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 > 面對世界的繁雜 如何高效的生活

面對世界的繁雜 如何高效的生活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是不是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時間總是不夠用,自己的事情總是做不完。總是處在混亂中不知道怎麼處理。一天當中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如何更有效地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瞭解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多人其實並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並不真正會用自己的大腦去想事情。你希望你讀完這篇文章會有所感悟。

面對世界的繁雜 如何高效的生活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狀態,大概就是混亂。

每天狂轟濫炸的信息,讓我們時刻處於超負荷的狀態中;排得滿滿當當的任務和瑣事,把我們的時間切割成碎片;縈繞在腦海中的念頭、煩惱、焦慮,讓大腦感到不堪重負……

跟這個複雜的世界相比,我們的大腦,有時候靈巧得令人驚訝 —— 比如,它可以高效協調160億個神經元,產生複雜的集體智能和自主意識,而這是電腦至今都無法實現的。

但更多時候,它又顯得那麼笨拙、遲鈍,無論是信息儲存能力,還是處理能力,都遠遠不足於應對紛繁多變的外部世界。

這多多少少受到物種的限制,也有時間的因素。畢竟,我們在原始時代度過了數十萬年,早已習慣了這種形態。

但工業革命至今,人類的科技發展超過以往數千萬倍,也僅僅過去了一百多年 —— 我們的大腦還來不及進化出適合現代社會的生存模式。

在無法拓展硬件能力的前提下,我們能改變的,就是增進它的軟件能力—— 也就是優化它的結構、模式、方法和心智模型。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讓大腦變得更加有序,來應對這個世界的種種不確定性和變化呢?

先從日常生活開始聊起

無論你是租房還是買房,無論你只有一個小房間,還是有一套三居室,你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如何佈置這個每天要待8小時以上的家?

你可能會想劃分出工作區、學習區、休息區,也可能喜歡隨心所欲、雜亂但愜意的生活,但不論你選擇哪種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它就是你心智模型的外在投射,反映了你如何認知和思考這個世界。

舉個簡單的例子:對家居裝修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一個概念,叫做動線。

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你每天生活起居的行動軌跡。在房子的平面圖上,畫出你每天的動線(比如:廚房做飯、日常清潔、回家休息……),你可以清晰地看到:現在的佈局是否合理,會不會對動線造成干擾,會不會產生冗餘的勞動量。

所以,家居裝修的基本原則就是:按照動線來規劃家裏的擺設,讓所有東西都位於最舒適、最方便的位置上。

這種做法的本質是什麼呢?把房子視作一個客體,而人才是行爲的主體,讓房子去適應人的生活習慣。

房子在哪兒,多大,戶型怎麼樣,這些屬性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房子的結構、功能、擺設,則是我們可以調整的。

我們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後者,讓它更適合我們的需求和期望,這就叫做「優化」。這就是一種有序的表現。

它的本質是什麼呢?在你的腦子裏,要有一套清晰而明確的行爲規範和流程,然後用它去塑造和框架化外界事物。

也就是說,用我們作爲人的主體性,去規範外界的客體 —— 而不是反過來被它們所左右。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你家裏一定有很多書,那麼,你是怎麼把它們分類的?怎樣擺放在書架上?

一般人可能會按照書的類型來分。比如:文學,非文學;後者再往下細分:歷史,經濟,科技,商業,管理……

但可以是這麼分,把書架大致分成這麼幾個區:

最方便的區域(接近身高)的地方,是我最經常翻閱的書;

次一點的地方,是我休息時用來消磨時間的書;

最底下的部分,是很少翻看、只用來查閱特定內容的專業書籍。

每個區域裏面,不管是什麼標籤、什麼類型,文學和非文學,歷史和商業,全都堆放在一起。

同樣,我不會把書放回原本位置,而是放到最末端的位置 —— 這基於一種叫做 LRU(Least Recently Used)的簡單思維:你最近剛剛使用過的資料,很有可能是你很快又需要再用的。

而且,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可以打破書籍之間類別的藩籬,讓它們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和聯繫。

我甚至會同時翻閱幾本完全不同的書,比如現在,手邊的書桌上正放着一本腦科學、數學、寫作、歷史和商業的書 —— 同樣,我不會採取把一本書看完的做法,而是看幾頁,跳到另一本書再看幾頁。

在這種跳躍的節奏感中,找到一種微妙的線索和聯繫。

這就是一種對客觀屬性的打破。書籍依據自身屬性,構建出了一面面牆壁,我要做的就是打破這些牆。

重要的並不是事物是怎麼樣的,而是我希望它如何。

透鏡模型

心理學家 Egon Brunswik 提出過一個透鏡模型。什麼意思呢?他認爲,在我們和真實世界之間,並不是完全連通的,中間隔着一面透鏡。我們對世界的觀察,世界呈現給我們的反饋,都會經過這面透鏡的折射和扭曲。

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生命中有哪些人,對你而言是重要的?

