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自閉症患兒應多親近自然

自閉症患兒應多親近自然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閉症患兒應多親近自然,我們會發現隨着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自閉症患兒生活在我們的身邊,對於自閉症患兒來說應該要多接近大自然的,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自閉症患兒應多親近自然。

自閉症患兒應多親近自然1

隨着自閉症兒童數量的逐漸增加,各方面對自閉症這一特殊疾病的關注也越來越多,針對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訓練方法也逐漸多樣化和廣泛化,其中影響力較大、訓練效果較爲明顯的要屬張桂娥教授首創的“自然訓練法”。

自然訓練法主張利用生活和自然中的一切細節來爲孩子做康復訓練,提倡讓自閉症兒童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當下時節,正是大地萬物復甦,更新換裝的季節,父母或者老師要充分把握季節的特點,最大限度的爲自閉症兒童的康復提供幫助。

首先,父母可以多帶孩子親近自然。經過了冬日的嚴寒,春天的一切都是新的,充滿了生機與活力,自然中的景色也是欣欣向榮,令人耳目一新。在春暖花開的季節,父母可以帶上星兒出門踏青,或者是放風箏,也可以帶孩子到外面旅遊,讓孩子和自然融爲一體,感受自然的魅力。這樣有利於孩子放鬆心情,緩解壓力與焦急的情緒,同時,父母也可以在自然中爲孩子進行康復訓練,比如認識花草、山川、河流等。

自閉症患兒應多親近自然

其次,春季是病菌活躍的季節,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預防各種疾病的傳染與發生。自閉症兒童的體質在某些方面本身就異於正常兒童,父母需要格外留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在日常生活中,重複教導孩子講衛生,多運動,幫助星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另外,家裏要保持整潔,多通風,爲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從多方面鍛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最後,在春季父母要注重孩子的飲食調節。由於氣候比較乾燥,父母要注重孩子的膳食搭配,既要營養健康,又要儘量符合孩子的特殊口味。可以讓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及時補充水分,儘量少吃來垃圾食品,正餐注重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促進孩子的飲食健康。

自然訓練強調的是利用一切自然的力量在無形中促進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與發展,父母和老師也要根據不斷變化的地點和季節來適當調整策略,在自然中融合教育,讓孩子康復訓練的側重點也隨着季節和時間的變化而有所改變,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閉症患兒應多親近自然2

到農場去清理豬圈、種菜等有助患者康復。英國醫生已經對自閉症、抑鬱症患者實施一種全新的療法——“農場療法”,處方爲“新鮮空氣+各種農活”,時間爲1天。

自閉症患兒應多親近自然 第2張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東部薩福克郡實施的一項醫療計劃,鼓勵患者走出戶外幹農活——到農場去清理豬圈、種菜和修理拖拉機等。此類農場被稱爲“關愛農場”,目的是向自閉症抑鬱症之類的心理疾病患者和中風等身體疾病患者,以及其他患者提供治療幫助,即“農場療法”。

兩個孩子在給大家表演節目。

雖然坐在一起,孩子們卻各玩各的。

有人說他們是天使,因折斷了翅膀而留在人間;有人稱他們爲星星的孩子,因爲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孤獨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被人理解、被視爲異類,讓他們離正常生活越來越遠。

11月23日,由壹基金海洋天堂計劃和昆明市蒙多貝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主辦,好寶生態有機農場和樂貝教育培訓學校少兒科學實驗室協辦的融合活動在生態有機農場裏進行。活動包括科普參觀和趣味場地活動,通過蔬菜寶寶我來找、撿雞蛋比賽、飛天法寶,快樂泡泡等遊戲,讓孩子們盡情接觸大自然,體會戶外活動樂趣,同時還開展了親子游戲,促進家長和小朋友的情感交流。

現場草地上的自由奔跑

蔚藍的天空中飄浮着白雲,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上,茂密的樹木將人們的視線鎖定在這個小壩子裏。壩子上長滿了綠草,形成一塊足球場大的草地。這就是好寶生態有機農場的大草地,此時,一羣孩子正在這裏嬉戲。

孩子們一個跟着一個,排成一列長長的“火車”,由一名老師帶着他們穿越一個個分別由兩個老師用手搭成的小拱門,一會向左,一會向右,非常地熱鬧。大多數孩子臉上露出歡快的笑容,第一眼看上去,他們和別的孩子沒什麼區別。可一會你就會發現,他們有點“特別”。

