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

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孩子的教育問題應當受到重視,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才能更好培養孩子的能力,孩子纔會有更多的可能性吧。那麼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有哪些呢?

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1

1、培養孩子的語言意識

3-6歲,是孩子語言應對能力初始發展的時期。這時候,父母對孩子語言意識的培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孩子都喜歡模仿,父母無意識下說過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被孩子當成口頭禪。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次她和老公吵架,氣急之下沒有考慮到孩子也在場,脫口而出一句髒話。從此以後,孩子每次鬧脾氣,都以“你們都是混賬東西!”當擋箭牌。孩子的父母面面相覷,都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解釋,對之前的衝動後悔莫及。髒話是最順口的語言,父母們切忌在孩子面前爭吵,多給孩子營造文明友愛的語言氛圍。

我的另一個朋友就做得非常好。她的孩子才4歲,出門看夜景的時候,就已經能用“五彩斑斕”、“今晚真是星光璀璨啊!”等優美的詞彙了。我不禁感嘆我朋友的教育能力,忙向她取經。她笑了笑,說:“其實啊,這一點也不難。孩子最喜歡模仿,你和他說的次數多了,他自然就懂了!”

都說孩子的語言適應能力是最快的,在這個時期給孩子營造一個英語的學習氛圍可以爲以後減少很多麻煩。休閒的時候,可以放幾首英文歌,薰陶孩子的英文感知能力。平時用英語和孩子互道早晚安,讓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也不失爲一種有趣的早教方式。

2、正確對待孩子的“任性”

3-6歲的孩子通常喜歡與父母作對,我們稱之爲“執拗”。這個階段的孩子,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希望父母能照着自己的意識行事。也許你會覺得這是孩子在無理取鬧,不聽話,胡攪蠻纏,其實孩子只是在尋求一種所謂得安全感。

今天媽媽出差了,換做爸爸讀睡前故事,孩子就會吵鬧着不肯睡覺;

電視機的遙控器一定要握在自己的手裏,就算電池沒電了也不肯放手;中午的、飯菜一定要有青椒肉絲,否則堅決不肯吃飯;

去公園一定要走固定的道,偏離一點點就瘋狂哭鬧······

類似這樣的事情有很多,父母經常被孩子的“執拗”逼得抓狂,那到底要怎樣正確處理孩子的“執拗”呢?首先,要明白孩子“執拗”的動機。比如,爲什麼今天不是媽媽讀睡前故事?孩子習慣了媽媽的陪伴,突然改變只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你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出差很辛苦,睡前給媽媽打個電話。孩子明白了原因,自然會體諒媽媽。

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知的世界有限,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內心。正確對待孩子的“執拗”,用疏導的方式解決問題。

3、多提供孩子與人接觸的機會

3-6歲的孩子,很需要朋友。父母們平時都上班,沒有人陪他們玩,就會缺失很多生活的樂趣,導致孩子漸漸喪失與人交流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孤僻。特別是如今的城市家庭,生活節奏快,安全意識重,每家每戶都緊鎖門窗。孩子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也越來越少,陪伴他們的只有冰冷的iPad和電視機。

其實,朋友在生命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只有在小的時候,多與朋友相處,長大後才能更快地融入社會。否則,孩子就會產生變態的心理問題。

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

4、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3-6歲是孩子想象力最豐富的時期,常常會迸發出新奇的想法。想象力在這個不斷進步的社會是很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開拓能力和創造能力。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要時刻引導孩子,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比如,看到天上的一朵雲,可以問孩子:“這朵雲像什麼動物呀?”孩子就會搜索腦海裏的動物形象,或許是兔子?貓?還是小狗?這時候,孩子的腦海裏就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了。

比如,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扮演孫悟空,豬八戒,變形金剛······

對一則電視廣告的印象特別深,小女孩問:“媽媽,我是從哪裏來的呀?”

媽媽並不在意,變洗手邊回答:“你是從媽媽肚子裏來的呀?”

小女孩委屈地問:“媽媽,你爲什麼要把我吃掉?”

媽媽驚訝地看着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小女孩的回答可能會引發電視機前的觀衆一陣大笑,可是這就是小孩子的想象力。他們敢想敢問,不像大人一般四處顧忌。這是孩子最珍貴的東西,父母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它。

5、發現孩子的閃光

3-6歲的孩子,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讚許。每一個孩子都不是完美小孩,但是肯定有其獨特的閃光點,並且能夠通過父母不斷的激勵而漸漸凸顯出來。

比如孩子有一天吃飯突然變快了,父母及時誇讚孩子,孩子就更容易將這個好習慣保持下去;孩子主動將零食分享給小夥伴,父母及時誇讚他真懂事,孩子就會變成一個樂於分享的人。

平時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還有很多這樣的細節。父母要給孩子充分的鼓勵,讓孩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6、父母很重要!

