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

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被許多父母當成教育孩子的“座右銘”。但是很多時候打孩子對於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下面來了解一下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

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1

教育孩子,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家長們分爲兩種陣營。

一種觀點是贊成打孩子。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多年紀較長的家長信奉“黃荊棍下出好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才”教條。

像我們這輩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時候學習成績不好,或是闖了什麼大禍,那回家等待你的多半是“黃荊棍炒肉絲”,又或是“男子單打”、“女子單打”,如果運氣不好,遇到脾氣都比較火暴的父母,那恐怕就得慘遭“男女混合雙打。“

另一種觀點就是不打孩子。如今的八零後父母甚至九零後父母,由於受教育的層次不同,以及教育理念的不同,大部份已經沒有了“不打不成器”的觀念,他們通常都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儘量不打孩子。這是一種方明的進步。

一位兒童教育家曾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爲,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家長打罵孩子時,孩子由於年齡小,無力反抗,表面上誠惶誠恐,內心深處卻對家長懷恨在心,也不會反省自己的錯誤行爲,甚至有個性格偏執的孩子,衝動之下,會離家出走,又或是跳樓自殺。

個人認爲,兩種觀點沒有誰對誰錯,而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麼什麼情況下可以打孩子,什麼情況下不能打孩子呢?

一、可以打孩子的情形:

1、威脅到孩子自身安全,多次勸告無效時。

有的年齡小的孩子,還有沒有形成足夠的人身安全認知,在面臨諸自身安全時,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爲會帶給自己生命威脅,家長多次勸告無效時,可以對其實懲罰。

比如,孩子在私家車上將頭或手伸出車窗外玩耍,家長勸告無效時,必須採用非正常手段及時制止。

2、孩子在公共場所各種鬧騰影響到了周邊人和周圍的環境、時。

比如,帶着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孩子卻在大廳嘻戲打鬧,家長多次勸告,依然不停鬧騰,這時父母可將孩子帶離公共空間,在無人處適當的進行體罰。

注意事項:

1、父母在打孩子的時候,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不分青紅皁白,上來就是一巴掌。都說衝動是魔鬼。情緒激動的時候打孩子,不僅不能指出孩子的錯誤,還會讓孩子認爲父母不愛他,從而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2、家長不要出手太重。有的家長借打孩子來發泄自己的不良負面情緒,、下手過重,會給孩子造成一些身體上的傷害,這是千萬不能的。

3、不要當着衆人的面打孩子。孩子無論大小,都是有自尊心的,如果當着衆人的面打孩子,不僅會讓孩子感到難堪,還會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

4、要告知孩子自己被打的原因

生活要有儀式感,教育孩子也一樣。家長們在情緒失控下打了孩子後,一定要靜下心來,明確告訴孩子,爲什麼他會捱打,下次再犯錯誤該如何處理等。

5、打完孩子後,一定要哄哄孩子。

家長要告訴孩子,雖然孩子受到了體罰感覺到疼痛,但父母何嘗又不心痛,一樣的感到很傷心。同時要讓孩子明白,就算他做錯了事,他依然是自己的心肝寶貝,依然是愛他的,父母打他只是爲了讓他長記性,以後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二、不打孩子的情形

1、不觸及原則性的問題,可以用事件結果懲罰孩子時

比如,女兒小的時候在商場買了一個聖代冰淇淋,一邊吃一邊逛商鋪,東瞧瞧西看看,高興得手舞足蹈的。我提醒她多次,小心手中的冰淇淋,她不聽,結果沒過多久,冰淇淋才吃到一半,就連盒子啪的一塊掉在了地上。

我說:”、冰淇淋掉了,吃不成了,我不會給你再買一個,同時,你自己到服務檯,告訴清潔阿姨把地板上的污漬處理了。“

這樣做,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爲的過失造成的後果。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纔行爲的不滿。比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

2、可以借用孩子的軟肋懲罰時。

比如,女兒從小就愛畫畫,畫完畫後,有時會把水彩筆、顏料棒等等畫畫工具落在沙發上,一小玩具留神,就將家裏的布藝沙發弄花了。

這時候,我會很明確的告訴她,我對她的這種畫完畫沒有收拾好工具的做法很不滿意,而且看到沙發被弄花很生氣,告訴她如果不收拾好繪畫工具,以後就不能畫畫了。同時,對她犯錯懲罰,今晚的動畫片不能看了。

3、2歲以下和12歲後的孩子不要打。

孩子2歲以前,心智發展不成熟,對規則缺乏正確的`認知,犯點小錯是很正常的事。這個時期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不但不會起到警示作用,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比如很多1歲左右的孩子,學着自己吃飯時,不會用筷子和勺子,而是直接用手抓碗裏的食物吃,這時,你就不能動手打他,而是要都他如何使用吃飯的工具,用正確的方法吃飯。

