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更科學

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更科學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更科學,教育小孩,要注意他裏面的空。知識教育是一種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種空的教育,單一的教育方式已經過時,下面分享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更科學。

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更科學1

英國的媽媽把生兒育女當成自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中國的媽媽卻把生兒育女當成自己的重大使命,英國的媽媽把懷孕和生育看的很自然,中國的媽媽把懷孕和生育看成人生大事,不可怠慢。所以,英國的媽媽懷孕後會照常工作、旅遊、做自己喜歡的事,生孩子時有很多人願意選擇在自己家生;中國的媽媽一旦懷孕就倍加小心。有時甚至要停止工作保胎,一切爲了孩子,生孩子時很多人願意選擇剖腹產,因爲太多人認爲生孩子是過鬼門關。

懷孕初期,中國媽媽也要像英國媽媽一樣照常堅持工作。

我這位在國外的中國媽媽,是在英國懷孕生子的,也不得不適應在國外的生育方式和心態。當時已經42歲的我,除了增加很多的檢查,特別是癡呆兒的篩查,別的沒有得到過任何特殊的照顧,照常工作,照常旅行,直到最後生產。記得我剛剛懷孕時總有少量的出血,照國內的說法是先兆流產,要保胎而英國的醫生認爲流產是自然的選擇,如果有問題保也沒用,不用臥牀。所以,我懷孕的第+月就帶當時國內的一個教育考察團開車去了愛丁堡,三個多月時又去了馬耳他,當時把國內的家裏人和好朋友急的直要跟我斷絕關係。

生豆豆時,我主動和我的婦產醫生商量,考慮我的年齡是不是能選擇剖腹產,她說年齡不是選擇剖腹產的條件,她本人就是四十多生的第一胎,你的身體很健康,應該沒有問題。當時家裏直想讓我到國內去生,至少可以安排剖腹產。結果生豆豆確實很順利,沒用任何鎮痛措施,而且僅僅用了8個小時,順產,生下6、55斤的健康兒子。想想像我這麼大年齡的產婦,要在國內肯定是要做剖腹產。

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更科學

孩子感冒了,我這個中國媽媽就會找自身原因,做自我檢討,是不是昨天出去衣服沒穿夠,是不是晚上沒蓋好凍着了,豆豆爸爸就會反問我,爲什麼都是你的錯,感冒也是豆豆成長髮育的一部分,誰都沒錯,孩子就是會得病的,感冒病菌有兩百多種,再加上病毒,防不勝防。孩子不吃飯,我就也會找原因,是不是飯菜不可口,還是……,和我一起的外國媽媽則會順其自然,說:“不吃是還不餓,呆會兒餓了就吃了”。

孩子一哭鬧,我這個中國媽就難免會緊張,外國媽媽們就顯得平靜的多,經常看到購物時有孩子哭鬧,媽媽們還是不緊不慢,照舊做事,要趕上我這個中國媽,一定會放下一切,先哄孩子要緊。

豆豆兩歲時,我加入的一個育兒俱樂部就多次發來郵件,提醒寶寶兩歲時會碰到的一些問題,要正確對待,幫寶寶過好這關。國外有種說法寶寶兩歲時叫:“TerribleTwo,可怕的兩歲”。兩歲時寶寶還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有時會因爲一點小事兒脾氣大發作。雖然到目前爲止豆豆還沒有任何發作的跡象,但我們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要幫助寶寶過好這一關。有了這種心裏準備,不管寶寶有多鬧,我們都會知道這是寶寶的正常發育過程,會盡力幫他,而不會對他發脾氣,認爲他淘氣,認爲寶寶不聽話,這也許就是外國爸爸媽媽的育兒心態吧。

我這樣一箇中國媽媽,讓我適應外國媽媽、外國爸爸的心態,輕輕鬆鬆、順其自然地育兒,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我在和外國爸爸媽媽有分歧時,一般都會理直氣壯地說“我是中國人,中國媽媽,這是我的中國方式”,有我這個中國媽媽的這份精心和周到,也換來了豆豆的健康和快樂,讓豆豆少受了不少苦,也少流了不少淚。

從豆豆四個月就一直堅持每天帶豆豆參加活動,這也是任何一個英國媽媽做不到的。

豆豆從小就適應了媽媽的中西結合的方式。

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更科學2

孩子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多少父母真的懂?

1、你自己的恐懼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

如果你是一個恐懼的家長,你就會有一個有問題的小孩。你的恐懼越大,你眼中小孩的問題就越多。

恐懼導致掌控。你越恐懼,你越傾向於去把握住某種東西,以讓你自己有安全感。掌控者是頭腦,而小孩通常都是自由的心,他們像水一樣流動,很難被掌控。這使得你越想抓住、越想駕馭、越想掌控,越抓不住,越駕馭不了,越掌控不住。

你的恐懼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問題也就越多。小孩是一個有問題的小孩,真是這樣嗎?沒有你的恐懼,沒有你的壓制或判斷,他是一個很難教育的.小孩,這是真的嗎?問一問你自己。

