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5篇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5篇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無聲告白》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5篇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

爲人父母時可以給孩子們的成長道路指引方向,但請不要用自以爲愛的方式去綁架孩子的人生,殊不知你是拿孩子來實現你理想抱負的工具。

這是本悲劇性家庭倫理小說,小說裏莉迪亞爲了媽媽瑪麗蓮不會再次消失,選擇乖巧的實現瑪麗蓮的願望,她是爸媽的寵兒,父母越是關注她,對她的期望就越高,她呢?她壓抑,她不自由,她小小的肩上扛着她媽媽遠大的抱負……最後呢,她堅持不住了,投湖死了,惜哉痛哉悲哉也。小說裏面我喜歡兩個角,漢娜和傑克。漢娜這個小女孩在這個家庭裏就是個小透明,她小心翼翼,察言觀色,我喜歡她的小心思,她是那麼可愛的小存在。傑克,一個人們眼中浪蕩不羈的男孩,他對人們的眼光毫無在乎,他可憐莉迪亞,他說自己至少有勇氣做自己。

他愛內斯,每次內斯煩躁,需要人陪時的一個轉身,可能他就站在那裏,一個惹火的眼神,一個欠揍的笑,一句欠扁的話,都來自他對他投來的溫暖,只是這些愛他刻意的隱藏了。真的喜歡漢娜和傑克。最後,奉上本書的鎮書良言‘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沒錯,好好做自己吧,此生走一遭,瀟灑走一回。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2

有些罪,從我們出身起就有了……

莉迪亞死了,於是他們試圖找出殺害她的兇手...

儘管他們不願意面對,但他們都是兇手...

於是他們開始反思,在她的成長軌跡裏,從哪裏開始出了錯...

是啊,從哪裏開始出了錯呢?這個問題值得千千萬萬個家長們反思,爲什麼自己的孩子會變成這樣?

有些孩子一出生,就被當做大人來對待,成長的基本軌跡也被預設好了。任何偏離預期軌跡的行爲都會被遏止。孩子的天性就這樣一步、一步的扼殺在萌芽之中。於是,家長和孩子就這樣在對立的狀態中愈走愈遠……

人啊,總要有活下去的理由。

這是我第二次意識到這個問題,第一次是《三體》中楊冬的死,而這一次是莉迪亞的死。

一扇又一扇的窗戶關了,照進莉迪亞內心的光越來越少了,直到,內斯鬆手了。最後一扇窗也關了,她的內心徹底的失去了光明……

於是她放棄了求生的本能,無視內心的恐懼,淡然的走向了自己生命的終結...

她知道她不會游泳,她知道她到不了碼頭,她也知道她再也見不到內斯了,可是,她依然跨出了小船,走進了水裏……

莉迪亞的死,讓這個家庭漸漸恢復了正常,可是莉迪亞呢?

我也想體驗一下水面在頭頂閉合,靜靜的懸浮在水中的感覺。體驗一下水爲我分擔沉重的‘現實的引力’後的感覺……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3

這本叫《無聲告白》的小說,出自一位美籍華裔女作家之筆,扉頁上的她很年輕,也很漂亮,很難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靈魂的故事是這位優雅、溫婉的女士所作。小說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寫的是成爲“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先說說故事梗概:莉迪亞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必須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莉迪亞的屍體被發現後,她的父親內疚不已,母親則一心報復。莉迪亞的哥哥覺得,隔壁的壞小子鐵定脫不了關係,只有莉迪亞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亞的妹妹看清了什麼呢

原先,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窮困的華人移民後代,從小受到排擠、孤立,最大的夢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單身母親撫養長大,雖是地道的白人,卻不願屈從母親期望的女性傳統主角,她夢想擁有自己的事業,比男人更加卓爾不羣。倆人的結合有愛,也有很深的誤解和由誤解產生的期盼。等到孩子相繼出生,誤解越來越深,差點導致家庭的崩解。此後,莉迪亞就成了維繫家庭表面安穩的紐帶。她既要安撫父親對友誼的渴求,又要滿足母親對出人頭地的期盼。她被親情綁架,被父母的懦弱壓垮。

