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爲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以下爲大家分享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1

《指南》中健康領域分爲三大部分

一、是身心狀況

二、是動作發展

三、是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

每一部分包含着若干個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告訴我們三個年齡段幼兒健康教育大致可以達到什麼樣的發展水平,而達到這樣的水平我們可以根據教育建議採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這些詳細、具體的內容,爲我們一線幼兒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指明瞭健康教育具體的實施方向與方法。教師知道可以對不同年齡的幼兒有哪些健康方面的合理期望,這樣實施健康教育活動時就更加得心應手,同時也能與家長進行更爲科學的互動,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指南》中“具有健康體態”提到:幼兒身心發展具有非常明顯的規律性,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嚴格按照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培養。

要讓我們的幼兒順利健康成長老師應該做的是先了解本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比如,作爲保育老師我應該瞭解每個年齡階段的幼兒的身心發展指標。教師需關注幼兒們的身高體重是否適宜以及能不能在提醒下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走的姿勢。後者是很重要,很多幼兒在家常喜歡玩電腦、看電視,畫畫或者書寫數字的時候眼睛離作業本特別的近,家長爲此也十分的擔憂。我們在幼兒園內及時的加以提醒和指導,並鼓勵幼兒看書、畫畫保持正確的坐姿,不僅能保護幼兒的視力,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又能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幼兒們也漸漸的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

《指南》健康領域“動作發展”部分的教育建議中指出: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比如: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們的戶外器械有平衡木、鑽圈、助跑跨跳、躲閃跑、自拋自接球等;選擇丟沙包、單腳跳、梅花樁等;再次結合“手的動作靈活協調”這點,則不僅是在運動方面的發展。幼兒還要能有目的地剪直線、曲線等各種物體,左右手配合更加自如。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第2張

在“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這方面,《指南》解讀要求幼兒要能每天按時睡覺和起牀。

在這一點上,幼兒在幼兒園的午睡情況是非常好的,都能做到按時睡覺和起牀,但是幼兒在家裏個別化差異就比較大了,有些幼兒可能因爲各種原因而無法做到每天按時睡覺和起牀,這還需要我們老師多與家長溝通和督促才做得到。而在不挑食、偏食上,幼兒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幼兒園集體生活後,基本都能做到了不挑食、不偏食的不良習慣。而在“具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和“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方面,每月開展的一次安全疏散演練,老師們通過與幼兒的交談,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通過平時的生活環境的交流,幼兒們有愛護自己的衛生意識。還有讓幼兒知道一些應急知識,例如知道家裏人的電話和地址,瞭解緊急時應該要怎麼做,打什麼電話等等。

3歲至6歲的幼兒處於人一生中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幼兒接受到良好教育更是至關重要。通過學習讓我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認識到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僅要提高幼兒健康知識水平,改善幼兒對待個人健康和公共衛生的態度,培養幼兒的各種有益於個人、社會健康的行爲和習慣,還要密切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培養幼兒樹立樂觀自信堅強的品格,引導幼兒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同伴友好相處——總而言之,“幼兒園健康教育”是以實現幼兒的身心健康爲目標,全面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水平,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所實施的教育,將爲幼兒的未來的健康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2

1、語言領域從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兩個方面,提出6個目標。

強調語言領域重點在於培養幼兒的口語交流能力,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以及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強調要積極爲幼兒提供與同伴和成人交流的機會,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強調要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萌發幼兒對文字的興趣,反對通過機械記憶和強化訓練過早識字。

2、科學領域從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個方面,提出6個目標。

強調幼兒的科學學習應注重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培養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的數學學習應注重在生活和遊戲中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初步理解數量關係、形狀與空間關係,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強調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注重探究過程,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反對提前學習小學教育內容,反對強化訓練某些知識和技能。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第3張

3 、健康領域從幼兒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三個方面

着重強調了三點:一是幼兒積極、健康的身心狀況不僅是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二是身體動作和手的精細動作發展;三是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建議要爲幼兒提供合理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適宜的鍛鍊和有規律的生活,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親情和關愛,保持愉快的情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反對成人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養成幼兒過於依賴的不良習慣。