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更科學 第2張

2、當你是一個完全無懼的父母時,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長

人們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長大以後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才能使一個小孩長大以後呈現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那就是讓他按照天性成長。如果一個小孩按照他天性本然的樣子成長,他長大以後的智慧和能力將會最大化。但是如果不是那樣,而是你特別有意識地去培養或訓練他,成年以後,或許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不錯,但是他的智慧心將發揮不足。

放一匹小馬在遼闊的草原上自由奔放地成長,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無懼的心啊!他會擔心小馬在道路上遇到這樣那樣的危險,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他會擔心,這樣地放任着小馬,它以後怎樣,它長大會如何,等等。你怎麼敢對你的小孩撒手?你沒有那麼大的勇氣。在一個小孩的自由形態上,可以看出一個家長無懼的心到底有多大。不是像老天一樣大膽的人,他的小孩無法享受那純然無邊的天空大地。

3、你知道什麼對他的人生道路最好嗎?

在孩子面前,我們似乎都是上帝。在一個幼小的孩子面前,我們總是在無意識中扮演上帝:我們知道什麼東西對他最好,我們知道什麼樣的道路對他最好。從其一生的長遠角度來看,你真的知道什麼對你的小孩最好嗎?以你的“知道”來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你認爲是好的或對的東西強加給你的小孩,那簡直是一種挾持。你在挾持他的生命自由,你在挾持他的心。

在那無明中,以愛或對他好的名義,你對你的小孩做過多少蠢事你知道嗎?當一個人在無明中時,你怎樣對待自己,你就怎樣對待他人。你用懲罰自己的方式來懲罰你的小孩,你用責備自己的方式責備他。當你還是一個有許多問題的家長時,你怎能教育出一個和你不一樣的小孩?你管得越多,他越成爲你。你管得越多,他越成爲你不希望他成爲的那部分——越成爲你內心中所討厭的自己的那個形象。只有你管他越少,他纔會越來越不像你,他纔會越來越發展出你的生命中所沒有的新的部分。

你確定什麼樣的道路纔是你的孩子該走的最好的人生道路?你真正知道他到底需要什麼?你是上帝嗎?如果你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樣去做,徹底撒手讓你的“孩子”自己成長。看,那天底下的衆生——老虎、獅子、螞蟻、蜜蜂,哪一個不是它們自己在成長,上帝可沒有操控它們的人生道路。

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更科學 第3張

4、知識教育和智慧教育

人們往往把知識多當成有智慧,這是個錯覺。在這個錯覺的影響下,人們都期待自己的知識多一些,都拼命地往自己的頭腦裏裝知識,這也導致他們的教育模式是這樣。家長們在自己身上的“希望”過期了以後,他們把曾經對自己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

他們希望自己的小孩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如何做到?往他腦子裝更多的知識。如果一個小孩在四歲時就能識別兩千個字,背誦《三字經》、《千字文》,我們就以爲他很聰明。而這有什麼用處?你只不過是在往一臺電腦的硬盤上多儲存一些數據而已。

智慧是一種空盈的狀態,而不是一種滿實的狀態。過多的知識只能使一個頭腦變得狡猾,而狡猾並不是智慧。電腦能夠隨時調度出千萬知識信息,但電腦並不是一個智慧的人腦。對於人來講,智慧不取決於他裏面的有,而取決於他裏面的空。當他裏面空的部分越多,他運用知識的空間和能力就越大,猶如電腦的硬盤和內存裏空白越多,它的運行速度就越快一樣。教育你的小孩,給予他有,更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填得太滿。如果你把他的頭腦填得太滿太實,猶如一個瓶子被塞得太緊太實一樣,它那裏面的空就成爲死空,這樣一個小孩的智慧就發揮不出來了。

因此,教育小孩,要注意他裏面的空。知識教育是一種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種空的教育。記住保留給你的小孩更多的空,而不是有——請重視智慧教育勝過知識教育。

5、要求、期望、負責是不是愛

我們衡量自己對一個人是否有愛或愛有多深,往往會看對他有沒有要求、期望或負不負責,或那程度有多深。當我們對一個人要求越多、期望越高、掌控得越狠——我們越負責時,我們就越愛那個人;反之,我們就不愛他,或愛他不深。這是真的嗎?這是一個錯誤。

要求、期望或所謂的負責,僅僅都是恐懼的替代物。它們是恐懼的另一種化身,另一個名字。要求、期望和負責意味着愛,你確定那是真的嗎?在我們的教育中,因爲我們自己有恐懼,結果“要求”“期望”或“負責”成爲了我們與另一個個體的聯結。當我們對他要求、期望或負責時,這能使我們感到與對方聯結得更深、更緊,使我們自己感到安全。

教育是爲了彌補安全感的,當一個人越強調教育,其背後的不安全感越大。教育似乎是一種掌控,它建立在對未來和恐懼的幻覺基礎上。教育是恐懼的面目,一個人越恐懼就越需要它,一個人越恐懼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

覺者沒有教育的概念,因爲他們不需要教育。老子從未提倡過教育,因爲他處在了道的源頭。萬物需要的不是他人給予的教育,而是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而實質上,在人的智慧創造之中,也只有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義和起作用的。要求、期望和負責是不是愛?嚴格地說,那不是愛,那是完全的恐懼。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