在小說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在現實中卻都舉步維艱。當成人的夢想遭到現實困境,當成人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痛苦,這種憤憤不滿,這種失魂落魄,就會轉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樣,不但互相傳染,還會感染給所有的家人。當內心的痛苦深藏成祕密,這些祕密就會讓家庭產生裂痕。我想,每個人都難免心意難酬,難免傷痕累累。但是,這些決不能成爲勒索他人的藉口,尤其不能轉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壓。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繞不開的難題,那麼,這些都就應由每個時代裏的每個人去求索,去抗爭。轉嫁痛苦是一種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來,也只好自己認,至少不要讓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靈。“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這行字像針一樣刺進你的心裏,告誡你:要有勇氣活出自己,否則,你不但成爲不了他人期盼的樣貌,還會因此自我毀滅,帶給他人更大的打擊。因爲,每個人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在別人哪怕是最親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徹底的代償。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4

終於讀完了這部壓抑的小說,本來只是試着讀讀看,但是慢慢地被小說扣人心絃的故事吸引了。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邏輯思維以及細節的描寫,如此沉重的主題竟然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越來越想讀下去

父親詹姆斯是中國人,母親瑪麗琳是美國本土人。現在的美國開放包容,而那個時候的異鄉人的確與衆不同。所以他們倆的結合也是衝破各種束縛,瑪麗琳不顧母親的勸說找一個“和她更像的人”,而毅然決然嫁給了一個哈佛教授詹姆斯李。理所當然,他們的孩子也承受了更多的本不屬於他們的外界的壓力,因爲他們的與衆不同。

瑪麗琳在組建家庭並擁有倆個孩子的情況下想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於是她不辭而別,然而這樣的選擇是不理智的。顯然可以看出,一個結婚後的女人再想做出點成績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割捨的太多。

莉迪亞受盡父母的寵愛,享受這種愛的代價是承載父母的夢想,按照他們規劃的人生去實現所謂的夢想。這種愛是自私的,他們只是在彌補自己人生的遺憾而已。“如果你不願意笑,就不要笑。”書中描寫過幾次利迪亞的笑,淡淡的,有超出同齡人的成熟,這種成熟也讓她爲了整個家庭的平衡做出犧牲。以至於最後徹底崩潰選擇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而傑克卻是截然相反的,他肆意的活着,是小說裏最自由的靈魂。“至少我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面對隱晦禁忌的感情不懼怕,用花心的外表來隱藏自己內心深處純真的眷戀。

不談關於這本書中的關於種族和性別這麼嚴肅的主題,只是想說說關於教育和成長的自己的一些看法。前段時間看的電視劇《小別離》中的朵朵也是初中生,喜歡寫小說。而媽媽確是很要強的女人,唯成績論者,朵朵成績簡直就是家庭晴雨表,一言不合就可能來一場母女大戰。還好朵朵有個明智的爸爸,然而還是躲不過虎媽的步伐。備受壓力的朵朵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僵,甚至恨自己的媽媽,媽媽當然也很委屈。這是中國家庭常見的模式,只是通過電視劇表現出來就更加激烈。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是並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不需要繼承所有的東西,比如夢想。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爲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真正能做到的都是勇士。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5

《無聲告白》是20xx年8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伍綺詩。《無聲告白》是伍綺詩耗時六年寫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故事編排精妙細緻,文筆沉穩內斂,一經出版便廣受好評,成爲20xx年度最具實力且衆望所歸的黑馬。

小說講了一個過度承載了父母期望的女孩最終走向了不歸路的故事,作者匠心讀到,先把死亡的結局交代了,再回過頭來帶着我們抽絲剝繭追蹤原因。

因爲懼怕父母的分離,家庭的崩解,女孩拼盡一切努力地迎合父母,被迫放棄了自我,雖然她內心深處無比痛苦,但是被遺棄的經歷無疑更痛苦,更令人無法忍受。

這其實又是一個”爲何家會傷人“的故事。我不禁悲觀地揣測,每個人最初的受傷都來自於家庭,或輕或重,也許悄然癒合了,也許終其一生未能痊癒……

身份認同幾乎是每個人成長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重大的考驗。不是誰都有合適的契機恰如其分地理解“我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想要勇敢地生存下去,必須自己積極尋求自救。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放棄從外界尋找認同,真心接納和擁抱自己,才能告別過去,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6

希望一個人的逝去,能換來一個家庭的重生

其實,以一個人的逝去去換一個家庭的重生,這本身就很殘忍。但對於這個原本就支離破碎的家來說,可能是最好的結局。

剛讀這本書時,覺得無聲地壓抑。起這麼一個溫情的名字,着實覺得有些違和感。

讀到最後一章,看到詹姆斯和瑪麗琳選擇了對兩個孩子訴說,學着對他們表達時斟酌自己的言辭,留意自己表達時的情緒,才覺得莉迪亞真的是在訴說一場無聲的告白。

人生來無法選擇的事情很多,而偏偏一個人的家庭和童年,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性格。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書中的主角,可能本身沒有那麼幸運。

