並非遠離社羣,反而多了人間煙火氣。或許如今的他仍會想起當年那些乏味的戶外食品支撐他走過的路,但遠方的定義,在他心裏已些許有了不同。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