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孩子學習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孩子學習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學習新事物家長應耐心,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長,要學會給孩子減負,但是很多家長在孩子想要幫忙但是做錯了的時候沒有積極的引導孩子這是不應該的。爲大家分享孩子學習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孩子學習新事物家長應耐心

孩子學習新事物家長應耐心1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不段的探索學習周圍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導,總是充滿了不滿和指責。一些家長在孩子學習新事物時,看不到孩子所付出的努力,總是心急火燎地希望孩子一學就會,還要求做得完美無缺。

幾天前,我在朋友家,就看到了這樣的一幕:

朋友六歲的女兒芳芳正在學習洗自己的襪子。

“天吶!你哪裏是在洗襪子,根本就是在玩水嘛!”媽媽心急地把水龍頭擰緊,“你知道嗎?水費又漲了,還這麼浪費水。”

芳芳噘起了嘴,本來以爲幫媽媽洗襪子會得到表揚,現在沒戲了。

“你看看你,洗什麼嘛!洗了老半天,襪子還這麼髒。多用一點肥皂粉,全部重新洗過。”芳芳不情願地擠了一堆肥皂粉,弄得臉盆裏都是泡沫。

“你在搞什麼鬼呀!弄得全是泡泡,這樣很難洗乾淨的。”

“我不洗了啦!”芳芳生氣地大哭着,狠狠地把襪子摔回臉盆裏。

六歲的芳芳第一次開始學做家務,她的本意是想幫媽媽的忙,顯示自己的能力,當然也想得到媽媽的表揚。而媽媽的苛求與指責,卻挫敗了孩子學習做家務的積極性;同時也在傳遞着讓孩子沮喪、受挫的信息。如此做的結果,可能使芳芳以後再也沒興趣去嘗試做家務,再也不積極主動地去嘗試新的事物,長此以往,甚至可能造就孩子自卑的人格。

反之,如果媽媽先肯定她主動幫媽媽做家務的良好動機,再耐心細緻地教她洗襪子的方法,即使她一時做不好也積極鼓勵;她從中就不僅學到了做家務的本領,也在家中得到了歸屬感,培養了她對家庭的責任心。以後她就會更積極主動地爲家庭出力,鍛煉出許多的能力,也培養了主動、積極、樂觀、自信、負責、堅定等優秀的個人品質。

心理學研究證明: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本質的需求就是“顯示自己的重要性”。一旦自己的重要性得到別人的肯定,就有了積極向上的動力,就能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對孩子來說,尤其如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探索陌生的`世界,要學會很多原本不會的東西,需要戰勝無數的困難;而能夠支持他們不斷前進的,只有家長的肯定和鼓勵。鼓勵能增強孩子的自信,激勵孩子不斷嘗試,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從而開創自己成功的人生。

孩子學習新事物家長應耐心2

家長引導孩子應堅持的原則

第一條: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孩子的獨立能力非常重要,家長一定不要對孩子包辦太多,因爲家長包辦太多,實際上就等於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前些年,湖南省華容縣有個名叫魏永康的“神童”,他小時候穿衣吃飯這樣簡單的事情都由媽媽照顧,雖然他學習成績很好,13歲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但是終究因爲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而被勸退。魏永康的經歷就說明,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質,家長一定不能忽視。

第二條: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有教育專家認爲,在孩子有能力做家務勞動的時候,即使孩子年齡很小,家長也要爲孩子提供做家務的機會。因爲這樣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成就感,這種心理素質對孩子將來事業的成功非常重要。

第三條:多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孩子相關的事情,家長不要自己說了算,而是要給孩子儘量多提供幾種選擇方案,讓孩子自己選擇。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主見,讓孩子獲得被尊重的心理體驗。

第四條:家長不要對孩子關注太多。家長一定不要讓孩子成爲一個家庭的中心,如果一家人都圍着一個孩子轉,很容易對孩子形成溺愛。而且還會使得孩子變得極其自私,認爲別人都理所當然應該爲他服務,爲他讓步,這不是愛孩子,而是一種對孩子極大的傷害。

第五條:要給孩子制定規矩。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必須在規矩的約束範圍之內,所以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不能忽視了對孩子的“規矩”。孩子如果出現懶惰、極端自私、罵人、打人、偷東西、撒謊、亂髮脾氣等壞毛病,家長一定不能慣着孩子,而是要及時糾正。

第六條:教育孩子多關心他人。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樂於幫助他人,這是高情商的重要體現,也是孩子長大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所以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多爲別人着想。在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尋找機會適度“示弱”,讓孩子幫自己做一些事情,讓他體驗幫助他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