有的孩子上一秒還非常地開心,下一秒可能就賴在地上大哭;也有孩子雖然跟着隊伍在活動,可是臉上卻沒什麼表情,眼神也飄忽不定,完全沒有辦法把注意力集中在遊戲上。最嚴重的孩子,可能連路都走不穩,根本跟不上隊伍。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從不主動和身邊的人講話,大多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即使在一個團隊裏。這些孩子都患有自閉症。

孩子沉默的言言和安靜的小宇

言言,一個漂亮的小女孩,白皙的臉龐上鑲嵌着一雙大眼睛,現在她已經4歲了。

言言2歲時,媽媽發現她和別的孩子有點不一樣,不但話講不清楚,也不喜歡和小朋友玩。開始她以爲孩子可能發育較慢,可過了7個月,一切並沒好轉,言言的媽媽開始試着接受言言患有自閉症的事實,並把言言送到蒙多貝接受康復訓練。經過2年多訓練,言言的運動能力變好了很多,現在的她已經可以走得很穩,會和自己的母親進行一些眼神的交流。但還是不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農場裏,言言嘟着嘴,一個人呆呆坐在地上,不和周圍的小朋友玩,只是用手不停地刨着地面。言言媽媽說,言言平常也是這樣,一個人坐着,不亂髮脾氣,對什麼也不感興趣。

就在記者和言言媽媽聊天的過程中,一旁安靜的言言突然把手整個塞到嘴裏,手上沾滿的泥土和小草,也被一起塞到了嘴裏。言言媽媽連忙用紙把孩子嘴裏的髒東西擦乾淨。“她到現在還是喜歡含手!”媽媽很無奈,眼裏滿是對言言的擔憂和心疼。可一旁的言言卻不知道這些,還學媽媽的樣子,抽出紙來,塞到嘴裏直接嚼起來,被媽媽阻止後,她又抽出一張塞進嘴裏。生氣的媽媽,在一旁喊着“這不能吃!”可言言還是繼續重複着這個動作。

小宇,一個過分安靜的孩子,從不主動和別人說話,即使是自己的親人。他有什麼需要也從來不和媽媽說,除非媽媽主動去問他。小宇不喜歡和別人有眼神交流,記者多次試圖和他交談,但他總是扭開頭,或直接走掉。

小宇的父母在他2歲時發現他與別的孩子不一樣,不但路走不穩,而且話也不會說,對自己的父母也不是很親近。媽媽帶他去醫院檢查,但醫生也不知道是什麼問題,還安慰她:“不要擔心,孩子長大點就會好了!”孩子越長越大,可這些症狀也越來越嚴重。一個偶然機會,媽媽發現小宇的症狀和自閉症兒童的症狀很像。可那時,小宇已經4歲了。

4歲的小宇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知道如何上廁所。有次他的東西被別的小朋友搶了,他一點反應都沒有,彷彿被搶的不是自己的東西,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哭也不叫。經過4年的康復訓練後,如今8歲的小宇可以自己吃飯、上廁所了,但交流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

父母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壓力

每對父母從孕期開始就期盼着孩子的到來,幻想着孩子的樣貌,爲他們規劃着他們美好的未來。孩子出生後,他們也總是把最好的給孩子,細心地觀察着孩子每一天的變化。但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別人不一樣,有多少家長能坦然接受?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家長在孩子2歲左右就知道他們與正常孩子不同。這些家長首先是自我安慰。當他們不能再麻痹時,就會向醫生求救。但很多醫生對自閉症的瞭解也是微乎其微。

在之後的日子裏,家長繼續在編織的夢裏期盼孩子可以變好,可時間在不停地推移,孩子的病症不但沒有變好,而且還越來越壞。他們便開始拼命地掙扎,他們不願也不敢承認這個事實。

在和這些孩子的父母們交談的過程中,記者注意到,他們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就是壓力。

首先,是經濟上的壓力。小宇的媽媽,爲照顧好孩子,很早就沒有工作了,她現在的生活都是圍繞着小宇展開的,白天陪他去上課,晚上回到家,除了繼續照顧小宇外,還要照顧自己年邁的媽媽。而小宇的爸爸也不得不每天找各種活來幹,因爲他要承擔一家人的開支,除了支付小宇康復所需要的費用,還要供19歲的大兒子上大學,年邁的老母親也時常會生病。這樣的壓力,導致他每天都要在外奔走。只要有活,他什麼都幹。談到這些,小宇媽媽的聲音總是越來越小,說到不忍處,她總會轉移話題。但這並不是她最不敢面對的。

