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關於寶寶爲何動作慢

關於寶寶爲何動作慢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寶寶爲何動作慢,當我們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寶寶比別的寶寶動作緩慢時,就對會他的這種行爲非常的擔心,我們家長就應該更加的重視。下面這篇文章就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了關於寶寶爲何動作慢,大家一起來看看學習一下吧。

關於寶寶爲何動作慢

寶寶爲何動作慢1

妞妞在家一直都很乖,但她做什麼事情都慢吞吞,起牀要半小時,吃飯要半小時,上個廁所還要半小時,這樣浪費時間,上班的媽媽陪不起。儘管媽媽一直催促她“快一點,快一點”,但仍起不到效果,有時甚至對她發火都無動於衷,引來的只是妞妞更慢的速度。

寶寶速度慢,沒有時間觀念,除了少部分是因爲遺傳外,大部分都與家庭教育、家庭環境以及寶寶個性培養有關。要使寶寶速度變快,關鍵在於父母在平時的生活、教育中如何進行正確引導。2-3歲是寶寶教育的關鍵期,到了上幼兒園後,寶寶很多已成習慣的東西只有靠強制的辦法才能改變。

表現

表現一:基本動作慢

起牀、吃飯、穿衣等速度慢。喜歡賴牀,起來了又躺下;穿衣服總找不到前後。

表現二:注意力不集中

把任何事情都與玩結合起來。刷牙時喜歡玩牙刷牙膏;洗臉時喜歡玩水;穿鞋時喜歡拿着鞋子在客廳裏跑一圈。

表現三:愛撒嬌、等人幫忙

如果媽媽不在身邊就不肯吃飯、穿衣;任何事情沒有大人幫,就不願意自己動手。

表現四:懶散,不知輕重

做動作,得先伸伸懶腰;四肢鬆軟,如,穿鞋時,鞋拿在手上,手一軟又掉在地上。遇事,從不着急。

原因

媽媽時間制定不正確

媽媽怕時間來不及,早早叫寶寶起牀,可當寶寶一切都準備好了後,媽媽卻還呆在家裏看電視。有的媽媽把時間扣得死死的,希望寶寶做什麼事情都要和她一樣,反而引起寶寶逆反心理。

媽媽的僥倖心理

媽媽覺得反正時間還早,要慢一點就慢一點,我先做一會自己的事情,過後再催他不遲。媽媽如果經常這樣,寶寶就會把本來慢的動作放得更慢,反正媽媽到時間了會催我。

寶寶的偷懶心理

能賴一會牀就賴一會兒,能多玩一會兒就多玩一會兒。

缺乏家庭環境

家庭的所有人速度都很慢,或者父母要管孩子,爺爺奶奶又不讓管。

只講道理,缺乏技巧

媽媽只知道對寶寶說,“你怎麼就不知道媽媽時間很重要。”或者“怎麼這麼沒有時間觀念。”等大道理,而真正怎樣讓寶寶知道重要性卻無法做到。

糾正寶寶慢動作的技巧

制定時間表 根據寶寶的個性,結合媽媽的上班時間,給寶寶制定一個嚴格的時間表,讓寶寶按照時間表進行活動。比如:早上6:30起牀,起牀用10分鐘; 6:50分吃早飯,早飯時間爲15分鐘……

教會寶寶生活技巧 寶寶“偷懶”往往是因爲不會,想依賴媽媽或長輩幫忙。媽媽應教會寶寶一些基本生活技巧,讓他自己動手。比如在教會寶寶刷牙後,纔可規定時間,不至於他一個人在衛生間裏玩牙膏泡泡。

讓寶寶學會看時間 在起牀前一晚上,把鬧鐘調節到所規定時間,並告訴寶寶鬧鈴指針的時間。鬧鐘響後,告訴寶寶時間到了,“鬧鐘叫寶寶起牀了。”並把鬧鐘放在寶寶身邊,告訴他指針指到這個位子的時候要穿好衣服,並說明是幾分鐘。

進行一些比賽活動 媽媽可以組織小型比賽,故意讓寶寶贏,讓他有成就感。起牀時,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起牀,進行穿衣比賽;刷牙時,全家一起刷,既讓寶寶感覺家庭氣氛,又讓寶寶感受比賽成果。

經常進行鼓勵 寶寶做得好,媽媽要在一旁鼓勵,“寶寶這麼快,媽媽都快趕不上了。”“寶寶真是個好孩子,自己穿衣服穿得又快又好。”小小的誇獎,寶寶會很開心,以後做事情又快又好。

家長遵守時間 寶寶這時生活的範圍只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所以家長是寶寶最好的模仿例子。家長在平時就要嚴格遵守時間承諾,不要因爲是週末或不趕緊就拖拖拉拉,寶寶看見家長慢,他就更慢了。

給寶寶說一些直觀的道理 “要是以後上學了,別的小朋友都做完了,你還沒做完,會被別人嘲笑的。”雖然他一下子接受不了,但慢慢他就懂得時間的重要性了。

制定懲罰措施 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做完,寶寶就不能拿小熊玩。制定這樣的一些懲罰措施,寶寶就會爲了喜歡的東西動作快一點。當然,懲罰不能過重,否則容易引起寶寶逆反心理和心理創傷。

