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奧運會既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對各種高科技裝備的檢閱。高科技運動裝備,正在吸引更多眼球。更多更“狠”的科技手段,用在了運動員日常訓練中。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1

奧運會既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場對各種高科技裝備的檢閱。

今天就跟大夥盤點一批看似普通,可實際上卻飽含科技含量的比賽裝備。

曲棍球,一個比較小衆的項目,起源於法國,是法國農民在農閒時,進行的一種田間地頭的小遊戲,後來一點點演變成爲了曲棍球。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曲棍球運動員在比賽時用的球杆,就是根據法國農民收割莊稼時,用的一種長杆鐮刀演變而來的。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2張

可就這根曲棍球的球杆,不但價格不菲,還滿滿的都是科技含量。

最初的曲棍球球杆都是由木頭製成的,不但很沉,而且不結實,撞幾次就折了。後來被塑料材質所取代,現在曲棍球球杆基本都是碳纖維的,堅硬程度比鋼鐵還要硬,可是重量大大減輕了。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3張

但是價格是多少呢?

業餘選手用來打着玩的球杆,大概人民幣兩千多塊錢一根。如果是專業運動員的裝備,人民幣大概要兩萬一根。而一名曲棍球運動員,至少要準備三根以上的球杆備用。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4張

守門員戴的手套,人民幣五千塊錢一副。頭盔兩萬多,護胸、護肘、護膝,這一套大概六萬六。守門員的這一套裝備全下來,就需要人民幣將近十萬塊錢。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5張

正式比賽的時候,曲棍球的場上隊員多達32人,這還不包括訓練保障人員。各種訓練器械全算到一起,絕對是天價。

當初曲棍球起源於田間地頭,可是現在,這妥妥是一項貴族運動。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6張

跟曲棍球類似的冰球也是一項貴族運動,而且裝備價格比曲棍球還要貴,基本上就是在曲棍球的基礎上再乘一個3。曲棍球的裝備要是一萬,冰球就得是三萬。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7張

乒乓球,號稱咱們的國球,是咱們國內最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老幼皆宜。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8張

很多小區都有露天的乒乓案子,球拍也不貴,幾十塊錢一支,球就更便宜了,一塊錢一個。

但這也就是普通人平時自娛自樂,如果是專業運動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9張

運動員手裏對那支球拍分爲兩部分,一個叫底板,一個叫膠皮,底板不用換,膠皮經常需要換。專業運動員,每打一場比賽就需要換一塊膠皮,正面一塊反面一塊。

普通老百姓用的底板,幾十塊錢的就可以,而專業運動員使用的底板,都是幾千塊錢價位的,如果是世界水平的選手,底板還會更貴。

至於膠皮這種消耗品,同樣價值不菲。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0張

剛纔說的這些,從價位上來說,還都屬於入門級的,普通人咬咬牙也能買得起。更專業的,更貴的,還在後面。

田徑比賽中的撐杆跳,就那一根撐杆,價值就超過一萬元,而一名運動員參賽時至少要帶5到7根撐杆。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1張

撐杆跳這項運動,始於19世紀的歐洲。最初的撐杆是木製的,硬度、彈性都不怎麼樣。後來發展成竹竿,再後來有了金屬竿和玻璃纖維竿,現在普遍使用的都是更高科技的碳素杆。

一根撐杆的好壞,直接影響撐杆跳運動員的成績。撐杆表面必須光滑,這才能保證運動員在握杆時不會因爲撐杆表面不光滑而影響發揮。

之所以要帶這麼多撐杆,一是因爲撐杆的長度不一樣,二是因爲防止撐杆折斷。根據大賽規定,撐杆如果斷了就取消成績。所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從預賽到決賽,一名運動員至少要跳五到七次,所以就得帶五到七根杆參賽。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2張

擊劍比賽,也是一項歷史悠久的貴族運動。既然是貴族運動,自然就便宜不了。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3張

一套業餘選手的擊劍裝備,大概兩千多元人民幣,包括護面、劍、保護服、小背心、護板、手套、和劍包。

而專業運動員的一套裝備,價格超過15000元人民幣,國家隊選手的裝備則是定做的,價格是5萬元人民幣一套,每個運動員至少三套。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4張

不過貴有貴的道理。

擊劍運動員戴的面罩,都是由金屬製成的,網眼長度不超過2毫米,保證重量夠輕的同時還不能減弱防護力,正面要能承受160公斤的衝擊力。

比賽服也有保護作用,由質地結實的面料製成,可以抗擊80公斤的衝擊力,強度足以抵擋劍的刺劈。運動員還要穿上防護內衣,女運動員在上衣裏還要多穿一層由金屬材料製成的護胸。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5張

運動員手裏的那把劍,必須要用馬拉金剛打造,而這隻有歐美少數幾個國家可以生產。劍的劍身不叫劍身,叫劍條,這也是可以換的,一般幾場比賽過後就需要換一根劍條,而一根劍條也合人民幣幾千塊錢了。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2