但換句話說,即使是認認真真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你,也明白,你不是永遠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甚至有時候是自己努力爭取之後,也未能達成的目標。人人皆如此,皆有不如意之處,又何必強求事事完美呢。

正如在書中讀到的:你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你只是學會了如何得過且過而已。

在同情莉迪亞的同時,也在無聲地祝福,未來的漢娜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得到無盡的寵愛。

對於每一個作用力,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個向下,另一個向上。一個失去,另一個得到。所以人生,還是有諸多被期待的美好瞬間。希望這一場無聲的告白,是送給這個家庭在別無選擇之下最好的一份禮物。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7

瑪麗娜在經歷“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戀愛到平淡如水的婚姻生活,母親的死喚起她要重新追隨年輕時的崇高理想—當一名醫生,實現自我價值。她逃避了一個已爲人母人妻的事實,她忘了責任和痛苦是並存的,也沒細想過現實並非與理想對立的,毅然決然拋下一切,給年幼的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心理傷害。

莉迪亞害怕再次失去母親,她以一種卑微的姿態祈求着母愛,母親用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光環以愛的名義強加給孩子,在愛的綁架下,孩子失去自我;一步一步陷入黑暗。在得知無法改變內斯-唯一可以給她帶來慰籍的哥哥要離家上大學,以及原以爲可以從傑克那兒尋求解脫離家出走,當着一切落空,她徹底絕望且異常孤獨,她的孤獨不是受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最終放棄自己。本書以種族歧視爲社會意識形態爲背景,批判民族歧視。

在書中我若隱若現看到了自己和孩子的身影,只想對兒子說“狹路相逢請擁抱。”

非常喜愛龍應臺《目送》裏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以此讀書筆記告誡自己,生命需要的是自行澆灌。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8

無聲告白,讀罷無聲。這不是一個輕鬆愉悅的故事。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小說開篇的第一句話一下就揪住了我的心,這個開頭一下子讓我想起加繆的《局外人》。“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一樣的沉重、無奈,一樣的單刀直入、簡潔有力。莉迪亞爲什麼而死?是怎麼死的?無聲的告白,告白什麼?

是的,莉迪亞死了。不是從小缺少關注,極其敏感,極具洞察力的妹妹漢娜死了。也不是一直知道自己喜歡天文學,堅持追求,並得到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哥哥內斯死了。是莉迪亞,詹姆斯教授和瑪麗琳小姐的掌上明珠莉迪亞死了。16歲的少女選擇溺死湖中,什麼原因?有人說,孩子有問題,家長肯定也有問題。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出身於窮困的華人移民後代,從小努力、刻苦並一路讀完哈佛博士,最終成爲大學教師。他這一輩子最大的夢想是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白人世界,希望成爲一個不會引人側目的普通人。他母親瑪麗琳是美國人,年少時揹負着母親的期望,希望在當時重男輕女的社會中取得成就,成爲女醫生,她暗自發誓,絕不要成爲母親那樣的家庭主婦。當她正在朝自己的目標奮鬥時,她遇到了詹姆斯。像大多數女性一樣,結婚、生子,繼而管理住宅、照顧孩子,成爲了最不想成爲的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實現他人的願望,從此,失去自我。悲劇從這裏開始。兩個人組成了這樣的一個家庭:“由愛而生、個性相反、目標相悖、因愛生怨、情感相離、溝通爲零。”在他們表面的琴瑟和鳴之下,其實隱藏着巨大的認知分歧。

在這個背景成分與衆不同的家庭裏,莉迪亞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因爲三兄妹中,只有她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父親的黑頭髮,於是受到了父母最多的期望與愛。哥哥和妹妹都是陪襯。

然而,正是這萬千寵愛令其不堪重負。美裔母親瑪麗琳將自己無法實現的“與衆不同”夢——卓越女醫師,完全寄託到女兒身上;而身爲教授的華裔父親詹姆斯,雖看上去功成名就,卻始終處於社會的邊緣,糾纏半生不被他人認同的孤獨感令其將“與他人一樣”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莉迪亞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她的成績和她的社交直接影響父母的心情,進而影響全家人的情緒。可是,誰又願意成爲這個中心呢?她被迫承載父母的夢想,壓抑着心底不斷涌起的苦澀泡沫。伴着莉迪亞長大的,是長達十年的壓抑。她母親最希望她與衆不同,她父親卻最想要她融入人羣,而這兩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愛是陽光,可是太多的愛也容易把人灼傷。極端的愛註定無法喘息,莉迪亞用死終於掙脫了父母早已給她安排好的命運!

