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簡述如何培養幼兒的意志

簡述如何培養幼兒的意志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有了解過簡述如何培養幼兒的意志嗎?孩子的意志力是需要父母從小培養的,孩子的意志鑑定對未來的很多事情有很大的幫助。小編精心爲大家整理了簡述如何培養幼兒的意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簡述如何培養幼兒的意志

簡述如何培養幼兒的意志1

1、不要有“無所謂”的態度

當有機會讓孩子選擇並發展作決定的能力時,不要規定選擇方向和範圍,不要拒絕他們的選擇,也不要表示無所謂的態度。這樣給孩子一種機會,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獨立性,給他們一個採取自立立場做決定的機會。這是鍛鍊孩子學會自我判斷的一種好方法。

2、讓孩子學會“自作主張”

要他們不斷地提出爲什麼,並耐心地給予回答。但母親決不是百科全書,這時,你便誠懇地告訴孩子:“媽媽也要去學習,這個問題,我不清楚。”這沒有什麼不好。決不要不耐煩,更不要訓斥或搪塞孩子。母親問孩子許多的爲什麼,孩子的答案可能有錯了的,不要批評,而是鼓勵他們大膽地去回答,去設想。對孩子的“不知道”,想方設法讓他們知道。

3、要善於將孩子表示攻擊的態度轉變爲堅守立場的態度

做爲一個母親應當讓孩子學會適當表示他們的憤怒。但這不是鼓勵他或她去吵鬧,去打架,,而是讓他們的激憤情緒在與母親的對話中得到發泄,這裏面也有方式方法可尋。

4、堅定阻止

只有當孩子真正妨礙了你的時候,才使用堅決的語調,告訴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爲場合、時間不對,妨礙了爸爸或媽媽的工作,或者妨礙了同朋友的交談。

簡述如何培養幼兒的意志2

一、讓孩子吃點苦

孩子將來面對的是充滿競爭的社會。“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法則是毫不留情的,家長再寬大的翅膀也無法護送孩子抵達理想的彼岸。如果今天孩子沒有吃苦的精神準備,缺乏吃苦的能力,將來會真正體會到“苦”的滋味。家長對孩子過多的呵護,實際上就好比在無意中製造陷阱,最終會讓孩子跌進去。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夫人傑奎琳是位堅強而獨立的女性,她的兒子約翰自幼羞怯、自卑、優柔寡斷,依賴性很強。傑奎琳認爲兒子之所以有這樣性格上的弱點,跟缺少鍛鍊有直接關係。於是她在約翰11歲的時候,把他送到英國的德雷克島“勇敢者營地”去受訓,學習駕駛帆船、獨木舟、爬山。13歲時,她又送兒子到緬因州的一個孤島上學習獨立生活的技能。在20天的訓練中,不給食物,只給一加侖水、兩盒火柴和一本在野外如何謀生的書。當約翰15歲時,母親又送他去肯尼亞的荒野裏自求生存。在約翰讀中學放暑假時,她還把兒子送到“國家戶外”學校,接受爲期70天的訓練。爲了進一步強化約翰獨當一面的能力,她讓兒子參加和平隊赴危地馬拉從事地震救災工作。

在一次次異乎尋常的訓練中,約翰的表現越來越出色,終於錘鍊出了剛毅果斷的獨立人格,成爲一個自信瀟灑、求實向上、理性節制、圓通練達的青年

對普通家庭來說,讓孩子吃苦,並不需要家長刻意製造“苦頭”給孩子吃,只要讓孩子承擔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就能達到鍛鍊意志、增強毅力的目的。日常生活起居、家務勞動、學校的各種活動、社會公益活動,孩子能夠參與的就讓他們參與,只有流過汗、磕破皮、出點血,孩子的意志才能堅韌起來。家長需要做的是:

1、別把孩子當嬰兒。

只有初生的嬰兒才需要全方位、一條龍的細緻關照。即便七八個月的嬰兒也可以學着自己抱奶瓶喝牛奶了。許多家長可能需要不斷提醒自己這一點,充分了解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確定對孩子的恰當期望。有些家長留戀嬰幼兒對自己的依賴,孩子長大越來越獨立使他們感到失落,不知不覺中就希望孩子永遠長不大,並一直把孩子當嬰兒看待。這種家長對孩子的依賴性,會阻礙孩子心理上的“斷乳”,妨礙孩子發展獨立性。

