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爲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觀察力

爲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觀察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觀察力是兒童增長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大有助益,下面講講爲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觀察力。

爲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觀察力1

斯霞老師在教“蔬菜”一課時,發給每個兒童一根蔥和一根蒜,讓他們仔細地看蔥、蒜的外形:葉子、根部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再叫兒童把蔥、蒜切斷,比一比它們有什麼不同。

然後,她又讓兒童看西紅柿和黃瓜的外形,說出他們的顏色,用手摸,用鼻聞,說出它們之間的區別。通過這樣的教學,兒童不但能正確地理解詞的意義,而且也獲得了有關蔬菜的實際知識。

在檢查複習時,兒童閉着眼睛摸摸蔬菜的形狀,聞聞他們的氣味都能把它們分辨出來。這種教學方法,叫觀察教學。

爲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觀察力

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知覺是事物整體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觀察具有一般知覺的特點,同時又比一般的知覺具有更大的理解性。

在觀察的時候,觀察者要預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務,擬出一定的計劃,仔細看或傾聽着被觀察的對象,彷彿向它提出問題,從中尋求某種答案。例如,教師指導學生觀察蔥和蒜這兩種蔬菜,讓他們一面仔細察看,一面思考着: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哪些相同的地方?平時吃過這些蔬菜沒有?觀察後他們總結出:蔥是綠色的,樣子是長長的,圓圓的,根部帶一些白色,蒜也是綠色的,長長的,但是葉子是扁的。蔥葉子裏面是空的,蒜不空,它們的氣味也不同。

整個觀察過程都包含有積極的思維活動。所以,觀察也叫做“思維的知覺。”

觀察在人類實踐活動的各個領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科學研究、生產勞動、藝術創作、教育實踐都需要對所從事的對象進行系統、周密、精確的觀察,獲得有價值的第一手材料,從而探尋出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

歷史上許多有成就的人,科學家、革新家、教育家、作家,都是以具有高度的觀察力而著稱的。達爾文從小就對大自然有濃厚的興趣,經過長期的觀察學習,練出了一種特殊的本領:別人容易忽略的,他卻看得很清楚。

通過他對大自然的詳盡觀察,在豐富的'科學資料的基礎上創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生物進化論。富蘭克林的超羣出衆的才能,在於他看出了摩擦生電和閃電之間的關係,從而奠定了近代電學的基礎。

巴甫洛夫十分重視觀察,在自己實驗室的建築物上刻上“觀察、觀察、再觀察”的警句。

觀察對於兒,童積累知識,發展智力也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把智力發展較高的人叫做“聰明人”,用“聰明”二字來概括智力,充分說明觀察力在智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因爲在,漢語中,“聰明”顧名思義就是月:聰目明,講的正是觀察力。觀察力強的學生對事物的感知準確、完整,在腦子裏儲存的信息就豐富、深刻;相反,觀察力差的學生,儘管他好象在看、好象在聽,然而看到或聽到的東西卻不多,甚至是錯誤的。

例如有的高年級學生還分不清“已”和“己”,“礻”和“衤”,寫起作文來只有幾句乾巴巴的口號,錯別字連篇。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許多教學經驗證明,從培養觀察力入手,是提高差等生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途徑。

由於觀察在兒童積累知識經驗中的重要作用,一些科學技術發達的國家都非常重視對觀察力的培養。

例如,日本小學一至六年級規定要做180多個觀察,200多個實驗,一年級課本中就有關於動物、植物、光線、磁鐵、岩石等的觀察、模仿和遊戲,讓兒童積累對自然現象的感性經驗,從小就培養他們的觀察興趣和習慣。這些經驗,我們是可以借鑑的。

爲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觀察力2

怎樣來培養兒童的觀察力呢?

1、要兒童明確觀察的目的任務,激發兒童的觀察興趣。

觀察的效果如何,決定於目的任務是否明確。觀察的目的明確,對某一事物的感知就比較完整、清晰,相反,目的任務不明確,兒童就會東看看,西望望,抓不住要領,得不到收穫。

有人曾作過試驗,帶二年級學生去參觀盆景,預先沒有向兒童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讓他們走馬觀花看去。看完後讓他們說出幾種花的顏色,結果很多學生都說不出來,甚至說沒有看到這些花。

爲什麼要培養兒童的觀察力 第2張

要使學生的觀察取得成效,教師要明確地向兒童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例如,在自然常識的教學中,讓學生觀察魚缸裏的鯽魚,應向學生提出具體的觀察任務;注意魚的身體的形狀,身體的表面覆蓋着什麼,背部、胸部,腹部、尾部長着什麼。

