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

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相信大家對細菌並不陌生,很多細菌對我們的人體都有着一定的危害。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詳細瞭解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的相關內容

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1

細菌性危害,指細菌及其毒素產生的生物性危害。食品污染細菌、特別是致病菌時,不僅引起腐敗變質,而更重要的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發生。一般常見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有: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肉毒梭狀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致病性大腸桿菌和志賀氏菌等。

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

  細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分爲:

(1)感染型-由致病菌直接參與下引起的食物中毒,如沙門氏菌和大部分變形桿菌等,其毒性與致病菌量密切相關;

(2)毒素型-由致病菌在食品中產生毒素,因食入含有毒素的食物而引起食物中毒,如葡萄球菌毒素和肉毒梭狀芽孢桿菌毒素等;

(3)混合型-某些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致病菌的直接參與和其產生的毒素的協同作用,因此稱爲混合型,如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等。

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2

盤點家庭細菌的危害

垃圾堆成屋的宿舍的確是少見,不過在批判女生懶惰的同時,我們的也要關注到個人衛生健康上來。視頻中的女生宿舍滿地都是各種各樣的廢棄物,宿舍每天都被細菌、病毒、黴菌包圍着,此也是一個極易藏污納垢的“細菌窩”,很容易引起疾病困擾。

平時家裏的內環境,對沒有視頻中的女生宿舍的“垃圾細菌”污染,但是,這些不起眼的常用物品也可能成爲“細菌定時炸彈”:

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 第2張

木製餐具。木頭比塑料和金屬更容易滲入水分,因此攜帶細菌的機率也隨之增加。清洗木製餐具時,最好用熱水,用段時間後,放在水裏煮一煮。如果木頭變軟、發黑,就意味着裏面已經黴變,要立即更換。

牙刷。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發現,平均每個牙刷攜帶1000萬個細菌,其中,葡萄球菌、鏈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比例很高。建議每3個月換一次。

浴巾。皮膚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會留在浴巾上,如果再接觸傷口,容易引發感染。浴巾每週至少應在9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水中燙洗一次。

枕頭與羽絨被。由於塵蟎殘骸的堆積,新枕頭的重量將在3年內增加一倍,這會加重哮喘、溼疹等疾病症狀,塵蟎排泄物還會導致鼻炎和鼻竇炎。所以枕頭每兩三個月就要在60攝氏度的水裏至少清洗20分鐘。羽絨被也會堆積塵蟎和皮膚脫落物,應該每半年清洗一次。此外,枕頭的最佳使用期限爲2年,羽絨被爲5年。

牀墊。英國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張牀墊上有1萬隻塵蟎。每週至少用真空吸塵器好好清掃一次牀墊。

運動鞋。此類鞋子很容易被黴菌和真菌污染。因此每月至少用涼的肥皂水洗一次,並在陽光下晾乾。

馬桶刷。如果刷子出現了磨損,擦除污垢的能力就會下降。除了每週清洗消毒外,建議半年換一次刷子。

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3

細菌對人體有什麼壞處和好處

細菌不全是對人有害的

人們往往談細菌、病毒而色變,因爲它們會侵害人的肌體,讓人生病,甚至死亡。

其實,細菌也分有益菌和有害菌,就像人體消化道內,就存在不少幫助分解、消化食物的有益菌羣,比如雙岐桿菌、乳酸桿菌等。

北醫三院的兒科專家王新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人體內各細菌羣落都有一個平衡狀態,如果這個平衡被打破,孩子就容易出現腹瀉等症狀。

比如有時孩子患呼吸道疾病,給他吃很多的抗生素,結果連體內一些有益菌也被殺滅了,而那些有害的菌羣卻因爲沒有天敵而迅速繁殖,或者出現變異,使藥物越來越失去效力,細菌的耐藥物性也越來越強。

細菌對人體造成傷害有哪些 第3張

適當接觸細菌有利增強免疫力

事實上,人們不可能總是生活在一個完全沒有細菌的環境中,與其總是避免打照面,不如讓自己的免疫力得到加強,不怕細菌的侵擾。

約翰·理查就認爲,我們在骯髒的環境中成長,因此我們需要一個能夠抵抗“髒”東西的組織結構。抵抗方式之一是避免與攜帶病原體和傳染疾病的東西接觸,噁心嘔吐的感覺會讓人們本能地遠離那些讓人感覺不快的東西。第二種抵抗方式就是人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打擊那些引起感染和過敏反應的有害病原體。

據王新利介紹,皮膚首先是我們的第一道防線,在沒受傷時免疫力較強,皮膚黏膜、口腔黏膜等是一道天然的屏障。當細菌經過破損的皮膚或通過了黏膜屏障進入體內後,還有淋巴細胞會起作用,它一旦斷定某病毒或細菌不是體內原有的,而是外來的,就會把這些入侵者殺死。

不過,當第一次入侵體內的細菌或病毒沒有被淋巴細胞識別時,它就會越過淋巴細胞侵害各個器官,人得病後症狀就比較重,這就是爲什麼好多傳染病剛一來時首批感染的病人病情比較重,隨着病的蔓延,人們普遍有了一些免疫力,雖不足以把這個病毒或細菌殺死,但感染症狀就相對比較輕了。

302醫院中西醫結合科的肝病專家劉士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如果一輩子不接觸細菌,就沒有任何抗病能力,人需要接觸自然,自然界也有很多有利因素,比如氧氣,綠色植物,碳水化合物等,是有一些細菌和病毒混在灰塵中間、土壤裏或物體表面,但不能因爲怕這些東西而不去接觸。

人的抗病能力就像防衛能力一樣是逐漸養成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主動形成抗病能力的方式,就是打疫苗,被動方式就是去接觸這些細菌和病毒,逐漸地認識它,自身就會形成對它的識別和抗病能力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