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過春節的來歷簡介

過春節的來歷簡介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過春節的來歷簡介,春節是我們中國最盛大最喜慶的傳統文化節日,春節大家都會圍着一臺電視機看春晚。那小編分享一篇關於過春節的來歷簡介的相關信息,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春節的來歷簡介1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着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爲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裏一瞧,只見裏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着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爲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爲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到了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爲整個春季。而據說,最終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爲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爲了區分農、陽曆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爲“春節”。

過春節的來歷簡介

春節的傳統故事

1、“年”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長的青面獠牙、尖角利爪,兇惡無比。“年”長年深居山中,每到除夕才下山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家家戶戶人們都離家躲避年獸的傷害,把這個稱爲“過年”。

某年除夕,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人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到處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沒有人關心這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婦包了餃子請老人吃,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爲了報答老婦的好心,老人告訴她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要她穿紅衣,在門上張貼紅紙、點上紅燭,在院內燃燒竹子發出炸響。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發現村中燈火通明,它的雙眼被刺眼的紅色 逼得睜不開,又聽到有人家傳來響亮的爆竹聲,於是渾身戰慄的逃走了。從此人們知道了趕走年的方法,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恭賀對方渡過了年獸的肆虐。後來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2、“桃符”的傳說

很久以前,東海度朔山風景秀麗,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樹巨大無比,枝繁葉茂,曲蟠三千里,結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這樹上的桃子能變成神仙。

一個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紅髮綠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鬱壘二兄弟用桃枝打敗鬼怪,並用草繩捆着餵了看山的老虎。從此,兩兄弟的大名令鬼怪爲之懼怕,他們死後變爲專門懲治惡鬼的神仙。後世人們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畫上神荼、鬱壘兩神仙像掛在自家門兩側,以驅鬼祛邪,這種桃木板被稱作“桃符”。

3、“貼福字”的傳說

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

過春節的來歷簡介2

春節來歷的簡介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爲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國曆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爲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爲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爲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流武帝劉徹感到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爲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爲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佈中國改用世界通用公曆,也叫陽曆、新曆。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爲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爲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爲“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地球繞太陽一週,曆法上叫一年,循環往復,永無止境。但是,人們根據春、夏、秋、冬四季節氣的不同,就以夏曆正月初一爲一年的歲首。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時(十二點)過後,春節就算正式來到了。

臨近春節,人們採辦年貨,除夕時,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貼年畫、春聯;迎接新的一年來臨。

隨着新中國的建立,春節慶祝活動更爲豐富多彩。不僅保留了過去民間習俗,剔除了一些帶有封建迷信的活動,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使春節具有新的時代氣息。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規定每年春節放假三天。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漢族、滿族和朝鮮族過春節的風俗習慣差不多,全家團圓,人們吃年糕、水餃以及各種豐盛的飯菜、張燈結綵,燃放鞭炮,並互相祝福。春節期間的慶祝活動極爲豐富多樣,有舞獅、耍龍的,也有踩高蹺、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區人們沿襲過去祭祖敬神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豐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節叫做“白節”,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過藏曆年。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是過“古爾邦節”。春節也是苗族、僮族、瑤族等的盛大節日。

過春節的來歷簡介 第2張

春節名稱的變革

在不同時代,春節有不同名稱。

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爲“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爲“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爲“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爲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爲了區分農、陽兩節,袁世凱將元旦定義爲西曆01月01日,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爲春節。

春節內容的發展過程

先秦時期,就有了歲時的雛形。《詩·豳風·七月》裏記載了人們收穫後釀酒宰羊的歡聚場景,“十月獲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十月滌場,……曰殺羔羊,……萬壽無疆。”

漢朝時,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東漢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正月初一過新年的習俗也越來越豐富。

魏晉時,已形成除夕守歲的習俗。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記載: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

唐朝時,人們除登門拜年,還發明一種“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這一形式迅速在民間普及,改用梅花箋紙。當時這種“拜年帖”被稱爲“飛帖”。