被別的小朋友捉弄,不被別人理解,說起這些,原本已能很好控制住自己情緒的小宇媽媽聲音就會哽咽。小宇媽媽說,現在自己家周圍的孩子不但不和小宇玩,還喜歡經常捉弄他。每次看到小宇,他們都會搶他的東西,嘲笑他,有時還會打他,但他卻從來不知道反抗。別人笑他、打他,他都默默承受。每次她看到這樣的情況都非常地心疼。對於周圍的小朋友,她可以去和孩子們的父母溝通,可別人的歧視卻依然存在。有時,她帶着小宇去乘公交車,因爲小宇行爲反應比較慢,周圍的人會不耐煩地推他、擠他,甚至把他推倒。並且還有人對他指指點點,竊竊私語,讓小宇媽媽心裏很不舒服。

鏡頭那些丟失的笑容在哪裏?

各種壓力壓在這些父母身上,使他們比同齡人看起來要蒼老許多。緊鎖的眉頭,已和他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笑容似乎離他們越來越遠。

當天的活動中也設計了很多親子游戲,這也讓神經緊繃的家長可以鬆一口氣。在最後“摸骨認親”的環節裏,父母們玩得很開心。根據遊戲的規則,被選出來的家長要矇住眼睛,用手去摸自己的孩子在哪裏。很多調皮家長會把另外一些家長的孩子藏起來,或給他們戴頂帽子,讓孩子的父母找不到他們。經過幾輪的遊戲,這些被生活重壓得喘不過氣的父母,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結束後,很多家長聚在一起,笑着責怪自己的孩子不給自己暗示,或假裝生氣地指責着把自己的'孩子藏起來的淘氣家長們,歡聲笑語在草地上回蕩,小雪的媽媽說:“經過今天的遊戲,自己放鬆了很多,真的很開心。”

孩子的未來在哪裏?

現在已經8歲的小宇,本來應該像其他的孩子一樣,到學校去上課,但由於他的特殊情況,很難有學校願意接受他。

此前,小宇媽媽找了很多學校,但都未能成功。一來由於小宇的特殊情況需要有人在旁邊照顧,二來教師也需要進行相應的專業培訓。以上兩點目前在很多普通學校都很難滿足。

小宇越來越大,蒙多貝的康復訓練也主要是針對7歲以下的自閉症兒童,所以這裏也不能長待。那小宇以後能去哪?“能在這裏待多久就待多久。”小宇的媽媽低下頭,安慰自己。

除了小宇的媽媽,其他孩子的媽媽也正在或將要面對同樣的問題,孩子的未來在哪裏?

現在蒙多貝已經有很多超過7歲的孩子,比如現已經9歲的明明。

明明的舅舅李先生說:“我從來都不敢想這個問題。明明的情況相對比較嚴重,已經9歲的他,生活還不能自理,智力還停留在1歲左右,連路都走不穩。這樣的他,除了這裏,還能去哪裏?”

年齡大的孩子去哪裏?

昆明市蒙多貝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副主任李孝峯表示,今年8月28日參加壹基金海洋天堂計劃西南片區的活動後,康復中心已在昆明舉行了很多次自閉症兒童社會融合活動,目的是希望通過活動讓孩子充分接觸自然,加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李孝峯介紹,除了孩子的康復訓練,康復中心還面臨着很多問題。首先就是資金問題。由於中心的項目沒有得到相關政府的支持,現有資金對於蒙多貝的教師工資發放、設備設施成本等支出是遠遠不夠的。此外,教師的流動性也非常大,並且缺少專業教職人員。最後,就是社會接納體制還不夠完善,很多孩子只能呆在康復中心,但康復中心主要是針對7歲以下的兒童進行康復治療,年齡較大的孩子,康復中心很難提供有效的康復訓練。

活動協辦方好寶生態有機農場爲讓孩子們有機會親近自然,在輕鬆的環境中增強社會體驗,特意將農場作爲免費場地提供給蒙多貝的孩子們,併爲他們準備了新鮮的蔬菜作爲午餐。

農場工作人員王寅實表示,此前雖然一直關注公益行動,但一直沒有機會參與其中。此次活動,爲更好地迎接孩子們的到來,農場方面已準備了一個星期。“希望通過我們的行動能爲這些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的孩子做點什麼,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幫助到這些孩子。”王寅實說。

作爲協辦組織參與本次活動的樂貝教育培訓學校少兒科學實驗室,由於學校本身就是針對提高孩子的素質教育的專業機構,這次活動也特別設計了一些針對孩子特性,加強孩子與自然、親人、教員之間互動性的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能夠充分體驗自然和加強情感交流。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