讓寶寶親身體念拖延時間的後果 和其他的寶寶和媽媽約好時間去公園玩,但因爲寶寶吃飯或穿衣服拖延時間,導致少了玩的時間。故意讓他羨慕別的孩子玩樂的愉快,可督促其加速。

培養寶寶責任心 培養寶寶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用心,偷懶只會使事情做得更糟,只有認真了才能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

寶寶爲何動作慢2

當我們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寶寶比別的寶寶動作緩慢時,就對會他的這種行爲非常的擔心,我們家長就應該更加的重視。

當自己的孩子跟同齡人相比顯得動作緩慢,班上的老師也有這樣的反映時,父母就應該加以重視了。因爲幼兒期是動作發展的重要時期,動作緩慢的兒童往往容易出現不靈活、不協調的行爲表現,影響今後的身體和智力發展。上學之後,如果做作業的速度太慢,就會影響學習、休息和正常的娛樂活動;考試的時候動作太慢,往往還沒有做完就到了老師收卷的時間,導致成績下降;運動的時候動作太慢,就往往不能戰勝對手,讓別人領先,這些都會使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動作緩慢孩子的神經類型往往屬於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能改變的先天氣質,父母對於孩子的氣質只能接受並因勢利導;再有,有的孩子天生大氣,較爲成熟,三思而後行,做事的過程中想法很多,所以也會因慎重仔細而動作緩慢,這樣的效率反倒會非常高。對此,父母需要仔細分辨判斷後再對孩子的慢性子進行調理。

從孩子來說

動作不熟練是動作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孩子小的時候,神經肌肉的活動還不協調,所以做事的時候要非常緩慢才能做得好,把持得住。作爲父母,有必要幫助孩子經常創設鍛鍊動作的情境,以便於孩子的神經肌肉得到及時的協調發展。

沒有時間緊迫感是動作緩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爲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件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只是在延續着從前的習慣而已,他不認爲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那麼,就要爲孩子多設置獎勵情境,讓孩子感受到高效率地做事能得到很好的回報。

對於父母來說

面對幾歲的孩子,年輕的媽媽常常感到與其讓他自己來做事情,比如吃飯、洗腳,還不如成人喂他吃、幫他洗來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這種包辦代替恰恰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並且,孩子也會因此惰性越來越強,沒有自理的願望,對自己沒有責任心。

再者,動作緩慢一般是相對而言的,有時孩子處理事物的速度顯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爲達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時也是因爲對成人的要求沒有作出足夠的反應,成人就會認爲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許表現很不錯了,我們先前提到的曼曼的媽媽就是一個急性子,她是一名記者,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和丈夫都符合自己的做事速度纔會感到滿意,否則就會抱怨,這也是不現實的。

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會浪費掉許多寶貴的時間。在現代社會中,對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們必須有緊迫的時間感,做事抓緊時間,提高效率。

對策

1、於孩子動作慢,可以通過遊戲來加以改變。父母可以經常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遊戲,使孩子在遊戲中提高自己動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賽看誰吃飯快,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等,這些遊戲能激發孩子進取心。孩子喜歡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會覺得沒趣,這時,要給予適當的獎勵來鼓勵孩子的“勝利”。

2、孩子可以與自己比賽。父母幫孩子設計一張“比賽”成績表,記下最初的時間,然後,每天記錄實際完成的時間,如果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獎勵,如果沒有進步,保持原狀,或者退步,就不給予獎勵。父母可以讓孩子先從簡單容易的做起,逐漸向比較困難的任務進發,一直到達合適的時間爲止。這種方法,目的在於縮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是克服動作慢的直接辦法。在此期間,父母要對孩子進行解釋分數的意義,激發孩子進步的渴望。

3、父母還可以採用記數法來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完成某件事情。記數法很簡單,隨時可用,父母可以與孩子事先講明白,看數到第幾聲的時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然後父母讓孩子準備好,說聲“開始”,就開始計時了。“1、2、3、4、5……”, 一邊數,一邊看孩子,孩子爲了完成任務,就會盡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如果在計數開始的時候,孩子動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數快一點,讓孩子感覺到時間就快要到了。

如果在快要結尾的時候,孩子還差得較遠,就放慢記數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快一點做事,就數慢一點,讓孩子有儘快完成的希望。如果父母總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聲的時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獲得成功的感覺,孩子完成了任務,就表揚孩子“真不錯”、“又長大了”等。

4、如果給孩子表揚的方法沒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規定的辦法來達到改變動作慢的目的。父母首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能夠完成某項事情的時間,然後規定孩子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項事情,否則就不讓他繼續做下去。時間一到就要停止。比如吃飯,到時間就把飯菜收起來,並且對孩子說:“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時把飯吃完。”

5、還可以通過合理安排時間的辦法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在日常活動中,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後來提高效率,使同樣的時間,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樣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如起牀大小便之後就不能再回被窩耍賴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後等待和父母一起去上幼兒園;再如,吃飯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張動畫片的盤了,否則時間又被拖延過去了。

在寶寶效率提高的同時,父母也要告訴孩子動作快不等於做事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點就更好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