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黃梅戲的花發源地

黃梅戲的花發源地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黃梅戲發源地是湖北黃梅。

黃梅戲的花發源地1

劇種簡介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劇種,漢族戲曲之一。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現流佈於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等地。

清末湖北省黃梅縣一帶的採茶調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唸白,逐漸發展爲一個新的戲曲劇種,當時稱爲懷腔或懷調,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其後黃梅戲又借鑑吸收了青陽腔和徽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出“本戲”。後以安慶爲中心,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黃梅戲成爲安徽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和全國知名的大劇種。

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戲爲主,曲調健康樸實,優美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彩腔曲調歡暢,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主調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唱腔,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

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厚,唱腔純樸清新,細膩動人,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羣衆的喜愛。

在音樂伴奏上,早期黃梅戲由三人演奏堂鼓、鈸、小鑼、大鑼等打擊樂器,同時參加幫腔,號稱“三打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梅戲正式確立了以高胡爲主奏樂器的伴奏體系。

黃梅戲的腳色行當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臉、刀馬旦、武二花等行。雖有分工,但並無嚴格限制,演員常可兼扮他行。

黃梅戲的表演載歌載舞,質樸細緻,真實活潑,富於生活氣息,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的藝術風格。

黃梅戲中有許多爲人熟知的優秀劇目,而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打豬草》《紡棉紗》等最具代表性。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影響十分深遠。黃梅戲流行區域正在萎縮,各級黃梅戲劇團特別是縣級劇團的生存日益艱難,需要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與扶植。

黃梅戲的花發源地
  

劇種起源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清,黃梅縣戲風更盛。

黃梅戲前身即採茶調、採子、黃梅調等,後稱黃梅戲。起源於黃梅縣多雲山區、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採茶調,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流播於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周邊的廣袤區域。邢繡娘、餘海先等一批先輩藝術家爲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流播作出過傑出的貢獻。

黃梅縣地處長江北岸,舊時大部分地勢低於江岸,有“江行屋上,民處泊中”之說,自然災害頻繁,水災更爲突出。頻繁的災害,迫使黃梅人紛紛學唱黃梅戲,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這就大大促進了黃梅戲由山區向江湖平原地區的發展,向鄂贛皖毗鄰地區的輻射。

嚴鳳英、王少舫主演黃梅戲電影《天仙配》

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爲黃梅戲發展的早期。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

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爲中心的安慶地區,被稱爲“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黃梅戲從起源到發展經歷了獨角戲、三小戲、三打七唱、管絃樂伴奏4個歷史階段。

前3個階段均在湖北黃梅完成,爲黃梅戲大劇種的最後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決條件[8]。

黃梅戲發源於黃梅,發展於安徽,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將黃梅傳統劇目《董永賣身》改編成《天仙配》搬上銀幕後,黃梅戲享譽海內外,成爲全國“五大劇種之一”。

1920年的安徽《宿松縣志》上記載有“邑境西南,與黃梅接壤,梅俗好演採茶小戲,亦稱黃梅戲。”《中國戲曲曲藝詞典》黃梅戲條目爲:“黃梅戲,戲曲劇種。舊稱‘黃梅調’。

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戲曲選集》序中寫道:“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的採茶歌,清道光以後流入安慶地區。”中國戲曲史家、戲曲理論家周貽白在《中國戲曲史發展綱要》中說:“黃梅戲,源自湖北黃梅縣採茶戲。”

1958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武漢洪山禮堂觀看黃梅縣黃梅戲劇團演出的黃梅戲《過界嶺》,毛主席看完戲後,有疑問地說:“你們湖北的黃梅戲怎麼跑到安徽去了?”

當時的湖北省委副祕書長梅白向毛主席彙報了有關情況之後,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說:“原來你們的黃梅戲是大水衝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還稱讚說:“你們黃梅人還是演自己的土戲好,鄉土氣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黃梅佬。”

1995年2月,黃梅縣被湖北省文化廳命名爲“黃梅戲之鄉”。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國“黃梅戲之鄉”稱號。2019年1月,黃梅縣憑藉黃梅戲入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021年9月,安慶市懷寧縣石牌鎮、安慶市望江縣高士鎮被安徽省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命名爲“安徽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黃梅戲的花發源地2

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爲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演唱的地方 戲曲藝術,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 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爲“中國最美鄉村音樂”。黃梅 戲曾用名小戲、採籃戲、採茶戲、花鼓戲、二高腔、黃梅調和皖劇,也 曾被稱爲“懷腔”、“府調”。

1953 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黃梅戲作爲新劇種被正式定名。2006年國務院批准黃梅戲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授予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爲該項目的傳承保護單位。