4、社會領域從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兩個方面

着重強調了三點,一是培養幼兒的交往願望與交往能力,二是學習自尊、自主和自信,三是關心和尊重他人,逐步適應羣體生活,遵守基本的行爲規範。建議要爲幼兒創設溫暖、關愛和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和師生關係。強調幼兒的社會性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成人的榜樣作用至關重要。

5、藝術領域從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兩個方面

強調讓幼兒學會發現和感受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讓幼兒欣賞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培養初步的藝術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着重強調要在日常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藝術想象、表現和創造,不用成人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不追求技能訓練。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3

科學領域價值取向的理論依據

科學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價值取向有着深刻的理論背景。20世紀5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發展迅猛,以計算機爲代表的信息技術革命,使人們對科學和技術的認識有了深刻的變化,也對幼兒的科學教育有了更新的認識。

動態科學觀和現代技術論認爲,科學是動態的,是人類探索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活動過程,科學的核心是探索與發現;技術的本質是使自然物人工化的過程,技術的核心是應用與創新。現代幼兒科學教育更強調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動手與動腦的結合,讓幼兒參與到對科學知識的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參與到學習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能把科學知識轉化爲產品玩具、小製作等、的過程中。

後現代知識論和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爲,知識是動態的,不僅包括陳述性知識,更包括程序性知識,即“做”的知識和“實踐”“體驗”等重要的知識形態。幼兒的學習是建構性、過程性的,是一種基於實踐的學習探索發現、交流分享和嘗試應用。對幼兒的科學教育,不僅是知識傳承的過程,更是使幼兒個體在探究中不斷完善、修正自身知識結構的過程。

基於以上認識,幼兒的科學學習具有活動性、經驗性、實踐性,也就是《指南》科學領域引言中所指出的——“幼兒的科學學習是在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中,嘗試發現事物間的異同和聯繫的過程”。與此相關的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等,更關注幼兒的生活和遊戲以及幼兒在其中體現出的良好的學習品質。

建議家長和教師更多地將科學領域的學習轉化成爲幼兒樂於參與操作和表演的小實驗、小製作、小魔術、小竅門、小故事等,使幼兒在遊戲、製作、表演活動中主動獲得科學經驗,體驗發現的樂趣,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並在探究中獲得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認識。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第4張

科學領域的目標解讀

科學領域的目標是: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對客觀事物廣泛而穩定的興趣、主動探索的精神,使他們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在探究中獲得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認識。幼兒園各年齡班的幼兒由於年齡不同,目標側重點也不相同。

小班

側重培養幼兒對周圍環境及其變化的敏感,對簡單實驗操作的興趣。讓幼兒學會報告新發現,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和玩具操作,初步感受自己的'操作行爲與材料、玩具變化的關係,在互動中激發幼兒持續操作的興趣。

中班

側重培養幼兒的探究意識和初步的實驗操作能力,讓幼兒能夠根據猜測的指向,關注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關係,細緻觀察,初步控制自變量。可用建立小問號信箱的方式,引導幼兒多提問題。還可按照“猜測—實驗—交流”的程序開展科學小實驗和簡單的玩具小製作,讓幼兒發現和記錄自變量和因變量變化之間的關係,嘗試去描述實驗、製作的過程和解釋實驗的結果。

大班

側重培養幼兒初步的實驗設計能力,讓幼兒能按照猜測和設計試一試、怎麼試、操作實驗工具和材料,獲得並記錄實驗結果,能較合理地解釋實驗結果;能運用已知的科學原理解釋周圍生活中的部分現象,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原理和生活中的簡單材料在教師或圖示的引導下進行科技小製作,並能在試驗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第5張

科學領域教育建議的解讀

教師和家長應當成爲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服務。爲此,必須瞭解幼兒的學習規律和特點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爲幼兒的學習創設持續互動的環境,設計出便於幼兒探索、體驗、分享的學習過程。

