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4.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有心臟病的人不適合做這項運動,在運動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我們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運動對三高人羣很重要,現在分享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技巧。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1

我們要參與社會生活,就必須受到一定的社會規範的制約和限制,這就要求個體要根據社會信息及時調整自己,有效化解心理矛盾衝突,儘可能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率,使之適應於社會的要求。

人們從接收一定的外界信息到作出相應反應,這中間有一個大腦根據以往的認知,對信息進行加工併產生相應的心理體驗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個體心理髮展變化的過程。

這個過程的完成有三個要素:一是外部信息的刺激;二是已有的心理認知的參與;三是個體心理的自我整合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根據一定的外部信息所作的適應性反應並不總是成功的:個體的心理體驗與原有的心理認知不一致,就會導致心理衝突。這種衝突,既是促進個體心理髮展、成熟的動力,也可能導致其心理應激(如彷徨、自責、壓抑、痛苦、憤懣等)以及相應的肌體反應(如內分泌失調、失眠等),引發心理問題甚至身心疾病。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

所以如何調整自己的內心狀態就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了

心理諮詢師建議:

1、迴避——轉移注意力,儘可能躲開導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

2、變通——變惡性刺激爲良性刺激,酸葡萄與甜檸檬效應。心理學上又叫合理化。就是通過找一些理由爲自己開脫,以減輕痛苦,緩解緊張,使內心獲得平衡的辦法。

3、轉視——換個角度看問題,橫看成嶺側成峯。任何事物都有積極和消極的方面。

4、換腦——換一種認知解釋事物,更新觀念,重新解釋外部環境信息,也就是相當於換一個腦袋思考、解釋問題。

5、昇華——讓積極的心理認知固着,把挫折變成財富。人的心理問題長期不能解決,往往與他們的消極心理固着有關。

6、補償——改弦易轍不變初衷,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補償,就是在目標實現受挫時,通過更替原來的行動目標,求得長遠價值目標實現的一種心理調適方式。

7、求實——切合實際調整目標。當實現目標過程中受挫時,就會產生心理緊張或痛苦,避免或緩解這種狀況的一個有效措施,就是及時切合實際調整自我,並變換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方法。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2

常識上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是外在的,而心理健康是內在的,這一塊就複雜很多了。身體健康給心理健康提供基礎,心理健康由反哺身體健康。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它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等各方面都能保持完美和諧的狀態。

心理學上健康至少應包含: 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 三方面的內容。

心理健康的標誌:①身體、治理、情緒十分調和;②適應環境、人際關係中彼此能謙讓;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人是一個適應與發展良好的人,是一個心理功能健全的人。

經典的心理健康十條標準:①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②生活理想切合實際;③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④能充分地瞭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⑤善於從經驗中吸取經驗;⑥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⑧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⑨在符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⑩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重點在於我國心理健康的標準:①智力水平處於正常範圍內,並能正確客觀地反映事物;②心理與行爲協調一致;③心理與行爲特點和生理年齡相匹配;④情緒穩定,積極與情景相適應;⑤社會適應良好,人際關係和諧;⑥行爲反應適度,不過敏,不遲鈍;⑦在遵循基本社會行爲規範的基礎上,能實現個人機動,滿足個人合理要求;⑧自我意識與自我實際基本相符,“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基本保持一致。

心理健康是一種常態、開放的過程,應從整體上根據經常性行爲方式作出綜合評估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 第2張

現代醫學研究顯示有超過75%的疾病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祖國醫學認爲,“病由心生”,即認爲疾病的發生於“情志”有關。

或健康或疾病都與心理有關,心理健康則身體健康,心理犯病則身體不健康。由此可看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 第3張

心理健康應該是心理上各個方面的活動過程(包括認知活動、適度的意志行爲、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適應狀態)均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3

一、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爲、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的標準描述爲以下幾點: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爲環境所左右。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⑨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 第4張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問題,影響着我們的人生。擁有健康心理的人,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同時也把快樂傳遞給別人,用快樂去溫暖和感染別人。

2、心理健康是幸福感的來源。只有擁有陽光心態的人,才能積極地面對人生的各種困惑,才能處理好生活中的黑暗和悲傷。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程度的挫折與不如意的事情,然而結果卻不同。就像拿破崙.希爾說的一樣“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們的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乾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志,我們的人生豈能美好?”

3、心理健康是人生髮展的基石。在人生的`過程中,態度決定命運,這句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而這態度正是由我們的心理決定,沒有良好的心態,處理起自己的事情來相對來說有些困難。在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每一個階段心理總會有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然而什麼樣的心理纔是健康的心理,根據人的心理過程與個性特徵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心態來衡量,心理健康有以下的幾個特徵:1、智力正常;2、穩定適中的情緒和情感;3、意志健全;4、有良好的自我意識;5、和諧的人際關係;6、擁有幸福感,過有效的生活。

心理健康對我們的人生有重要的作用,而和諧的人際關係,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位置。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就離不開與其他人的聯繫。因此,學會與他人勾通,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信每一個人都渴望與他人交流,但是也會有些人怕與他人交往,這是由心理引起的。

有一句名言道: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而百分之八十五則要靠人際關係和他的做人處世能力。在當今的社會裏,成功只有專業知識遠遠是不行,如果沒有好交際能力,很難找到出路。在交際的過程中,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

心理健康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狀態也會有變化。在這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困擾,但是不等於心理不健康,重要的是能有效地解決困擾,就是以積極的心態去享受生命的過程。

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 第5張

三、心理健康的引導

1、很多人因爲職業關係,或者生活中一些煩心事,長期壓抑,無法釋放。就形成了焦慮,恐慌等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疾病者,不僅對自己傷害,也會對社會造成影響。有的人會選擇自閉,有的人會產生厭世心理,有的甚至會有暴力傾向。

2、心理健康疾病者,多數是比較把事情放在心裏,不願意與人交流。這種就需要社會多一些熱心人,多開導他們。很多心理健康疾病者,都是由於缺乏自信心,對自己貶低。這需要我們給他們多一些鼓勵,幫助他們。

3、要幫助他們學會舒緩舒解憤怒、低落、憂鬱的情緒,給他們講勵志故事,講笑話,把情緒往正面引導。讓他們學會思考,積極進取。注意鍛鍊身體,展現朝氣活力。對生活充滿信心,展現蓬勃朝氣。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