看到這個問題,你一定會聯想起你的家人、愛人、朋友,對吧?但考慮另一個問題:他們在你每一天裏面,是你接觸最多的人嗎?

肯定不是。你接觸更多的,一定是外賣員,樓下菜市場大媽,超市收銀員,公司門衛,同事,上級,等等。

也就是說:你每天的生活的外部世界,跟你的心智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在你的心智世界中,最核心是你自己,在靠近圓心的一環中,是你的家人;再往外一環,是你要好的朋友;接下來是你的同事,普通朋友,有合作關係的人……諸如此類。

這就是我們所處的外部世界,被我們的透鏡模型所扭曲、調整之後的結果。

甚至,現實生活中,在透鏡和外部世界之間,還隔着一層膜,叫做擬態世界。

什麼是擬態世界呢?這是李普曼的思想。他認爲,我們一切信息的來源,都是由各種媒體渠道發佈的。而媒體並不能真實、全面地反饋客觀現實,它自身會形成另一層透鏡,對信息進行篩選和塑造。

也就是說:很多人的思維是什麼呢?是試圖去改變、規訓現實世界,但這是很難做到的 —— 更有效的做法,是去調適我們的透鏡模型和擬態世界,讓我們能以更好的視角去看待外部事物。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很多人喜歡整理辦公桌,他們認爲,乾淨整潔的辦公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這並不一定正確。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身處較凌亂的環境之中時,人的思維反而會更活躍,從而工作效率也會更高。

爲什麼呢?有兩種可能的解釋。第一,凌亂的環境往往更貼合我們的習慣 —— 你會大致記得把這個東西放在哪裏,從而可以高效地運用自上而下的認知模式去作模式識別。反過來,如果經常整理,你很可能會被迫使用自下而上,而這需要更長的思考迴路和更多的精力。

第二,凌亂的環境,可以不斷刺激我們的思維,把那些潛伏着的隱藏節點激發出來,從而讓我們看到被日常生活掩蓋下的聯繫,以及閃現各種閃光點。

在這個例子中,外部環境的整潔和凌亂重要嗎?其實並不。更關鍵的,是我們的心智如何去認知它們。

它們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凌亂的,但在我們的大腦中,很可能是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

同樣,很多人鼓吹斷舍離,喜歡清理自己的生活環境,追求極簡主義的生活態度,拒絕品牌、囤積、收集。

這好不好呢?當然是好的。但真正有效的斷舍離,一定不是針對外物,而是針對內心的慾望。弄清楚自己要什麼,除此之外都是噪音,再映射到外部世界,這纔是真正的斷舍離。

再如很多人愛說財務自由,但什麼纔是真正的財務自由?只關乎慾望。有了投資,總想把它做大,想抓住機遇;開了公司,會背上一整個公司的負擔和未來,想深挖行業,想上市,上改變行業 —— 慾望不止,就不會有真正的自由。

但慾望是不是不好的東西?當然也不是。慾望是我們前進的原初動力。重點是什麼呢?是要找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堅持自己的主體性,而不是被外界的聲音所規訓、灌輸,被客體所異化。

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麼,而是我想做什麼。這是種以我爲主、爲我所用的主體性。

比如:讀書不要追求把一本書讀完,這沒有意義。一本書的本身,是它的一個客觀屬性,一個承載知識點和邏輯結構的容器,爲什麼要被這個客觀屬性框住呢?

再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很多人的做法,是按照信息的屬性去分類 —— 比如:和朋友的聊天記錄,和同事的開會討論,上網時看到的好文章,項目覆盤的整個記錄,跟上級交流的心得體會……諸如此類。

但這樣有意義嗎?沒有意義。這樣做完整理之後,信息本身還是那些內容,但你的主體性呢?

這些信息裏面所反映出來的你,在哪裏?