說了這麼多,父母的以身作則纔是最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我們的處事風格是孩子模仿的對象,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這個道理。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首先要將你自己活成想要的樣子。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做彼此成長路上的老師!

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2

3到6歲孩子的九個教育關鍵點

1、不要嫌煩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幼兒這階段的多話現象。語言的發達必須經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應爲小孩確立正確的說話典範,同時也要當幼兒忠實的聽衆。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兒說話的慾望,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請多製造些愉快氣氛;而例如“羅唆!”“閉嘴!”等禁止小孩說話的態度是最不應該的。

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擔心他們會影響談話時,可先告訴他:“等一下再聽你說好不好?”讓他養成等待的習慣。

以上的說法並非要父母隨時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鐘耐心地陪他就夠了,其餘的時間媽媽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應和說:“原來這樣呀!”並注意着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話是有反應的。這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反應,但已令孩子相當滿足了。

此外,在母親爲晚餐忙碌時,由父親代爲陪伴孩子也是個好方法,這時候父親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見聞告訴幼兒,更能滿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進父子(女)間的情感

話再多的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裏那麼健談了。尤其是面對陌生環境時,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這時候大人也許馬上急躁地說:“在家不是講得很好嗎?現在怎麼搞的?”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語言問題,不如說是社會性的問題。只要讓他們習慣不同的人和環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這種障礙了。

寶寶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順利進行,粗話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會經常脫口而出,這時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會化禁止他們說粗話而干涉他們的交往,反而等於禁止了他們的生活。當寶寶第一次說粗話時,父母不妨對他說:“這句話不好聽,不應該這麼說哦!”然後教導他正確的說法;如果以後再聽到他說粗話就故意悶不吭聲,讓他以爲這種話無法與大人溝通,自然而然就會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驚小怪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至慧學堂老師提醒,幼兒是不斷在學習新詞彙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確的語言方法,粗話的新鮮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2、正確對待孩子的自言自語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自言自語,瞭解有關孩子心理髮展知識的父母都知道,這種自言自語是孩子心理髮展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這種現象又被稱爲“自我中心言語”,是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平時我們用於交流的話被稱作外部語言,而不出聲的在頭腦中用以思考的話則是內部語言。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己具備了一定的外部語言,但還沒有形成內部語言。這樣當他們思考問題時,往往要藉助外部動作或語言的幫助。自言自語是孩子從外部語言向內部語言過渡的形式。孩子在遊戲時,一邊做動作,一邊說話,用語言補充行動,用語言指導行動。

孩子自言自語時,往往不需要別人回答,當他們想出辦法時,還會自言自語他說出。因此,當大人聽到孩子自言自語時,大可不必擔心,也不要厭煩,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語。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言自語現象將逐漸消失。

3、讓孩子從小接受音樂教育

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音樂教育,並非是讓他們將來都成爲歌唱家或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通過與音樂交朋友,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

音樂是一種美的事物,最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孩子能夠在學習音樂中找到樂趣,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學會發現美、感受美。在彈奏樂器時,需要孩子動手、動腦,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這就發展了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和創造力。

通過持之以恆的練習,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從小樹立不怕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其頑強的毅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藝術修養,並形成良好的性格。

對於寶寶而言,音樂啓蒙主要是提供良好的家庭音樂環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如可以用豐富多彩的樂曲陪伴孩子的不同活動,輕鬆愉快的抒情樂曲伴隨孩子起牀和進餐;節奏明快的進行曲伴隨孩子游戲;優美安靜的搖籃曲伴隨孩子入睡。

此外,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簡單的樂器,讓他們在彈奏中感受音樂美,還可常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輕鬆活潑的演奏會或文藝晚會等。總之,通過各種方式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音樂的環境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和音樂交上朋友,並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4、培養孩子的耐性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片、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及堅持性差等習慣。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聰明才智,還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因此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堅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養孩子的韌性,需要耐心地引導。父母可用親切的語言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做的事情上,避免分散注意力,使他堅持完成所進行的活動。比如,孩子畫畫只畫了一半就想離開,父母應提醒孩子:“畫完了你給我講講畫的是什麼呀?”孩子一聽父母要看畫,就會畫完。

培養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漸進。孩子可能學習一會兒就煩躁不安了,這時不要強迫孩子,而要用遊戲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堅持下去。開始時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了再逐漸延長時間。

對孩子的學習內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容易獲得成功,成功給孩子帶來繼續堅持的動力。這樣的活動,孩子會更自覺地堅持。

