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小孩子手巧才能心靈

小孩子手巧才能心靈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孩子手巧才能心靈,人格的健全也是孩子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孩子做錯了事也不要急着處罰,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才能更好培養孩子的能力,所有家長們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以下是小孩子手巧才能心靈方法。

小孩子手巧才能心靈
小孩子手巧才能心靈1

世上的父母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聰明、能幹。但您是否知道從小訓練小兒手指的活動能促進孩子智能的發展?嬰兒從出生第一天起,其眼、耳、鼻、舌、身等各種感官,即處於與周圍環境事物的交互作用之中。隨着手的動作能力的提高,各種感官得以更主動地接觸和認識客觀世界。這就大大擴展了嬰兒的視野和活動範圍,發展了各種感知能力和記憶、思維等高級認知能力。因此,促進嬰兒的智力發展,首先應促使嬰兒手的動作能力的發展。

人手動作的發展是有規律的。我們常常可以看到,2個月的嬰兒考的動作還是沒有目的的。3個月左右的嬰兒雖然可以握住放在他手中的搖盪鼓,但還是不會主動抓東西。當嬰兒4一6個月的時候,他的手的動作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簡單的、有目的的、有方向的動作,放在他近旁的東西他要去拿。孩子從7-8個月開始,能屈起所有手指,用手掌從桌面上抓起小物體。還可以把手裏拿着的物體從這一隻手遞到那一隻手。9-10個月的孩子,能用拇指和食指撿糖。11-12月的孩子就能用雙手扶住奶瓶吃奶了。

在孩子手的動作的發展過程中,他們都願意自己動動手。父母應主動爲孩子安排合適的環境與活動,爲他們創造條件,讓孩子的小手從小就得到充分的鍛鍊,使他們的手變得精巧靈活,人也變得更聰明起來。

怎樣訓練孩子的雙手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1、喂嬰兒食物時,允許孩子玩匙和碗,並放些食物在碗裏,讓他練習將食物送到嘴裏的動作。這有利於鍛鍊孩子動作的協調性和準確性,促使視覺、動覺、觸覺的協同發展。

2、把孩子的小牀改造成小小的“體操牀”。方法是用一根根橡皮繩在牀的上方拉成網狀,在網上掛滿色彩鮮明的小玩具。孩子便很快用手碰擊這些玩具,並對玩具的'反彈感到興奮。這樣,可以促進孩子用手觸擊物體的能力。

3、給孩子提供材料、顏色、聲響不同的玩具,鍛鍊孩子的抓握動作。最初可以給一些易抓的玩具,如塑料娃娃、動物等。以後給一些用手指控制的玩具,如撥浪鼓、成串鑰匙,以及用手指擠壓發聲的玩具。

4、在桌子上放些不同的小玩具如積木、塑料瓶等,讓孩子擺弄。也可以要求孩子模仿自己的動作把一個一個小玩具放進盒子裏,再讓他一個一個拿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教孩子認識各種東西,促進語言發展,而且學會拿放東西,鍛鍊手的肌肉。

5、洗澡也是要兒練習手指動作的好機會,可以讓嬰兒抓弄、擠壓水中的泡沫海綿或浴巾。

小孩子手巧才能心靈2

問:我女兒3歲,是個聽話活潑的孩子,就是不愛動腦筋。比如,看書遇到需要動腦子的地方就不看了,問她一些問題,她總是想都不想,回答“不知道”。有時急了,我就會說她幾句,她現在越來越不喜歡跟我看書了。請問,如何讓她成爲一個愛思考、勤動腦的孩子?

答:其實,很多媽媽都面臨這個問題,從前很聽話,很讓自己滿意的孩子,隨着年齡增長,帶孩子學習的時候,發現孩子壓根不愛思考,這個時候媽媽們就着急了,要是這樣的話,將來上學可怎麼辦?!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看到,提問的媽媽已經給女兒下了不愛動腦筋的定義,而且,頗爲心急生氣。然而,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我們實在需要換一種思維。

首先,媽媽之前是不是任何事情都喜歡包辦代替?

人的行爲是受大腦支配的。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和大腦的指揮有關。人們常說“心靈手巧”,其實,對於成長髮展中的孩子,更貼切的說法是“手巧心靈”。在7歲以前,孩子對世界的認識最重要的是體驗。摸過熱水杯後知道什麼是燙,摔過跤後知道怎麼走路更安全,養過蠶後知道絲從哪兒來,玩過水和沙後知道有形與無形時時在互變……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孩子就會投入自己的智慧,開動腦筋,探究其中的奧祕。與自然的互動會充滿了學問,與親朋的互動會充滿了溫情。成人需要做的是發現孩子的興趣中心,提供幫助,適當引導,讓孩子按自己的節奏探索和思考。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始終不肯放手,怕孩子受傷,怕孩子弄髒,嫌孩子動作太慢,這些行爲都會切斷孩子和外界的聯繫,讓孩子被迫放棄用手用腦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被動等答案,等結果了。

其次,選擇的書籍是不是孩子喜歡的?

強調在體驗中思考,並不意味着要排斥書籍。因爲書可以把孩子體驗拓展和提煉。但給孩子選書和講書,一定要注意貼合孩子的興趣,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來講。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在於讓孩子體驗到讀書的樂趣,讓孩子在一次次重複的故事中吸收和理解。過於急切的提問往往會破壞孩子享受聽故事本身帶來的好感覺。在這個年齡,如果我們沒有選到好書,少講一兩本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千萬別讓孩子怕了讀書!更不能給孩子貼上一個“不愛思考”的標籤。 有的媽媽今天看到別的孩子會說幾句外語,就趕緊給孩子教外語;明天看到別的孩子會被唐詩,又趕緊給孩子教唐詩,永遠以自己的意志決定孩子的閱讀方向,那孩子肯定是無法適應,不願意去學的。

最後,媽媽要有耐心。

3歲的寶寶不可能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只要她有探索世界的興趣,就有學習和思考的原動力。媽媽只需要耐心等待孩子想你提出“爲什麼”的那一刻,抓住機會,帶孩子去探索,最好的辦法不是告訴她答案,而是告訴她尋找答案的辦法,以後孩子會找出更多的辦法來探索這個世界,到那個時候,也許你再也不會爲這個問題而苦惱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