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產後發熱如何治療

產後發熱如何治療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5.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產後發熱如何治療,在生活中不管是小孩子還是大人發燒都要引起注意,而對於剛生完寶寶的產婦來說,發燒可就是一件大事,因爲產後身體本就很虛弱的,那麼產後發熱如何治療。

產後發熱如何治療1

產褥期內,高熱寒戰或發熱持續不退,並伴有其他症狀者,稱爲“產後發熱”。

本病感染邪毒型發熱,相當於西醫學產褥感染,其重症,可危及產婦的生命,應予重視。

病因病機

引起產婦發熱的原因很多,而與本病關係密切的主要病因病機有感染邪毒,正邪交爭;外邪襲表,營衛不和;陰血驟虛,陽氣外散;敗血停滯,營衛不通。

一、感染邪毒

產後氣血耗傷,血室正開,產時接生不慎,或護理不潔,或不禁房事,致使邪毒乘虛而人,稽留於衝任、胞脈,正邪交爭,因而發熱。

二、外感

產後百脈空虛,腠理不密,衛陽不固,以致風寒之邪,襲表犯肺,營衛不和,因而發熱。

三、血虛

產時產後血去過多,陰血暴虛,陽無所附,以致虛陽越浮於外而令發熱。

四、血瘀

產後情志不遂,或爲寒邪所客,瘀阻衝任,惡露不下,敗血停滯,阻礙氣機,營衛不通,而致發熱。

辨證論治

產後發熱有虛有實,其證各異。在注意多虛多瘀的基礎上,治療應以調和營衛爲主。感染邪毒者,其證危篤,變化多端,必要時中西醫結合治療。

一、感染邪毒型

主要證候:產後發熱惡寒,或高熱寒戰.小腹疼痛拒按,惡露初時量多,繼則量少,色紫黯,或如敗膿,其氣臭穢,心煩不寧,口渴喜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幹,脈數有力。

證候分析:新產血室正開,百脈俱虛,邪毒乘虛內侵,損及胞宮、胞脈,正邪交爭,致令發熱惡寒,高熱寒戰;邪毒與血相搏,結而成瘀,胞脈阻痹,則小腹疼痛拒按,惡露色紫黯;熱迫血行則量多,熱與血結則量少;熱毒燻蒸,故惡露如敗膿,其氣臭穢;熱憂心神,則心煩不寧;熱爲陽邪,灼傷津液,則口渴喜飲,小便短赤.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於,脈數有力,爲毒熱內盛之徵。

治療法則:清熱解毒,涼血化瘀。

方藥舉例:解毒活血湯(《醫林改錯》)加銀花、黃芩。

連翹、葛根、柴胡、枳殼、當歸、赤芍、生地、紅花、桃仁、甘草

方中銀花、連翹、黃芩、葛根、柴胡、甘草清熱解毒;生地、赤芍涼血解毒,當歸配之以和血;桃仁、紅花活血行瘀;枳殼理氣行滯。全方共奏清熱解毒,涼血祛瘀之效。

本證之發熱,因產婦體質之強弱不同,所感邪毒種類之差異,其臨牀表現也頗覆雜,而且病情變化快,故當隨證而治。

若高熱不退,大汗出,煩渴引飲,脈虛大而數者,屬熱盛津傷之候。治宜清熱除煩,益氣生津,方用白虎加人蔘湯(《傷寒論》)。

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蔘

若高熱不退,煩渴引飲,大便燥結,惡露不暢,穢臭如膿,小腹疼痛拒按,甚則全腹滿痛,神昏譫語,舌紫黯,苔黃而燥,或焦老芒刺,脈滑數者,爲熱結在裏,應急下存陰,方用大黃牡丹皮湯。如寒熱往來者,加柴胡、黃芩和解少陽。

若高熱汗出,心煩不安,斑疹隱隱,舌紅絳,苔少或花剝,脈弦細數者,此爲熱人營分。治宜清營解毒,散瘀瀉熱,方用清營湯(《溫病條辨》)。

玄蔘、麥冬、生地、金銀花、連翹、竹葉心、丹蔘、黃連、水牛角

若壯熱不退,神昏譫語者,可配服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或紫雪丹(《和劑局方》),或清開靈注射液(每日40ml,加人5%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點滴)。若高熱持續不降者,或加用穿琥寧注射液(160rug,加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鈉溶液500ral中,靜脈點滴,1日2次)。

產後發熱如何治療

二、外感型

主要證候:產後發熱惡寒,頭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脈浮緊。

證候分析:產後元氣虛弱,衛陽失固,腠理不實,風寒襲表,正邪交爭,則發熱惡寒,頭痛身疼;肺與皮毛相表裏,肺氣失宣,則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脈浮緊,爲風寒感冒之徵。