真正有效的整理是什麼呢?是按照你現階段的目的和需求,把可能用到的信息,放到容易找到的地方。讓它們按照你的心智模型去組織起來,而不是按照屬性去囤積起來。

一種思維方式,流(Flow)

盡一切可能,把靜態的分類思維,轉變成動態的流。

無論是工作流、信息流、生活流……一切信息、對象和客體只有流動起來,被納入主體的行爲軌跡裏面,它才被賦予了意義。

前陣子寫知識卡片時,有讀者留言道:如果說知識就是聯繫,那假如我學了一些物理知識,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它是不是就不算知識呢?

當然啦。如果你只是記得引力的本質是時空扭曲(當然這句話不嚴謹),既沒法把它拆解到知識體系裏面,也沒法利用它去理解、思考新的問題,還沒法運用到生活中(哪怕是作爲談資),那它就只是一句信息而已。

它放在你的腦子裏,跟放在課本里、網絡上,沒有任何區別。前者還會佔用大腦空間。

所以,信息如何才能成爲知識?流動起來。它一定要經歷碰撞、整合、聯繫、遷移,纔會萌生出新的意義。

同樣,一段會議記錄,放在那邊,它就是一段“死”的信息。如何讓它活起來?找到它裏面有哪些東西,是下次做項目時可以沿襲、留意和避免的,然後做成筆記,用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這纔是正確的做法。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是先擁有自己的框架,再把不同的東西填進去。

如果你擔心曲解,擔心犯錯,那就讓信息流動起來 —— 去查閱相關主題,去橫向拓展閱讀,去跟別人交流,去嘗試着應用再尋找反饋……這樣,才能真正去塑造和形成自我。

也就是說,要有這樣的思考方式:世間的一切都是素材,我,纔是把它們整合到一起,產生成果和意義的主角。

重要的不是他們怎麼說,而是我怎麼理解。

主體性的透鏡模型思維,在生活中的實例。

比如:

在負面情緒涌上來時,你可以跳出來,從第三方的視角看自己:我在做什麼?當下重要的是什麼?負面情緒有用嗎?如果沒有,我應該做些什麼?

在談話和交流時,你可以不斷審視:主題是什麼?現在的走向是什麼?對主題有幫助嗎?我可以如何回到主題?

在溝通和表達時,你可以思考:我要傳達的核心是什麼?我有哪些東西可以利用?對方可能會如何理解?我可以如何去引導?

在跟進項目時,你可以反問自己:什麼纔是關鍵點?我需要調配什麼,來配合這個關鍵點?

這就是一個主體性和客體性不斷爭奪主導權的過程。

很多人執着於高效、快速、節省時間,但節省時間之後呢?這些省出來的時間,你用來做什麼了呢?

時間管理的關鍵,永遠不是高效和省時,而是:我如何利用我的時間資源,過我想要的生活。

壓縮我不想要、不必要的,去支撐我想要、需求的,讓自己遵從內心的渴望和聲音 —— 這纔是時間管理的核心。

而不是埋頭於外部強加給你的瑣事、雜務、壓力和焦慮之中,去謀求所謂的平衡。

很多時候,做決策,做管理,本質其實就是捨棄。

不要去擔憂可能有用,別人在說,我會不會被拋下,也不要着眼於優越感、存在感、成就感,只要對你的目標沒有幫助的,都是噪音。

關注核心,明確目標,把外在對象拆解、內化,讓一切流動起來,把它們去嵌入你的框架之中 —— 這就是流的生活方式。

讓外物去適配你,幫助你,滋養你,讓它們去組成你的整體,去涌現出「系統性」,組成有機的系統。

幫助你構造自己的心智模型。

不妨經常反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1、我的目標是什麼?

它也許包括長期目標(我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也許包括短期目標(我想達成什麼成就、實現什麼願望、幫助哪些人……),但無論如何,它一定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聲音,是你認爲值得去做的事情。

如果暫時還沒有,不妨試試逆向思維 —— 審視你當下在做的事情,不斷反問自己爲什麼,從中找出你的傾向和潛在的信念。

這是你需要一直去做、去爭取實現的事情。

2、我需要什麼?

在(1)的基礎上,如果要達成目標,我還需要什麼東西?如果要得到這些東西,我需要做些什麼?逆向去反推出你的路徑。這也許就是當下你最重要的任務。

除此之外,都是噪音。

3、我走在正確的路上嗎?

我現在做的事情,對我的目標和需求有沒有幫助?如果沒有,我如何調整和改變?我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注意,這幾個問題,看似很大,但實際上,任何時刻都可以去應用 —— 哪怕是看一本書,做一項任務,和朋友談話,等等。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