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所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即是說月亮黃昏已經升起來了,那就應該是滿月了. 滿月的特點是與太陽此升彼落,出現在黃昏,消失在清晨,下面來看看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1

這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天地會、乞巧節、七姊妹節或者中元節。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古時有牛郎織女的傳說。每年的7月7日夜晚,牛郎織女可以在銀河之橋相會,故此節日也叫銀河節、鵲橋節等。

七夕節一般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懸桃花、燈籠,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尤其是少女們,還要穿上新衣服,走親訪友,以示對牛郎織女傳說的尊敬。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爲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爲主題,以女性爲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七夕的衆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

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2

乞巧節的習俗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爲針。

”《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爲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爲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爲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爲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爲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爲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第2張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

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

請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爲“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爲“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南方各地也稱爲“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爲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爲“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爲宜子之祥,稱爲“化生”。

爲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爲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爲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着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爲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爲牛慶生”的習俗。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3

一、乞巧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1. 巧果

乞巧節是要吃巧果的。它是用糖與蜜所製作出來的糕點,寓意着甜甜蜜蜜。而且巧又與橋是同音的`,人們都寄望於牛郎與織女可以在鵲橋相會!

2. 巧芽面

在乞巧節這一天,人們還會食用到巧芽面,主要的原材料便是綠豆芽和着肉絲搭配在一起,然後抓面一碗麪條,很多地區都有這樣的習俗。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是什麼節 第3張
  

3、江米條

在南京乞巧節這一天是會吃江米條的,江米條是用糯米蒸好後,再將它打成麪糰,炸成適合的大小,便可以供人們進行食用了,甜甜的,代表着愛情。乞巧節的來歷是什麼?

4、巧酥

乞巧節這一天,人們會製作的酥餅,很計喜的,不管是送人還是自己吃味道都不錯。一般巧酥的模樣會以牛郎與織女的形式進行表現!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