治療法則:養血祛風,散寒解表。

方藥舉例:荊防四物湯(《醫宗金鑑》)加蘇葉。

荊芥、防風、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方中四物湯養血扶正,荊芥、防風、蘇葉祛風散寒解表。

若感冒風熱者,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身疼,咽喉腫痛,口渴欲飲,咳嗽,痰黃,苔薄黃,脈浮數。治宜辛涼解表,方用銀翹散(《溫病條辨》)。

金銀花、連翹、竹葉、荊芥穗、薄荷、牛蒡子、桔梗、淡豆豉、甘草、蘆根

若外感暑熱者,症見身熱多汗,口渴心煩,倦怠乏力,舌紅少津,脈虛數。治宜清暑益氣,養陰生津,方用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三、血虛型

主要證候:產後失血過多,身有微熱,頭暈眼花,心悸少寐,惡露或多或少,色淡質稀,小腹綿綿作痛,喜按,舌淡紅,脈細弱。

證候分析:產後亡血傷津,陰血驟虛,陽無所依,虛陽越浮於外,則身有微熱;血虛不能上榮清竅,則頭暈眼花;血虛心神失養,則心悸少寐;氣隨血耗,氣虛沖任不固,則惡露量多;血虛沖任不足,則惡露量少;氣血虛弱,則惡露色淡而質稀;血虛不榮,則小腹綿綿作痛,喜按。舌淡紅,脈細弱,爲血虛之徵。

治療法則:養血益氣,和營退熱。

方藥舉例:八珍湯加黃芪、地骨皮。

若血虛陰虧者,症見午後熱甚,兩顴紅赤,口渴喜飲,小便短黃,大便祕結,舌嫩紅,脈細數。治宜滋陰養血清熱,方用加減一陰煎(《景嶽全書》)加白薇。

生地、白芍、麥冬、熟地、知母、地骨皮、甘草

方中熟地、白芍、麥冬滋陰養血;生地、地骨皮、知母、白薇滋陰清熱涼血;甘草和中。全方共奏滋陰養血清熱之效。

四、血瘀型

主要證候:產後乍寒乍熱,惡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有力。

證候分析:產後瘀血內阻,營衛不通,陰陽失和,則乍寒乍熱;瘀血內停,阻滯胞脈,則惡露不下,或下也甚少,色紫黯有塊;胞脈瘀阻不通,則腹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澀有力,爲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祛瘀,和營除熱。

方藥舉例:血府逐瘀湯。

產後發熱如何治療2

產後發熱的患者一般有孕晚期或產後房事不潔,或產時接生不慎,或有羊水早破,產程過長,失血過多,產道受損,胎盤胎膜殘留等病史;有的產婦身體虛弱或有貧血,營養不良以及妊娠高血壓等也會引起產後發熱。臨牀上患者主要表現爲在產褥期發熱,可見持續性的發熱,或者突然寒戰高熱,或發熱無汗,或寒熱時作,或低熱纏綿,患者還伴有惡露不盡和小腹的'疼痛。臨牀上主要有4種證型。分別爲感染邪毒性、外感型、血虛型以及血瘀型。

感染邪毒型:患者在臨牀上主要表現爲產後寒戰高熱,壯熱不退,惡露不盡,色紫黯,氣味難聞,小腹疼痛拒按,心煩失眠,口乾口渴,尿少色黃,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弦數。主要用五味消毒飲合失笑散加丹皮、赤芍、益母草治療,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產後發熱如何治療 第2張

外感型:患者在臨牀上主要表現爲產後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骨節痠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舌淡,苔薄白,脈浮緊。主要用荊防四物湯加紫蘇葉治療,起到養血疏風的作用。

血虛型:患者在臨牀上主要表現爲產後持續的低熱,在活動後出汗會加重,惡露量少,色淡質清稀,小腹隱隱作痛,頭暈頭疼,耳鳴眼花,心悸失眠,舌淡,脈細弱。主要用八珍湯加枸杞、黃芪治療,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

血瘀型:患者在臨牀上主要表現爲產後寒熱時時發作,惡露不下,顏色紫黯,有結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流出後疼痛會減輕,口乾不欲飲,舌紫黯,有瘀斑,脈澀。主要用生化湯加丹蔘、丹皮、益母草治療,起到活血化瘀、和營除熱的作用。

產後發熱如何治療3

正常發熱:在產褥期,產婦體溫一般是正常的。如因產程過長,體力消耗過大,產婦極度疲勞或精神緊張等,在產後一天內體溫可有輕度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而且經過充分休息,體溫多於24小時內恢復正常。產後3~4天,產婦開始大量分泌乳汁時,由於乳房的血管和淋巴管擴張充盈、乳房膨脹,體溫可略有升高,一般僅持續數小時就下降。

