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

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都是可以瞭解到火燒圓明園這一個歷史事件的,這也是爲了讓我們銘記歷史,那麼下面爲大家分享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

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1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淀,傍晚即闖至圓明園大宮門。

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託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

緊接着,破壞開始了。48小時裏,圓明園成了一場“有組織劫掠”的目標。士兵們砸碎花瓶和鏡子,撕下畫幅和卷軸,他們破開倉庫搶奪絲綢,並用這些珍貴的織品包紮馬匹;他們裹上皇后的鳳袍,口袋裏裝滿紅寶石、藍寶石、珍珠和水晶。

最後,在10月18日,英軍指揮官、八世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卜魯斯(James Bruce,他是惡名昭著的古希臘石雕收集者七世額爾金伯爵之子)下令,將圓明園付之一炬。在其後的兩天時間裏,士兵們被分派到各個宮殿、寶塔和其他建築中放火。

尤爲慘重的損失是帝國的圖書及檔案館(指文源閣——譯者注),約一萬零五百捲圖書檔案,包括有關中國歷史、科技、哲學及藝術最爲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額爾金的大火中灰飛湮滅。

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

據有關材料記載,10月18日,英國侵略軍燒燬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着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

圓明園陷入一片火海的時候,額爾金得意妄行地宣稱:“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這種行徑看作了不起的業績,而全世界的正直人們卻爲這野蠻的罪行所激怒。

圓明園還在熊熊燃燒之時,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欣,就全部承諾了侵略者的一切條件。不久即分別與英、法、俄諸國交換了《天津條約》文本,簽訂了《北京條約》。這樣,帝國主義列強霸佔了中國的九龍半島和北部的大片領土,勒索去1600萬兩白銀的鉅額軍費賠款。

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2

英法侵略軍到達圓明園後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後,爲了報復,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布魯斯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燬圓明園。並派遣戈登執行火燒圓明園命令,大火連燒3天3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爲一片廢墟,這是人類歷史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於10月6日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衆,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法軍隊洗劫兩天後,向城內開進。

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 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並殺害21名使節,爲藉口,將焚燬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

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 清漪園、 靜明園、 靜宜園、 暢春園及 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 火海。成爲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 第2張

擴展資料

據參與的目擊過劫掠現場的英法軍官、牧師、記者描述: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爲了攫取財寶,從四面八方涌進圓明園,縱情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爲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

因爲園內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爲好,有的搬走景泰蘭瓷瓶,有的貪戀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鐘。有的揹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

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裏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着織錦綢緞;有的帽子裏放滿了紅藍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着翡翠項圈。有一處廂房裏有堆積如山的高級綢緞,據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

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3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火燒了圓明園。不過,歷史真相併非如此簡單,根據現存的一些史料,參與那次浩劫的,除了罪魁禍首英法聯軍外,我們民族中的敗類也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

王門運(1832-1916)著的《圓明園詞》說:“敵兵未至雍門荻,牧童已見驪山火。”其自注曰:“夷人入京,至園宮,見陳設巨麗,相戒弗入,雲恐以失物索償也。

及夷人出,而貴族窮者倡率奸民,假夷爲名,遂先縱火,夷人還而大掠矣。”王當時在權臣產部尚書肅順的幕府中幹事,據他所見所聞,認爲當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後,最先進入圓明園盜掠的,不是英法聯軍,而是當地土著,是海淀附近的滿漢窮人。

《花隨人聖庵摭冊》一書的作者黃浚(1890--1937)也提到這段疑案。對此,黃浚評曰:“圓明園—役,其始聯軍僅焚園外官吏房,或爲軍事上必要之舉動。而許多旗人土匪,即乘機劫掠,於是聯軍旋亦入園。”據英法聯軍將士的回憶錄,他們是10月6曰追趕滿兵,進入圓明園的。

當日,爲了戰事,在圓明園外圍燒了幾間房子。來自鄉下的英法兵土,住在宮殿裏,眼界大開,垂涎三尺,已經在議論盜掠珍寶。但據說第一天還好,只有幾個法國士兵拿了幾件小東西,權作紀念,沒有動手。第二天,10月7日,海淀的中國人下手了,他們不敢搶外國大兵佔據的宮殿,就搶那些無人看管的傭人、管家和太監的住房。

圓明園被燒的真實資料 第3張

圓明園被劫掠,英法聯軍固是罪魁禍首,但“奸民”罪責難逃。等到英法聯軍正式開搶以後,北京的暴民們便開始了更大規模的搶劫。據說,河裏、溝裏都是罈罈罐罐,是搬不動扔下的。

此後的時間裏,圓明園裏,無有寧日。北京的老百姓,每逢動亂,或平時官兵有所疏忽,就拖着板車奔海淀。從楠木、金磚,到石塊、瓦片,皇上的.東西,什麼都往家裏搬。運氣好的,在廢墟里還能找到拼得起採的瓷器、玉器。

因此,外界看來,是中國人先搶燒的圓明園。英法聯軍當然不是善類,他們早已在園內有組織有紀律地分贓、搬運、拍賣圓明園財物。等到英國公使額爾金爲報復清政府殺害人質而決定火燒圓明園時,悲劇早就預定了。

或許,許多善良的國人會懷疑以上記載的真實性,但上半年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攻佔巴格達後的情景卻是有目共睹的。伊拉克博物館被洗劫一空,電視畫面上一些伊拉克人肩扛手拿往家搶東西,連中國駐伊使館也未能倖免。中國歷史常說的“趁火打劫”一詞,我想打劫的不僅僅是外來的侵略者,恐怕還有的是“自己人”吧?

秦末項羽大燒咸陽,放火的是楚兵,搶劫者中想必夾有大量當地人,不然爲什麼史載大火“三月不滅”。明末“闖王”李自成進北京,也是北京城裏的當地人先搶了起來,一發而不可收。辛亥革命期間,在北京、南京、武漢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有人想趁亂搶掠,但是因爲有一批商人、政客、士紳出面維持,不準擄掠,纔是歷來的改朝換代中情況較好的一次。

國內外,歷史上,一次次出現的“趁火打劫”現象足以表明,這不是某一個國家人民文化素質高低的問題,也不是某一個民族性格缺陷的問題,而是一個體制問題。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不鼓勵人民有自己獨立的財產、事業、信仰和追求,不能享有參與治理國家的權利,沒有公民的意識,他們就不會認爲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就會對自己的行爲不負責任,一旦有機會打劫就會一哄而起,成爲暴民。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