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7.8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有的地方三年不燒寒衣紙,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1

三年不燒寒衣紙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習俗,人去世後第一次去燒寒衣紙必須是單年,且先復土立卑。有的地方去世三年內清明節不讓填土。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爲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寒衣節的到來,也標誌着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爲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在外工作的年輕人,別忘了回家看一看父母,因爲老人是最害怕冬天的,爲他們買上一兩件過冬的衣物也是好的。

各地祭祖的方式不一樣,山東這天上墳除了燒紙以外,還用彩紙剪做衣帽,焚於墓前,代表生者對逝者無盡的哀思。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

有的人家不但燒冥幣,還燒用五色紙糊成的豪宅、汽車等“奢侈品”。是希望逝去的人能在世界的另一端過的好,也能衣食無憂,吃穿不愁。

寒衣節的來歷傳說跟孟姜女有關,孟姜女跟丈夫新婚燕爾,丈夫就去修築長城,最後死於長城之上。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喊,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找到了丈夫屍體,用帶來的棉衣重新裝殮安葬。由此產生了“送寒衣節”。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2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衆稱爲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

有的地方三年不燒寒衣紙,講究按照中國民族傳統習慣,逝者去世後第一次去燒寒衣紙,必須是單年,且須先復土立碑。 每個地區的習俗不一樣,有的地方頭三年清明不讓填土,寒衣節是可以燒紙的。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 第2張

燒寒衣有啥忌諱

送寒衣時間不可以推後。按照習俗,是在寒衣節這一天給逝去的親人朋友送寒衣,是最合適不過的.日子。如果因爲有事情,寒衣節當天不能前往送寒衣,提前幾天其實也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過了寒衣節的日子,也就說:可以提前,但不可以拖後。

燒紙時間最好安排在上午9點至下午15點之間進行。上午9點到下午15點這段時間內,是一天中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會加強自身陽氣。

凡屬送給死者的衣物、冥鈔諸物,都必須燒焚,只有燒的乾乾淨淨,這些陽世的紙張,才能轉化爲陰曹地府的綢緞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銀銅錢。只要有一點沒有燒盡,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燒寒衣,要特別認真細緻。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 第3張

必須在寒衣節或者提前燒。若在十月初一以後的時間燒,死者會穿不上袖子,提不上褲子。投生後穿衣用衣袖抹鼻涕,穿褲子踢裏踏拉的,這種舉止會伴隨其一生。

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

寒衣節上墳添土不用筐簍,要用衣服兜着,兜的土越多,族裏人丁越興旺。由家長率領兒孫們到祖墳添土,擡着食盒、大方桌和豐盛的供品(20至30個大碗),逐個到墳瑩前祭拜,叫“上大墳”。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3

寒衣節燒寒衣祭祀方法

1、首先要提前準備好供品。一般在會在當天上午去準備。供品張羅好後,家人打發小孩到街上買一些五色紙及冥幣、香箔備用。五色紙乃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晌午吃過飯,主婦把鍋臺收拾乾淨,叫齊一家人,這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

爲什麼三年內不燒寒衣 第4張

2、進行拜祭、到了墳前,焚香點蠟,把餃子等供品擺放齊整,一家人輪番下跪磕頭;然後在墳頭劃一個圓圈,將五色紙、冥幣置於圈內,點火焚燒。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