北京時間13日凌晨,我國獲得了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冠軍。兩位中國姑娘,戴着中國風運動頭盔,收穫了我國自行車奧運歷史上的首枚金牌。

除了頭盔,吸引觀衆注意力的,還有姑娘們腳下的自行車。這種自行車只有一個齒輪,無閘,科技含量頗高,目的就是讓運動員們能“快到飛起”。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6張

高科技運動裝備,正在吸引更多眼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國體科技開發服務中心總經理黃希發博士一直在關注奧運賽場上的“黑科技”。他內心最迫切的期待,是能有更多中國企業參與到競技體育科技產品的研發中來。

更多高科技裝備用於日常運動訓練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7張

本屆奧運會,排球賽場上動用了鷹眼系統,解決可能出現的爭議;長距離游泳比賽的泳池底下,用上了LED顯示屏,貼心告訴運動員他們還剩多長距離到達終點;射擊賽場使用了激光電子靶系統,數據精度進一步提升……奧運會臺前幕後,各路炫酷玩意兒悉數登場。如果把他們集齊了,大概也能再順便開一場科技博覽會。

當然,這些只是競技體育科技產品的冰山一角。

更多更“狠”的科技手段,用在了運動員日常訓練中。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運動員要了解自己和對手的實力;教練團隊也要掌握運動員的技術特點、體能狀況,制定科學訓練方案。一塊獎牌的背後,是一整套科學訓練體系。

“我們用得最多的就是視頻分析技術。”黃希發表示,現在主流視頻採集頻率爲每秒50幀,如果對特定行爲點進行分析,則能以每秒500—1000幀的高速攝像對運動員動作進行捕捉和採集,並分析運動員各項細節的技術指標。他記得,當年劉翔的教練團隊,用攝像機捕捉其動態,將劉翔在110米欄訓練中的跑動全程製成一張圖。他們看着滿圖的“劉翔”,分析他每個關鍵節點的動作做得是否到位。

體育裝備發展趨勢:智能化和隱形化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8張

科技的進步,確實曾帶來體育成績的大幅提升。1963年,由於玻璃鋼撐杆的'使用,撐杆跳高項目成績的提升幅度超過過去20年的總和。然而到了現在,在材料改善和人體工學設計優化上,運動裝備的改進幅度已到達極限。除非使用新材料,否則很難再有革命性的變化。

與此同時,智能化也成爲運動裝備界的一股新潮流。近幾年來,可穿戴設備已成爲專業運動員訓練中的助手。黃希發介紹,在足球訓練中,運動員會穿上內置傳感器的背心,教練團隊就能監測他們的跑動距離、跑動速度、跑動軌跡和心率等多項數據。

黃希發判斷,未來可穿戴設備會更加隱形化,甚至成爲衣物的一部分。這些設備未來不僅可以“被動記錄”數據,還能對運動員施加“主動刺激”,提升他們的興奮度。

在體育科技上,我國也在“憋大招”。

比如這次出現在奧運賽場上的激光電子靶,就不算新鮮。國內已有相關公司研發了具有國際知識產權的激光電子靶系統。再如游泳項目,一直採用的是歐米茄公司的視頻圖像計時判斷系統。黃希發透露,體科所、國體科技正合作研發視頻圖像觸壁計時判斷系統和游泳水下動作分析系統,相關軟硬件今年年底就能在游泳隊中測試運行。

大衆體育發展也能提升競技體育科技範兒

奧運賽場上的各類“黑科技”裝備 第19張

北京國體科技開發服務中心市場經理何聰坦言,在可穿戴設備這方面,我國企業確實研發出了不錯的產品。但是在算法上,還是國外企業更勝一籌。“他們一款設備能分析的指標,多達300餘項;國內公司如果能分析到40多項,就已經相當不錯。”技術上,我國和國外不是沒有差距。

在大衆健身領域,中國企業表現可圈可點。但是,由於受衆羣體相對侷限,我國競技體育運動裝備發展步伐確實不如國外。

“以前是各玩各的。體育人自己玩體育、自己做科研,社會力量參與相對較少。現在提倡‘互聯網+’,一些大公司也在介入,單打獨鬥的局面正在改變。”黃希發說。

何聰說,當體育是少數人的“遊戲”時,鮮有企業願意費心去研究體育裝備;而當體育真正大衆化,瞅準了商機,企業也就願意投入。這投入的成果,應用到大衆體育的同時,加以升級,也能用到競技體育。當然,也可以走“自上而下”路線,企業先在競技體育中謀求一席之地,將運動裝備“減配”後再推而廣之。

“隨着體育產業的發展,再借着這次奧運會的東風,我相信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進入運動裝備研發領域,形成井噴式的發展態勢。”黃希發展望道。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