我總覺得一個碧玉年華的生命體,會有無數的鮮花掌聲,會有無數的不值得一提的憂慮煩惱,會有無數難忘的悸動美好。不過區區十六歲的莉迪亞,在本該精彩的年紀卻承受了太多不應該承擔的東西。她的敏感脆弱、迎合順從、矛盾掙扎,最終用死亡這種殘忍手段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無法知道當她走進冰冷的湖水中時是什麼樣的心情,是釋然還是一種自我救贖?

最後莉迪亞終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重新開始,這樣,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獨了。當她的雙手鬆開纜繩撐起那條小船駛向湖心,她和所有人的生活都將重新來過。所有人都在關於死亡這件事上得到了活第二次的機會。

所幸的是,故事結尾,所有人都獲得重生,一副溫馨柔軟的家庭生活圖景在我眼前緩緩鋪開……

無聲告白,無聲的反抗,也是無聲的提醒。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就必然有自己的痛苦,迷茫,這些都應該自己通過努力自己解決。對於孩子,他們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既不是上一代生命的延續,也不是所謂的附屬品。他們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以愛之名強加期待,這不是愛,是害!

這個故事裏沒有一個我喜歡的角色,但絲毫不影響它成爲了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每個人都是普羅米修斯,無論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我們每個人都是。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9

“她學習努力,但是她顯然不合羣。”

淺淺的讀完這本《無聲告白》,給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並非是瑪麗琳爲心中極度渴求實現的夢想而付出的巨大努力,並非是詹姆斯那令人心酸,孤僻且荒蕪的童年,並非是內斯從最初希望父母的視線有一天能落到他的身上變成後來他雖洞悉這個家裏所發生的一切細節卻再也不去在乎的心情,也並非是漢娜處於一個懵懂的年紀卻早已習慣躲在餐桌底下觀察那間房子裏發出的一切動靜。

而是莉迪亞去世之後,她的物理老師在報紙上用簡短的幾句話紀念她的學生,紀念一個在學校的人的眼中,就是一個那樣性格的莉迪亞。

學習努力的,一個高一的學生卻上着高二的物理課的,一個孤獨的、不和任何人來往的、來自混血家庭的、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學生。

莉迪亞無疑是痛苦的。如果痛苦能夠被繼承,那麼她便繼承了父母所有的痛苦。在瑪麗琳害怕自己重蹈母親那可悲且虛度的一生後,她選擇拋下一切,拋下丈夫和兩個年幼的孩子,拋下家務事和一切跟她的夢想無關的事出逃,某種程度上看,瑪麗琳是勇敢的,儘管離開學校已經有八年的時間,她仍然揹負着害怕自己平庸度過一生的重擔而不惜一切代價的奔赴夢想,但她同時又是膽小的,她的身上總是縈繞着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她知道這次若是失敗了,她將再也沒有第二次的勇氣重新開始,她選擇逃避,彷彿只有避開她眼裏阻礙她實現夢想的絆腳石她就能成功一樣,如果她壓根不留戀這些絆腳石那麼她至少會成功一次,可口袋裏裝着的屬於家人的小物品卻被她當成了救命稻草一般的寄託,她的腦子裏一直有兩個人在拔河,一頭是夢想,一頭是家庭,最後家庭更勝一籌。

在瑪麗琳心裏,夢想磨滅了也還有個念想,她的女兒,莉迪亞。在她把夢想和那些本科的教材書、筆記本一起塵封進塑料紙箱之後,她開始把自己的所有念想都寄託在莉迪亞身上,與其說是她認爲她的女兒是個十分具有天賦,聰明且聽話的人,不如說她更希望莉迪亞成爲那樣的人,成爲她想象中她原本可以成爲的人,好像只要莉迪亞成功了,便是她成功了。

生活與夢想,在本書中成爲了矛盾的對立面。像力與反作用力,一個得到,另一個就會失去。瑪麗琳得到了可以與心愛的人共度一生的權力,便接二連三的失去了夢想與夢想的繼承人。詹姆斯得到了一個終生教授的職位,終於可以讓瑪麗琳不要再出現要出去工作的想法以此來滿足他一直以來想要與周圍人變得一模一樣的慾望,卻失去了與重要的人之間的理解、溝通和心平氣和。莉迪亞,在死之前她從未得到過什麼,在死之後,她至少得到了解脫。

對於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來說,合羣比努力學習更爲重要。更何況,她已經與周圍的孩子與衆不同了。與衆不同,並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如果那並不能讓她交到朋友的話。