安慶地區自古詩歌戲曲文化底蘊深厚。潛山和懷寧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長篇敘事詩、漢代樂府民歌代表作《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生地。

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餘闕在《城隍廟碑記》中寫道:“五月之望,裏俗相傳以神生之日也,民無貧富男女,旄倪空巷閭出樂神。吹簫伐鼓,張百戲,遊像輿於國中。

”該“碑記”收錄於清康熙六十年(1721)《安慶府志·碑記》中,可見在安慶地區演戲的歷史非常悠久。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明萬曆年間所著的《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 中說:“至嘉靖,弋陽之調絕,變爲樂平, 爲徽青陽”。自明嘉靖年間,在 與安慶僅有一江之隔的青陽縣域形成的青陽腔,對黃梅戲的.誕生起到了哺育作用。

早期黃梅戲的“僅用鑼鼓伴奏、一唱衆和”的特徵來源於青 陽腔,《天仙配》《山伯訪友》《雲樓會》《四姐下凡》《賣水記》《買胭脂》《花亭會》《戲牡丹》《湘子化齋》《王婆罵雞》《借妻》《呂蒙正回窯》《牡丹記》《王道士拿妖》等黃梅戲劇目是直接從青陽腔劇目移植過來的【王兆乾,《黃梅戲藝術》,1982年7月,第43頁】。

在以安慶爲中心的皖江地區,茶業自古興盛,在唐代陸羽《茶經》 等古籍中均有記載。該地區的採茶演藝也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代。

清 順治十年(1653)《太湖縣誌·歲時》中記載道:“十五日,古謂上元 日,俗謂元宵。神廟並各街市懸放花燈,…… 又或爲俳優假面之戲,鑼鼓喧沓,老幼逐之爲樂,至達旦焉。

”清順治十一年(1654)《潛山縣誌》、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安慶府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懷寧縣誌》以及乾隆二十三年(1758)《東流縣誌》中都有“俳優假 面之戲”的記載。

黃梅戲的花發源地 第2張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池州府志·時序》和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貴池縣誌》中記載道:“凡鄉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輪迎社神於家,或踹竹馬,或肖獅象,或滾毬燈,粧神像扮雜戱,震以鑼鼓,和以喧號”。“粧神像扮雜戱”與“俳優假面之戲”就是延續至今的貴池儺戲。

“震以鑼鼓,和以喧號”與早期黃梅戲的“僅用鑼鼓伴奏、一唱衆和”特徵完全相符。著名黃梅戲音樂家王兆乾發現,“貴池儺戲是較古老的假面戲曲,清道光以前安慶、池州各縣都有這種戲劇存在,見於東流、宿松、望江、貴池縣誌, 稱作‘假面俳優之戲’。

今日猶能演唱貴池儺戲,有高腔與儺腔兩類聲腔,其儺腔就是以唱採茶歌爲主”。【王兆乾,《黃梅戲藝術》,1992(1),第46頁】。安慶地區悠久的茶業史和採茶演藝史爲新中國黃梅戲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清道光《懷寧縣誌》《桐城縣誌》和《宿松縣志》中都有采茶演 藝的記載。清道光六年(1826)《宿松縣志》的《風俗志》中記載道:“十 月立冬後……農功寢息,報賽漸興,吹豳擊鼓,近或雜以新聲,溺情惑 志,號曰採茶,長老擯斥,亦絀鄭之意雲。”

該記載中提到了“演奏隊伍”,有“新聲”,有“溺情惑志”的內容,還有老者的反應,比較接 近“採茶戲”了。如此早期並詳細地描述“採茶戲”在全國地方誌書中也是少見的。

1879 年10月14日,上海《申報》報道了每年在安慶集賢關外演出的“與江省之花鼓無甚區別”的“黃梅調小戲”。晚清安徽潛山文人王浣溪撰寫了 17 首“觀戲詩”,收集在《愛山光閣》文集中。

“觀戲詩”寫於 1900 年,其中所寫內容與《烏金記》(又名《桐城奇案》)《天仙配》《羅帕記》《雙合鏡》和《山伯訪友》等黃梅戲傳統劇目接近【汪同元,《黃梅戲藝術》,1987(4),第 124 頁】。

王浣溪在詩序中寫道:“採籃戲所演故事,本屬無稽,然聲雖淫,而事有近正者,因戲系以詩焉”。該組“觀戲詩”證明了潛山嶽西一帶“採籃(茶)戲”的大戲在 1900 年已經定型。