這樣,學生才能觀察到魚的身體結構的特點。觀察的目的愈明確、愈具體,其效果也愈好。

教師給兒童指明觀察的目的任務並使目的具體化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培養兒童能獨立地給自己提出觀察的目的任務。如果學生時時處處依賴教師的指示,觀察力是培養不起來的。

要使兒童能獨立地自己提出觀察任務,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觀察興趣。觀察興趣可以通過下列途徑進行培養:一是經常帶領兒童去參觀、遊覽;

同時給他們講些有趣的故事,如春遊時,讓兒童觀察竹子的生長,給他們講講竹子的故事,使他們逐漸熟悉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二是啓發兒童對周圍的事物多問幾個“爲什麼”。

例如,“天空爲什麼會出現彩虹?”“螢火蟲爲個卜麼會發光?”“魚兒爲什麼會浮上水面?”教師在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的同時用生動的言語講清其中的道理。這些方法都會使兒童產生對大自然的觀察興趣,使他們逐步學會自覺地觀察周圍的事物。

2、要教給兒童觀察的方法。

在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時,首先要明確觀察的目的任務,並使他們對觀察產生興趣,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使兒童的觀察力得到真正的發展,還必須教給兒童觀察的方法,使他們學會善於觀察的技能。在這一方面,教師應抓好下面的一些工作

首先,要教育兒童在觀察前作好必要的知識準備。例如,帶領學生到農業展覽館參觀小麥部分,在觀察之前學生應預先對小麥的有關知識,如它的形態,它的生長規律有所瞭解。

觀察前的知識準備愈充分,觀察的效果就愈好。相反,觀察前毫無知識準備,兒童東看看,西望望,觀察效果一定不好。

其次,要指導兒童按計劃地進行觀察。小學兒童在觀察時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奇、有趣的事物上面,而忘掉了觀察的目的任務。根據這個特點,教師應幫助兒童事先制定好觀察計劃,教育他們按計劃進行觀察。例如,讓高年級—兒童觀察學校運動會的場面,教師可以指導他們按照由整體到部分,由輪廓到細節,由近到遠或由遠到近等方面有計劃、有次序地進行觀察。

3、要引導兒童在觀察時開動腦筋。

小學兒童往往只注意觀察那些色彩鮮明、刺激性強的部分,忽視細微的然而卻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根據這個特點,我們教師要特別引導兒童在觀察時開動腦筋。怎樣引導呢?我們可以讓兒童按事物的特點或事物發展的過程進行觀察。

事物的特點或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階段的特點,有些是明顯的,有些是隱蔽的,要兒童抓住各種事物的特點進行觀察就會激發兒童開動腦筋,仔細觀察。

例如某校二年級教師在帶領學生參觀動物園時,根據各種動物的特點,指導學生作具體的觀察,在寫話課上兒童思維十分活躍,能講出猴子、河馬,老虎、金魚等動物的特點,並能作出比較具體的有條理的描述。

我們還可以指導兒童進行對比性的觀察。通過對比,活躍思維,把客觀事物的汜敘、描述得更加深刻。

例如讓兒童比較人和魚的身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讓兒童比較一位學習成績有顯著提高的學生,過去和現在在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通過對比,兒童對事物的認識就會更全面更深刻,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這是觀察的最可貴的品質。

最後,要指導學生做好觀察總結。觀察告一個階段後,要進行總結。總結時,學生可以檢查觀察目的是否達到,觀察任務是否完成。

總結的形式有書面或口頭的。書面總結除文字記載外,也可以附上圖表、圖樣。通過總結不僅可以提高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4、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兒童進行觀察訓練。

兒童的觀察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發展起來的。教師應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提出不同的觀察要求,對學生進行觀察訓練。例如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向不同年級的兒童提出難易不等的觀察訓練。

讓低年級兒童觀察反映日常生活的圖片,進行看圖說話或寫話。中年級兒童可觀察比較熟悉、特點比較明顯的人和事物,寫簡單的觀察日記,如“我們的教室”,“淘氣的小花貓”等。

高年級兒童則可觀察特點不外露、需要仔細鑽研的人和事物,與比較複雜的觀察日記,如“熱愛學生的李老師”,“校園新貌”等。

每個學期,教師都應有明確的訓練目的,安排一定數量的訓練題目,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訓練。對每次觀察作業,教師都應組織學生進行評議,使他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