一直以來,她在家中呈現出的是一個懂事、聽話、善解人意的形象,她戴着一副面具生活,遵從她的父親詹姆斯送她的那本書裏寫的那樣“你不想微笑,怎麼辦?逼自己笑。”於是她微笑着對母親說“好的”,微笑着對父親說“我很喜歡這份禮物”。到底好不好,到底喜不喜歡,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一定無數次躲進自己的房間裏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歇斯底里,聲嘶力竭反駁別人的畫面,可她做不到,因爲她害怕母親會再次在這個家裏消失。

母親消失的時候她曾想過,不論讓她做什麼都行只要母親回來,後來母親回來了,她還有什麼理由不聽話?

莉迪亞肩上的石頭從未滑落,甚至於瑪麗琳和詹姆斯一直將愛的石頭摞在她的肩膀上,好像摞的越高,他們的女兒就越優秀。是這塊石頭把她壓沉至湖底,是這塊石頭讓她的背脊貼着佈滿沙泥的湖牀,最後動彈不得,水灌入五臟六腑,她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

故事的結局呈現出了一種缺憾美,他們最終接受了莉迪亞已經徹底從這個家裏消失掉的現實,因爲錯誤而犯下的錯誤——丈夫的出軌,內斯壓抑着心中長久以來的怒火對那個沉默的愛着他的男人大打出手,都得到了原諒,這是一種夾雜着救贖的原諒,而錯誤的源頭,莉迪亞,沒有人會忘記她。

他們知道,有句話只能永遠深藏於心底,又或許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虔誠且沉默的說出來,那句我愛你,終究變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無聲告白。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0

《無聲告白》這本書通過講述一個家庭的故事,來說明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這是一個混血家庭,父親詹姆斯·李,中國人,小時候隨父母偷渡到美國,頂替他人的名字讀書求學,成爲優秀的哈佛畢業生,在大學教授美國曆史。他一生的夢想就是融入美國社會,成爲真正的美國人。母親瑪麗林,美國白人,她一生的夢想是成爲一名醫生,渴望與衆不同、出類拔萃。在這個家庭裏成長着三個孩子,或者可以說一個孩子:大兒子內斯和兩個女兒莉迪亞、漢娜。三個孩子中莉迪亞最特殊,一張中國人的臉龐,一雙藍色的眼睛,加之聰明過人,吸引着父母的注意力。瑪麗林在成爲母親、迴歸家庭之後就失去了追求夢想的天地,詹姆斯即便成功拿到了終身教職,卻依然沒有朋友,內心孤獨。莉迪亞的獨特,使得夫妻倆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大女兒身上。詹姆斯希望女兒求同,多交朋友,成爲受歡迎的人;瑪麗林希望女兒日後可以成爲一名醫生。父母將自己的夢想移植到女兒身上,關心她,愛護她,重視她也要求她。他們將自己的期許滲透進女兒生命中的點點滴滴。父母的愛,就像是一片片飄落的白雪,看似輕盈,日積月累終於壓垮了孩子。所以這本書開篇就是莉迪亞死了,接下來在對莉迪亞死因的探尋中展開了這個混血家庭的故事。

莉迪亞的死因是什麼?是自殺。她無法承受父母沉重的愛,無法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夢,無法擁有真正的自己。這些痛苦令她難以再生存下去,她只好選擇死亡。生前莉迪亞最大的願望就是父母可以說一句,做你想做的事情。沒有,一次也沒有。父母以爲自己很瞭解女兒,他們從不問莉迪亞的想法,自以爲是地規劃着、主宰着她的人生。莉迪亞看懂了父母的心思,她隱藏真實的需要,迎合父母的期許。如同父親一樣,她沒有朋友、孤獨無依,但卻假裝與朋友通電話、看電影;如同母親一樣,她學習優秀、與衆不同,打算今後學醫。這樣的莉迪亞是父母想要看到的,卻不是莉迪亞本人所期望的。但是她愛自己的父母,爲了父母她選擇隱忍下去。

在這個家裏,內斯和漢娜是被父母忽視的存在。儘管內斯很優秀,拿到哈佛的錄取通知,卻依然引起不了父母的注意;儘管漢娜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似乎應該備受寵愛,然而她也是被忽視的角色。因爲他們長着一張中國人的臉龐,因爲他們兩個身上寄託不了父母的夢想。在這個家庭裏,內斯和漢娜像是旁觀者一般,清醒的羨慕着莉迪亞,同情着莉迪亞。只有他們懂得莉迪亞內心的痛苦與畏懼。在莉迪亞的內心,內斯是最懂她的人,也是支撐着她活下去的重要力量。