1、應熟悉領域目標和幼兒發展水平,熟悉幼兒操作和觀察的要點、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對策略。選擇的觀察對象特徵要突出,結構性要強。要創設相應的環境,準備相應的材料,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應關注幼兒活動中的狀態,鼓勵幼兒積極地提出問題、參與活動、設計觀察和實驗的步驟及記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展示自己的發現及過程,展示自己的多種作品,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提問應有針對性,並以適當的追問引發思考和進一步的觀察、實驗和操作改進;適時引發幼兒的討論和爭論;依據幼兒的觀察經驗和語言表達方式,適當地進行總結和提升;注重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應多用“你能行”“讓我們一起試試”“你想用什麼辦法”“你說呢”等鼓勵性、啓發性的語言,給幼兒營造出積極鼓勵的環境氛圍,從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幼兒在直接觀察、親自操作的科學探究過程中獲取知識、建構經驗。 3、應啓發幼兒將獲得的科學知識與周圍的生活現象建立聯繫,尋找和解釋生活中的類似現象;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科學經驗和技術手段解決問題,設計相應的遊戲和探索區角,使幼兒的科學探索活動得以不斷延續。

4、應創設能激發幼兒探究學習的環境,支持幼兒自發的科學探索活動。選擇幼兒身邊看得到、摸得着、感興趣的事物,在各班的教室內設置科技區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準備大量的材料,供他們觀察、操作,並不斷充實和更換材料。環境氛圍應具有安全感,投放的材料應當安全、衛生,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無拘無束的遊戲中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

5、應指導幼兒嘗試使用歸納法、對比法、分類法、綜合法等整理自己的經驗。啓發幼兒將操作過的材料、觀察到的現象按其共同點和不同點進行歸納,總結出規律,讓學習的過程同時成爲思維訓練的過程。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第6張

幼兒科學領域的學習內容

內容是學習和發展的重要載體。科學領域學習的內容應當是幼兒熟悉的生活及其中的事物,以便幼兒將對科學的認識與自身的親身經歷相聯繫,對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並通過活動進一步拓展,從而擴充經驗、加強理解。依據《指南》精神,我們科學領域教育內容的選擇應當注重以下內容:

生活化

關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與幼兒的生活、遊戲密切聯繫,又圍繞生活環境的變化展開,充分利用環境中的材料。

表現性和展示性

幼兒的科學探索和製作過程應以牆飾、記錄表、口頭作文等方式進行展示,以幫助幼兒表述、反思、交流包括面向家長、社會的展示交流、。

可操作性

實驗的選擇、科技小製作的設計、製作材料和工具的選擇,也應立足於幼兒的操作能力水平,確保每次製作活動都能成功。

可體驗性

活動的設計應注重幼兒對實驗、製作活動的成功體驗,對過程和方法的體驗,對趣味和獲得的樂趣的體驗。

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研究 第7張

科學領域學習與發展的評價

幼兒科學學習的評價必須關注探究的興趣、探究的過程和探究的能力,以及活動是否在探究的情境中進行,應通過觀察幼兒在真實情境和模擬情境中的問題意識、表達能力、操作水平和專注程度來評價幼兒的發展,進而關注學習品質的學習和發展。

關注幼兒的自主學習

貫徹由“教會”到“學會”的活動設計理念,關注幼兒自主的選擇和學習過程,關注幼兒對學習方法的體驗和感悟。更多地採用間接的指導方式:更多地創設有一定教育意圖的活動資源環境,間接地影響幼兒的行爲;提供有結構的材料,讓幼兒通過操作去發現、學習、交流;適時介入活動過程,指導幼兒觀察、操作和記錄,幫助幼兒總結所獲得的活動經驗。

關注幼兒學習方式的變革

應變結論性學習爲過程性學習,讓幼兒親歷科學家和發明家發現科學知識的過程和運用科學知識、科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做”是幼兒獲取程序性知識的過程,同樣是幼兒的學習。在“做”中,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發展,學習了科學的方法和技能,學會選擇材料、正確使用工具、把任務分解成爲一系列更易處理的子任務、適當地安排程序與步驟,從而使自己的元認知水平得到提高。

對幼兒學習與發展評價的關注重點

1、幼兒是否形成科學技術能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初步印象,能否關注生活中的科學現象,關心科學、好奇、好問、樂於嘗試等積極情感是否受到激發。

2、幼兒是否掌握初步的科學方法,如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動手操作和做實驗的能力;是否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和展示信息的方法。

3、幼兒是否養成科學的生活、學習習慣;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大膽提出問題;能否運用通用材料和常見物品,通過拆拆、裝裝、拼拼、搭搭,對自己拆散的物品進行重新組合。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