2、從吃穿開始,讓孩子自理。

一歲半孩子就可以自己用手抓食物喂自己,2歲學用勺。哪怕孩子吃得滿地狼藉;讓孩子自己削水果皮,哪怕他削出來的蘋果只剩下了一半;讓孩子自己洗碗刷飯盒,哪怕他弄得廚房水滿金山;讓孩子自己鋪牀疊被,哪怕他動作緩慢像蝸牛。別怕孩子沒吃飽,別嫌麻煩,別嫌孩子慢,鼓勵他,教他正確的方法,孩子的進步會讓你吃驚的。

3、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和習慣。

不會做可以學,不肯做就可怕了。如果孩子養成了懶惰、好逸惡勞的心理,就很難擺脫對家長的依賴,獲得獨立的能力。其實,大多數三四歲的孩子對勞動是充滿興趣的,他們會爭着去倒垃圾、幫忙揀菜、掃地抹桌,但家長或怕累着他們,或嫌他們越幫越忙,總把他們打發到一邊。殊不知,這樣不僅剝奪了孩子能力的鍛鍊和在勞動過程中學習的機會,剝奪了孩子享受勞動樂趣的機會,還給孩子傳達了一個錯誤的概念:勞動是一種負擔。有的家長把勞動作爲懲罰孩子的手段,“你不聽話,罰你洗碗。”這樣更讓孩子覺得勞動是一種痛苦。所以家長自己得從根本上審視自己對勞動的看法,提醒自己勞動的價值。實際上許多家長自己是很吃苦耐勞的。爲父母的總是希望把最好的東西傳給孩子,爲什麼不把熱愛勞動的優秀品質傳給孩子呢?

讓孩子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跟孩子一起唱着歌兒幹活,把勞動的過程變成加深親子關係的最好途徑。欣賞孩子的勞動成果,讓孩子體會到勞動所帶來的成就感,讚揚孩子的幹活勁頭,讓孩子明白愛勞動是一種美德。

4、給孩子受點“磨難”。

如果孩子所做的事都是家長精挑細選出來的乾淨、簡單、容易的活兒,孩子遇到出其不意的困難時,就會備受打擊,束手無策。教訓和經驗一樣重要,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彩虹;不遭遇失敗,就難以深刻體會成功的喜悅。不時遭受小挫折的孩子,纔可能不被大的打擊所嚇倒;在過去的挫折中學到克服困難的.方法的孩子,才能同樣有能力擺脫困境;有過戰勝困難的經歷,孩子才能對自己更有信心。讓孩子吃苦受難不是故意找茬懲罰他們,而是希望孩子能從中獲益,使其身體、智力、意志品質都得到鍛鍊。

所以,讓孩子多走點兒路,使他在體力上更強壯;讓孩子搬點兒重的東西,他可以動腦筋想出最省勁的方法;讓孩子參加夏令營,他能學會適應與平時完全不同的環境,應對從未遇到的問題。

二、鍛鍊心理承受力

堅強意志的培養除了需要經歷磨難的機會,還需要有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的良好心態。幫助孩子學會客觀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才能使他們成功時自豪但不驕傲,不斷再接再厲;失敗時失望但不氣餒,依舊勇往直前。

孩子因思維能力的限制常常不能全面地分析問題,當自己做成了一件事,或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容易把功勞歸因於一個方面。自信的孩子會認爲是自己的能力強、聰明所致;不自信的孩子可能覺得自己僥倖,或認爲都是別人幫忙的緣故。家長在肯定和表揚孩子成績的同時,可以問問孩子自己認爲成功的原因是什麼,針對孩子的分析,提醒孩子考慮他們沒有想到的因素。這樣既有利於孩子總結經驗,培養孩子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孩子形成對自己的正確評價,樹立合理的自信。

當孩子犯錯或是沒有達成目標時,家長更要冷靜地幫助孩子分析原因。錯誤和失敗不僅令孩子沮喪,也會讓家長急躁氣惱,但家長需要弄清楚,孩子一時犯錯或失敗並不說明孩子就是失敗者,而是反映出孩子缺乏技巧,需要學習和繼續。這是再普通不過的事。錯誤和失敗是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是一個人努力成就一件事的證明。它只表示努力的過程尚未完成,但決不是真正的失敗。當孩子犯了錯誤或暫時失敗,家長應該從問題本身着眼來處理問題,也就是就事論事,專注於問題的現狀,看看目前可以做些什麼,給孩子引導和鼓勵。千萬不要對孩子做出“無能”的評價。形成了對錯誤和失敗的正確認識和態度,孩子才能夠獲得勇於進取、百折不撓的品性。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