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科普 > 小竅門用兒歌幫寶寶學說話

小竅門用兒歌幫寶寶學說話

來源:時尚達人圈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竅門用兒歌幫寶寶學說話,當寶寶開始咿呀學語的生活,其實家長可以在這個時期教會寶寶慢慢開口說話,其實還可以藉助一些兒歌,今天教各位家長如何運用兒歌幫寶寶學說話,一起來看看有什麼不同吧!

小竅門用兒歌幫寶寶學說話
小竅門用兒歌幫寶寶學說話

兒歌,我們用來問候

寶寶出生了,欣欣然睜開眼,我拍着兜兜朗聲唱:“太陽公公起得早,他怕兜兜睡懶覺,爬到窗口瞧一瞧,咦,寶寶不見了!寶寶正在花園裏,一二一二做早操。”

冬日的暖陽灑落窗前,我說:“天亮啦,太陽公公出來啦,兜兜寶寶醒來啦!”那個時候兜兜還在我的肚子裏,我拍一拍肚子,兜兜寶貝踢一踢。哦,寶寶聽懂了。我一遍一遍溫柔地唱:“寶寶你早,寶寶你早,我們問個早。寶寶你早,寶寶你早,我們抱一抱。”

兜兜的小腿蹬啊蹬。新的一天在媽媽的兒歌聲中愉快地開始啦!

每個安靜的夜晚來臨。我說:“天黑啦,夜深啦,燈熄啦,月亮睡覺啦,星星睡覺啦,兜兜也該睡覺啦。”道過晚安,兜兜甜甜地睡着啦。每一天都在媽媽安詳的誦讀中結束。

兒歌,我們用來看圖識物

家裏的門上、櫃子上、柱子上,打兜兜出生後就貼滿了各種各樣色彩鮮豔的動植物卡和卡通圖片,兜兜在色彩的世界裏徜徉,也在兒歌聲聲中成長。 9個月的兜兜能指認三十種左右的物品。

我是這樣陪兜兜認物的:兜兜的手指指點點,我驚喜地叫:“哦,小白兔,可愛的小白兔,愛吃蘿蔔的小白兔……”再抱着兜兜,節奏分明地唱:小白兔,真美麗,紅紅的眼睛白白的毛;長耳朵,短尾巴,走起路來蹦蹦跳。”

兒歌,我們用來享受良辰美景

外面淅淅瀝瀝下着雨,我和兜兜站在陽臺上,看花園的小草溼漉漉,月季花風裏搖啊搖。兜兜把手伸進雨裏,我大聲念:“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小草喝飽啦,葉子更綠啦,小花喝飽啦,花兒更紅啦!”兜兜寶寶在我的臂彎裏跟着兒歌開心地跳呀跳。

春暖花開,整個小區彷彿一下子明媚起來,陽光溫柔的手拂過臉龐,兜兜和我站在小河邊。我們在柳絲叢中鑽來鑽去,我又給兜兜念:“小柳樹,頭髮長,天天河邊梳頭忙,河面當鏡亮光光……”兜兜的笑聲也在柳絲中盪來盪去。

傍晚,西邊的天空雲霞悠悠,太陽緋紅着臉在樹梢作着一天的告別演出。我忙不迭喚來兜兜,和寶貝一起欣賞這薄暮夕陽。我輕輕念:“太陽來跳舞,羞得臉通紅,躲到樹後面,再也不見面。”兜兜聽懂了,跟太陽揮了揮手道再見。

兒歌,我們用來遊戲

雨過天晴,兜兜就像小鳥重獲自由的小鳥,一扭一扭飛跑起來。見到路面積水,他踩得叭叭作響,水花四濺,樂得嘎嘎直笑。我邊拍手邊信口爲兜兜助興:“地上大水窪,兜兜踩水花,吧嗒吧嗒響,濺起水花花,兜兜笑哈哈!”兜兜和着我的節奏踩得更歡啦!

小腳丫髒啦,臭啦,快打水來洗洗吧。兜兜白白胖胖的小腳丫一浸到水裏啦。我就念:“小腳丫,胖腳丫,腳盆裏,劃呀劃,撲哧撲哧打水花,好像兩隻小白鴨。”兜兜的小白鴨在水裏遊啊遊,媽媽的手在水裏抓呀抓,開心的笑聲傳出很遠。

Tips:

1、我們應該隨時隨地念兒歌給寶寶聽,一首兒歌一定要反覆地念,反覆地唱;不要急於看到效果,這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媽媽要做的就是把簡單的兒歌不停反覆。

2、兒歌可以是書上寫的,也可以是媽媽現編的。即使是書本上的兒歌,也不必要求一字不差的背下來,完全可以改成媽媽順口符合寶寶口味的詞句,兒歌裏經常加入寶寶的名字,更能引起寶寶的注意和興趣;

3、剛開始不要選擇太長太複雜的兒歌,簡簡短短耳熟能詳的就可以了。有時甚至一句節奏感強的話也很不錯

4、不要正襟危坐學兒歌,要寓你的刻意於無行,潛移默化,影響你的寶寶,別讓孩子反感你的聲音,學兒歌唱兒歌不是目的。

如何正正確教寶寶說話

使用“媽媽語”

生活中,對於呀呀學語的寶寶,媽媽(或其他家人)和寶寶說話時,常常會不自覺地放慢語速、提高聲調並採用誇張的語氣說出或重複說出一些簡短的詞語或句子,這就是所謂的“媽媽語”。寶寶非常吃這一套,因爲緩慢的語速、誇張的語氣、高揚的聲調和重複,是寶寶最容易理解的,可以使他更好地感受、學習語言。這不難理解,想像一下第一次和老外交流,我們的感受和需要就知道了。

“媽媽語”也更容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一旦寶寶被吸引,他就會逐漸地安靜下來,注視着媽媽,並通過“咿咿呀呀”的聲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體語言來作迴應。這種互動一方面是寶寶語言發育的上好土壤,一方面也利於增強親子間的情感連結,促進親子關係的順利發展,爲寶寶的人際交往打下基礎。

做寶寶的“導遊”

寶寶是這個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對洗澡、吃飯這些最基本的事情寶寶也莫名其妙,這時候需要我們做好寶寶的“導遊”,比如用親切的聲音、變化的語調,跟寶寶講他當前面對的事物和事情。比如對他說“寶寶在搖小鈴鐺”,“媽媽正給你換尿布呢”等。當寶寶開始離開媽媽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去看別人,看別的東西的時候,我們不要刻板的一定對孩子說我們想說的(如我們正在做的),而應該追隨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看到的是叔叔”,“那是一棵大樹”等。這樣自然、親切的語言“導遊”,對提高孩子語言能力非常有效,也很利於孩子的社會化發展。

成爲“朗讀者”

童書推廣人阿甲叢女兒襁褓中開始爲她讀書,結果閱讀成爲父女倆特殊的心靈溝通的紐帶;出版人路金波長期堅持給孩子閱讀經典文學、不去給孩子說“襪襪、腳腳”等嬰兒語,結果女兒兩歲就說出“可是,我真的不是這樣想的”這樣的複句。很多優秀家庭的實踐證明,堅持給孩子朗讀、多給孩子講故事,從一開始就讓孩子接觸優秀的漢語而不是傳統中的嬰兒語,寶寶的語言能力可以發展到讓人驚喜的程度。

懷孕科普
新媽科普
育兒科普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