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我們國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而古人流傳下來的禁忌是需要我們去了解的,這些禁忌我們最好別去觸碰。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瞭解古人傳下來的禁忌的相關內容。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1

一、吃飯時的禁忌

1、忌用筷子敲碗。古人認爲敲着空碗挨家挨戶乞討的是乞丐,所以對吃飯時用筷子敲碗非常忌諱。

2、忌手心朝上端碗。這條禁忌同樣是因爲乞丐乞討時,會用五個手指託在碗底,手心朝上。

3、忌筷子豎插飯中。古人只有在祭祀時纔會將筷子豎插在飯中,如果在非祭祀情況下將筷子豎插是很不吉利的。

4、忌席未散抹桌掃地。請客吃飯,如果宴席未散就開始收拾空碗空碟,打掃衛生,會被認爲是“趕客”,是一種極不敬的行爲。此外,在聚餐時還忌吃飯出聲、忌大口喝湯以及吃飯過程中當衆剔牙,這些都是極不雅的行爲。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

二、穿衣時的禁忌

1、忌白衣白帽。古代居喪期間,喪服爲白衣白帽,所以平常穿衣不能同時穿白衣和白帽,否則會被認爲很不吉利。與此類似是帷帳不能改作衣服來穿。

2、忌丟鞋和踩別人鞋子。古人很忌諱丟失鞋子,因爲這很可能被敵人所獲,用以詛咒。《管子》中就曾記載過一件事:齊襄公外出打獵時不小心丟失了一隻鞋子,齊襄公忙派人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於是齊襄公重責了手下這個人,將他打的遍體鱗傷。作爲一位國君,鞋子顯然不是多麼貴重的東西,齊襄公之所以發這麼大的火,就是源於對丟鞋的禁忌。同樣,鞋與人的足密切接觸,所以古人也非常忌諱隨意踩踏別人的鞋子。

3、童子不衣裘裳。小孩子不能穿毛、皮做的衣或裳。這是因爲古人覺得衣着穿戴要與內心的品行相稱,君子不求華服,但求整潔,所以教育少年不要追求華貴的衣服。

4、忌衣服反穿。早在漢代時就對“反懸冠”非常忌諱,認爲是“似死人服”,在土家族地區有不將畚箕倒伏在堂屋中的忌諱,因爲這意味着要埋人。所以,古人往往對一切顛倒、翻轉穿衣都很忌諱。

三、家居禁忌

1、將上堂,聲必揚。這條禁忌是說將要拜訪主家時,要發出聲音讓對方知道,在很多地方即使是親戚串門,在大門口都得先咳嗽一聲才能進院。

2、將入戶,視必下。客人進入主人房間後,眼睛不能左右回顧,以免看到主人的禁忌。

3、忌無席而坐。當然,現代人大多已經不習慣像古人那樣席地而坐了。不過,古人在坐時,下方必須有席子,因爲只有在喪事、戰場以及打官司等場合纔會無席而坐。古人認爲無席意味着有憂愁,所以產生了不得無席而坐的禁忌。

4、忌坐時雙腿外岔。《禮記》中說“坐毋箕”,意思就是說坐的時候不能雙腿向外岔開,因爲這樣姿勢非常不雅觀,會暴露肢體的私密部位。孟子的妻子就曾不小心犯了這個忌諱,惹得孟子大怒,差點休妻。

5、男女七歲不同席。過了7歲這個年齡,男孩女孩就不能在同躺一張牀了,這是因爲要讓小姑娘“漸知男女之防”。

6、忌鏡子破損。鏡、釵、簪這些物品都是與人朝夕相伴的,所以故意打破或者損壞都是非常禁忌的。

四、出行及行爲禁忌

1、忌“指與唾”別人。王充《論衡》中就寫道:“故楚、越之人,促急捷疾,與人談言,口唾射人,則人脣胎腫而爲創”。在古老的楚越之地,指與唾都是巫術常用的詛咒方法,雖然所謂的巫蠱並不會真的有所謂的殺傷力,但在禮法上來講,指與唾都是對對方的極大挑釁和侮辱,所以古人對此非常禁忌。

