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

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也對全球的鱘魚進行了再評,有着“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正式宣告滅絕,很多人都爲之惋惜。以下分享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

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1

什麼是長江白鱘?

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長江白鱘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它們生活在長江中。長江白鱘和中華鱘不是同一物種,長江白鱘體長爲2~3米,體重200~300公斤,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又稱作中華匙吻鱘。另名爲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因爲其吻部長狀如象鼻,又俗稱爲象魚。

鱘魚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軟骨魚類,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億多年前的泥盆紀,那時的古鱈類分化形成的最早的鱘魚,長江白鱘僅存的27種鱘魚之一,它出現於白堊紀(距今一億多年)曾與與霸王龍生活在同一時代。最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對白鱘的記載,在《詩經》中的《周頌·潛》中有這麼一句: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鮪是中國古代對白鱘的稱呼,詩中記載早在西周時期就有用白鱘進行祭祀的活動。爲什麼是淡水之王?早在三國時的就有詳細的尺寸記載,在當時一尺約合0.242m,7-8尺差不多就是2米左右,這表示白鱘體型還是比較大的,不過據現代記錄,白鱘最長可以長到3米左右,體重可達250千克——300千克。

然而,即便是存在了一億多年的古老物種,經歷了第五次物種滅絕,卻始終沒有躲過滅絕的下場。

有預感的滅絕事件

早在2019年12月23日,長江白鱘(白鱘屬僅含1種)被正式宣佈滅絕。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刊發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的研究論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長江白鱘預計在2005年-2010年時就已經滅絕。不過此事並沒有得到IUCN的公開確認,2020年1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此迴應稱,目前官方還沒有發佈和更新關於長江鱘滅絕的消息,“後續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雖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還沒有正式宣佈,但大家心裏心知肚明,早就預想着這一天的到來。因爲長江白鱘已經很多年沒見到了。

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

上一次發現已經過去19年

2003年的大年初一,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救助一條長江白鱘,並對這條白鱘安裝了信號定位器進行跟蹤。但不幸的是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大家爲此非常失落,因爲他們知道,這一去很可能就是永別。

在往後的十幾年里科研人員沒有再發現過白鱘,也沒有其人工養殖個體存留。此前,人們還抱有一線期待。“有漁民認爲,長江某些水域還倖存有白鱘。”直到2019年12月23日被宣佈滅絕。

爲什麼白鱘會滅絕?

這條跨越了一億多年的古老物種,躲過了第五次物種大滅絕,爲什麼會在現在滅絕了呢?其中的原因大家也可以想到,人類難逃其咎!

首先我們回顧上文,從周朝開始人類就有捕捉長江白鱘用於祭祀的先例,而在漁民口中也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說法。其中“臘子”代表的就是中華鱘,“象”指的就是白鱘。長江白鱘的生命力可謂是非常頑強,從它可以順利地熬過第5次物種滅絕就可以看出。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捉和環境破壞,始終沒有逃過這一劫。

那麼,長江白鱘從古至今的數量都很少嗎?並非如此。在古代,捕撈的技術與需求並沒有這麼大。時間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長江白鱘的數量還很多。在長江漁民的船上很常見,國家也並沒有將白鱘列入保護動物名單中。然而,捕捉白鱘獲得的高額經濟和沒有禁止,使得漁民毫不顧忌地大量捕撈,將白鱘以高價賣出,送到人類的餐桌上作爲佳餚。當時每年白鱘的捕撈量高達25噸。

由於暴利的趨勢,更多人加入了捕撈白鱘的行業。直到70年代,每年捕撈的白鱘只有2.5噸。捕撈量的減少,讓漁民更加瘋狂,爲了保證自己的利益,甚至使用更小網眼的漁網捕撈白鱘的幼崽。因此白鱘失去了生長期,還有很多還沒有產卵的魚就被捕撈起來送上餐桌,這樣一來白鱘的'數量自然會只減不增。

影響白鱘生存的人類活動不僅僅只有過度捕撈。還有攔江築壩,白鱘是一種洄游性魚類,棲息在金沙江下游,但每年到了排卵期就會到長江上游去。也就是在每年的春天,雌性的長江白鱘爲了順利產卵都會逆流而上,在宜賓一帶的江段上進行產卵。而魚卵則會順流而下,漂游到下游發育長大。

但是,由於攔江築壩將白鱘需要穿行的河流阻斷了,這讓雌性白鱘的逆流和魚卵的順流無法完成回溯,直接導致長江白鱘在生產這一環節出現問題。

不單單我們中國,攔江築壩不僅對白鱘造成影響,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研究表明,修築堤壩等活動,對魚類在自然水域進行繁殖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導致目前全球已經有五分之一的淡水魚滅絕或瀕危。

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2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長江白鱘被宣佈滅絕,沒能跨入2020年。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佈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張輝博士。

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該論文的預校樣(pre-proof)於2019年12月23日在線發佈。除長江白鱘滅絕外,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被評估爲“極危”等級。

白鱘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最大體長可達7米。四川漁民有句話,叫“千斤臘子萬斤象”——“臘子”指中華鱘,“象”,指的就是白鱘。這是個大傢伙。

實話實說,白鱘其貌不揚。它的頭、體背部和尾鰭均爲青灰色,只有腹部爲白色。白鱘光禿禿的,身上沒什麼覆蓋物,只在尾鰭上葉長着一種叫硬鱗的原始鱗片。

它長了一個又長又尖的吻,於是也被古人稱作“象鼻魚”;嘴在頭的腹面,口中只有一排細小的牙齒。儘管如此,白鱘依然兇猛能吃,專吞各種小魚。白鱘的鰓蓋大、嘴大,但是眼睛很小,小到有點滑稽,長在口前方近頭背處。

