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育孩子四種巧妙暗示法

教育孩子四種巧妙暗示法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四種巧妙暗示法,如果孩子做錯了事也不要急着處罰,掃清成長路上的障礙有利於孩子更好地成長,家長不能一味地去責罵孩子,下面小編分享教育孩子四種巧妙暗示法方法。

教育孩子四種巧妙暗示法1

1、眼神暗示

吃過晚飯,爸爸給東東講故事。講着講着,東東的雙手搞起了小動作。爸爸沒有停下來,不過他用眼睛緊盯着兒子的小手。不一會兒,東東“醒”了過來,雙手安靜了。

解析:眼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比語言能更細膩更清晰地表達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說的話,所要表示的態度暗示出來。

2、表情暗示

家裏來了客人,瓜瓜有了小夥伴高興得忘乎所以,發起了“人來瘋”。他一會狂笑,一會尖叫,連爸爸的眼神也視而不見。於是爸爸猛地皺起了眉頭。這下,瓜瓜總算看到了,聲音也降低了不少。

解析:表情比眼神表現得更明確,人的表情能傳達多種信息,比如肯定、同意、可以、不能、不該等等,形成刺激,使暗示對象作出反應。孩子做了好事,你對他讚許地點一點頭。孩子經過努力,解開了一道題,你對他會心地笑笑,都是一種最好的激勵。

教育孩子四種巧妙暗示法

3、言語暗示

浩浩早上起牀後從不疊被,媽媽提醒過幾次,但效果不理想。一次,媽媽告訴浩浩,今天遇到樓下亮亮的媽媽說亮亮真乖,每天總是自己把牀被打理的整整齊齊。浩好聽後表面上不以爲然,但漸漸地自己動手學會了疊被。

解析:既然是“暗示”,就是不用言語直接表態。當要表揚或批評時,而採取一種迂迴的方法,用講故事、打比喻、作比較等把自己的觀點巧妙的“點”出來,讓孩子心領神會,在一種柔和的氣氛中接受教育。

4、動作暗示

週末,晚上9點多了,小飛還坐在電視機前。媽媽一言不發,卻站起來把孩子牀上的被子鋪開,自己也停下手中的工作,上牀休息。無聲的語言提醒了孩子,小飛馬上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解析:動作暗示就是用體態語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從而教育孩子。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時,發現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對孩子做幾個挺胸的動作,並書寫一兩個字,讓孩子接受這些暗號,他就會學着做出反應。小孩子需要大人的愛和注意,特別是父母常常口頭上讚許他的好行爲,或親親他、拍拍他、摟摟他,這些點點滴滴表達了對他的感情和鼓勵,從而建立他的自信。

教育孩子四種巧妙暗示法2

1、經驗談——我以前多厲害!

爸爸媽媽很希望孩子能夠走向正確的、快捷的成功路上,所以,有時難免會向孩子嘮叨一下自己曾經輝煌的經歷、自己曾經走過的彎路,只是,這些經驗談若是與孩子成長環境差異過大,那麼他們聽到的只是虛擬的場景,完全與自己的生活不相關。若是長期嘮叨,孩子可能接收到“只有按照我這種說法,你才能成功”的信息,而選擇放棄自己的`想法;孩子也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離你越來越遠。在我們繪畫心理樂園中,孩子們完全按着自己的心意去做,老師們不會輕易的插手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多試一試,或許他還會找到更快樂、更簡單的方法呢!

2、做不到——爸媽都做不到,你就別費力氣了!

常常聽爸爸媽媽抱怨自己的孩子:“我都告訴他了,這事兒他做不到,他就是不聽,我們大人都不會,他怎麼可能會做成功呢?!”只是,大人們做不到的,孩子就真的做不到嗎?我們可以把自己失敗的原因告訴孩子,作爲提醒與告誡足矣,成爲阻礙孩子前進的絆腳石就得不償失了。樂園中,孩子們總是能夠做出很多出乎意料的作品來,所以,請讓孩子試一試,不做就永遠做不到!

教育孩子四種巧妙暗示法 第2張

3、別的孩子的錯——我家孩子絕對沒錯!

是孩子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在不斷犯錯、不斷改正的過程中,慢慢成長。孩子之間有矛盾、有衝突也是常有的事,這時的孩子之間並不會產生“深仇大恨”,但若是雙方父母加入其中,看不得自家孩子受到任何一點委屈,把責任全部推到他人身上,會發生什麼?且不說兩個家庭可能不再交往,孩子也是會學會這樣的處事方式的!遇事把責任推向他人、認爲自己總是對的、受到欺負會有父母替自己解決,這樣的孩子會得到社會的接納嗎?所以,還是讓孩子自己處理吧,我們適度的給孩子客觀的評價就好!

4、別人家孩子——你怎麼這麼差?

無論哪一個年代的父母都很喜歡拿這句話說事:你看人家XX,學習多好?你看人家XX多勤勞!你看人家……父母本意是爲孩子尋找一個榜樣,激勵孩子向別人家孩子學習,只是,常用這一種方式,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我學習好、勤勞了,他們纔會愛我,這樣的觀念一旦形成,孩子跟父母的距離就會漸漸拉大。繪畫心理樂園中,老師們不會拿孩子進行比較,只會讓孩子進行自我評價,看到自己的進步,確定自己的價值。所以,不妨放下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看看你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犯了這些忌諱,如果有的話,那就請及時改正吧!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