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 第2張

5、看圖說話

看圖說話能豐富孩子的知識,又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鍛鍊孩子語言表達的好方法。當你打算給孩子講述某一本書的內容時,最好事先把它看一遍,熟悉其中情節。可以用語言吸引孩子的的興趣,如“你看,這兒有一本好書,你想看嗎?”或者讓孩子自己發現它,這時你再開始給他講述書中的故事。

父母講述故事時,語言儘量形象、生動,可以適當加些動作,一次講述內容不要太多,以免孩子失去興趣。同一個故事可給孩子重複講許多遍,他們仍會聽得津津有味,邊講故事邊讓孩子翻頁或者用手指圖畫,更便於他理解故事內容。逐漸地,孩子就能講述自己熟悉的故事。

對於單張的圖片,可以先讓孩子觀察,然後讓孩子把所看到的畫面用語言講給你聽,這時孩子就需要運用他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父母可以採取提問方式:“這幅畫上有些什麼?”、“他們在幹些什麼?”等,孩子講述內容會增多。

孩子講得不好時,不要訓斥他。可以從易到難,開始講好一兩句話就行了。孩子若講話不分先後順序,或不斷重複多餘的話,如“然後、然後……”,或者一句說不完就急着說下一句,父母應耐心些,給孩子做正確的示範,讓孩子模仿,提醒孩子先想好了再講。逐漸地,孩子會越講越好。

6、遊戲就是學習

許多父母認爲,應從3歲開始讓孩子學到儘可能多的東西,遊戲是浪費時間,因此儘量壓縮孩子的遊戲時間。從教育學角度看,這無疑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事實上,遊戲是孩子與外界交流的方法,遊戲的過程,是孩子探索和實驗的過程,在遊戲中,慢慢地瞭解及建立人與外界的關係。孩子游戲過程,就是他們的身體、社會性、智慧及創造力等方面的成長過程,因而,每個孩子都需要遊戲,以促進各方面的健康發展。

同時,遊戲也可幫助孩子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對孩子而言,遊戲就是學習。遊戲是孩子成長過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應該充分重視遊戲的價值。父母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多參加有意義的遊戲活動。

7、引導孩子進入科學境界

兒童的科學教育,並不在於教授科學原理,而是透過實際的生活經驗,引導孩子建立觀察自然、愛護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確態度,進而啓發其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此時,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喜歡運動、遊戲,正確科學的啓蒙教育,不僅可以開啓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

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往往出自偶然的發現。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的安排與引導,可以激發孩子探索科學世界奧祕的興趣,並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學的方法,有利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8、培養分類和對應的能力

分類是按一定標準將物品進行分組歸類,它是兒童掌握數、空間、規則等概念的基礎。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展孩子的分類能力。如將買回的蔬菜、水果、乾果分類;將洗完的襯衣、內衣、外套、褲子等分類;洗碗時將碗碟分類放置,等等。這種分類活動與孩子生活接近,他們很願意做這種分類活動。

對應是把相關的事物進行配合。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可讓兒童進行對應的活動。如一張桌子前擺一把椅子,一個碗上擺一雙筷子,每雙鞋的左右腳對應等。這些活動爲掌握數的概念提供了豐富的感性經驗。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境和活動,幫助兒童學習掌握分類和對應概念,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9、保持溫馨的家庭環境

家庭房間、傢俱佈置整潔美觀,舒適宜人,有利於陶冶孩子的情操,也能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家人之間要和睦相處。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影響較大,每個家庭成員都要自尊、自愛、自重,嚴格要求,互敬互愛,按照正確的道德規範辦事,子女就能在和諧的家庭生活中學會如何做人,如何愛人,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較開朗、活潑上進、心地善良,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大人因某些事件要爭吵時一定要避開孩子。

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3

三至六歲兒童教育方法

三到六歲正是孩子愛玩的時候,玩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們可以在遊戲中瞭解和接受世界。

當然如果沒有時間陪他的時候,也可以他買一些幼兒玩具,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與動手能力。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模仿成人,所以成年人需要注意言行。每一個孩子生來就沒有好壞,關鍵是後天的指導,要知道良好的教育可以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三到六歲孩子的教育內容 第3張

家長想要培養孩子自信心,應該多多的鼓勵孩子。學會把孩子當作朋友對待,和孩子說話時,不要擺出父母的姿態,說話的時候,蹲下來,和孩子在同一高度交流。這樣你把孩子當作朋友對待,孩子一定會願意和你交流,父母就可以跟孩子有更貼近的溝通。

如果父母在教孩子如何處理一件事時,應該起到表率作用,自己必須帶頭,不要讓孩子自己先做。例如,晚上睡覺前和孩子一起刷牙,其實只要父母自己養成這個習慣,給孩子做榜樣,孩子就會學習,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