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消費方式的變化,不僅代表着單純的“不要買”,還意味着他們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1

今年的雙11已經悄然而至,你準備買買買了嗎?

從目前網絡一些年輕人的反饋來看,已經對雙11沒有什麼感覺,比如豆瓣的“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這裏有近30萬人,他們嘗試對購物這一行爲進行反思與審視。

該小組成立一年多,目前擁有近30萬組員。對於組長“碎碎鐵”來說,這也是始料未及的。“當時是想分享一個建議大家不要頭腦一熱就去買收納櫃的帖子,因爲發現很多時候收納櫃並沒有解決我們的根本問題,反而變成另外一個需要收納的物品。尋找後發現沒有這樣的小組,就自己建了一個。”

“消費主義逆行者”,顧名思義就是走在消費主義對面的人。實際上,很多人認爲“不要買”更能傳遞它的特徵,並稱其爲“不買組”。

加入“不買組”的人,有踐行極簡主義的,有單純爲了省錢的,還有一些求勸退的。但討論比較多的,還是關於某類物品買不買的話題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

比如說學生黨要看複習資料,有沒有必要買個iPad?有必要買複合維生素嗎?烘乾機真有那麼必要嗎?閱讀架是不是智商稅?當然也有討論“如何剋制雙十一澎湃的購物慾”這樣的問題。

“碎碎鐵”接受中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他們小組和管理員經常會就“要不要保留諮詢區”展開討論,大家意見不一。“因爲我們是‘不買組’,並且我們認爲,需要問的物品基本上都是可以不買的。但組員們比較喜歡諮詢區,討論也比單純的分享帖更熱烈一些。”

在她看來,在她看來,消費習慣不同很正常,不去評價其他人羣的喜好,從“買買買”裏能獲得樂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不管是消費什麼,重點還是看清楚自己是否需要、是否真的喜歡、能否堅持使用它,一次消費並不會直接把你變成更好的人,更重要的是你真的瞭解自己,接納自己,產生內驅力。

在該小組中,不少人都曾是“購物狂”,有網購26萬後開始反思的,有從暴買到按需購買的,有沉迷奢侈品買東西必買大牌的……

消費方式的變化,不僅代表着單純的“不要買”,還意味着他們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2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國的網絡購物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興盛繁榮。

2020年,隨着互聯網流量增量見頂,貓狗拼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商家的營銷模式也變得更加花樣百出,電商直播這一新興帶貨模式,由此被吹上風口。

在李佳琦魔性的“omg買它”當中,無數人的消費慾望被刺激爆發。

然而另一邊,受疫情影響,收入下降,一些宅在家裏的人們,面對家中大量無用的物品,開始對過往的消費行爲展開反思:

新的一年,應該控制不必要的消費,減少浪費。在斷舍離的同時,追求極簡的重點,既不是扔東西,也不是挑最好的買,而是“物盡其用”。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網友“豆豆鐵”創立了“不要買 | 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並在短時間內,迅速吸引數十萬人加入。

在“不要買”小組中,有人分享各類“不要買清單”,有人分享花錢從不後悔的經驗。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 第2張

而在“不要買”的友情小組,一個創建於今年9月,匯聚了近9萬用戶的“如果我們可以不通過消費獲得快樂”小組,最近則開啓了一項有意思的活動——閒置禮物盲盒互贈活動。

當泡泡瑪特59元/個的盲盒席捲大江南北,這羣消費主義逆行者,選擇將各自的閒置物品,以盲盒禮物的形式互相交換贈送。

這既滿足了開盲盒的驚喜感,同時變廢爲寶,讓閒置物品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新生,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根據我們的觀察,這項開始於今年11月的活動,目前已經舉行到了第二屆,參與人數爆滿。

除了讓閒置物品再利用,“不消費獲快樂”小組,最近還發起了一項“枯枝爛葉過聖誕”活動。

簡單來說,也就是利用枯枝落葉製作聖誕裝飾,在不消費的基礎上,爲生活增添額外的快樂。

據瞭解,這一活動在發佈當天就獲得了豆瓣官方的支持,登上了豆瓣小組首頁推薦位置。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 第3張

不得不說,在消費主義盛行的大環境下,豆瓣確實是一股清流。而這羣消費主義的逆行者,則在消費之外,尋找到了人生更大的樂趣與價值所在。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3

雙11打折不買就是血虧?這種其實是很正常的“損失厭惡”心理。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卡尼曼與其合作者沃特斯基於1979年共同提出了“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對於同一件東西,人們在失去時感到的痛苦,比獲得時感到的快樂更多。

也正是由於損失厭惡,如果商品不打折,不購買對我們來說並沒有付出成本,因此心裏不會有什麼感覺;可一旦商品打折,不買就好像意味着損失。一雙原價1999元的球鞋,雙11賣1099元,不買會感覺直接虧了900塊。這種感覺會促使我們去買買買,以減少自己的“損失”。

而商家利用了這種損失厭惡,並且想方設法減少大家在付款時的痛苦。比如推出“分期付款”,將大額消費拆分成小額還款,因此,“失去的痛苦”少了,“不買就虧”的意識強了,買買買的衝動呼之欲出~消費者的心理被穩穩拿捏。

很多時候,奔着“打折不買就是虧”的心理買下來的東西總會在牆角吃灰,這是爲什麼呢?因爲這些東西往往不是我們自己想買的,而是商家希望我們買的。

爲何雙11近30萬年輕人對買買買說不 第4張

尤其是,現在的“雙11”宣傳越來越早,就算早早堅定了“今年雙11什麼都不買!”的信念,但“雙11”的訊息也會通過各種廣告無孔不入洗腦般的擠進你的腦子,讓人無法置身事外。面對琳琅滿目的低價商品,從衆心理和購買慾,驅使我們迷失方向。

所以,小編建議大家提前列好“購物清單”,堅定執行購物計劃,做一個可以決定自己要買什麼的“理性人”。省錢箴言——“不買立省百分百”~送給大家!

很多人都存在這種情況:看見還差一點就夠數的賬單,總傾向湊到滿減金額。這裏就要給大家介紹——“鳥籠效應”(Birdcage Effect)。它是指人們在偶然獲得一件物品後,會繼續添加更多與之相關的東西,即使人們原本不需要這件物品。比如一個人買了一隻空鳥籠放在家裏,那麼一段時間後,他一般會爲了用這隻籠子再買一隻鳥回來養而不會把籠子丟掉,並且繼續去購買水碗食籃一類本不在購買計劃之內的物品。

實際上,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會先在自己的心裏掛上一隻籠子,然後再不由自主地填滿一隻又一隻小鳥。這就和我們“湊滿減”如出一轍。明明只想買150塊的東西,但正因爲“200減30”的存在,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爲了湊夠這剩下的50而再去購買一些在自己原計劃以外的東西。

消費本身沒有錯,適當的消費還可以給我們帶來愉悅的感覺。然而過度消費、衝動消費,可能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愈發失控。

怎樣管住手呢?小編提供一個小方法,想要買的東西在購物車裏留上幾天,幾天之後再考慮要不要剁手,這樣可以一定程度減少“衝動消費”喔~親測有效!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