2、外出旅行忌喝田水、溪水。這條禁忌主要是考慮到健康問題,因爲田水、溪水中可能有螞蟥。

3、父子不能同乘小舟。《涌幢小品》對這條禁忌的解釋是,如果父子同乘小舟,一旦遇到風浪,則“並命絕嗣也”,意思這家男丁就絕嗣了。

4、五月不出行。這裏的五月是指陰曆,古人根據生活經驗,認爲五月“易暑疫蔓延”,出行的人往往受酷暑煎熬而蒙受不幸,所以有了五月經商者不出行、爲官者不上任,不能蓋屋、不能曬席子等習俗,這些其實都是生活經驗而形成的禁忌。

5、同輩忌直呼其名。在古代,只有長輩可以直呼晚輩的名字,而同輩或者晚輩是不能直接稱呼對方姓名的,會被認爲是不尊敬甚至是挑釁。如三國時,平輩之間相互稱字,稱關羽爲雲長,張飛爲翼德。當然,現代人早已沒有取字的習俗,所以直呼名字也沒那麼多講究了。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2

一、大喜易失言

做人不要大喜大悲,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在高興的時候難免希望自己能與別人分享快樂,但是千萬要切記說話要沉穩,不可說大話,否則會讓人感覺是個輕浮之人。正所謂“言多必有失”,話說多了不知道那一句就說錯了,俗話說得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知道何時就把人得罪了。

二、大怒易失禮

這一點是比較常見的,很多人在傷心難過的時候,就會怒氣衝冠,常常做出對人不禮貌的事情,現在社會又是個法制的社會,很容易會爲自己的過錯而付出責任。而解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發怒。

三、大驚易失態

一般人在驚慌的時刻,就會表現出一副失態的樣子,古人對於自己的外在是很在乎的,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一同論天下英雄的時候,劉備在驚慌的情況下掉了筷子。如劉備這樣的人在驚慌的時候尚且如此,那麼常人更是難以做到了,因此做人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

四、大哀易失顏

這裏的顏不僅僅指的是外在信息,而是指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人在面對過於悲哀的事情時,難免精神狀態十分萎靡不振,從而對未來生活失去信心。正如現在社會相愛的戀人失戀了一樣,有的人會哭鬧着去尋死,其實換個角度考慮一下,失戀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一個人的人生照樣會過得精彩。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 第2張

五、大樂易失察

人在高興的時候,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十分愉悅,從而就會放鬆對外界的警惕。就拿過去將軍打勝仗來說,肯定會由於高興而失去對敵人的防備,很有可能就被敵人偷襲,導致全軍覆沒。

六、大欲易失節

講的意思是一個人在慾望的誘惑情況下,意志不堅定的人就會失去做人的原則與底線。現實生活中就有一些人貪圖一點蠅頭小利從而做出損害他人安全的行爲。所以做人一定要學會剋制住自己的行爲,不然跟動物有什麼區別呢?

七、大思易失愛

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瞻前顧後的,憂慮過多反而會導致錯失機會,就拿愛情來說,很有可能在你考慮合不合適的時候,愛就這樣溜走了。

八、大醉易失德

俗話說的好“酒壯慫人膽”,人在喝醉酒的時候,言行就會不受大腦的控制,往往會做出有損道德的事情。這就告訴了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別輕易的就陷入醉酒狀態。

九、大話易失言

做人要腳踏實地,不能誇大其詞,老話說得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出去的話就要執行,拍胸脯說大話之前,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那個能力。

十、大欲易失命

這裏的欲就是慾望的意思,世間的慾望太多了,有人想要錢有人想要權,這些都不要過分的去追求,該是你的終究是你的,硬要強求很容易爲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3

中國人對自身的身體禁忌

中國的平民百姓只所以要盡力遠離那些“命大”於己的神聖的權威人體和不潔淨的危險人體,當然是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目的。他們害怕那具有更強的神祕力量的人體通過接觸、目視、語音的傳導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這是對自身以外人體的禁忌。除此之外,民間還相信,自己還需要對自己的人體採取一些禁忌行爲,進一步確保自身人體的安全。