當發現父親出軌,當內斯要離開家裏遠走哈佛,莉迪亞心裏的兩根支柱轟然倒塌。她所堅持的,她所守護的都不存在了,心裏的孤獨與恐懼迸發出來,無法抑制。自始至終,莉迪亞都是沒有自我的,支撐她的始終都是對父母的愛、對家庭和睦的期待和對哥哥的依賴。在這三者不復存在之後,莉迪亞迷失了。爲了找到自我,她選擇結束生命,重新開始。

但願在“天藍色的彼岸”,莉迪亞可以找到自我,做自己。但願每個人,不要綁架他人的人生,不要讓他人爲自己的夢想買單。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1

一切都像極了…壓抑的喘不過氣的氣氛,每個人如筆記般的晦澀難懂的心事,各式各樣在某個不經意瞬間的誤解,弄巧成拙的“爲你好”,竭力衝破卻無從下手的尷尬,千瘡百孔脆弱不堪的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大概每個人都能從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吧…

如何跳出這種怪圈…這是一個關於愛的答案,真正做到把愛的人放在心上,放在眼裏,和而不同,莉迪亞的家庭充斥着以愛爲殼的自私,每個人都期望其他人給予或者培養自己所稀缺的:爸爸媽媽希望莉迪亞實現自己未實現的醫學夢想和合羣性格、莉迪亞希望媽媽一直的陪伴而委屈順從、長期揹負關注與期望像抓住救命稻草樣抓住內斯、內斯和漢娜因長期缺乏關注而心思敏感對莉迪亞也沒有正常兄弟姐妹的深情…試想如果有人走出第一步,大膽表達:詹姆斯可以說:“我一直自卑自己作爲華裔不合羣”瑪麗琳:“當醫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我希望你們可以支持我實現”莉迪亞:“我只想做我自己”內斯漢娜:“我們也很棒,爲什麼不關注下我們?”一切是否都會不同?沒有什麼是不可直視的,沒有什麼是一起同心連理解決不了的!

很喜歡作者細膩的文筆,精細刻畫了每一位人數的微動作微表情微妙心理變化,步步推進,潛移默化,淋漓盡致地傳達了那種透過皮膚毛孔滲入骨血的壓抑和心疼,一點道理都講不起來。後來發現,是個女作者,一切都合理啦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2

選擇終身伴侶時,你是否一時衝動?當父母提出反對意見時,你依然固執己見?

因家庭瑣事繁擾,你是否曾想逃避現實,重拾人生理想?

當發覺自己人生黯淡時,你是否轉寄理想到孩子身上,並施予壓力希望借他們來實現?

當家中幾個孩子稟賦不同,你是否會有所偏愛,並明顯表露出來?

如果讓《無聲告白》的母親瑪麗琳·李來回答這些問題,她的答案必定全部爲“是”。正是上述這些因素,催生了本書一個壓抑沉重的悲情故事。

本書第一章第一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剛一開始,作者就讓女主角死了,你說能不讓人鬧心嗎?莉迪亞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

爲何這孩子會死去呢?在主角猝逝之後,作者通過抽絲剝繭的推理、回憶,探尋死因。全書條分屢析地展開,終於案情明晰。結局大出父母意外,孩子居然是受不了父母的重壓而尋求逃避。女孩選擇在別人酣睡的深夜坐一艘船划向湖中,踏入湖水,最終溺水而亡。其實,根據書中描述看,應不是自殺,而是一場女孩主觀臆想而出的意外。

這本小說看得很壓抑,甚至有些切膚齒寒。好在結局微露希望之光。莉迪亞死了,夫妻兩人在悲痛、逃避、指責、出軌與捉姦之後,兩人終是幡然悔過,開始關注他人,憐惜家中長期遭受忽視的另外兩個孩子。莉迪亞之死似乎成了這個悲傷壓抑家庭的一劑解救良藥,雖然那般苦澀。

深究小說中父母心理內在動因,似乎可以管窺蠡測。

首先,因爲缺少而夢想。

父親是華裔,家庭赤貧,他靠着優異的成績衝到了哈佛。他娶她,更多是因爲,他太想融入白種人的社會,在那個種族歧視嚴重的70年代。母親,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白人女孩,她的媽媽一心想讓她成爲醫生,並且嫁一個哈佛畢業生。確實是嫁了一個哈佛畢業生,只是對方是華裔。

