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我國是很重視傳統節日的,在不同的節日裏都有不一樣的風俗,但是這個風俗是根據當地的特色來展現的,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清明節傳統的風俗。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1

一、祭祖掃墓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四大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在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人們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帶上水果食品、紙錢等物品來到墓地,將供品擺放在墓地前面,將紙錢焚化,爲墳墓添一些新土,然後再在墓前磕頭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二、折柳贈別

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風中搖曳的楊柳,總能給人一種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感覺。自漢朝以來,人們就逐漸形成了折柳贈別的習俗,藉此互祝平安,因“柳”與“留”諧音,所以也取戀戀不捨、盡情挽留之意。同時希望離別的親友,到了他鄉也如離枝的柳條,能夠很快地生根發芽,隨處存活,這些都寄託着對親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三、盪鞦韆

清明節盪鞦韆的習俗由來已久,歷史相對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後來爲了避免某些方面的忌諱,才改爲鞦韆。最早的鞦韆一般都是以樹枝爲架,然後再拴上彩帶。後來逐漸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做成的鞦韆。盪鞦韆的習俗傳承至今,深受人們喜愛,不僅能鍛鍊身體,也可以藉此鍛鍊自己的勇氣。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

四、拔河

拔河的運動起源於春秋後期,開始是在軍隊中盛行,當時叫“牽鉤”、“鉤強”,後來流傳到民間,到唐朝時期開始稱爲“拔河”。拔河就是人數相等的雙方對拉一根比較粗的繩子,將對方拉出河界,就算獲勝。唐玄宗時期曾經在清明節時期舉行大型的拔河比賽,後來就逐漸演變成清明節的民間習俗了。

五、蹴鞠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動,起源於戰國時代,蹴鞠就是指一種古老的皮球,球面是用皮革做成,裏面用羽毛填充。蹴鞠運動是古代清明節時期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遊戲,到了漢代,蹴鞠就已經成爲一項非常專業化的運動。到了唐宋,蹴鞠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成爲一種大型活動,在宮廷內,經常有數百人蔘加。《水滸傳》裏的高俅,就是一位蹴鞠高手,正因爲他球技高超,才深得宋徽宗賞識,一路平步青雲。

六、踏青

踏青也稱作春遊,古時也叫探春、尋春等等。清明時節,春回大地,陽光明媚,萬物復甦,人間處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踏青的大好時光。踏青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風最爲盛行,一直相傳至今。

七、吃雞蛋

清明節吃雞蛋的'習俗,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古人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後塗上各種顏色,稱爲“五彩蛋”,他們把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裏,順水衝下,等在下游的人們就爭先搶撈,認爲吃了以後,就可以孕育生子。

後來人們在清明節時期吃雞蛋,象徵一家團圓,也有民間傳說清明節吃了雞蛋,一整年身體都會好,就如同端午節吃糉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都是一種節日食品。

八、吃發糕

清明時節人們喜歡蒸發糕吃,發糕由黏米碾成米漿蒸熟做成,發糕重要的不少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夠不夠“發”、夠不夠“高”,用來寄託“發財”、“高升”的美好願望。

九、吃青團

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是清明節最有節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將一種清明節前後纔有的艾草,打出汁拌進糯米粉裏,然後做成糰子,因爲做出的糰子呈碧綠色,所以取名青團。

十、兒女親家互送麻餈

在浙江部分地區,至今還保留着兒女親家互送麻餈的習俗。在古代,男女聯姻後,往往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纔會正式嫁娶,也是爲了便於雙方互相考察,畢竟結婚是人生的大事。兒女親家互送麻餈,就是在嫁娶前的一種禮儀,男方一般在清明節前給女方送去麻餈,意思就是下一個清明節前就要來迎娶新媳婦過門了。等女兒出嫁後,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節前給男方家送去麻餈,意思是祝福小兩口日子過得糯滋滋、甜絲絲,幸福美滿。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2

清明節的民間傳統習俗

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傳統習俗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節傳統的風俗 第2張

傳統習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傳統習俗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傳統習俗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傳統習俗七: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傳統習俗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傳統習俗九: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傳統習俗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習俗起源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爲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也曾提及一個爲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

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爲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爲社會重要風俗。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爲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

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清明》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