裸露禁忌

中國人忌諱裸露自己的身體。除了小孩子可以光着身體到處跑以外,

成年人絕對不可以將肉體裸露人前。民間有“男不露臍,女不露皮”的俗語。可能是出於對男性乾重體力時太熱的照顧,也可能是出於男性上體無性刺激敏感特區的考慮,所以男性上體的裸露限制尚不太嚴格。對於女性,要求的嚴刻是驚人駭世的。舊時,一般平民良家婦女,人幼年起就深藏閨閣,所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天呆在家裏。這意思不外是要將難以包裹的.臉、手都隱藏起來,不讓外人看到。因爲女人任何部位的裸露都會產生“性引誘”,都會引起男人的淫慾,從而招致禍患。在孟姜女的傳說故事中,萬喜良爲逃避修長城的苦役,跳進了孟姜女的家院,正巧看到孟姜女在玩水時裸露的胳膊。於是,孟姜女只得做了萬喜良的妻子。從這裏看,裸露禁忌的根由並不僅僅在於有失禮貌或者男女間的私情,而還有更深層的信仰根源。亦即,在別人看到自己裸露的肉體的同時,自己的靈魂也就被這人攝去了、佔有了、控制了。因而,裸露者也就完全失去了自衛的能力,只有服就這人而去了。只不過,這種深層的根源在後世封建禮教的影響下變換了形貌而更加隱蔽罷了。直至如今,當人們提起某某人時,有人會帶着很自豪、很自信的口氣說:“他呀,我見過!”“我認識他!”“我們是莫逆之交。”“我們從小就在一個水坑裏洗澡。”等等,這口氣裏多少還隱約地可以感到他是在說,“我已經佔有了他!”這種佔有的觀念,當然也是屬於靈魂的佔有的!他越是熟視過他的面孔、他的肉體,越是更多地、更牢地把握着了他的靈魂!

古人傳下來的禁忌 第3張

現代中國人對於裸露身體仍是有所忌諱的,不過不像舊時那樣拘泥了。對於乳房、性器官的裸露是禁止的;對於四肢和其他不太性感的地方則聽之任之了;對於“比基尼”三點式泳裝的接受以及對人體畫展、人 體藝術的欣賞標誌着中國人在這方面意識的突破和進展。

骨相禁忌

由於相信通過注視可以攝取、控制靈魂的巫術效驗,所以中國上古時就有許多人體相法。骨相便爲其中一種。王符《潛夫論箋.相列》雲:“人之有骨法也,猶萬物之有種類。”王充《論衡.骨相篇》雲:“案骨節之法,察皮膚之理,以審人之性命,無不應者。”王充還列舉了范蠡去越,尉繚亡秦的例子。說:“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秦王爲人,隆準長目,鷙膺豺聲,少恩,虎視狼心……不可與交遊。”都是通過骨相、占驗掌握對方靈魂從而加以避忌的實證。可見民間是有“長頸鳥喙”、“隆準長目,鷙膺豺聲”等骨相禁忌的。骨相呈凶兆的俗信原則一旦在民間約定俗成,便不僅適合於別人,也適合於自身。因而自身如有呈凶兆的骨相也會自我諱忌的。當然,這種相論是唯心主義的,但是在民間仍有衆多篤信不疑者。此種情狀,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荀子,早就在《荀子.非相篇》中指出了,他說:“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稱之;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他還列舉了許多實例來論證骨相之法是不可信的,指出“相形不如論心”。可見相骨禁忌是屬於俗信的,其中迷信、謬誤的地方,也早已被明眼人看破。不過,民間信仰的存在和發展並沒有因少數智者的覺悟而中止和改變,骨相信仰仍然越來越繁複地發展、延續下來。民間有“上身長,佐君王;上身短,福分淺”、“上身長,坐中堂;下身長,走忙忙”的說法。這是媚上的。還有一種說法是:“上身長,下向短,不吃嘴就是懶”。這是勞動者自珍的俗諺。兩種說法雖有立場的分別,卻也有一致的地方。它反映了對同一骨相不同立場的不同禁忌,也是一種骨相俗信的特例。總之,民間對骨頭的靈氣還是崇信的,“骨法爲祿相表,氣色爲吉凶候”。對意志堅定的強者,民間俗稱之爲“硬骨頭”、“有骨氣”。《西遊記》中白骨精能從一堆白骨而變化成人形也是中國民間相信骨頭是有靈性的一個證據。《水滸傳》中武松葬兄以骨,還有今天對故人哀思寄託於其骨灰等等,也都與骨靈信仰不無關係。由於民間存有骨靈信仰,所以迷信活動中,凡骨相不好的人便成爲衆人禁忌的對象,對自身骨相不好的,便也深以爲忌,想方設法要改變自己的厄運。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