因爲缺少而夢想,這很正常的人生驅動力。但不幸的是,似乎越是想依靠婚姻去拯救什麼的時候,往往越是得不到。

其二,因爲我是爲了你好

白人母親因爲懷孕未完成學業,未能如願成爲孜孜以求的醫生。哈佛畢業的華裔父親事業發展也未必盡如人意。母親在有兩個孩子後曾想再度追求自己的夢現離家出走,但最終又因發現懷孕而回歸家庭,之後將自己女醫生之夢,寄望於長女身上,一心希望莉迪亞成爲醫生,來實現自己未竟的夢想。家庭閉塞,沒有社交,沒有朋友,過度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又與孩子缺乏有效的溝通。

而當莉迪亞的哥哥終於熬到了可以去大學,他如出籠的鳥一般,迫不及待的出走。而這成了壓死莉迪亞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我是爲了你好,但不幸的是,你對我的好,都是你以爲的好,不是我需要的好。愛就變成深重的心理暴力,讓人窒息壓抑。因爲愛,所以恨。

每個人都有成爲父母的權利,然而成爲一名成功的父母,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做父母,是責任,是學問,是藝術。若盲然而無知地進入這個神聖領地,又將一個無辜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則有可能是一場人生的劫難。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又想起身邊的一些案例:

有這樣一個男孩,父母寄予厚望,嚴格要求,曾經成績優秀,又考上名校,但上大學後遇到發展瓶頸,又遭受學業、戀愛各種打擊,得了精神分裂症,只得退學被父母養在家中。

有這樣一個男孩,因爲父母離異,他每次談女友都還順順當噹噹,但當談婚論嫁時,就分手,因爲他潛意識中總覺得自己也會像父母一樣離婚的,所以遲遲不願踏入婚姻殿堂。

有這樣一個女孩,因爲父母離異被拋棄,幸得好心人收養。女孩天資聰潁,學習優異,考上大學,工作順利。但抑鬱症卻一直伴隨,幾度想自殺。

有這樣一個女孩,父母出生貧寒,於是商海搏擊,撈金無數。女孩中學即被送出國留學,後因爲婚戀、工作屢屢受挫,在異國自殺未遂。勸其回國,她說不想回去,父母除了給錢,什麼都沒有。後症實這女孩得了狂燥型抑鬱症,經常將家中的東西悉數砸爛,父母來看望卻被打得頭破血流。

有這樣一個女孩,姐姐太過優秀,在學校、在父母眼裏都被樹爲標杆,妹妹就一直生活在姐姐的陰影中,陷入壓抑的心理狀態長期不能自拔。

想想,人有時候是不是非常愚昧無知?甚至非常自私自我?他們的眼裏只有自己曾經得不到的東西但又十分渴望的東西,卻未曾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別人又真正需要什麼?若是成人,已有足夠的辨識與心理承受能力,但換作自己年幼的孩子到底因之承受着怎樣的壓力與苦痛?

儘管這本《無聲告白》是一本閱讀體驗並不算愉快的書,但爲人父母確實都應該來讀讀此書,對照檢查反思一下,是否自己也有着同樣的心態,甚至做着同樣的行爲,而書中的悲劇在現實中是極有可能會發生的。

末了,又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困苦於父母常常吵架,夜自習歸來都不想回家,而是留戀於家中附近的荷塘,沉醉於月影婆娑,荷葉翩躚,大自然的美好讓我忘卻世間的繁擾,想像着自己必定會有遠大美好的前程可以脫離這個家庭。如今再回首,想着父母當年一定不知道年少的孩子是如何內心憂傷與掙扎,以及是如何努力地尋求自我救贖與突破。慶幸,那些年我依然頑強而努力地生活着,而且至今還活得好好的!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3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他們一家每個人都活的很壓抑,詹姆斯一直一直活在“種族歧視”自卑中,瑪麗琳爲自己沒能完成自己醫生夢感到羞恥以至於在醫院看到女醫生就反省自己的人生是不是還有另一種可能。內斯自始至終把自己的缺愛歸咎與瑪麗琳同時又同情她,而漢娜從來都是多餘的隱形人。瑪麗琳更悲劇,自從經歷了媽媽離家出走的陰影就暗自承諾,一定要活成她期待的樣子,絕不違揹她的意願,認爲只有這樣才能永遠把媽媽留住。奈何瑪麗琳的期待太過沉重,壓的她喘不過氣。父親則希望她不要像他一樣,一直要她廣交朋友。父母的關心就像雪一樣,不斷壓下來,最終把她壓垮。她感覺到繼承父母的夢想是多麼艱難,被愛多麼令人窒息。而唯一能夠理解她,能夠傾訴的哥哥內斯也因爲無法忍受壓抑逃離了這個家,當瑪麗琳生命當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離她而去,她選擇從新開始,擺脫一切,解脫自己。當父母的全部期待化爲烏有,瑪麗琳的世界崩塌了,詹姆斯用情人逃避,悲劇。

