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人們談論起“肉糉“的味道,常常用“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鹹甜適中”來形容。箬葉的清香,糯米的軟糯,和鮮肉的肥美,以下分享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1

1、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2、香甜的肉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

3、箬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甜而不膩。

4、香甜的肉感連同新鮮的漿液讓人滿口生香。

5、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佳品。

6、姐憶的不是端午,是快樂;吃的不是糉子,是心情。

7、菱形的大糉子味道更香濃,小三角形及菱形味道不夠重。

8、糉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個民族難以割捨的溫馨。

9、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餡,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好吃極了。

10、在糉子的小腳上放一顆赤豆,吃的時候,蘸一點白糖,就非常滿足了。

11、在糉子的小腳上放一顆赤豆,吃的時候,蘸一點白糖,甭提多美味了!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

12、糉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糉子噴香,甜蜜幸福。

13、糉子一般都是三角形的。陷料不同,口感也不同,我個人比較偏愛豆沙的。

14、“吃糉子,灑白糖”,甜蜜的滋味便由心底涌出,在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歡聲笑語。

15、糉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糉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糉子了!

16、糉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我貪婪地嗅着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17、我用尖尖的的牙咬開若葉,輕輕舔着糯米糰。糉子香便像煙霧一般向四周瀰漫開來,讓我陶醉其中。

18、採糉葉,過端午,吃糉子,已經是我兒時發生的.往事了,但我回味往事,都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親切。

19、我要開始吃糉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糉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人陶醉了。

20、糉香總會如期飄蕩在五月端午這一天。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輩輩懷念祭奠,吃不完的糉子,道不完的情。

21、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糉。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糉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爲餡。

22、輕輕剝開青綠色的糉葉,一股糉香味撲鼻而來,露出乳白色的糯米。沾點白糖,輕咬一口。嗯,糉子的味道真好!

23、由於糉子本身是用作祭祀的靈物,所以到了南北朝,隨着屈原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日漸崇高,又成了祭祀屈原的物品。

24、糉子的外形來自於對動物的模仿。動物的角,尤其家畜牛的角,很早就是古人崇拜的靈物,並被用作祭祀神靈以祈年求豐。

25、品種較多,除鮮肉糉、豆沙糉外,還有用鹹蛋黃做成的蛋黃糉,以及雞肉丁、鴨肉丁、燒肉、冬菇、綠豆等調配爲餡的什錦糉,風味更佳。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2

1: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羣官》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3: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糉,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爲歡。——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4: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宋祁《屈原祠》

5: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正月十五夜》

6: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宋楊無咎《齊天樂端午》

7: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 第2張

8: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上元竹枝詞》

9: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宋蘇軾《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10: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趣臘酒深斟,菖蒲細糝,圍坐從兒女。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閒對燕飛鷗舞。——宋晁補之《永遇樂端午》

11: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唐殷堯潘《端午日》

12: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蘇軾《浣溪沙端午》

13: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癡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懷舊》

14: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元夕無月》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3

一、糉子的美好寓意是什麼

1.主要是爲了紀念屈原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

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2.驅趕蛟龍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

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爲我國端午節食品。

3.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糉寓意求子。九子糉是糉子的一種,即爲九隻糉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

九子糉大多是作爲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爲“糉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糉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糉子”是“衆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 第3張

4.功名得中

因爲“糉”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糉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5.光宗耀祖

因爲“糉”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糉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糉子。

二、糉子歷史記載

歷史上關於糉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糉”字本作“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西漢把糉子做爲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梟羹”。

肉糉子的味道怎麼形容 第4張

《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爲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爲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糉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

。一直要到晉朝,糉子才成爲端午的應節食品。糉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爲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

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按《齊諧記》說法,因爲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糉子這種形色。因爲蛟龍怕楝葉、綠絲。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看完這篇文章後,相信大家都明白糉子的美好寓意是什麼這個問題吧,每年的端午節就可以吃糉子啦,一起紀念屈原,一起放鬆下心情,當然這也告訴我們要回家看看了,回家和家人們一起歡快地包糉子,一起期盼美好的未來呢,最後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生活幸福美滿呢。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