民國考古學家程演生在《皖優譜》(1939 年)中寫道:“(黃梅調) 他省無此戲也”,即黃梅調是安徽本土劇種。民國十二年(1923 年)《商 南縣誌·風俗》記載道:“乾隆二十年後,江南安慶數縣人,襁負遷移商,爰得我所,聞風興起,接踵者日益衆,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地雖屬陝,而服食器用,文字語言,實有南方風氣。”

在陝西省商南縣, 居住着許多清朝乾隆時期從安慶各縣遷過去的移民,他們至今還操持着 安慶方言,還傳唱着 200多年前從老家帶過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即是黃梅戲的聲腔。2017 年 1 月12日,《人民日報》發文《黃梅戲起源有新說》:黃梅戲起源於安徽安慶地區。

黃梅戲的花發源地 第3張
  

黃梅戲的聲腔,取材於安慶周邊鄉村的茶歌、山歌、秧歌、漁歌等 民歌,以及鼓書、琴書等民間說唱音樂和一些宗教音樂,並廣泛汲取融 匯青陽腔、高腔、徽調等音樂元素和聯曲方法,形成了花腔和主調兩大 腔系。

花腔屬民歌曲牌體,保留至今的曲調仍有近兩百支。主調是板腔 體聲腔體系,以〔平詞〕爲基礎,包括〔八板〕〔火工〕〔二行〕〔三 行〕〔彩腔〕〔仙腔〕〔陰司腔〕〔對板〕〔哭板〕等。曲調委婉優美, 語言通俗風趣,情調豐富生動,賦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黃梅戲的劇目,源自民歌和民間燈會歌舞,取材於民間趣聞,大約 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兩小戲”、“三小戲”;後來又根據真人真事不斷編創新劇、大戲,又從青陽腔、徽調等劇種移植大小劇目, 逐步積累爲既廣收博採,又彰顯地方風味和平民情趣的傳統劇目庫藏,世稱“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帷”。

黃梅戲自清光緒初年便開始從鄉村向安徽首府安慶城區進軍,但屢 屢遭受上流社會詆譭和官府查禁,直到 1949 年安慶解放,才得以在市內 立足並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

1952 年,安慶黃梅戲應邀赴上海演出一 舉唱響;1954 年參加華東戲曲會演一炮走紅。隨後,電影藝術片《天仙 配》《女駙馬》《槐蔭記》《牛郎織女》等相繼問世,這個被譽爲“散發着泥土芳香”的地方戲曲,如“山野吹來的風”流播全中國,享譽海內外,已躋身中國五大劇種之列,成爲安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最閃亮的“城市名片”和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及標誌性文化形象。

黃梅戲的花發源地3

一、黃梅戲的歷史淵源

黃梅戲是南方地區流行的一種地方戲曲劇種,起源於湖北省黃梅縣。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但真正形成並得到廣泛傳播是在清朝。黃梅戲不僅在湖北省廣爲流傳,而且還在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區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傳播。

二、黃梅戲的表演特點

聲腔獨特:黃梅戲的聲腔以細膩柔和爲特點,演唱時常常加入顫音和滑音等技巧,使聲音更加動聽。

舞臺佈景精美:黃梅戲舞臺佈景多采用輕盈靈動的手法,以及色彩鮮豔、細節精緻的裝飾。

表演形式多樣:除了唱腔外,黃梅戲還包括快板、大鼓等表演形式,豐富了整個劇目的表現力。

情節曲折:黃梅戲劇情通常以愛情故事爲主線,情節曲折,充滿懸念,引人入勝。

三、黃梅戲的作品

《西施》:該劇以西施的愛情故事爲主線,展現了古代女性的獨立和堅韌。

《玉堂春》:該劇講述了一個女子爲了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而歷經千辛萬苦的故事。

《沉香扇》:該劇以唐朝宮廷爲背景,講述了一段充滿權謀和愛情的故事。

《紅樓夢》:該劇改編自同名小說,通過對賈寶玉與林黛玉等人物的描寫,展現了封建社會下人性的醜惡和真善美。

黃梅戲的花發源地 第4張
  

四、黃梅戲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多元化趨勢的'加強,黃梅戲在當代面臨着諸多挑戰。但是,在部門和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下,黃梅戲正在得到新生。,在演出形式上加入了更多現代元素;在表演中加強了與觀衆的互動,提高了觀賞性和參與度。

五、黃梅戲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黃梅戲作爲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它不僅是南方地區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還是文化在國際上的重要之一。通過黃梅戲的傳承和發展,可以更好地弘揚中華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

六、結語

作爲南方地區流行的一種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以其獨特的聲腔、精美的舞臺佈景、多樣化的表演形式以及情節曲折等特點在全國範圍內得到廣泛傳播。在當代社會,黃梅戲正面臨着諸多挑戰,但是通過部門和文藝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它正在得到新生。黃梅戲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承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