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 第2張

白鱘的尾巴也很有個性——它是歪的,尾脊骨彎向上方。如果解剖白鱘,你還能發現,它的脊椎很原始,由圓棒狀的脊索支撐身體,全身大部分骨骼是軟骨。這些身體結構都在提醒你——它真的很古老。億萬年的光陰在白鱘身上停滯下來。有化石研究表明,白鱘科種類最早的化石可見於晚侏羅紀。

中華鱘在長江產卵,之後會帶着幼魚去往外海;但白鱘不同。它的一生基本上都在長江度過,最多到長江口遊一遊。白鱘的產卵場分佈於金沙江下游和重慶以上的長江干流,成熟個體在繁殖季節前有上溯洄游的習性。

作爲一種長得不算出衆的巨大魚類,白鱘是“沉默”的。除了跟長江打交道的漁民,大多數公衆很難見到活體白鱘;它又沒有“中華鱘”那樣響亮的名字。看不到,不瞭解,對它的命運,也就更少人牽掛。

種羣數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白鱘只生活在長江。作爲處在長江食物鏈頂層的旗艦物種,它的數量本就不多,更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生態環境惡化,生物資源衰退,高密度航運,水利工程,違規設置的電網和滾鉤……這一切,都讓白鱘的處境日益艱難。

2002年12月11日,有漁民在長江南京下關水域誤捕一尾體長330釐米、體重116公斤的雌性白鱘。這條白鱘傷勢嚴重,身上有數把滾鉤,下齶部還有一條長約22cm的傷口。

這是近10年來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條活體白鱘。當時國家農業部指令,不惜一切代價予以搶救。

然而,2003年1月初,這條白鱘還是宣告死亡。專家們努力了一個月,沒能將其救活。當時的媒體寫道: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地球上最後的白鱘。

2009年,IUCN對長江白鱘物種瀕危等級的評估結果是“極危”。但這些年來,長江白鱘始終未在漁民和科學家們的苦苦搜尋中現身。沒人能想到這可能是人們最後一次發現長江白鱘。失去這一條魚,也失去了整個物種。

網友感嘆:我們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白鱘滅絕”的消息令人痛心: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從今年起在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在過去幾十年快速、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下,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經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所以實現禁捕,讓長江休養生息,迫在眉睫。

長江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寶庫,分佈有水生生物4000多種,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爲豐富的河流之一。在1988年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涉及長江流域魚類9種,分別是一級保護動物白鱘、中華鱘、長江鱘。

除長江白鱘滅絕外,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爲“極危”等級(status)。2017年和2018年,農業農村部陸續啓動《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和《長江鱘拯救行動計劃》。

據新浪微博@人民日報,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實施,這將是長江史上最大規模休養生息。古人云: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但因過度捕撈,長江已陷“無魚”境地。

魚要放生,人要反思。竭澤而漁則無魚,尊重規律則無虞,魚的興與衰,本質是大自然爲發展亮起的指示燈。給長江十年休整期,長江能還世界一片生機。

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3

白鱘體長爲2~3米,體重200~300公斤,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它是體形最大的淡水魚類之一,因體色較淺而得名。又名琴魚、朝劍魚,古名鮪。體長梭形,上下頜均具尖細的齒;吻長劍狀,其長爲眼後頭長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後逐漸變寬,前端鈍尖,狹而平扁,基部肥厚。體無骨板狀大硬鱗;僅在尾鰭上緣有一列棘狀鱗,背部淺紫灰色、腹部及各鰭略呈白粉色。 [4]

白鱘身體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壯,後部略側扁。頭極長,頭長超過體長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狀的陷器。吻的頭部腹面,能自由伸縮。古書上有“鮪口在頜下,長鼻軟骨者也”的記載,將白鱘的生態特徵作了精練的概括。上下頜有尖細的小齒;吻須一對,短小,位於腹面。

眼小,有細小須一對,位於吻的腹面。口裂大,弧形,具伸縮性,位於頭部腹面。頭每側有外鼻孔2個。整個頭部皮膜表面密佈着許多細梅花斑狀的感覺神經細胞組織。體側線完整,歪型尾,上葉長、下葉短,上葉背面有棘狀鱗,體表光滑無鱗。

在尾鰭上葉具有8個棱形鱗板,向後延至尾鰭上葉。背鰭起點在腹鰭之後,均由不分支的鰭條組成。尾鰭歪形,上葉發達,前緣具一列棘狀鱗。腸管短,腸內有7~8個螺旋瓣。頭、體背部和尾鰭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長江白鱘是脊椎動物嗎 第3張

白鱘與中華鱘和達氏鱘的主要區別是體上及頭部均裸露,沒有骨板被覆,上下頜上具有細牙齒。它的體形也很奇特,身體呈長梭形,前部平扁,後部稍側扁。頭部的長度超過體長的一半。吻部長而尖,像一把鋒利的長劍,伸出於頭的前端。吻的兩側有寬而柔軟的皮膜,腹面有一對短而細的吻須。

口大,位於頭的腹面,呈馬蹄形,能伸縮。鰓孔也較大,沒有鰓蓋骨,但眼睛卻很小。眼睛後面有噴水孔。體表光滑無鱗,或僅有散佈身體各處的退化鱗片痕跡。尾鰭爲歪形,上葉比下葉長。頭部,體背和尾鰭都爲暗灰色,腹部白色。整個頭部皮膜表面密佈着許多梅花斑狀的神經細胞組織。皮膚光滑柔軟,身體兩側的側線上有許多像小樹杈一樣的分枝。鰾大,具1室。

時尚熱點
影視資訊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