其實,想想現在的家庭又何嘗不是如此了,獨生子女的時代,孩子是家裏的所有,父母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到孩子身上,讓他們努力學習成爲最優秀的人,其實這何嘗不是滿足父母自己的虛榮心,你內向沉默,他們就覺得你沒作爲,不合羣。比如,看到熟人必須主動打招呼,不然會被別人認爲父母沒教育好等等。現在好多高中生大學生自殺的悲劇,誰又能說不是家庭造成的了。所以,讓愛輕盈,放愛一條生路!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4

莎士比亞說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每當枯燥煩悶時,閱讀能使你心情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閱讀能平靜你的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情愉快時,閱讀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美好的事物,閱讀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無聲告白》也許聽到名字以爲是言情小說而對它沒興趣,其實並不是,這本書是小女孩莉迪亞的死因線索,一家人在探索小女孩的死因的過程中而展現出了很多值得人深思的問題。莉迪亞從小就活在母親的期待中,母親極高的要求讓她從小就失去很多童年樂趣,而上學後就連交朋友或和小夥伴出去玩的時間,母親都嚴格規定。逐漸地莉迪亞身邊的朋友都一個個遠離她,她是個特別孤獨的女孩。而父親卻爲她貼上不合羣的標籤,最後這個小女孩在孤獨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後來我明白了父母過度的愛,就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其恐怖在於,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我們總是在失去了一些過後,終於懂得,應該讓一個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時說出該說的話,不然,很多事情都來不及後悔。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也總是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常常因爲交流不當的問題產生隔閡甚至是衝突,也造成了令人遺憾的事,所以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交流,我們要學會相互理解,學會溝通並坦誠的交流纔是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是整本書中讓我最有感觸的一句,有的時候我也想問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回憶過往我曾經喜歡舞蹈,夢想着有一天能站在舞臺上跳給更多的人看,可爸媽卻認爲這對我的學業起不到絲毫作用,覺得補習班纔是我當下最需要去的方向,父母總是把他們認爲好的給我們,可他們卻忘了我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忘了問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每每閱讀時都覺得好像看到了自己。

最後我合上了書,感慨萬千。願我的家庭生活不是一幕無聲告白,我只願能與他們好好交流,好好溝通,互相尊重,然後我們彼此用最輕鬆的愛給予對方,給予我們的家撐起一片專屬我們自己無話不說的天空,讓無聲變有聲。

《無聲告白》讀書筆記15

對於這本書,我想我看完後感觸很多。家庭中有愛,但不要用所謂的愛捆綁住彼此。

莉迪亞,用自己的死進行無聲的告白,最後喚起了家人彼此之間的直面問題。多麼可愛的小女孩,面對母親的離開,自責自己是不是因爲自己的錯,不聽話讓母親離家出走,最後爲了讓家庭的完整犧牲自己,壓抑自己,到真真解脫想通時卻死了。

瑪麗琳,因爲從小母親的影響,夢想沒有實現,夢想成爲醫生,卻被家庭牽絆,我想這是無數個家庭主婦面臨的問題。我希望我以後不論怎樣,一個女人都不可以太依賴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自己的事業。作爲父母,我們不能把我們所謂的成功強加給孩子,尊重孩子,愛孩子。最後,你是個美麗的女人,爲了家庭的完整原諒的丈夫,生活中需要寬容。

詹姆斯,你生活在種族歧視的環境下,努力學習美國文化,考入哈佛,明明自己很優秀,卻因爲自己是黃種人,不能再哈佛任教。在你的身上你也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一直努力的學習,司徒融入這個社會。你從小自卑,懦弱,爲了拜託妻子離家出走的痛苦,女兒的死去,你用性慾麻醉自己,你動手打孩子,你對妻子大叫,說就當一切沒有發生。

漢斯,因爲父親的影響性格隱藏的自卑,爲了逃離這個家,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取哈佛,在家的時光裏,安慰妹妹,給你佔位子,陪她一起吃飯。

漢娜,多可愛的小傢伙啊,在家中一直都是多餘的存在,卻是最明白的,讀者一直站在她的立場看問題,看着看着不由自主的心疼那個小傢伙。

家人一直一定要袒露心懷,不要用所謂的愛捆綁住任何人。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