宋代人過年開始吃餃子,宋朝稱餃子爲“角子”。宋代已普遍開始用紙包火藥做成爆竹。除夕、春節放爆竹之俗便逐漸盛行。《東京夢華錄》說:“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到了明朝,接竈神、貼門神、除夕守歲、十五賞燈會都已經盛行。《萬曆嘉興府志》中記載:“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飲,鑼鼓徹夜,謂之守歲。”

清朝非常重視過年,宮廷過年十分奢華,皇帝有寫福字下賜羣臣的習俗。過年要一直延續至元宵佳節纔算結束,猜燈謎是甚爲流行的取樂方式。

辛亥革命帶來了全新的時代,政府提倡新曆,傳統過年不再休假。禮儀上,脫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禮節逐漸成爲中國人際交往的“文明儀式”。

過春節的來歷簡介3

一、新春掃塵

據《呂氏春秋》記載,早在堯舜時代,我國就已經有春節掃塵的習俗。因爲“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就賦予了新的含義,有“除陳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地出門。

二、貼對聯、福字、門神

春節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們會踩着凳子,拿着糨糊和刷子,往門上貼對聯,然後讓下面的大人看看貼的是否端正。有的還橫批,貼於門楣的橫頭上,對聯貼在門的左右兩邊。還有的在屋門、牆壁、門楣上貼福字,寄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還有人會把繪有門神的畫帖貼在門板上,祈求一年平安無事,增添節日喜樂氣氛。

三、祭祖、祭神

春節祭神,是一種遍及我國東西南北的習俗。全國各地祭神習俗大同小異,但目的基本相同,都是爲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大吉大利等等。

祭祖一般情況下都是在祭神之後,各地風俗也不盡相同,在我們老家都是每天中午吃飯之前,各家各戶派個代表,端上食物、供品去祠堂祭奠先祖,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祠堂纔會關門。

四、吃水餃、吃湯圓、吃年糕

北方大部分地區,春節都有早晨吃水餃的習俗,還經常在水餃裏面放一枚硬幣,誰要是吃到硬幣,大家就說他是全家當年最有福的人。在江蘇淮安,早上有吃湯糰的習俗,河南開封一帶,春節這天既吃餃子又吃湯圓。春節期間還有吃年糕的習慣,年糕口味因地而異。

過春節的來歷簡介 第3張

五、守歲、給壓歲錢

除夕守歲,也是最重要的春節活動之一,鄰居朋友聚在一起,或者一家人在一起,有的打牌,有的看春節晚會,大家終日不眠,一起等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來。

壓歲錢是小孩子和晚輩最喜歡的習俗。除夕吃過年夜飯後,長輩會向晚輩分別贈送錢幣,並用紅線穿編銅錢成串,掛在小孩胸前,說是能夠壓邪驅鬼。這個習俗自漢朝開始就已經流行,當然,現在已經沒有銅錢了,一般都是拿個紅包裝現金了。

六、燃放炮竹

新春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辭舊迎新,以示吉慶。當然,現在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爆竹了,還是應該遵守國家規定,以安全爲主。

七、拜年

拜年是春節最重要的活動和習俗之一。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問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從自家開始,小輩給長輩拜完年後,人們在外出相遇時,再笑容滿面地互相恭賀新年。

八、逛廟會

春節期間,一般在農村裏都會有廟會。早期的廟會,僅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但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需要,廟會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又逐漸增加了集市交易活動,還有一些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九、舞龍、舞獅

龍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據說能夠在天上呼風喚雨,也能爲人間祈福消災。早在漢代時期,就有舞龍求雨的活動。除了舞龍,還有舞獅子,也是春節期間比較普遍的習俗,在我們北方,也叫耍獅子,小時候經常見,現在也少了。

十、踩高蹺

踩高蹺,也是春節期間的一項娛樂活動,歷史悠久,在《列子.說符篇》就有記載:“宋有蘭子者……以雙肢長倍其身,屬其脛,並驅並馳。”踩高蹺也叫“扎高腳”、“踏高蹺”,表演的人在兩隻腳上綁上兩三尺高的木質蹺棍,表演各種古怪滑稽的動作,小時候基本村村都有這項活動,後來就越來越少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