異常發熱:如產後第2~10天之間,連續兩次體溫達到或超過38℃以上是不正常的,應該考慮是否爲產褥感染。

異常發熱主要可能有以下情況:

1、外陰、陰道、宮頸、會陰切開或裂傷縫合處這些部位是常見的發炎部位,常伴有局部紅腫熱痛,傷口開裂,有異常分泌物,甚至帶有腥臭味,有時會全身發熱,白細胞升高。

2、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多發生於產後3~5天,惡露臭或不臭,輕者可以有低熱,惡露增多有臭味、腹脹、下腹疼痛及壓痛。重症者伴發熱、寒戰,有下腹壓痛或疼痛,白細胞升高。

3、盆腔感染常於產後5天左右出現寒戰、高熱、下腹痛、盆腔深部壓痛。可引起盆腔膿腫,甚至高熱不退。 盆腔腹膜炎表現可爲寒戰、高熱、全腹劇痛、嘔吐、腹脹、腹肌緊張、壓痛與反跳痛明顯,可引起腸粘連、腹瀉、裏急後重、排尿困難等症狀。

4、血栓性靜脈炎常發生在產後或手術後7~10天,長期臥牀,年齡大且肥胖者易患此病。患者呈週期性發熱,持續性腹痛可向腹股溝、上腹部及肋脊角放射。下肢血栓性靜脈炎表現爲下肢疼痛,由於血流受阻,可引起下肢水腫,皮膚髮白,可摸到下肢靜脈呈索條狀壓痛,患肢溫度高於對側,病程較長。

5、由急性乳腺炎引起的發熱,可伴有乳房局部紅腫、疼痛、硬結,甚至破潰。

產後發熱如何治療 第3張

產後發熱對症下藥,治療很簡單

(1)產後感冒引起的發熱。

主要症狀爲惡寒、發熱、出汗,還有關節疼痛和咽喉疼痛等。以祛風清熱解毒爲基本治療原則。

① 蜜芷茶:白芷、荊芥各等量,研末分包(每包約15克)。每次取1包與5克新茶,一起用沸水200毫升沖泡15分鐘,再將藥汁與蜂蜜少許混合後,溫熱飲用,每日不超過3次。適用於產後感冒風邪,如爲風熱感冒或產婦平素陰虛血熱者則忌用。

② 蔥豉肉粥:豆豉10克,蔥10克,先將兩者一起煮汁,取汁與肉糜、米煮成粥。

③ 竹葉神粥:竹葉30克,神10克,先將兩者加糖煮出汁,再取汁煮粥食用。

(2)產後感染引起的發熱。

這是產後發熱中最爲常見的,起病於產後24小時至10天以內,患者主要症狀爲高熱、寒戰,產婦出現頭痛、身痛、小腹疼痛,惡露量可從正常至較多,顏色紫黯,有腥臭味。如行婦科檢查,可見會陰、陰道及宮頸紅腫。如炎症發展嚴重,可能波及內生殖器,出現腹肌緊張等急腹症症狀。以清熱解毒、活血祛淤爲基本治療原則。孕婦可多食藕、小麥、豬肝、淡菜、銀魚、鯽魚等食物。

① 無花果燉豬瘦肉:幹無花果60克,豬瘦肉100克。將無花果和豬瘦肉放入瓦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再加入調味品後食用。

② 黑木耳煮桑葚:桑葚子30克,黑木耳10克,紅棗8個,煮熟食用。

③ 豬腎湯:豬腎15克、豆豉15克,蔥10克,粳米50克。將前述諸物一同煮粥食用。

(3)產後血虛。

發熱,是由於產婦出血過多引起的。此時,產婦熱度不太高,自覺有汗,主要症狀是面色潮紅、耳鳴、心悸、頭暈眼花。以滋陰清熱爲主要治療原則。

① 薑汁黃鱔飯:黃鱔150克、薑汁20毫升,與米飯同煮。

② 葛粉煮鯪魚:葛粉10克,鯪魚500克,煮熟後食用。

③ 牛血粥:牛血60克,大米100克,如常法煮粥食用。

(4)蒸乳發熱。

通常起於產後3~4天,產婦除發熱外,主要表現爲乳房膨脹、自訴疼痛、乳汁不暢、局部紅腫,此時應及時處理,防止其發展爲乳腺炎。以清除熱痛、疏通乳脈爲基本治療原則。

① 漏蘆瓜蔞茶:漏蘆30克,全瓜蔞15克,青皮6克,用沸水沖泡20分鐘後飲用,每日2次。能疏通乳絡,消腫下乳。

② 絲瓜絡茶:絲瓜絡30克,用水煎,代茶飲。

③ 鴿肉杏仁湯:甜杏仁10克,鴿肉100克,同煮,熟後食肉喝湯。

④ 油菜粥:油菜、粳米各100克,煮粥食用。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