12歲的孩子,自我意識、獨立意識開始形成,自尊心也越來越強。這個時期的孩子對規則已經有正確的認識,是懂道理的年齡了。可以採用民主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

並且,12-15歲,正值青春叛逆期,他們有自己思想,對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爲自己已經是大人了,不喜歡被父母束縛。這時候打罵對他而言已經不起作用了。

如果家長打罵他們,下手輕,對他來說就是撓癢癢而已,不會覺得有多痛,他也不會覺得自己有錯。下手重了,一言不和就離家出走,甚至有個別偏激的孩子會選擇自殺,那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了。

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2

教育孩子不要打別人父母軟硬兼施

與你的孩子交談

如果你看到或注意你的孩子毆打別人,包括打成年人或者是他們討厭的人,那麼你是時候採取一些行動了。平靜地坐下來與你的孩子談談,讓他們明白,不管毆打誰,這種行爲都是不可接受的,不會被別人容忍的。告訴孩子這是不文明的行爲,是一個禮貌的孩子不該擁有的行爲,打架不能解決任何事情,反而會帶來麻煩。

對孩子嚴格,但使用溫和親切的措辭

如果你對着孩子大喊大叫說:“你是個壞孩子,你竟然打人”!這可能會使你的孩子認爲他是一個可怕的人。你反對的是孩子打人的行爲,而不是孩子。

你已經和孩子談論過了但他還是會打人,那麼絕對要採取行動

這一次,你要比以前更加嚴格,告訴你的孩子,如果他還不能剋制自己打人的行爲,他將會受到懲罰,讓孩子在他的房間裏思過。告訴他,他越是打人,你會越會感覺憤怒,會越嚴格,那麼他將會有更多的懲罰。

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 第2張

堅持你的界限

你需要堅持自己的界限,不能縱容孩子的這種打人行爲,如果你獎勵孩子的打人行爲,或者表示支持這種行爲,那麼孩子的不良行爲將永遠不會結束。

你需要保持清醒

堅持你的界限。清楚的知道這些行爲是不可以的。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不會導致孩子誤入歧途。

記住,你討厭的是孩子的行爲,而不是孩子

不要讓孩子以爲你厭惡的是他,這樣他會更加叛逆,要讓孩子明白他的行爲是不好的。

記住,你的孩子會毆打他人可能是有原因的

下面是一些爲什麼你的孩子會毆打他人的原因:

沮喪;

憤怒;

引起注意;

只是觸碰的意思。

如果是他人挑釁在先,或者侮辱了你的孩子,那麼他打人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也不表明你可以縱容,你應該告訴孩子除了打人之外的更好的解決方式。考慮將孩子的這種打人行爲告訴你的兒科醫生,從而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

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3

教育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

1、打孩子不能帶情緒,因爲你有情緒。

這時候打孩子只是在發泄自己的憤怒,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爲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誤傷孩子。當你憤怒過後不想打孩子的時候,卻是你應該打的時候,因爲規矩不能隨便改。

2、打孩子前要交流。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要讓孩子知道,不是爸爸媽媽要打你,是規矩要打你,規矩在父母之上。這個過程對父母的要求很高,父母要能控制情緒,言簡意賅,但態度要堅決。

3、不能用手或鞋子打,要“專物專用”,需要用杖(也就是古時候所說的家法),這樣做有兩點點好處:第一給自己時間冷靜;第二產生震懾力。

教育孩子打還是不打 第3張

4、孩子犯錯誤,是因爲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因此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所以,依照愛打孩子的原則是,父母也要跟着受罰。比如懲罰孩子之後,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因爲這件事過去強調得少,導致你犯了錯,被懲罰,所以爸爸也要自罰不吃晚飯。這樣會讓孩子體會到愛,而不是恐懼。

5、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爲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

6、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3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打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沒有警示作用,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髮展。

7、6歲以後要儘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6歲後的孩子是懂道理的年齡了。這時,父母需要用講道理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避免打罵在孩子心裏產生負面影響。

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雖然我們深謀遠慮,但事實上結果卻不是我們所理想的。

好的心態能帶來好的情緒,假如你的孩子很頑皮,淘氣,不聽話,請大人們不要急着給孩子“扣帽子”,試着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後再下定論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家長們要清楚教育孩子的目的,只有徹底瞭解教育原理、認真學習、真心付出和自我完善的家長,纔有可能教出優秀的子女來。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